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好事(上)
三日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回門,牛山帶著穿著一身紅色新衣裳的王小草回來了,牛山對她可謂是輕言細(xì)語,關(guān)懷倍至,生怕她不小心磕哪碰哪了,進(jìn)屋跨門檻都親自牽了手,羞得王小草臉紅了好幾回,看牛山的眼里亦帶了綿綿情意。
進(jìn)屋后,一家人正式見了禮,兩老又介紹了王小草兩個姐姐,牛山客氣的喊了“大姐,大姐夫。”
待介紹到彎彎和百首時,牛山態(tài)度更顯得恭敬了幾分。
兩人在娘家也只吃過響午便回去了,臨走時牛山還特意邀請王里,彎彎兩家人趕集時就到家里來坐。
待王小草兩人一走,彎彎和百首也帶著孩子,叫上來生回了楊家村。
今年元宵,本來彎彎打算帶著孩子去看燈會,放河燈,給孩子許個平安愿,但又想到到時候人多雜亂,來生究竟如何回來的他們還不清楚,未免結(jié)外生枝,只得作罷。
吃過晚飯,關(guān)了院門,拿了瓜果出來,一家人坐在桌邊邊磕瓜子邊說話。
沒能看成燈會,來生有些懨懨的,每年這天的夜市上都有各種好吃的。幸好彎彎事先跟元寶娘打了招呼,眾人回來的時候給來生帶了一盞漂亮的花燈,來生垮著的臉這才有了笑容。
十五一過,年節(jié)氣氛漸漸沒了,眾人也要開始忙了,種莊稼的要開始尋思春耕的時候種些啥,收成會更好。做生意的不用再串親戚走朋友,每天將鋪?zhàn)訌脑玳_到晚,一心一意看起生意來。
彎彎尋了個時間找到余掌柜,將自己燒烤的計(jì)劃告之,然后又在“福生酒樓”的廚房親自烤了東西讓余掌柜嘗,在彎彎看來很平常的味道,而在余掌柜等人眼里,那可不得了。
味道獨(dú)特,香味四溢,隔著老遠(yuǎn)都能聞到。一種從未嘗過的味道。讓人口舌生津,從舍尖到舌根都讓人欲罷不能。吃過一次終身難忘,各種平常的菜,如此燒烤一番就別具一番滋味。讓吃過的人流連忘返。味道好得不得了。
余掌柜更是當(dāng)場答應(yīng)了彎彎的投資合作的法子。等彎彎一走。他立刻書信一封給謝逸,這等稀奇好吃的玩意兒若能開到京城,那誰家還能跟“福生酒樓”比?
很快余掌柜就給了彎彎準(zhǔn)信。謝逸已經(jīng)答應(yīng),他按照彎彎的要求派了人去塞外,專門購買一些所需的佐料,例如:辣椒,花椒,八角,茴香,還有孜然,這些東西邊遠(yuǎn)的地方會有,按照彎彎敘述的樣子去購買,反正只要是做菜用的,不管認(rèn)識不認(rèn)識,先買回來再說。等她確認(rèn)了,以后再去大量購買。
這里面孜然又是最難買的。
彎彎還建議余掌柜有種子的話,以后可以尋個地方自己種植,派個專人看守,能成活那是最好不過。
有了這些東西烤出來的東西味道才能更好,其它人想要模仿才不會那么容易。
這次的生意雙方合作又有所不同,就這一項(xiàng)營業(yè)給彎彎以分成來算,分成比例很小,在這小地方有錢人家有限,或許她得不了多少銀子,但這生意在京城做開了,那就不得了,到時候?qū)τ谥x逸這種人來說微不足道的盈利,對她們就是了不得了。
契約自然簽了,不僅寫明如何分成,還詳細(xì)注明了哪些東西是非公布品,若有朝一日“福生酒樓”想要將這方法或那些稀有的佐料品告之其它人,還得同彎彎商量。最重要的一項(xiàng)便是,契約到期后彎彎有優(yōu)先簽約權(quán),且“福生酒樓”若不想和彎彎合作了,需和彎彎商量,更不能采用強(qiáng)硬的措施逼迫她。
本來她以為最后一項(xiàng)謝逸不會答應(yīng),她只是一個鄉(xiāng)下婦孺,再多主意,難不成還能和那些老奸巨滑,在商場上混得風(fēng)生水起的生意人比。像謝家這種大經(jīng)商家族,里面肯定不少精明的生意人。這些真正精明的生意人,只稍微給他提個醒,他便能很快想出一套賺錢的法子,且賺得盆滿缽足。
而她只是提了一兩個點(diǎn)子,會些小攤小本生意。要真正拿去賺大錢,她是一點(diǎn)經(jīng)驗(yàn)也沒有。
生意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契約最后一條只對彎彎有利,對“福生酒樓”來說有些限制,一般人都會猶豫的。
但是,讓她意外的是,她提出來后,謝逸并未多說什么就答應(yīng)了。雖然驚訝,不過總算達(dá)到自己的目的,心里是落下一塊石頭。
而彎彎不知道的是,和她簽好契約后,謝逸才是真正輕松下來。
謝逸年輕有為,見識不凡,從知道彎彎做臘肉那些奇思妙想后,他便隱隱覺得,她會的東西一定不止這些,現(xiàn)在燒烤的出來果然證實(shí)了他的猜想,更加堅(jiān)定要和彎彎合作到底,他相信,燒烤傳到京城后一定會大受所有人歡迎。而且,他相信將來,彎彎還會給他更多驚喜的東西,舍小取大,彎彎要的那點(diǎn)分成根本不算什么,提的要求他也不覺得過份,反而希望能和她的契約時間越長越好!
彎彎每天一邊忙著照顧孩子,時時還得注意來生,另一邊細(xì)細(xì)琢磨著和酒樓合作的事,完全沒有時間出去溜達(dá)。
而在這段時間里,村里又出了喜事。
王青山的媳婦葛金蓮也懷孕了,王家人都喜得不得了,特別是青山娘,一邊高興青山總終有后了,一邊又糾結(jié)是不是應(yīng)該改改以往的態(tài)度對葛金蓮好些。
懷孕的人忌生氣。
為了子孫后代,青山娘最終決定將前段日子的不快放到心底,一心一意對待起這個兒媳婦,可是葛金蓮似乎仗著自己有了身子,偏要繼續(xù)跟她過不去。
青山娘每日在家都不痛快。再看到葛金蓮的肚子她心里又很期盼,以至葛金蓮有時跟她頂嘴,她也不知是否該訓(xùn)訓(xùn)這兒媳婦,一時間就憂愁起來。然后沒事只好在村里跟人抱怨自己這個小媳婦如何不好伺候。
旁人再細(xì)細(xì)一觀察,好似這葛金蓮又沒做啥。
平時也不指使青山娘伺候自己,有啥事,或要吃啥時葛金蓮也只是叫王青山,男人是天,本該女人伺候男人,不過。女人有了身子。偶爾指使指使自個兒男人也沒啥的。
可只有青山娘心里知道,自己這小兒媳婦哪是指使,分明時時將自己的兒子當(dāng)下人使喚,她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幾人都坐一處。葛金蓮想喝啥。明明就幾步遠(yuǎn)的距離。她非得當(dāng)著眾人的面叫王青山拿給自己,還一幅嬌嬌弱弱的樣子;要不然,看到盆里裝的臟衣裳太多。她就開始拉著王青山說自個兒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
就愛裝模作樣!
以前梅子沒嫁之前,自己兩老的衣裳可全都是她洗的!
可梅子在的時候,她卻老挑梅子的不是。
所以這婆媳關(guān)系是最難處的,彎彎再一次慶幸自己上無公婆。
***
另外,自從上次有媒人上門給楊俊奇說親后,俊奇娘就開始給楊婉找婆家了,楊婉今年已經(jīng)十四歲,俊奇娘想趁著現(xiàn)在楊俊奇在最近幾個村風(fēng)頭正盛的時候給楊婉找個好點(diǎn)的人家。
她的條件很簡單,對男子沒有要求,只有一點(diǎn),必須家境殷實(shí),這樣楊婉以后才能過上好日子,女婿有錢,自己這個丈母娘在村里自然也更抬得起頭。
選來選去,最后選了東村的一家人,也是地道的莊稼人,家里三男一女,說親的是最小的,上面兩個哥哥都過得不錯,對他也很照顧,因此家里也算有些錢。正因如此,男方脾氣不好。但對方說了,如果楊家同意,到時候成親的時候,除了聘禮,對方送頭壯實(shí)的牛過來。
這可不得了,鄉(xiāng)下地里活多,有頭牛簡直就是有了一個大幫手。俊奇歡歡喜喜的答應(yīng)了。
不過楊婉卻死活不答應(yīng),原因是那男子是個跛子,且長得又黑又矮。
楊婉人小,平時對自己娘言聽計(jì)從,在這事上卻非常有主意,她不求找個英俊男子,也不要多富裕,但不能是歪瓜裂棗,得品性純,性子敦厚。無論她娘怎么逼迫,她就是不答應(yīng)。最后氣得俊奇娘狠狠抽了她兩個耳刮子。
后來有一日楊俊奇從書院回來,楊婉便求了自己哥哥,楊俊奇一聽是這樣的人就皺起了眉,最后不知道楊俊奇跟他娘怎么商量的,俊奇尋了個八字不合的由頭將這親事退了。
那時,楊婉可沒少跟著她娘對著干,這事村里人都知道。
彎彎沒想到楊婉平時看著很溫婉的性子,竟也有如此倔的一面,性子好又明事理,對這樣的姑娘,她心里不禁多了幾分好感,對俊奇娘又多了幾分不屑。
相比其它兩家的歡喜憂愁,楊義智這段日子只覺得氣悶!
那日天氣好,他正在山上轉(zhuǎn)悠,春天來了,到處綠油油的,王寶山的果樹林也開滿了花,今年比去年的更盛,他正想夸兩句,沒想王寶山先他一步找到他。
“村長,這塊山地以前荒著,您當(dāng)時說過,如果誰愿意承包的,就一直給他,絕不強(qiáng)行收回去,且這塊山地該怎么種怎么處理也全歸我們?”
楊義智點(diǎn)頭,因?yàn)檫@塊山地不好處理,為了將山開出來,他當(dāng)時是這么說的,而且也承諾王寶山一家,他們不想退地的話,絕不強(qiáng)行收回。
聽到這話,王寶山臉上神色松了松,便道:“那好,村長,這塊山地我們要繼續(xù)種果樹,旁邊空出來的地方我們也有用,就算暫時空著,到明年我也得種其它的東西。”
楊義智聽得一愣,笑著道:“你們要種就種唄,村里又沒說啥。”
王寶山看著楊義智笑呵呵,慈謁的臉,心里已經(jīng)明白了幾分,聽王寶山說完楊義智臉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未完待續(xù)。。)
ps: 真心不明白那貼子我怎么就回復(fù)不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