第21章 露天寶藏
上官秀苦思如何完善靈魄吞噬心法。
使用靈魄吞噬時,靈氣是由自己的雙掌吸入進來,若是能把靈氣固定在雙臂的經(jīng)脈當中,外來靈氣便沒有各處亂闖亂撞的空間,即不會傷及自己體內(nèi)的主要經(jīng)絡,也不會傷及自己的內(nèi)臟,可謂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上官秀仿佛是在無盡的黑夜中看到一線曙光,只要自己鎖住中府和肩髎二穴,那么靈氣就進入不到自己的體內(nèi),只會被困在雙臂的經(jīng)脈中。
要想鎖住這兩處穴位,需要自己把靈氣灌注到兩個穴位中,構(gòu)建隔斷的防線,如此一來雖說會大大分散體內(nèi)的靈氣,但只要能控制住靈魄吞噬的反噬,那當然也是非常值得的。
上官秀將自己的構(gòu)想從頭到尾的又仔細研究一遍,感覺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至于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他相信以后會有嘗試的機會。
以前,上官秀到帝國書院不能說是偷偷摸摸,但也是提心吊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露出馬腳,被人看出破綻,而現(xiàn)在他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都衛(wèi)府已幫他搞定書院的學籍,他的名字有上書院的名冊,他已經(jīng)是帝國書院學生中的正式一員。
至于書院中的課程,他實在懶得去學,與其聽先生的講解,還不如自己看書來得快。
和往常一樣,上官秀早早地來到書館,今天他有特別去挑選通用靈武技能的書籍。
即便在藏書最豐富的帝國書院的書館里,有關(guān)通用技能的書籍也很少,只寥寥的幾本而已,大多又塞在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里,上面的浮灰都落得好厚,很顯然,這類的書籍很少有人借閱和翻看。
上官秀從書架的各處角落里終于找出幾本通用技能的書籍,他拿回到座位處,仔細翻看。
在這幾本書籍中,都有對靈亂?風的記載,也收錄了靈亂?風的修煉方法,基本上和花蝶教他的一樣。
但這幾本書上都沒有記錄靈亂?風技能是可以被施放者控制的。
他把幾本書快速翻看了一遍,而后拿著這幾本書去找書館的先生。
書館先生就是書館的管理員,一位上了年紀有六十開外的老者。
來到老者近前,上官秀客氣有禮地問道:“先生,你好,可以打擾你一下嗎?”
老者正坐在柜臺的后面看書,他抬起頭來,看眼上官秀,問道:“你有什么事嗎?”老者認識上官秀,最近這幾天,他都是最早一個來書館,最晚一個離開,一坐就是一整天,作為書館的管理員,想不認識他也難。
上官秀說道:“我想找有關(guān)靈武學通用技能的書,可是只找到這么幾本,老先生,是不是還有此類的其它書籍沒有擺出來?”
老者接過上官秀遞來的書籍,翻看兩眼,說道:“靈武學通用技能的書就這么多了,如果這些書里還沒有你要找的,那就是真的沒有了。”
上官秀聽后大失所望,喃喃說道:“通用技能也是很厲害的技能,為什么著書會這么少呢?”
老者怪異地看了他一眼,通用技能都快成為修靈者棄學的技能了,現(xiàn)在誰還會看此類的書籍?
見上官秀拿起書要轉(zhuǎn)身離開,老者突然想起什么,說道:“年輕人,你去古書區(qū)找一找,在哪里,或許能找到你感興趣的書。”
“古書區(qū)還有靈武類的書籍嗎?”在上官秀的印象中,靈武類的書籍都統(tǒng)一歸納在一個區(qū)域里,其中也不乏用古文記錄的靈武學原本。
老者聳聳肩,模棱兩可地說道:“或許有,或許沒有,書也是認人的,看你的緣分吧。”
你這話說了不等于沒說嗎?上官秀眨眨眼睛,不以為然地暗暗搖頭,不過他還是向老者道了一聲謝。他先是將手里的書籍放回原位,而后走到古文書籍區(qū)。
古文書籍區(qū)的藏書很多,大多都是古文學作品。上官秀慢慢走動,在書架上一一查看。他一連查看了五六座書架,連一本關(guān)于靈武的書籍都沒有找到。
他在心里暗嘆口氣,這里根本不可能有靈武類的書籍嘛!
他轉(zhuǎn)身正要離去,目光被一本書皮蠟黃的書籍吸引,大多數(shù)的古書都很薄,但這本古書卻很厚,上官秀將其抽出,封皮上用古文寫著四個大字:武神大傳。
風國有史以來,只有一人被稱之為武神、戰(zhàn)神,而且這個人和上官秀的淵源頗深,他就是上官秀直系先祖上官元武的親哥哥,上官元讓。
上官元讓武力超群,在戰(zhàn)場上難逢敵手,有無敵將軍的美譽,后來風王稱帝后,上官元讓更被封為鎮(zhèn)國公,貴為公爵。
這本《武神大傳》正是記載上官元讓生平事跡的一本傳記。在現(xiàn)在的書籍中,上官秀看過許多上官元讓的傳記,但是古書傳記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他翻開書皮,里面都是古文字。上官秀以前學過古文,為了參悟隨機變,他更是對古文下了一番工夫,現(xiàn)在他古文的造詣不敢說有多登峰造極,看普通的古文文章還是不成問題的。而且傳記小說不是靈武秘籍,讀起來并不需要太嚴謹,只需明白大概的意思即可。
古文傳記與現(xiàn)在的傳記比起來,要更貼近真實一些,其中還有許多對上官元讓生活細節(jié)的描寫,以及不少有趣的小故事。
上官秀翻看一會,漸漸有了興趣,他拿著傳記走回到座位上,仔細看起來。
這本傳記的前部分大多是出自作者之手,而后部分則大量引用了上官元讓的手札原文。讓上官秀沒有想到的是,在上官元讓的手札里,竟然還有他對靈武學的認識和參悟。
其中最令上官秀吃驚的一段話是‘吾之體質(zhì),非金非木非水非火非土,不在五行之內(nèi)’。這和上官秀現(xiàn)在的情況完全一樣。
只不過在這段話的旁邊,有后人寫了批注,只有一個字:假。
顯然,后人在讀到這一段內(nèi)容的時候認為上官元讓在夸大其詞,故意神話他自己,批注之人不認為世上還有不在五行之內(nèi)的人,亦或者批注之人壓根就不認為這是上官元讓的手札。
可上官秀看到這段時,心臟一陣狂跳,他聚精會神地繼續(xù)讀下去。
‘我將我之體質(zhì)定為風。靈神一體,奧妙無窮,吾之幸哉,風之幸哉。’
‘元讓隨王征戰(zhàn)南北,攻必克,戰(zhàn)必勝,皆因靈神一體所致……’
‘踏風而來,乘風而去,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此乃風之大成也。’
這段手札的內(nèi)容上官秀看不太明白,什么是靈神一體,他連聽都沒聽說過。
上官元讓畢竟是個武將,一生征戰(zhàn)沙場,文學造詣并不高,他寫的手札,基本上屬于東一句、西一句,之間沒有必然的連貫性,思維都是跳躍性的,讓人看后也猜不出來他究竟想表達些什么。
難怪這本書會被冷落,乏人問津,在風人的心目當中,上官元讓的地位僅僅次于圣祖皇帝唐寅,他是風國的神話,更是風人心目當中的戰(zhàn)神,誰愿意去相信這些不著調(diào)的手札是出自上官元讓的親筆?
如果不是上官秀體質(zhì)特殊,屬性確實不在五行之內(nèi),他恐怕也會懷疑此書所引用的手札內(nèi)容是否真是出自上官元讓之手。
他繼續(xù)往后翻讀。后面的內(nèi)容開始大量出現(xiàn)上官元讓對于靈武技能的理解和修煉,其中就包括靈亂?風的部分。
在這里,上官元讓有明確寫出他能操控靈亂?風的技能,能夠讓風刃隨心所欲地改變方向,而且他還明確提出靈亂?風并不屬于通用技能,是世間的修靈者誤解了靈亂?風,此技能應該被列為風系靈武技能當中。
這是上官秀第一次看到風系靈武技能字樣,有意思的是,批注者在這段話的旁邊一連寫下三個‘假’字,接著又在后面寫下結(jié)論:此手札絕非鎮(zhèn)國公親筆,乃后人偽造,嘩眾取寵也。
對于批注的內(nèi)容,上官秀已連看都懶著看了,他的注意力都放在手札上。
之后,手札內(nèi)容中又列舉了一系列風系靈武的技能,將公認為通用技能的十字交叉斬、回旋斬、靈斬歸等等皆納為風系技能。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風系技能的名字是上官秀聽都沒聽說過的,比如瞬風步。按照手札記載,瞬風步為上官元讓首創(chuàng)。
上官元讓一直對暗系修靈者忌憚頗深,認為暗系修靈者最讓人厭煩的技能就是暗影飄移,來無影,去無蹤,可瞬間移動,防不勝防。
他創(chuàng)造的瞬風步技能正是為克制暗系修靈者的暗影飄移。瞬步?風雖然還達不到暗影飄移那種瞬間移動的詭異程度,但卻可以大大增加修靈者的移動速度。
其精髓是‘風隨意動,形隨風動。一步踏出,吾之行蹤,神鬼莫測。’
看到這里,上官秀激動的兩眼放光,一股熱血涌上心頭。
《武神大傳》這本書里,即有上官元讓的事跡,也有他的手札原文,其中更囊括了上官元讓修煉靈武的心得和方法、技巧。
這本書若是讓旁人來看,毫無價值,就是一本天馬行空、不知所云的玄幻小說,可在上官秀的眼里,這本書是上官元讓遺留下來的靈武秘籍、稀世瑰寶,其珍貴的程度甚至要超過隨機變。
正所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部費工夫。上官秀本以為自己是個無屬性的怪胎,只能修煉通用技能,現(xiàn)在他終于明白了,他不是無屬性,而是世人不肯相信風屬性的存在罷了。
靈神一體體質(zhì),是修煉靈武的最佳體質(zhì)。當年的上官元讓就是靈神一體體質(zhì),且具備風屬性,而三百多年后,上官秀也是靈神一體體質(zhì),同樣具備風屬性,這或許就是血統(tǒng)隔代遺傳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