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第366章
杜如晦這才恍然大悟,像是學到了很多新知識。
他用更加欽佩的眼光,看向李秋。
“李郎君,我服了!”
“原來種個田,竟然還有這么多學問呢!”
“先賢說的對,果然是處處皆學問啊!”
這一回,杜如晦是真的服氣了。
他從來沒有想到,八牛犁的深耕,耬車的播種,竟然還對對莊稼,造成這么多的后續(xù)影響。
要不是李秋,恐怕還沒有人發(fā)現(xiàn)這一點。
既然耬車的播種,出了問題,自然要調(diào)整。
杜如晦將剛才試驗的耬車叫回來,又將所有人集合在一起,朝李秋開口。
“李郎君,這耬車該怎么調(diào)整,還請你發(fā)話!”
“我們都按照你說的辦!”
李秋點點頭親自動手,在耬車上一陣鼓搗。
“其實這調(diào)整,也不復雜。”
“耬車的設(shè)計里面,本來就有調(diào)節(jié)種子出口流速的機關(guān)。我們只需要將這個機關(guān),稍微調(diào)小一點,便可以了!”
“種子下落的速度慢一點,莊稼植株自然變稀疏了!”
眾人不住點頭,細心的聆聽。
杜如晦更是對李秋設(shè)計耬車時的先見之明,佩服萬分。
很快,耬車都調(diào)整完畢,終于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杜如晦精神一振,朝李秋拱手一禮。
“李郎君,這些耬車,就交給我吧!”
“我會迅速將它發(fā)下去,交給八牛犁耕田隊!”
“這樣一來,翻耕播種,都可以一起完成了!”
李秋笑著點頭,同意了此時。
他自己肯定是不會忙這些具體事務(wù)的,反正只要將耬車造出來,剩下的自然有官府去安排。
老杜老李他們,更合適與官府打交道。
李秋可沒有這個閑情逸致,去操心細枝末節(jié)。
“行!老杜你辦事,還是很靠譜的!”
“這兩千架耬車,就都交給你了,機械一局還在生產(chǎn)的兩千架,你有空自己去拿!”
“對了,記得把賬結(jié)清楚!”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
李秋刻意提醒結(jié)賬,也是為了避免以后,鬧出各種爭端。
畢竟,他在后世可是見過,被官府白條給吃垮了的企業(yè)。
若是朝廷拿東西不給錢,那他這個機械一局,就要運行不下去了。
杜如晦對此,也沒有什么反對的意思。
“好!”
“這些都是事先說清楚了的,我肯定不會拖欠機械一局的錢款!”
“只要機械一局以后,能夠繼續(xù)為朝廷,為大唐提供物美價廉的機械,朝廷就會永遠支持它!”
李秋得到這個保證,終于滿意了。
有朝廷源源不斷的大訂單,以后機械一局,肯定會越來越強大,積累更多的工匠和技術(shù)。
這些人才,將會是李秋打造更多先進科技的基礎(chǔ)!
“行了,春耕這事,我就不再管了。”
“我再去研究研究,關(guān)中交通網(wǎng)的建設(shè),還有什么困難。”
“走了!”
李秋朝杜如晦擺擺手,瀟灑無比的轉(zhuǎn)身,往長安城而去。
杜如晦看著李秋遠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氣。
“李郎君做的,已經(jīng)夠多了!”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任務(wù)了!”
說罷,杜如晦轉(zhuǎn)身,命人帶著兩千架耬車,往關(guān)中四散開去。
甚至,他還親自帶著一部分耬車,去追尋房玄齡的足跡。
房杜這一對黃金組合,將再次合作,一起在關(guān)中推廣機械化春耕!
......
關(guān)中,離長安不遠的郡縣,
這里的水泥路剛修建好,還不能走人。農(nóng)民老王頭,便是住在這里。
此刻,正有一只二十架八牛犁組成的翻耕隊,來到了老王頭所在的地方。
這天一大早,天還沒亮,老王頭就和村里的所有百姓,一起聚集到路口,滿懷期待的等候著。
但是老王頭他們,左等右等,還是沒看到人過來,就不免有些著急了。
“怎么還沒來!”
“不是說好了,八牛犁翻耕隊,今天就來我們村嗎?”
“該不會被別的村子截胡了吧!”
百姓們不斷議論著,有些坐不住了。
還有人一臉好奇的看向老王頭,大聲發(fā)問:
“老王頭,我們村可就你一個人,親眼見過八牛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