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去了……
吃了大夫開的藥,來生爺爺精神頭似乎又稍好了些,彎彎去看望過一次,老爺子整個人跟脫了形似的,整日的咳嗽,精神上不濟(jì),食欲不好,每頓也吃不下幾口飯,人便日漸消瘦得不成樣子。來生每天盡心盡力在旁邊伺候,好像也知道他爺爺人不舒服,竟也沒再出去調(diào)皮玩耍,看著似懂事了些,可只要沒事時自個兒在院子周圍還是一樣玩得嘻嘻哈哈!
命不由人,能活一日是一日吧!
這是來生爺爺?shù)脑挕K玫粺o比,可每每看到來生眼里都透露出不舍和無盡的擔(dān)憂!
知道來生爺爺病得下不了床,縱使來生以前再調(diào)皮現(xiàn)在在眾人眼里也只有同情和憐憫,大伙都自覺的把自個兒家里能吃的好東西送過去,來生爺爺也很是感動。
彎彎也沒讓來生再來幫忙,上次浴室鋪的石子已經(jīng)有多日,院子里一直未動工,她就是想看看這法子是否可行。
這天天氣晴朗,吃過響午,暖陽當(dāng)空曬得人極是舒坦。彎彎燒了熱水,百首幫著把熱水全部倒到浴桶里,她今兒要好好泡泡澡。
沒有牛奶,沒有花瓣,對于許久沒舒坦洗過澡的她來已經(jīng)很不錯了,坐在浴桶里一邊洗一邊唱著小歌。百首在院子里聽到浴室里的愉快的哼歌聲不由笑了!
洗完澡,穿好衣裳,彎彎拿勺一勺一勺將水從浴桶里舀出來倒地上,水順著留出的洞口流到了外面。不僅洞口,她把鋪了石子的地方全部潑了水。
讓人失望的是,當(dāng)?shù)孛嫠锰嗟臅r候,泥便稀了,石子也有些松。畢竟沒有水泥石灰粘合,只是這樣把石子錘進(jìn)地里經(jīng)不起水的沖洗。
這還是浴室,若是院子里,以后到了下雨天,那石子不得全松了?
百首看到似乎并不驚訝:“啥也不加本來就不能浸水,如果加些糯米倒能讓它粘得更緊!”
彎彎一愣,加糯米。那成本不是更高?她設(shè)計的一切難道就這樣算了?心里禁不住的失望,最后又問他還有其它辦法嗎?
想了想,百首道:“有,可以去買石板,鋪石板路,不過,這東西也挺貴的。”
是了。看過不少清宮戲,那皇宮啥的不都是青石板路嗎?基本都是大戶人家才鋪這種,經(jīng)過一夜思考,彎彎決定還是要鋪石板路,浴室里先不管,院子里就從院門口到屋檐鋪一條石板路出來即可,方便下雨天。反正他們家現(xiàn)在有一百多兩銀子,錢不就是掙來用的嗎?
百首聽后也點頭,花點銀子讓自己過得舒服些也好,再媳婦兒喜歡。
第二天。百首便去集市打聽了石板的價格。就平常小盒子大小方形一塊,好幾百文一塊。兩塊就能花一兩銀子。還好她們家屋檐加寬了,到院門口距離相對也縮小了,但也得二三十塊石板才行,從屋和菜園的地方原來有一塊地方空著,買了牛后就搭了牛棚,但從牛棚到豬圈的地方還得搭一排石塊,還得拋著算。買了六十塊石板,加起來用了三十兩銀子。
真他娘的貴呀!
彎彎胸口揪著痛。
買了石板當(dāng)然得鋪好,最后百首又買了些糯米,反正都花了幾十兩銀子了,大不了到時候黃泥多些,糯米加少些便是。
把東西買回來,兩夫妻便干起來。先從門口鋪到堂屋,彎彎幫著和黃泥糯米,百首負(fù)責(zé)鋪石板,也幸好這天氣好,每天都有太陽,沒有雨水浸效果自然更好,把從院門口到堂屋的鋪好,又開始從牛棚到豬圈,這邊簡單些,只鋪了單塊,而且中間也稀了些縫,最后節(jié)省下了十塊。
浴室里彎彎想過了,還是用石子,到時候舀水的時候小心一些便是。那剩下的十塊鋪哪?
屋檐的走道邊唄!
那用泥砌的坎啥時候下暴雨,院子里漲了水就能把泥給浸垮。可一塊板又太寬,最后百首又將十塊板拿到集市,請人一分為二。這樣就成了二十塊,用同樣的方法把屋檐走道邊砌了石板,走道邊看起來也扎實許多。
兩人累了幾天終算把這石板給鋪好了,后續(xù)工作就是慢慢查看哪兒沒粘合好,再補(bǔ)補(bǔ)便是。
這天兩人正在院子里忙著,有人敲了他們家院門。彎彎打開門,是石頭娘,笑著道:“是你呀,快進(jìn)來坐。”
石頭娘瞧見院子里多出的一條石板路先是一愣,又見她手上也糊了泥,便道:“你們在整啥?”
“鋪石板呀,先前的石子不行,差不多已經(jīng)好了,你進(jìn)來話呀?”著側(cè)身讓她進(jìn)來。
石頭娘跨進(jìn)院子瞧了眼,眼里明顯有些好奇,但卻見她看了眼便又急急問她:“你們家百首呢?”
“在后院呢,怎么了,出啥事了?”彎彎道,然后大聲喊了兩聲百首。
百首立刻從后院走了出來,石頭娘臉上露出哀傷之色,對兩人道:“來生爺爺去了!”
兩人神色瞬時一僵!
雖早知道有這么一天,當(dāng)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兩人心里還是有些難受!
當(dāng)兩人來生家時,院子里已經(jīng)站著一些人,其中有村長楊義智,楊開石,楊富貴,還有個六十歲的老頭,是長壽爹。
來生爺爺已經(jīng)沐浴穿上壽衣,已經(jīng)將他搬到堂屋設(shè)的靈堂。來生正跪在旁邊哭呢!
這病人在臨終前,家人必須給他沐浴更衣,來生是個傻子自不懂這些,他是進(jìn)來叫他爺爺吃飯,卻見他爺爺也不理他,后來便一個勁兒的在床邊哭。正好長壽爹從外路過,便進(jìn)來看了眼,這才發(fā)現(xiàn)來生爺爺早去了,立刻去通知了楊義智。
沐浴穿壽衣自然也在他去了后進(jìn)行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這時候穿壽衣也有規(guī)矩,里面是白色衣裳,穿上自個兒平常穿的衣裳,再在外面反面套上新衣裳。
為啥要穿一件死者平時的舊衣裳,這是好讓死者靈魂回來時認(rèn)識自己的身體;新衣裳為啥要反過來穿,是為了讓死者知道自己已經(jīng)去了。
這壽衣是前個大夫看過來生爺爺后,楊義智事先去準(zhǔn)備的,也幸好他準(zhǔn)備了,據(jù)當(dāng)時來生爺爺也知道自個兒日子不長了,來生是指望不了,拿出自個一生的積蓄,希望楊義智能幫他準(zhǔn)備一口便宜的棺材,留下的銀子是給來生的,希望他走后,村里能幫他照看一下來生。
楊義智把他給的銀子一直留著,買壽衣和后來去打棺材也沒用,他都是自個兒掏的腰包。壽衣是拿到了,不過,這棺材已經(jīng)讓李柱頭去看是否打好了。
彎彎和百首到靈前燒了些紙錢,看著來生跪在他爺爺身邊哭得傷傷心心,眼神卻有些懵懂無知,她只覺得心酸,雖然沒號嚎大哭,也抹了眼角。
后來又陸續(xù)來了人,大伙都去燒了紙錢!
來生是個傻兒,他爺爺?shù)纳砗笫伦匀挥纱謇锶藫?dān)了,屋外扎滿了白色的紙花,楊義智覺得好歹來生爺倆在村里也有幾十年,來生爺爺平時也是個熱心的人,還是得請和尚來念念經(jīng),這老爺子就一個孫子,怕他擔(dān)心不肯走,得讓和尚念念經(jīng)超渡超渡,讓他走得安心!
錢嘛,自然是村里大伙出,大家伙你家出一點我家出一點,這喪葬的銀子就有了!
第二天就請了一個和尚到來生家里念了三天經(jīng),第四天棺材也運來了,又讓人看了風(fēng)水替他找了合適的安葬的地方,看好日子,就將來生爺爺下葬了!
也不知道這來生懂不懂,反正這幾日讓他干啥他就干啥,有時候瞧他跪坐在靈堂里,盯著棺材里出神,不哭也不鬧,反正他是知道他爺爺在那里面躺了好幾天,動也沒動,沒吃口飯,沒喝口水,然后就埋土里了!
下葬那天晚上,大伙都回去了,楊義智告訴他:“來生,晚上你一個人害怕嗎,要人陪你嗎?”
來生看他兩眼,呆了會兒,搖頭。
“那你要是害怕的話就到我們家來,明天早上記得過來吃早飯知道嗎?”
來生先是看了眼彎彎和百首,然后點頭。
“記得,明天到我們家吃飯,后天去百首他們家”
因為下葬前,楊義智就對在場所有人過,來生是個癡兒,現(xiàn)在沒了親了,都是一個村的人,應(yīng)該相互照應(yīng),來生爺爺生前留下了幾兩銀子,所以,愿意的人,來生每天輪流去大伙那吃飯,每天一文錢,當(dāng)然他自個兒家里是沒收錢的。
彎彎他們幾家人也是沒收錢的。
為啥要給錢,一是因為這孩子確實沒人照顧,二是,這白養(yǎng)一個人是要花好些銀子的,給一文錢算是一點補(bǔ)償嘛!
當(dāng)時來生聽完后愣了好久,也是先看了彎彎和百首一眼,才緩緩點頭。
也許他在想,以前他每次到彎彎家吃飯都沒人的,為啥現(xiàn)在要他去不同人家里吃飯哩?
當(dāng)天夜里,來生一個人在家里。
楊義智不放心,第二天一大早就去看他,到時卻發(fā)現(xiàn)他散著頭發(fā),呆呆的坐在門檻邊。楊義智以為出啥事了,忙問他:“來生來生,你咋了?”
來生茫然看他兩眼,又瞧眼他爺爺睡的屋,抬頭迷茫道:“爺爺不見了!”
<h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