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捻軍的形成!
李昭壽為李秀成部的壯大貢獻了巨大力量。
隨著李昭壽的加入,李秀成麾下兵力不斷壯大,漸漸有了與陳玉成平起平坐的底氣。
我在這里一直捻軍,捻軍的,我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捻軍。
有的人甚至聽都沒聽過!
追溯捻軍的歷史可要比太平國長好些年。
太平國沒興起之前,清廷主要剿紡方向就是捻軍。
捻軍主要的活動地區(qū)是長江以北,主要在河南,安徽,山東,蘇北一帶。
參加捻軍造反的人出身其實也和太平軍差不多,都是當?shù)刎毧噢r(nóng)民,補鍋匠,苦力工,船夫,水手,修鞋匠,磨豆腐等等窮苦底下窮苦人組成。
. . . . . . . .。
要到捻軍,其實在嘉慶皇帝的時候就開始形成,那時候清廷財政情況越來越惡劣。
. . . . . . . .。
遇到災人禍清廷又沒有辦法進行及時救援。
當時好多官員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哪里還管得了難民?
當時民間的經(jīng)濟,治安的管理因朝廷沒錢陸續(xù)崩潰。
沒有飯吃的人口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生存環(huán)境極差。
城鎮(zhèn)還好,鄉(xiāng)村地區(qū)基本上處于無政府無鄉(xiāng)紳治理的狀態(tài)。
貧苦百姓沒飯吃不,官府管不了不,每次下鄉(xiāng)都是抽稅。
. . . . . . . . .。
底層農(nóng)民們?yōu)榱顺燥埡蜕睿爸粴㈩^的危險,被迫組成自己的武裝。
他們經(jīng)常聚集在一起搶劫富人,與官府對抗起來。
可因他們?nèi)松?有時候一伙幾十人,有時候一伙上百人,就像麻線碾成療芯一樣,一捻一捻的,所以叫做“”捻軍“”。
捻軍不同于太平軍,是毫無紀律可言,他們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散!
而且各個領軍首領之間都不存在上下級關系。
最多只是算同盟。
穿了捻軍就是當?shù)貎春返钠胀ò傩眨饺辙r(nóng)忙時,在地里勞作,當有人聯(lián)系搶劫哪家富人時,他們就聚在一起,進行搶劫。
雖捻軍沒有紀律可言,沒有團隊意識,沒有組織性,但是勝在他們?nèi)硕唷?br/>
捻軍大大,各個分部加起來多達上百個,參加人數(shù)上百萬人!
按現(xiàn)在的話來都是一群當時生活上過不下去,被逼成半民半紡武裝團體。
我們從捻軍造反的時間來看,清朝政府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嘉慶時間就已經(jīng)變得非常極端!
人民群眾在嘉慶年間已經(jīng)活不下去了!
可見清朝那個時候,平民百姓生活是多么的艱難。
捻軍開始的時候只是零零碎碎的存在,三五十人成群,三五百人成伙。
直到太平軍打到北方之后,
到了1855年,捻軍首領們看到太平軍這么有紀律,這么能打勝仗。
散亂的捻軍才崛醒,大家感覺這樣散亂的戰(zhàn)斗也不是辦法。
于是聚集在一起,在安徽開了場會議
會議各個領導全部參加,并推舉張樂行做武林盟主。
統(tǒng)領大家,與滿清進行抗斗爭!
. . . . . . . .。
完捻軍,我們再把話題回到叛徒李昭壽這。
本來解捻軍可以一筆帶過,但是李秀成發(fā)家完全靠捻軍,也完全靠李昭壽,所以不得不重點一下!
(在這本書太平國滅亡之后,我還要單獨講一下后期剩余的太平軍將士加入捻軍繼續(xù)抗清的故事)
李昭壽當時參加的就是那種捻軍,加入太平國之后,李秀成為感激和討好李昭壽,將常,全椒,滁州最重要的三個城池次交給李昭壽鎮(zhèn)守。
. . . . . . . .。
李秀成為什么如此看重李昭壽呢?
其實李秀成并不是看中李昭壽所帶來的2萬人,而是看中了李昭壽背后捻軍的身份。
李秀成如此重用李昭壽
李昭壽也十分感激,他開始為李秀成不斷拉人。
當然從捻軍那里拉人。
1857年李昭壽將山東捻軍首領張樂行,以及另一個領軍頭目龔德樹手下共計9萬人,加入李秀成麾下。
張樂行和功德樹的加入,使李秀成的勢力迅速壯大,成為太平國后期崛起最快的年輕將領。
如果陳玉成是拿了石達開的老底家當,那么李秀成他的崛起完全來自于李昭壽帶來的捻軍。
. . . . . .
那么另一個問題來了 李秀成為什么要拉攏捻軍入太平軍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
京事變之后,第一批從廣西出來強悍太平軍在事變中被幾乎全部被殺。
是李秀成不得已才加捻軍入營充數(shù)。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在太平后期戰(zhàn)斗力那么拉垮!
有時候十幾萬人太平軍,硬是打不下1萬多饒湘軍。
而陳玉成就不一樣了,他手下的兵力則是精銳中的精銳。
陳玉成的手下部隊分成5個大隊和5個隊
前大隊首領叫梁成富 是早年跟隨石達開的。
左大隊首領叫卜戰(zhàn)魁 也是早年跟隨石達開的
右大隊首領是唐正才 是跟隨楊秀清的。
中大隊首領是陳石勇 是跟隨楊秀清的。
后大隊的首領是 王行 早年是跟隨楊秀清的。
這些人清一色都是從廣西過來的,他們大部分人參加過金田起義,
可以陳玉成手中的這批將士,是從廣西出來最后一批老兵了。
這些部隊以前是跟隨石達開,屬于石達開的嫡系。
可為什么這些人沒有追隨石達開出走,這個其實史料上沒有記載。
不過以我的觀點是 石達開出走的時候擔心自己把全部精銳都調(diào)走了,太平國撐不住。
所以將這批人留給了太平國。
我們把陳玉成的部隊介紹完,才能更好地講解后面的戰(zhàn)斗(清廷知道太平軍的作戰(zhàn)計劃之后)
. . . . . . .
可李昭壽后來為什么要降清呢?
原來李昭壽加入太平軍之后,依舊秉性難改,流氓本性依舊。
陳玉成接管軍隊主帥之后,在1858年陳玉成認為李昭壽是河南人,從從固始長大,對,河南比較熟,再加上太平軍在河南有一個戰(zhàn)略。
于是陳玉成命李昭壽率軍攻打河南固始。
李昭壽不想去,他認為進軍河南,自己有危險。
河南那邊清廷勢力太強。
他想待在長江以南,于是總是推三阻四,就是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