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內(nèi)斗的清軍將領們!
清軍第一次圍剿太平軍僅在一個禮拜之內(nèi)就宣布了圍剿失敗,清軍損傷慘重,士氣大傷。
現(xiàn)在清軍士兵見到頭扎紅軍披著長發(fā)的長毛們就怕!
那時候的太平軍都是披著個長發(fā),頭戴紅巾 。
“長毛”就是清政府對太平軍一種藐視的法!
就連當時清朝有名的周爵也憤怒的道:“縱觀清軍大帥,無人可與之匹當。
意思就是清軍之中所有的將軍,沒有一個人能與太平軍的將領匹擔
咸豐皇帝得知自己的心腹老將向榮圍剿太平軍,又一次失敗了,咸豐皇帝慌了向榮都搞不定的造反,估計是真的比較棘手!
眼看太平軍,這把火越燒越旺,急于拿出成績的咸豐皇帝,急忙調(diào)集廣州副都統(tǒng)烏蘭泰帶著2000多名八旗旗軍隊,帶著鳥槍,及火炮奔赴廣西支援前線的向榮。
就連北方的捻軍,西北的大刀隊的造反,都放在一邊!
為了一舉將這伙太平軍消滅,打一個保穩(wěn)的仗 。
咸豐皇帝又命自己的心腹大臣,正南旗大學士塞尚阿,集中調(diào)遣從蒙古,涼州,東北,西南各地湊了將近2萬精銳進入廣西!
咸豐皇帝還從戶部,鹽庫,及海關(guān)處,共籌集300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就這樣,清軍在咸豐皇帝心腹大臣塞尚阿的操作之下,組建清軍很順利!
咸豐為了這次剿匪能順利進行,不光讓心腹大臣塞尚阿前往廣西作為清軍總指揮,還賜予塞上阿遏必隆刀,滿清的遏必隆刀也就是我們所的上方寶劍,并對他道:
“見到這把刀猶如見到了我,你到廣西之后, 廣西所有的軍務由你調(diào)遣,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有違反軍令的官員,你不用請示我,就用這把龍刀直接砍他們,替我行使權(quán)力”。
這個塞尚阿被咸豐這一番話感動得三跪六拜!
塞尚阿也是有能力的,在半個月之內(nèi),軍隊給找齊了,錢也到位了,幾萬清軍浩浩蕩蕩的奔向了廣西!
所以打仗還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后勤,而此時的太平軍是十分危險的,它沒有像清政府那般有全國調(diào)度的物資后勤,也沒有從大后方源源不斷調(diào)集集結(jié)的軍隊!
所以從這一次清政府咸豐皇帝的調(diào)度兵力,軍餉來看,太平國稱王這件事已經(jīng)被咸豐皇帝極度重視,被當做全國造反的典型來鎮(zhèn)壓!
所以太平軍政治水平還是太差,給自己招來的罪!
如果洪秀全他們晚幾稱王,那么會少挨很多打!
此時的太平起義軍要后勤沒后勤,要地盤也沒地盤,就連糧食也快不夠吃了,處在風雨飄搖的夜晚,隨時都會有被殲滅危險!
而向榮經(jīng)過上一次慘敗之后,就地駐扎,修建工事,整日躲在營盤里面,堅守不出,牢牢的將太平軍擋在北上的路上!
很快,5月3日 從廣東過來的烏蘭泰的軍隊已經(jīng)到了武宣,
并開始進攻武宣城!
按正確的方法是烏蘭泰應該會和當?shù)氐南驑s,雙方的軍隊聯(lián)合在一起,一起進攻武宣城。
可烏蘭泰是個旗人,心高氣傲,又有戰(zhàn)功,他很瞧不起漢人向榮,
所以連通知都沒有通知向榮一聲就開始進攻武宣城。
可僅僅靠自己那2000兵力,攻打武宣攻打了一,自己死傷了幾百人,連城門都沒摸到!
烏蘭泰見事不妙,趕緊派人通知向榮前來支援!
向榮其實也不喜歡烏蘭泰這個人,“你烏蘭泰和我平起平坐,你想搶頭功,提前攻打武宣城,連通知都不通知我一聲,我憑什么幫你?”
向榮就以咸豐皇帝的命令:
等皇帝任命的塞尚阿前來擔任總指揮調(diào)度,其余熱的一律不聽,到底就是堅決不出兵,把烏蘭泰晾在一邊。
知道向榮不會來救幫自己以后,烏蘭泰氣得破口大罵:“你個漢豬,我一定要到皇上那里參你一本”。
此時的烏蘭泰才知道自己這點兵力是攻不上這個武宣城的,于是趕緊撤兵,撤回武宣城外十幾里處向榮的軍營里。
烏蘭泰畢竟是個八旗人,回到軍營之后劈頭蓋臉的質(zhì)問向榮,為什么不救援
向榮卻:“我根本不知道武宣城正在打仗這一回事”。
雙方直接吵了起來!
到了晚上的時候,又因為一些事烏蘭泰又與向榮及其他將軍吵了起來,雙方發(fā)生了口角,還互相問候?qū)Ψ降母改福?br/>
手下八旗士兵和漢族士兵打了起來,軍營亂做一鍋。
導致大家都忘了是來剿滅太平軍的!
雙方氣咻咻的,誰也不服誰!
大約10之后,駐扎在欽州的李星元突然死了,
烏蘭泰和向榮又為了欽州李星元手下部隊的歸屬問題又發(fā)生了口角,,,
而太平軍這邊,楊秀清,馮云山等人見清軍駐扎在自己的對面,已經(jīng)長達半個月都沒有動靜了,他們都被搞懵了!
自己這邊已經(jīng)做好了清軍進攻的準備,可清軍遲遲卻不來攻,就好比你明知道他要來,可不知道他要什么時候來這種心情!
見清軍遲遲來不攻他們,楊秀清和馮云山商議之后,“那我們就撤吧”。
其實楊秀清和馮云山經(jīng)過這幾的地形勘察,發(fā)現(xiàn)有一處清軍最較為薄弱的路可以走,見眼前的清軍沒有動靜!
于是在深夜的晚上,太平突然突破清軍的防線,緩緩的通過那條路撤了出去。
一路跑到了象州中平一帶。
等太平軍全部撤離的第3下午,向榮和烏蘭泰這才反應過來,“媽的!光顧吵架忘了太平軍已經(jīng)跑了”
太平軍逃走了,這個罪名是有點大的,兩人都怕朝廷怪罪,擔責!
于是率軍趕緊追了過去,
雙方軍隊在象州又打了幾場仗,大多以清軍失敗而告終,雖然太平軍幾場戰(zhàn)力都取得了勝利,可清軍的主力尚存,沒動筋骨!
最終雙方發(fā)現(xiàn)誰也吃不了誰,不是太平軍不行,而是太平軍的裝備太差,始終打不死。消不滅,裝備齊全的清軍。
后來演變成誰也不敢貿(mào)然發(fā)動進攻,在那個時代進攻方,一般都是要吃虧的。
就這樣大家大眼瞪眼,又在中平一帶對峙了起來,這又僵持了半個月。
到了7月份,楊秀清通過前來投奔的教徒帶來的消息,才知道,塞尚阿帶的清軍精銳部隊已經(jīng)進入了廣西地界!
而且直奔象州,很明顯是沖他們來的
此時整個太平軍慌了!
他們不是怕,而是糧食不夠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