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置家,有些耳熟
隔日兩人就去了集市,先去牲畜交易的地方買了頭牛,置了板車,他們家有了牛車以后趕集就方便多了,農(nóng)忙時節(jié)這牛還能幫著拉碾。
然后在集市繞了一圈,彎彎終于選到了心意的竹簾,當(dāng)然也重新去挑了把更漂亮的梳子,稍微貴點(diǎn),但比王小草舀走的那把好用多了。
百首本來想給她買個首飾,但彎彎覺著沒必要,她每天都擱家里待著,不出門的時候都是隨便揀件衣裳套上,戴給誰看呢?再這種好東西讓人看見了肯定又有人問東問西,她也不喜好那些。后來便讓百首買了根木瓚子,用起來順手,帶著也不招眼,萬一哪天沒了的話也不會心疼。
臨走時又看中了個大浴桶,剛好有牛車,將浴桶放車上,置好所需的東西,兩人趕著牛車開始朝集市外走,后來又看見了在街上擺攤賣竹簍的王青山。各種編法的各種簍,從外形上看比以前那些中規(guī)中劇的有意思得多,旁邊還有幾個小竹籃。同樣的小籃子用幾種編法編了幾個樣式不一樣的,買回家裝點(diǎn)小東西挺不錯,如果能有些顏色就更好了。
王青山也看見了兩人,很高興:“百首大哥,你們這是要回去了呀?”
“嗯,快晌午了你還不準(zhǔn)備收攤嘛?”百首牽著牛在攤前停了下來。
王青山笑了笑:“沒事,你們先回吧,我再擺會兒。”又見他牽著一頭牛,板車也好似新的,不像李柱頭家的,便問:“你們買牛車了啊?”
百首點(diǎn)頭:“買頭牛以后農(nóng)忙能幫忙,趕集也方便。”
王青山立刻有些羨慕:“是呀是呀,家里有頭牛確實(shí)方便多了。還能掙銀子。”
就是農(nóng)忙時節(jié)幫人家犁地!
百首笑了笑,彎彎倒舀起一個小竹籃看了起來,做工確實(shí)比百首的要精細(xì)些,便笑著道:“你這蔞編得挺不錯呢,買的人多嗎?”
到這,王青山臉上又有了笑容:“還行,這得多虧你們呀。大家都覺得編得好看。差不多都是普通百姓來買。”
彎彎微微一笑:“那是當(dāng)然。有錢人就不缺錢,人家若要買回去的東西就必須得好看。而且現(xiàn)在大戶人家購置這些東西的都是老主顧,熟人,若是你能賣給有錢人,再套套關(guān)系,不定以后就會常來你這。你這蔞子編法本來就不一樣,好看。但若有顏色就更好了,比如紅的。”
王青山聽著眼前一亮,大戶人家最喜的就是紅色,既喜慶又吉祥。當(dāng)下心里琢磨起來怎么把這竹編給弄成有顏色的。
兩人跟他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集市,回去的路上彎彎照樣和百首走路,牛車上只放了買的東西。到村里時剛好又遇到王媒婆。
瞧兩人牽著牛車,王媒婆驚訝的道:“呀,百首媳婦兒,你們買牛車?yán)俊?br/>
“是呀,有這以后趕集方便。”彎彎笑了道。又見她剛從自個兒屋里出來。這都晌午不知道還去哪?便隨便問了句:“大娘這是要去哪呀?”
一這,王媒婆臉上眼睛就笑瞇成了縫。神神秘秘對她道:“喜事呢。”
彎彎沒明白她這意思,后來瞧見她筆直去了王青山家,想了想立刻明白了,喜事,還和王青山家有關(guān),那就只有一件,便是王青山的婚事。雖有了喜事村里都跟著沾沾喜氣。但畢竟跟她沒多大關(guān)系。
兩人回到家先是解決晌午吃飯問題,因著下午還有很多事,彎彎決定整兩碗面吃算了,她在廚房煮面,百首先把浴桶搬到浴室,然后把準(zhǔn)備好的木材搬到院子中間,得先做口箱子,家里那箱子還是他爹年輕時做的,已經(jīng)很破舊了,至于廚房的碗柜,本來他是想按彎彎的意思重做個全木材的,但材料有限,且家里還有很多事,砌墻的石頭還剩了些,便打算直接用石頭砌。中間用木板搭上,雖然這碗柜不能移動,但石頭砌的勝在穩(wěn)實(shí),還用得長久。
把東西,材料工具全部搬到院子里,還沒等他開始做,彎彎已經(jīng)煮好了面,她炒了肉末兒臊子,吃起來挺香的。百首連吃了兩碗,擱下碗筷便在院子里干了起來。彎彎把廚房收拾好,又把這幾日的衣裳舀盆泡了。然后把竹簾掛到浴室木樁上,新修的房子里的泥地當(dāng)初建的時候,已經(jīng)用石盤夯過,地不是那松泡的土地,很緊實(shí)。
等她打了水把浴桶搽洗過,百首已經(jīng)將箱子做好,木板啥的都是現(xiàn)成的,很快便做成。
彎彎仔細(xì)瞧了瞧,暗贊這古人手藝的神奇,除了合口用了釘子,其它地方竟一顆釘子也沒用。雖然現(xiàn)代科技很發(fā)達(dá),但咱古人的智慧還是不能小看。
把箱子搬里屋,彎彎舀了抹布開始打掃,百首舀著工具去了廚房。她沒立即將衣裳放進(jìn)去,先把一些舊的衣裳放到里面,等這新箱子也有了人氣再把兩人好點(diǎn)的衣裳放進(jìn)去。
這也是她在現(xiàn)代的一個毛病。每次買的東西,不是先洗洗,就先晾晾,比如那衣柜,買了她總要先打開敞敞氣,怕里面還有甲醛啊什么等有害物質(zhì),也好去去異味。就算再貴的也要這樣。
然后彎彎背著背蔞出去割豬草了,等她回來的時候,碗柜百首已經(jīng)快整好了,浴室里傳來咚咚悶響聲。
“誰在里面呀?”彎彎奇怪的問。
“是來生,我讓他幫著弄石子。”
彎彎走進(jìn)浴室一看,來生站在洗浴的地方正舀著石錘,悶頭對著鑲進(jìn)土里的石子錘打。中間已經(jīng)有幾顆鑲好的石子了。彎彎笑著跟他了句:“來生辛苦了,晚上給你做餅吃。”
聞言,來生終于抬了頭,看著她問:“真的?”他確實(shí)好久沒吃過餅了,挺想的。
“當(dāng)然是真的。”彎彎笑著道。
知道晚上有他喜歡吃的,來生一下精神了,手上的速度自然快了。彎彎看著笑了笑,然后出了浴室,瞧這孩子多好哄,有點(diǎn)好吃的干活比誰都賣力!
天色還早,做飯還得等會兒,彎彎端著盆去了河邊,也把她累得夠嗆,也是自己傻,先把衣裳泡了水,端上肯定重很多。自個兒家里沒井還真不方便。
她在河邊沒洗一會兒,金蛋娘就端著一盆衣裳下來了,瞧見是她,笑著打了招呼:“百首媳婦兒也這時候洗衣裳呢?”
一般大伙都上午洗衣裳,下午有太陽也好曬。
“是呀!上午去了集市。”彎彎道。
金蛋娘把臟衣裳舀出來,舀盆在河里舀了水,丟了一件進(jìn)去,一邊洗一邊道:“這有孩子每天活都要多做一半,上午才洗了衣裳,金蛋到河邊玩把衣裳全給打濕了,這不又得洗。”
盆里確實(shí)是三件小孩子的衣裳。
彎彎便笑著道:“哪有孩子不調(diào)皮的,孩子能蹦能跳才好呢,證明身子壯實(shí)呢!”
“對對對,你這話有理。”這話她愛聽。
又瞧眼四下無人,壓低聲音對彎彎道:“響午時候,王媒婆到咱們家去了。”
“我們趕集回來的時候剛巧遇風(fēng)她,原來她去你們家呀!”彎彎一臉恍然道。
“是呀,你猜她到咱們家干嘛的?”
彎彎看著她疑惑搖搖頭。
“是來給青山媒的。”
“呀,那這是好事呀!”果然。
“那姑娘是牛家村的,今年十九了,聽家境不錯,以前有很多人去家里作媒,都沒看上,估計我們家青山也懸。”
“家里家境再好,姑娘嫁出去了那也隔一層了,姑娘長得怎么樣?”
“王官端正唄,嘴好像挺會的,在家里干活也很能干。這長得不錯,家境又好,嘴又甜,還能干,簡直就是順了我婆婆的心思,你這樣的人家怎么會看上我們家,她只顧著挑別人,也不想想別人挑不挑?讓王媒婆去去了,估計明兒就有消息了。”
要是這些都是真的,那這樣的閨女還真不可能嫁給王青山了,所有爹娘都想給自己孩子長個稱心如意的。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她們家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吧。”
就像找到知音,金蛋娘立刻附合:“嘿,你跟我想的一樣。聽她上頭有個哥哥,還沒成親,她那哥哥有些見識,以前在大戶人家莊子上做工,去年回來了。你這既然在大戶人家做工的咋能找不到媳婦兒呢?”
這事她也不好,不過,也許有人想找個自己中意的呢?
“她那哥哥多大了?”
“三十有五了!”
“年紀(jì)這么大了?”這么大歲數(shù)的男人怎么可能沒老婆孩子?
又問她:“你那家姓啥?”
“姓葛。”
彎彎歪著腦袋想了想,怎么覺著有些耳熟呢?
洗完衣裳彎彎就回了家,把衣裳晾好,一邊煮豬食,一邊和面。晚上做了肉夾饃,她只吃了一塊半,百首吃了三塊,其余全被來生吃了,彎彎真想一掌拍死他,還好他自個兒知道留兩塊給他爺爺。
兩人喜歡躺在床上的時候話,臨睡覺前,彎彎把在河邊聽到的事給了百首聽,百首聽完只感嘆了句:“青山也該成家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