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書評 第一六十章 白熱
第一六十章 白熱
</br>
</br>先前遠方所見的小島移動著,已經到了肉眼所及的范圍之內,土石和草木撲簌簌落下,許多周軍官兵在自己手上狠狠擰了一把,才確定不是做夢。
</br>
</br>而隨著刺耳的布帛撕裂聲,“島嶼”甚至從中央分割了,銳利的金屬光芒反射出來。
</br>
</br>“船!是船!!”,陸濤耳中充滿部下的驚叫。
</br>
</br>陸濤看去,果然,海面上魔術一般多了幾十艘敵艦,轉瞬之間,這些桅桿上還掛著殘破偽裝的艦船已經兩列排開,形成半包圍的陣勢,數量足有他本陣艦船的一倍之多。
</br>
</br>不過,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后邊,對方的船帆揚起,船側則搖下舷窗,有黑黝黝的筒狀物突出來,陸濤辨認許久,才確定,正是他們以為只有自己這邊才擁有的武器!
</br>
</br>“調轉!迎擊!!”,還算他反應的快,沒有像大部分手下一樣繼續(xù)呆滯于驚愕當中,大聲下了命令。
</br>
</br>于是巨大的火炮轟鳴幾乎同時從雙方的艦艇上發(fā)出,發(fā)炮的船只都因強烈的后坐力顫抖了一下,繼而炮彈互相命中目標,或者呼嘯著落入水里,平靜的海面在一瞬間狂蕩起來,濺起比桅桿還高的水柱,兩方各有幾艘船受傷,一時將官呼喝,士兵奔跑,整個局勢如同沸騰的米湯。
</br>
</br>不用說,這些火炮就是韓笑從瑪倫那里所得,在秘密的情況下盡快用它們裝備了一只艦隊,用以與周軍抗衡地。 連萬素飛聽說之時,也驚愕不小。
</br>
</br>為將它們加以最大的利用,她制定了幾個計策,最終采用的是現在這個。
</br>
</br>炮船被編成小隊,用土黃色的大幔將幾艘船同時蒙住,上面略加布置一些真的草木山石,在海面常有的一點輕霧中。 遠看去就如同小小的島嶼。
</br>
</br>按說陸濤派出了斥候,如果離近一些。 是能夠看出破綻地。
</br>
</br>然而,這就是韓笑所總結的,人對于目標之外地東西往往視而不見。
</br>
</br>斥候的眼中,想要尋找的是敵軍的旗幟船帆,哪里想得到海面常見的小島居然就是伏兵呢?
</br>
</br>、
</br>
</br>那邊展開炮擊的同時,周軍“鶴翼”的兩翼,也就是已經對韓軍本陣形成包圍地快船也愣了一下。 與本陣的聯系被切斷了,是要按原計劃執(zhí)行,還是該怎么辦?
</br>
</br>好在,統(tǒng)率這部分艦隊的副將是江軒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應變能力也不弱,迅速下令由圍變攻,雖然面對韓軍的密集防御陣勢不見得能占多大便宜,目的卻在制約牽扯。 讓韓軍的本陣一樣不能順利指揮。
</br>
</br>于是由天空鳥瞰,這場戰(zhàn)事就形成了兩塊分立的戰(zhàn)場,好像兩只被哪吒丟失地風火輪,劇烈旋轉在廣闊的海面之上。 一邊是刀劍絞殺,一邊是炮火轟鳴,倒別是一番特異的景象。
</br>
</br>、
</br>
</br>“‘昌榮’、‘春申’沉沒、‘破虜’桅桿折斷、 ‘定威’前側面穿破。 正在盡力排水、‘寧遠’被砸中甲板,死了五人,但船沒有進水!”
</br>
</br>傳令兵從劇烈搖晃的甲板上跌撞跑來,連一般的敬語“稟都督”都忘記了,慌張地向陸濤匯報戰(zhàn)況。
</br>
</br>本該是糟糕的消息,此時卻在陸濤臉上激起一絲喜色。
</br>
</br>那是因為,糟糕,要好過更糟糕。
</br>
</br>假使攻防兩方是易位而處地,在這種埋伏加突襲的情況下,他有信心一波攻擊過后對方至少損失三分之一。 而現在己方只是沉了兩艘。 傷了幾艘。
</br>
</br>并且,有桅桿折斷。 有前側穿破,有砸中甲板——這根本說明,對方的射擊沒有準頭么!
</br>
</br>想想也不奇怪,韓笑登基才兩三個月時間,就算他從一開始就弄到火炮,想要在如此短時間內裝備、訓練出一支精銳之師,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br>
</br>想到這里,他突然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信心百倍地大喊,“穩(wěn)住!都給我穩(wěn)住!這群雜兵壓根不是我們的對手!給我瞄準了狠狠地打!!”
</br>
</br>因此戰(zhàn)況出現了第二次轉折。
</br>
</br>陸濤帶領之下,周軍漸漸都鎮(zhèn)定回來,排出防御陣型,集中向敵軍還射。 他們的數量不及韓軍,但無論裝填炮彈的效率還是瞄準的準星,都勝出不止一籌。 如果讓一個盲人用聽覺來判斷,可以很清楚地發(fā)現兩邊炮聲的不同:一方是整齊而有規(guī)律的,另一方卻是混亂地轟鳴。 而且周軍地艦長互相間也往往很有默契,幾炮同時開向一艘敵艦,造成的傷損可以達到一下就讓它沉沒地境地。 平均下來,大約周軍損毀兩艘炮艦時,韓軍已經失去了三艘,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差距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br>
</br>萬素飛在遠處的韓軍本陣中眼睜睜看著這一點,卻干著急沒有辦法。 戰(zhàn)爭前是運籌帷幄的斗法,但到了金鼓一響,謀士就退場了,她縱有千般計略,也無法迅速提升己方將領的指揮能力和士兵的士氣經驗。
</br>
</br>正急切,旗艦上蹬蹬跑上一個人來,撲通一聲跪下,看時,血污中透出一點稚氣的臉,正是佘牙。
</br>
</br>“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臣請命,帶蛇牙輕艦沖陣!請國主恩準!”
</br>
</br>雖然說是請國主恩準,但韓笑不懂軍陣,其實是問萬素飛。
</br>
</br>素飛迎著兩個人看上來的目光,喉部哽了兩哽,似乎想說什么。
</br>
</br>她一聽就明白,佘牙的提案意義是這樣的:憑借船只輕快的優(yōu)勢,從這邊絞纏的戰(zhàn)陣沖往陸濤所在的艦隊,強行登上周軍炮艦進行肉搏,制造混亂。 當周軍失去組織和秩序,就會被外圍的炮火吞沒了。
</br>
</br>她第一個反應,是告誡這件事情太過危險,在沖襲途中一定會受到敵軍猛烈地轟擊,而當登上敵艦,就處于己方的炮火包圍中,被殺傷的幾率跟周國的士卒并無任何不同!
</br>
</br>但終于。 她什么也沒有說出來,而是點了點頭。
</br>
</br>……因為佘牙不傻也不瞎。 用不著她多余的話。
</br>
</br>……也因為,戰(zhàn)爭的本質,以少數人的犧牲換取多數人地存活,被叫做勝利。
</br>
</br>為了多數人,少數人就該死嗎?
</br>
</br>當然不是,但若反過來說,顯然更不合適。
</br>
</br>一件意外的舉動打斷萬素飛短暫而不合時宜地關于道德悖論的思考。 佘牙站起來,突然從懷里拿出什么放在她手里。
</br>
</br>萬素飛被嚇了一跳,連韓笑臉色都變了,但旋即證明他們多心而已。
</br>
</br>“若我回不來,把這個帶給盧侍郎的——”,喊到后來時,佘牙的聲音已經在兩條船之外,完全模糊了。
</br>
</br>盧侍郎……?萬素飛一邊疑惑一邊攤開手。 發(fā)現是一只嶄新的、翠綠的,小小的蘆笛。
</br>
</br>她突然有點傷感地笑了。
</br>
</br>一片血與火地赤地之中,握緊這唯一的一點嫩綠。
</br>
</br>難怪他要給她,這種少年情懷,若在家里,也只會跟母親說。 不會跟父親說不是?
</br>
</br>“你笑什么?”韓笑問。
</br>
</br>“我笑……”,萬素飛頓了頓,帶一點揶揄,“人不可貌相啊……”
</br>
</br>============
</br>
</br>============
</br>
</br>關于轉折,有一些不同意見,我總起來做個解釋,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br>
</br>1、所有關于小萬“不該”如何如何的觀點。
</br>
</br>這點沒什么好說的了,小說不是道德范本,而且生活的復雜本來不能只用簡單道德判斷,假如一個黑手起家的企業(yè)家發(fā)達之后捐助了希望工程。 能說用這筆錢完成學業(yè)的孩子不該感謝他嗎。
</br>
</br>退一步說。 即使小萬確實做錯了,也很正常。 人哪有不犯錯誤的,難道只能寫做對地人,不能寫做錯的人么。
</br>
</br>2、人物形象前后不合,小萬開始有情義,現在突然變得冷血。
</br>
</br>就從小說本身出發(fā)這點,這種意見比第一種讓我認可。 但我同樣也覺得奇怪,小萬最開始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利用任何人,傷害任何人,毫無猶豫地甩掉救過自己的人。 。 。 持這個意見的大大都看不到嗎
</br>
</br>后來她在近朱者赤地環(huán)境下確實有所改變,但好像一個180斤的人減肥到130斤,以前后對比來看是瘦了很多,但左右對比,肯定還是胖,小萬無論什么時候,也從來沒達到情義大過天的境界吧。
</br>
</br>而既然在近朱者赤的環(huán)境下可以改變,在近墨者黑的環(huán)境下自然一樣可以改變,她再次變得無情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回到曾經習慣的一個狀態(tài)去,就像上面那個瘦下來的胖人如果再次胖起來,我不覺得令人吃驚。
</br>
</br>因此,這個意見我個人也是不能茍同的。
</br>
</br>3、人物形象前后不合,小萬變笨了。
</br>
</br>我覺得與其說是智力下降,不如說是狀態(tài)下降。 巨大打擊后人常常反應呆滯,精神恍惚,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吧。
</br>
</br>而且這點也在于,小萬其實沒有一個成熟的理念,所以容易被外界動搖。 在一個人不確定自己做地對不對地時候,自然就不夠鋒利了。
</br>
</br>好像還有一些,但一時想不起來了,總之,我的觀點,每個人,在每個具體地時刻,只能做出那個時刻他(她)認為的最好的選擇,小萬在當時的心理和認知下,這樣選沒有什么太大問題
</br>
</br>反面意見并非我不接受,以前挑刺的帖子我置項還置過那么長時間,但最起碼,給出論點同時您給個論據吧,一句兩句的“勉強”“失望”“不接受”,對文章沒有任何的意義,反倒影響我更文的心情。 如果您有對細節(jié)的修改建議,我很歡迎,但如果對整個轉折不滿,恕我不可能按您希望的來改變。
</br>
</br>唉,難得上午有點閑空,還用來寫了這些解釋,所以說,為其他讀者考慮下,如果您實在接受不了,就默默的放棄吧,我在這里謝過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