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不素餐(3)
咸陽街頭,人群熙熙攘攘,車水馬龍。
遠(yuǎn)處一行車馬馳來,眾人紛紛避讓。
羋月亦避到一邊,看著那一行車馬越來越近,來人軒車怒馬、衛(wèi)士成行,咸陽街頭似這樣的排場,亦是少見。
但見前頭兩行衛(wèi)士過去,中間是一輛廣車,車中坐著兩人似正在說話。就在馬車快馳近的時候,背后忽然有人用力一推,將站在路邊的羋月與薜荔推倒在地。
頓時人驚馬嘶,亂成一片。
眼看那馬就要踏到羋月身上,廣車內(nèi)一人眼神一變,一躍而起跳上那馬的馬背,按住驚馬。同時人群中沖出一人,將羋月迅速拉到路邊。
羋月驚魂甫定,便見那制住驚馬之人冷眼如刀鋒掃來,道:“你是何人,為何驚我車駕?!?br/>
羋月抬頭一看,但見那人四十余歲,膚色黝黑,整個人站在那兒,便如一把利刃一般,發(fā)出鋒利的光芒,稍不小心便要被他的鋒芒所傷。
羋月方欲回答,便聽有人喝道:“大良造問你,你為何不答”
羋月心中一凜,知這人便是如今秦國如日中天,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良造公孫衍,當(dāng)下忙低頭斂袖一禮道:“妾見過大良造。妾是楚國媵女,奉王后之命出宮行事。大良造車駕過來,妾本已經(jīng)避讓路邊,誰知背后擁擠,不知是被誰誤推了妾一把,跌倒在地。多虧大良造及時相救,感激不盡?!?br/>
公孫衍此時已經(jīng)跳下馬來,目如冷電,迅速掃了羋月背后一眼,揮了揮手,頭也不回地上了馬車,徑直而去。
但那與公孫衍同坐的人,卻在聽到羋月自稱“楚國媵女”之時,眼神凌厲地看了羋月一眼。羋月察覺到不知何處過來的眼神,似不懷善意。忙抬頭一看,卻與那人打了個對眼。但見那人年近五旬,臉色蒼白瘦削,看上去亦是氣度不凡。不知為何,全身卻一股郁氣纏繞。
羋月只看了一眼,便見那馬車馳動,轉(zhuǎn)眼便只見那人背影。羋月眼見馬車遠(yuǎn)去,那股莫名不安之氣才消失。這才松了一口氣,轉(zhuǎn)回頭去看方才到底是誰拉他一把,卻見繆監(jiān)身邊的繆辛扎在人群中一溜煙跑了,心中疑惑,難道方才竟是他拉了自己一把
若不是他的話,羋月再凝視看著人群,卻再沒有一個其他自己所認(rèn)識的人了。難道,真是他他為何會在這時候出宮,為什么會剛好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拉自己一把,難道說。他一直在跟蹤自己不成
這時候薜荔亦是已經(jīng)被公孫衍拉起,退在路邊,見了馬車遠(yuǎn)去,這才驚魂未定地來告罪:“季羋,都是奴婢的不是”
羋月便問:“剛才是怎么回事”
薜荔淚汪汪地道:“奴婢什么也沒看到,就覺得背后被人推了一把,不但自己摔倒了,還連累公主”
羋月舉手制止她繼續(xù)請罪,只問道:“方才是誰拉我一把”
薜荔一臉迷茫,羋月只得再問她:“是不是繆辛”
薜荔恍然:“對。對,好像是他咦,他人呢”
羋月心中有數(shù),道:“別理會這些了。我們趕緊回宮?!?br/>
回到宮中,羋姝已經(jīng)派人在宮門處等她,卻見她一身狼狽,只得候她更衣之后,再去見羋姝。
羋姝已得回報,知她街頭遇險。嚇得臉色蒼白,拉住她的手不住上下看著,道:“好妹妹,你無事吧”
羋月?lián)u頭:“無事,只是虛驚一場,也幸而大良造及時勒馬”
羋姝急問:“可看清是誰干的”
羋月?lián)u頭道:“不知道,我根本沒看清對方。”
羋姝緊緊握著她的手道:“好妹妹,出了這種事情,你別再出宮了?!?br/>
羋月安撫了羋姝半日,才道:“阿姊,我已經(jīng)見到了張儀,那張儀說,要五千金,就能幫阿姊完成心愿,讓公子華無法再被立為太子?!?br/>
羋姝一驚:“五千金”
玳瑁也嚇住了,喃喃道:“一張口就要這么多,這張儀可真是夠狠的?!?br/>
羋姝卻道:“給他?!?br/>
玳瑁詫異:“小君”
羋姝高傲地道:“莫說五千金,便是萬金又何足惜,能夠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br/>
羋月點頭:“阿姊說得對?!?br/>
羋姝又拉著羋月的手,嘆道:“此人要價如此之高,必是十分難以對付。那人我當(dāng)日也見過,口舌翻轉(zhuǎn),十分利害,妹妹能夠說服于他,想是出了大力了?!闭f著便叫玳瑁取了無數(shù)珠寶安撫于她。
羋月心中暗嘆,張儀果然觀人入微,這五千金的大口一開,不但羋姝將他高看了幾分,甚至亦對羋月的功勞也高看幾分。但既然羋姝不在乎這五千金,自己自然樂觀其成了。
“公子卬”秦宮前殿耳房中,繆監(jiān)亦有些失聲。
繆辛恭敬地答道:“正是”
繆監(jiān)又問:“可看清是誰推了她一把”
繆辛恭敬地答:“孩兒只顧著拉了季羋一把,來不及看清那人,但是已經(jīng)讓人跟下去了?!?br/>
繆監(jiān)問:“哦,有回報嗎”
繆辛道:“果然是同一批人?!?br/>
繆監(jiān)哼了一聲,臉色陰沉:“越來越囂張了,當(dāng)真把咸陽當(dāng)成大梁了吧。”卻又嘆息:“公子卬與大良造在一起看來,他果然是不甘寂寞了”
繆辛不敢答,只低下了頭去。
繆監(jiān)嘆:“咸陽只怕多事矣”
誠如繆監(jiān)所言,此二人在一起,談的自然不止是風(fēng)月雪月。
此時公孫衍與魏公子卬攜手而行,直入云臺,擺宴飲酒。但見滿園菊黃楓紅、秋景無限,魏卬卻是只喝了兩杯,便郁郁不能再食,停杯嘆道:“想當(dāng)年你我在大梁走馬觀花,如今想來,恍若昨日?!?br/>
公孫衍亦不勝感嘆:“衍想起當(dāng)日初見公子的風(fēng)范,當(dāng)真如召南之詩中說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魏卬苦笑一聲:“卬此生功業(yè),都已成笑話。如今我已經(jīng)垂垂老矣,犀首再說這樣的話,實在是令人無地自容了?!?br/>
公孫衍聽了他這話。也不禁黯然,道:“此商君之過也?!?br/>
魏公子卬,本是魏惠王之弟,人稱其性豪率,善屬文。七歲便能誦詩書,有古君子之風(fēng)。在先魏武侯時,事宰相公叔痤,與當(dāng)時中庶子之衛(wèi)鞅即商鞅相交為莫逆,后衛(wèi)鞅出奔秦國為大良造,魏卬并不以為意。魏惠王任公子卬為河西守將,魏卬為政威嚴(yán),勸農(nóng)修武,興學(xué)養(yǎng)士,為政無失。為將亦多戰(zhàn)功。
不料商鞅入秦,奉命伐魏,兩軍距于雁門。商鞅便致書魏卬,大述當(dāng)年友情,并說不忍相攻,欲與魏卬會盟,樂飲而罷兵。當(dāng)時士人雖然各奔不同的國家,各為其主,各出奇謀,然則公是公、私是私。在公事上血流成河亦不影響私下的惺惺相惜。托以性命。因此魏卬不以為意,毫不懷疑地去赴了盟會,不料商鞅卻早有算計,便在盟會之上暗設(shè)埋伏。盡出甲士而將魏卬俘虜公子,又派人偽裝魏卬回營,詐開營門,可憐魏軍數(shù)十萬人馬,便被商鞅輕易覆滅,魏軍失河西之地。再加上之前與齊國的馬陵之戰(zhàn)又大敗。本來在列國中魏國屬于強(qiáng)國,這兩戰(zhàn)之?dāng)。瑖Υ笏?,與秦國竟是強(qiáng)弱易勢。
魏卬被俘入秦,雖然商鞅對他有愧于心,多方禮遇,除不肯放他歸國之外,并不曾對他有任何限制。便是連秦孝公亦是敬他有古君子之風(fēng),不以俘虜視之,起居亦如公卿。
后秦王繼位,與商鞅不合,商鞅曾欲逃魏,但魏王恨他欺騙公子卬,拒不接受,以至于商鞅失了歸路,死于車裂。商鞅死后,秦王欲放魏卬歸魏。但魏卬自恨自恨輕信于人,以至于喪權(quán)辱國,為后世羞,無顏見君,不肯歸魏。
魏卬雖得禮遇,但常自郁郁,不肯輕與人結(jié)交。公孫衍在魏時,亦曾與魏卬是舊識,也因此兩人有些往來,如今見他神情郁郁,也不禁勸道:“公子有古君子之風(fēng),奈何季世多偽。
勝敗乃兵家常事。以公子之才德,豈可甘于林泉之下,多年來秦王一直想請公子入朝輔政,公子卻不曾答應(yīng),實是可惜”
魏卬搖頭道:“我多年來已經(jīng)慣于閑云野鶴,不堪驅(qū)使,不過于你們這些舊友往來而已。前日樗里子來與我說起,似乎你在朝政的意見上與秦王有所分岐,可是為何”說到這里,素來淡漠的神情,倒也有了一絲關(guān)心。
唯其少見,更覺珍貴。
公孫衍心中亦是觸動,不禁也將素日不肯對人言的心事說了出來:“唉,秦王以國士相待,我當(dāng)以國士相報??上覠o能,與秦王之間,始終未能達(dá)到先孝公與商君這樣的舉國相托,生死相依的默契。唉”
魏卬安慰道:“如管仲遇齊恒公,這種際遇豈是天下人人可得”
兩人又互飲一杯,半晌無語。
魏卬忽道:“有一件事我想請教犀首”公孫衍昔在魏國任犀首一職,魏國舊人常以此相稱,魏卬雖身在秦國,卻始終心向魏國,自不肯稱呼他在秦國的官職之名大良造。更何況這大良造一職,原為秦孝公為商鞅而設(shè),更是令他不喜。
公孫衍便應(yīng)道:“何事”
魏卬問:“犀首以為張儀此人如何”
公孫衍不屑地道:“小人也。此人在楚國,便以偷盜之名被昭陽逐出,到了秦國又妄圖販賣他的連橫之說。哼,列國爭戰(zhàn),從來看的就是實力,只有確確實實一場場的勝仗打下去,才能屹立于群雄之上,徒有口舌之說而無實力,徒為人笑罷了”
魏卬勸說:“犀首不可過于輕視張儀,此人能得秦王看重,必是有其才干,你的性格也要稍作收斂。時移勢更,當(dāng)日秦國貧弱,秦孝公將國政盡付商鞅,那是以國運為賭注,不得不然。如今秦國已然不弱于列國,甚至以其強(qiáng)橫的態(tài)度,有企圖超越列國的勢態(tài),而我觀秦王駟之為人,并不似孝公厚道,他曾借公子虔之手對付商鞅,回頭又收拾了公子虔等人,實非君子心腸。犀首,你畢竟是為人臣子,這君臣之間相處的分寸,不可輕忽?!?br/>
公孫衍哼了一聲:“君行令,臣行意,公孫衍離魏入秦,為的是貫我之意,行我之政,若君王能合則兩利,若是君臣志不同、道不合,我又何必勉強(qiáng)自己再留在秦國?!?br/>
魏卬長嘆一聲道:“你這性子,要改啊”
公孫衍不以為意地呵呵一笑:“這把年紀(jì)了,改不了啦”
魏卬不語,只一杯杯相勸,兩人說些魏國舊事,推杯換盞。
夕陽余輝斜照高臺,映著臺下一片黃紫色的菊花更顯燦爛。
這一片繁花暗藏下的殺機(jī),卻時隱時現(xiàn)。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