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178章
徭役是免費(fèi)的,甚至讓百姓自帶干糧,對建設(shè)成本自然是極大的節(jié)省。
但李秋卻更加反對,甚至對其深惡痛絕。
“老李,你還不明白啊!”
“徭役,只能讓百姓疲累,只有花錢招工,才能夠讓整個大唐,都富裕起來!”
李二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這......不會吧?”
“朝堂給錢,就能讓百姓富裕起來?”
“朝堂哪兒來這么多錢啊!”
李秋略帶幾分鄙夷的看了李二一眼,他原諒古人的腦回路,理解不了這種邏輯。
于是,他語重心長,開始解釋起來。
“老李,你說說,在長安修筑水泥路,召集兩萬勞動工人,每人每天十文錢,而且還一日三餐管飯,有沒有人愿意來?”
每天十文錢,差不多就是一斗米,足夠一家四五口人吃飽肚子了。
這價錢,不算低。
“當(dāng)然有人來,有的是人,搶著來!”
李二頓時急了,他覺著這個價格,實(shí)在太高了。
“這價格,一天就是二十萬文,兩百貫銅錢!”
“若是工程需要一個月,就是六千貫而且還有水泥沙子等原材料,還要每天管飯......”
“李小子,這代價,是不是過了?”
如今大唐國庫寬敞許多,但也經(jīng)不起這樣消耗。
要知道,這僅僅只是一條路,若是把長安修出縱橫幾道水泥路,甚至要將水泥路修到整個關(guān)中,朝廷定然是負(fù)擔(dān)不起的!
李二眉頭緊皺,開始心疼了。
李秋見此,不由笑罵一句:
“老李,你真小氣!”
“這些錢是花出去了,但也不是直接就消失了啊!”
“我問你,百姓拿了工錢,接下來怎么辦?”
這李二當(dāng)然知道,他毫不猶豫,便開口回答:
“當(dāng)然是給孩子添件衣服,買點(diǎn)肉吃頓好的,或者把家里房子修一修......”
“百姓家里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我老李可不是五谷不分,何不食肉糜的傻子!”
李二說著,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哪知李秋卻沒有絲毫敬佩欣賞,微微點(diǎn)頭之后,繼續(xù)追問。
“那老李,這些錢,是不是又流到長安城的各種裁縫店布料店,各個木匠鐵匠手里?”
“他們經(jīng)營商業(yè),是不是要給朝廷交稅?”
“剩下的錢財,是不是繼續(xù)在市面上流通,衣食住行,甚至讀書識字,各種消費(fèi)?”
“這過程中,朝廷是不是一直能夠征稅?”
這一連串的問題,讓李二深思半晌,忍不住連連點(diǎn)頭。
是啊!
錢財花出去,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在各行各業(yè),不斷流通。
在流動的過程中,朝廷可以不斷征稅,流動幾次之后,最終大部分錢財,其實(shí)又回到了朝廷手里。
“妙啊!”
李二一拍巴掌,眼睛放光,大聲贊嘆。
他猛然想起,之前長孫皇后說李秋修建豪華宅邸時,說過的那種經(jīng)濟(jì)流通之道。
“李小子,這就是你說的,經(jīng)濟(jì)流通之道?”
“朝廷花錢給百姓,盤活整個市場,原來如此!”
“百姓得了好處,生活提高,朝廷要修建的道路工程,也順利完成,最終人人得利!”
“妙哉!妙哉!簡直太妙了!”
李二簡直對李秋佩服得五體投地,這種東西也能夠想的出來在,這腦子真不知道是怎么長的!
長孫無忌和魏征,更是都聽傻了,懵逼之后,便是無盡的興奮。
“好計策!”
“若真按照李郎君說的,朝廷投入一些錢財,讓百姓的生活都提高了,最后錢財還是回朝朝廷手里,簡直神奇!”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啊!”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被這種奇妙的想法徹底征服,看向李秋的眼光,也愈發(fā)高山仰止。
“我服了!李郎君,我愿拜你為師,向你學(xué)習(xí)如何治國!”
“李郎君之智,不輸于姜太公,張子房也!”
李秋聽著這樣的夸贊,若說他心中沒有高興得意,那是假的。
但他還是克制住了興奮,謙虛的點(diǎn)頭。
“兩位先生如此年紀(jì),還不恥下問,勤奮好學(xué),李秋該向你們學(xué)習(xí)才是!”
“李秋愿與兩位先生互相交流,一起提高!”
長孫無忌看著如此謙遜有理的少年郎,不由輕撫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