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216章
小孔成像的實驗,震撼了所有工匠的心靈。
他們呆呆的看著這神奇的景象,聽著李秋的豪言壯語,腦子發(fā)蒙。
“這......這就是科學(xué)?”
“科學(xué),就是研究萬事萬物,背后的一切原理?”
木匠楊三尺喃喃自語,若有所悟。
這個時候,他終于對李秋所說是科學(xué),有了一點點了解,不過也只是一點點。
李秋點點頭,對楊三尺的悟性,很是滿意。
“不錯!”
“這背后的原理,世間一切事物背后的原理,都是科學(xué)!”
“來!你們也試試!”
李秋說著,指揮著眾人,反復(fù)移動鏡子和擋板,在外面的樹上掛各種東西,讓工匠們?nèi)縼韺嶒灐?br/>
他甚至讓人將一切的拆掉,讓他們親自從頭重新布置,重新調(diào)試,直到實現(xiàn)小孔成像。
這樣的做法,破除了工匠們心里所有的迷信思想,掃清了所有的質(zhì)疑。
看著自己親手復(fù)原的小孔成像,木匠楊三尺眼神先是清明,接著更加疑惑了。
“李公子,這......”
“我知道了怎么讓外面的景象,落到擋板上。”
“但是我明白,它為何會這樣!”
“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理啊?”
終于有人問到了關(guān)鍵問題,李秋十分高興。
他用鼓勵的眼神看向楊三尺,而后拿出紙筆,開始寫寫畫畫。
很快,光的直線傳播,玻璃對光的折射等等原理,被李秋一一講述出來。
工匠們終于弄清楚了原理,感覺觸摸到了世界的秘密,全都無比興奮。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原來小孔成像背后,竟然是因為這些原理!”
“這就是科學(xué)嗎......”
李秋在大唐科學(xué)院,給工匠們上的第一堂課,可謂是記憶深刻,讓人此生難忘。
他展示了神奇的現(xiàn)象,解釋了背后的原理,讓人恍然大悟。
然而,木匠楊三尺,卻依舊不滿足。
“李公子,小孔成像......或者說,科學(xué)......”
“我們弄清楚了這東西,又有什么用呢?”
“把外面的景象映照到擋板上,不能吃也不能穿,還浪費(fèi)這么多東西,它到底有什么用處啊?”
“難道只是好看嗎?”
楊三尺是一個剛剛脫離溫飽需求的木匠,他完全想不明白,小孔成像有什么用。
而沒有用處的東西,研究得再清楚,也沒有價值!
楊三尺依舊不能理解,李秋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又為什么說所謂的科學(xué),能夠讓工匠們青史留名!
李秋淡然一笑,有些高深莫測。
“想知道這有什么用?”
“那就先過來,幫我打磨鏡片吧!”
李秋讓人拿出幾塊品質(zhì)極好的透明玻璃,以及各種工具,親自指點著木匠楊三尺,按照特定的要求打磨。
打磨玻璃,是一個細(xì)致活。
因為沒有足夠精細(xì)的工具,一切全部要靠人力,靠手工,并且不能出一點差錯。
楊三尺盡管被累得不輕,但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還是不肯歇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幫李秋打磨好了需要的玻璃。
而這個時候,離李秋告訴他小孔成像原理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三天!
而楊三尺完成后,便迫不及待,主動來到李秋府邸上,匆匆求見。
“李公子,玻璃都按照你的要求,打磨好了!”
“能不能快點告訴我,這些到底有什么用?”
李秋仔細(xì)檢查一遍,發(fā)現(xiàn)玻璃的確滿足要求,滿意的點頭。
“去把青銅筒套拿過來,我教你組裝!”
青銅筒套也是李秋吩咐其他工匠,專門制作的,極為精良。
楊三尺手腳輕快,在李秋的指點下,將打磨好的玻璃鏡片和青銅筒套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奇特的事物。
正是單筒望遠(yuǎn)鏡!
李秋接過望遠(yuǎn)鏡,將其放在眼前,瞇起一只眼睛。
透過孔洞和鏡片,數(shù)百米外的行人,花草樹木,清晰無比的出現(xiàn)在李秋眼中。
就連老李那張老臉,上面的白頭發(fā)和皺紋,都一清二楚!
“嘖嘖!”
“這老李,看起來年紀(jì)輕輕的,沒想到也老了......”
李秋剛要放下望遠(yuǎn)鏡,忽然一愣。
“老李?”
“他怎么來了?”
李秋頓時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