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肉厭紋身(一)
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用白泥或燃料在身體和臉部畫出紋路,既美化形象又恐嚇敵人,圖案多以原始圖騰為主,這是最早的紋身。
中國紋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以前,多用于觸犯刑法之人,工匠用針蘸墨水把圖案刺在犯人臉部、身體的顯眼部位,相當于給犯人紋刻“犯罪檔案”,稱為“墨刑”。因為只有黑色,時間久了顏色會發(fā)藍發(fā)青,又叫“刺青”。
西周時期,江南吳越一帶居民有紋身習俗,后來有仲雍(周太王次子)的小孫女以刺繡服裝取代紋身,這也是江南刺繡的起源之一。
隨著時間推移,紋身演化成社會習氣較重的江湖人士特有的標志?!端疂G》里就有三個通體紋身的好漢:“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浪子”燕青。
發(fā)展至今,紋身成為時尚元素,現(xiàn)代人對紋身的理解包羅萬象,極具個性,紋身部位也是五花八門,匪夷所思。
紋身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刺青,在皮膚上刺進各種圖案或文字,難以去掉;第二種是人體彩繪,可以隨時洗掉。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不干膠彩畫(紋身紙),往身上一貼即可。
紋身方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流傳自毛利人,用鯊魚牙齒及動物骨刺捆上木棒蘸上墨水,用小錘敲擊入膚;第二種是用針手工點刺入膚;第三種是美國人山姆·奧瑞里一八九二年——也有說是塞繆爾·奧萊里一八九〇年——發(fā)明電動紋身機,由電機帶動刺針刺入皮膚,成為延續(xù)至今的主流紋身方式。
紋身師這個職業(yè)也應運而生。
之所以談這么多,是因為我和月餅經(jīng)歷過一件關于紋身的詭異事件。在這里,我只想說:
一、不要紋不明所以的古怪文字、圖案;
二、不要紋五個以上的數(shù)字組合;
三、紋動物要看屬相是否相克,有些動物最好不要紋在身上,尤其是貓、狐貍、蛇;
四、戀人頭像、人名最好不要紋,一旦分手立刻洗掉;
五、切勿接近在顯眼位置紋著動物、眼睛、神秘符號以及文字造型的人;
六、切記不要與有十二生肖圖案、文字的紋身者有身體接觸!
七、不要紋和紋身師相同的圖案!
月餅打開第三本書,上面出現(xiàn)了奇怪的圖形,說明圖書館的第二個任務確實是解決“楊澤在古城迷昏少女”事件。我們愈發(fā)確定了一個推論——集合“八族”智慧建立的圖書館,形成一種神秘力量,能夠提前預知即將發(fā)生的事情,通過組成“62188”的書本向“異徒行者”傳達喻示。
細想整件事,雖然匪夷所思并且有個致命漏洞,可是又不得不信。
月餅提出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這兩件事都和“八族”有聯(lián)系,那么圖書館是否類似于“先天吉兇陣”、“五行福禍陣”,能夠預測和八族有關的喻示,由護陣人(我和月餅)處理?
韓峰對此嗤之以鼻,我舉了《推背圖》的例子反駁?!锻票硤D》比作圖書館,每一頁出現(xiàn)的預言圖文和每本書出現(xiàn)的喻示有什么區(qū)別?所謂預言性質(zhì)的物品一定是書么?英國的“巨石陣”還號稱是對上世紀初兩次世界大戰(zhàn)預言性質(zhì)的古建筑群。
韓峰也著實討厭,梗著脖子就是不信。我和月餅都是“你不懂我也不愿多解釋”的性格。韓峰就這么點想象力,我們總不能打開他的腦殼給他擴擴腦洞吧?
一頓酒喝得很不痛快,倒是討論第三本書喻示的時候,韓峰異軍突起,指出這是東越市地圖,綠線代表閩江。月餅從電腦里找到東越地圖作對比,居然分毫不差。地圖上紅點的位置是東越市博物館。
我大為震驚,看不出韓峰還是個地理學霸。韓峰雖說固執(zhí),倒是個實在人,說了其中緣由。
我們?nèi)ツ掀竭@幾天,韓峰查出楊澤是東越市博物館的保安,半個月前辭職。韓立收到的那封信,是楊澤出發(fā)來古城之前從東越市寄出的。
一幫人大為興奮,紛紛要求共赴東越。我心說這挺嚴肅的事兒整成了組團旅游,正準備拒絕,月餅使個眼色,打著哈哈說再準備幾天搪塞過去。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倆就偷偷開車跑了,目標是東越市博物館。
倆人輪換著開了三十多個小時,到達東越市已是第二天傍晚。我困得睜不開眼,月餅也沒什么精神,我們索性先去東越市最有名的“三坊七巷”轉(zhuǎn)悠一圈,吃點東西歇歇腳。
“三坊七巷”號稱東越歷史之源、文化之根,位于東越市南后街和兩旁街坊。烏壓壓的老宅與現(xiàn)代化高樓大廈相映成趣,古今建筑融為一體的景致在其他城市很難見到。
鳥瞰東越市,南北為九仙山、烏石山、越王山,東、南、西三向繞有護城河,面朝大海,正是堪輿走勢的“聚氣納財”之相,又應了“三山鼎峙,一水環(huán)流”的“福祿壽”格局。
唐末,王審知建立閩國,依地勢重建東越市,形似聚寶盆,三坊七巷恰恰位于盆眼位置,聚齊了東越好風水,正如一首詩詞描述的——“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這里自古就是人杰地靈的寶地。由此可知王審知也是精通風水堪輿的高人。
三坊七巷青石板鋪地,白墻烏瓦,坊巷縱橫,形似迷宮,如果沒有特定目的地,邊走邊看倒也不擔心迷路。只不過千百年歷史老屋外掛著現(xiàn)代商業(yè)招牌,略有些時空錯亂感。
我們逛街逛得肚子餓了,在一家老鋪要了兩碗肉燕,店小二端上來,我們才知道就像是“魚香肉絲”沒有魚,這玩意兒和燕子一點關系沒有。
肉燕又稱“太平燕”,福州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老話,做肉燕也是東越人家家戶戶必備手藝。制作時取豬腿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摻番薯粉搟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小塊,裹進鮮肉餡,晶瑩剔透形似燕子。東越美食以鮮甜為主,肉燕也不例外,入口咬勁十足,肉味鮮而不膩,湯汁甜美,唇齒間留著淡淡清甜,別有一番滋味。美中不足是分量太少,北方人吃一碗也就是個兩三成飽。
我和月餅大呼過癮,連啤酒都沒舍得喝,在食客們目瞪口呆中連吃五碗才算是心滿意足。
結(jié)了賬,我們繼續(xù)溜達。
“月餅,東越小姑娘雖說個子不高,白白凈凈長得真不錯,細腰長腿別有異族風情啊?!蔽页燥柫?,開始亂看。
月餅揚了揚眉毛:“東越人是戰(zhàn)國時期當?shù)亻}族和越國遺民融合的后裔,既有越人靈秀又具備閩族特征,長得不好看那才叫奇怪?!?br/>
我假裝拍景偷拍丫頭,結(jié)果被發(fā)現(xiàn)了。倆丫頭秀氣十足,瞥我一眼,略帶羞澀地走了。我感慨道:“這要是換在北方,早被罵了。難怪你見天兒在南方旅游?!?br/>
月餅微微一笑:“也就你這個淫賊能把偷拍和旅游生拉硬拽扯到一起?!?br/>
我伸了個懶腰:“君子色而不淫,好看的姑娘誰不愿多看兩眼?”
邊說邊走,溜達到一個亭子,亭側(cè)相向而生兩棵古榕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更妙的是枝葉連理相擁成蔭,遠看如同戀人相抱。我們坐在亭邊歇腳,亭內(nèi)兩個老人在喝茶閑談,穿黃衫的老人捧著茶壺嘬了口:“還記得‘合抱榕’的傳說么?”
圓臉老人意興闌珊:“河道改造,雙拋橋修成亭子,知道這個傳說的娃娃越來越少了?!?br/>
兩個老人有意無意地看了我們一眼,你一言我一語地講了一段關于“雙拋橋”、“合抱榕”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