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將生的佛門法場
這種機會肯定是要抓住的,慧同和尚看了面前女子一眼,聲音盡量平穩(wěn)的說道。</br>
“長公主,貧僧有故人遠道而來,需要見一見,還望行個方便?!?lt;/br>
桃紅色衣衫的女子坐直的身子,下意識轉(zhuǎn)頭看看門口的方向,隨后再看向慧同。</br>
“既然是故友前來,那茹嫣就不打擾大師了?!?lt;/br>
女子站立起來,向著也同樣站起來的慧同和尚款款行了一禮。</br>
“善哉大明王佛!”</br>
慧同還了佛禮,隨著長公主一起走向門口,打開門的時候,那名干練的女官正站在門口,而前來通報的和尚就在不遠處候著。</br>
長公主笑著對著女官道。</br>
“走,我們?nèi)ニ略豪铮笤倩貏e院?!?lt;/br>
在長公主說這話的時候,慧同在邊上也朝著那邊的和尚使個眼色,后者心領(lǐng)神會,連忙離開去告知外頭依然等候著的客人了。</br>
計緣就在內(nèi)院的拱門處等了半刻鐘不到,就見到之前匆匆離去的那個和尚又匆匆回來了。</br>
“善哉大明王佛,計施主,師叔讓我請您過去,這邊請!”</br>
和尚佛號過后就伸手引請,計緣回了一禮,說了句“有勞了”就邁步跟上。</br>
僅僅是一道未封閉的拱門隔絕,過去之后卻感到大梁寺外部的喧囂一下就去了不少,里頭才真的有了一種佛門清凈之地的感覺。</br>
“施主這邊請!”</br>
每到一個需要拐道的位置,和尚都會先行一步。</br>
等到又過了一個拐角,計緣和這和尚過去的時候,正巧看到一個干練的女官陪著一個整體身著桃紅色衣衫的女子慢慢走來。</br>
在計緣眼中,那女官行動干練呼吸綿長,加上那旺盛的氣血旺盛和雖少卻凝實的官氣,應(yīng)該是一個有重要差職在身的高手。</br>
而那桃色女子身子盈盈氣息華貴,隱約有皇氣相隨,必然是一位皇室中人,結(jié)合之前的傳聞,身份是誰已經(jīng)呼之欲出。</br>
在計緣觀察對方的時候,那長公主和身邊女官也在看計緣。</br>
見計緣行走悠然,自有一股風輕云淡之感,即便視線掃來,也感受不到一絲侵略性,就好似寧靜賞景掃過山花一般,而且看過兩眼之后也移開視線不再多看,挺有君子風度的,關(guān)鍵是面向深沉,長得其實也不錯。</br>
這社會到底還是看臉的,若計緣頂著一張長滿麻子的腫臉和大蒜鼻,再有風度的動作估計也就會惹人背后恥笑。</br>
雙方交錯而過,沒有任何言語上的交流,只有那位帶路的僧人在兩個女子接近的時候,快步上前合十雙手行了一禮,計緣則腳步都不帶停。</br>
等到計緣離去了,兩個女子都下意識回頭望向其背影,見到這人真的連轉(zhuǎn)頭回眸都沒有。</br>
“這就是慧同大師的故友?果然氣度不凡!”</br>
那女官見慣了大富大貴高官厚祿的人,但見到計緣依然由衷贊嘆一句,一邊的長公主也是笑笑。</br>
“能讓慧同大師如此驚喜的訪客,自然不會是常人?!?lt;/br>
兩人交談一句慢慢離開,計緣則在一小會之后到達了一間獨院的僧堂,依然一副年輕俊秀相貌的慧同和尚正站在那里,見到計緣過來,立刻迎了上來,到跟前行佛禮問候。</br>
“善哉大明王佛,真的是計先生到了!”</br>
“慧同大師別來無恙???”</br>
計緣拱手回禮,相視一笑間只是簡短的寒暄就知道雙方過得都還不錯。</br>
慧同朝著一旁和尚推推手。</br>
“智行,你先下去吧?!?lt;/br>
“是,師叔!”</br>
等那和尚離開,計緣一直憋著的一句話才終于以一種略顯促狹的語氣說出來。</br>
“慧同大師,傾心于你的癡情女子不少啊,應(yīng)付起來比念經(jīng)累吧?”</br>
“哎……豈止啊,比小僧我翻山越嶺和超度亡魂都要吃力!先生里邊請。”</br>
兩人在僧堂中落座,案幾還是剛剛的案幾,就連點心和茶水都沒換,只不過坐的人已經(jīng)不同了。</br>
在相互交流了一段時間之后,計緣也了解了慧同這些年的情況。</br>
“這么說天寶國雖然不算妖魔叢生,但也有內(nèi)憂外患,顯出皇朝不穩(wěn)的氣相?”</br>
“不錯?!?lt;/br>
慧同和尚點點頭道。</br>
“我當初先在我廷梁國繞行一圈,回到大梁寺待了一段時間之后就立刻北上天寶上國,短短四十年左右的功夫,那里的情況和當初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差了好多,我在給您寫的信中詳細提到過這些,不過看來您是沒收到?!?lt;/br>
慧同和尚的信是送到廷秋山腳下,拜托廷秋山山神轉(zhuǎn)至大貞境內(nèi),再交由大貞的郵驛送信的。</br>
計緣這些年也沒在寧安縣,不清楚那信是中途丟了呢,還是寄到了卻因為他不在,所以壓在衙門,上次陸山君化形計緣也沒到寧安縣。</br>
“若是時局和風氣都不佳,三四十年確實夠一些人將一個國家損耗得千瘡百孔,天寶皇朝立國得有四百年了吧?”</br>
計緣感嘆著詢問了一句。</br>
“嗯,有這么久了,以前我跟著師傅一起走一趟天寶國,只覺得那邊處處都好,處處都妙,不過那時候師父就說過,幾個字都認不全的人能當知府知縣,輝煌有時候只是表象。那會我年紀還不大,不太懂這些,現(xiàn)在想來師父當時就已經(jīng)看破了?!?lt;/br>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啊!”</br>
計緣喃喃一句,有些好奇的多詢問一句。</br>
“不知令師可在寺中?。俊?lt;/br>
慧同和尚佛號一聲。</br>
“善哉大明王佛,我?guī)煾阜ㄌ柛6?,三十年前已?jīng)圓寂了,終年八十六歲!”</br>
計緣眉頭一皺。</br>
“此等高僧,只有八十六載壽數(shù)?佛門明王不傳慧法?”</br>
“生死乃是天數(shù),我大梁寺并非真正佛門法場,便是明王化身也未顯,雖有部分我佛明王慧法,但除非有仙丹妙藥相助,否則亦非人人能修成,師父佛法精深卻依舊不敵天數(shù),但想必能魂歸明王座下?!?lt;/br>
說白了,佛法精深者心境自然高妙,但親靈氣不生妙法,身體機能抗不過歲月。</br>
計緣搖了搖頭,想必能魂歸明王座下?</br>
佛門沒有陰司那種完整的接引體系,一個普通的老和尚圓寂,除非有明王化身或者明王本尊,亦或者有佛門高修將魂魄接引走,否則大概率還是入了陰司。</br>
但慧同如今是有真佛法在身的,這問題多少也懂些,計緣就不說破了。</br>
“對了大師,你和那長公主到底是?”</br>
“哎呦計先生您可別提了,您過來的時候準是見過那長公主了吧?別看她文文弱弱的,其實心思多得很,又是當今陛下的親姐姐,整個廷梁國都沒人敢惹,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上我這個和尚,應(yīng)付起來心累?。 ?lt;/br>
這會要事都講過了,慧同和尚就開始倒苦水了。</br>
這種訴苦的話,慧同也就只能和計緣說話,在大梁寺他身份特殊,是沒什么人能傾訴的了,雖然很多僧人對外都說剃度之刻也是剃去了煩惱,但和尚本身也是有煩惱的。</br>
“呵呵,我看那長公主年輕優(yōu)雅身姿曼妙,相貌想必也不會差,大師就沒想過還俗?我看你佛法雖深,但佛性也不是那種禪定老僧,未嘗不能想一想嘛!”</br>
“先生莫開這種玩笑,這要被長公主聽了去可不得了?!?lt;/br>
聽著計緣的話,慧同和尚的高僧光環(huán)去了大半,明知外頭沒人,也依然小心的張望一下門口,然后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br>
“當今陛下居然會為自己親姐姐專門下旨,讓我單獨教長公主學經(jīng),可她哪里是來學經(jīng)的呀……”</br>
計緣笑了。</br>
“哈哈哈,她那是饞你身子?”</br>
“呃……”</br>
慧同臉色僵了一下,雖然計先生的話聽著極其別扭,但卻說不出什么反駁的話。</br>
大梁寺是廷梁國的國寺,同廷梁國朝廷牽扯其實還是比較深的,即便慧同是有真正佛法的和尚,皇帝下旨也只能兜著。</br>
“不提了不提了,這桃花劫還是看你自己吧,哦,說道劫,計某響起一件事,大師是否在大貞提點過一個名叫趙龍的人,出家后法號覺明?”</br>
慧同皺眉想了想,隨后搖頭。</br>
“小僧不記得有這回事?!?lt;/br>
“哦,那就是法號相同的另外一個和尚咯……”</br>
“和小僧法號相同?”</br>
慧同疑惑思索,雖然“慧”在寺院中確實用得多。</br>
“大師就不用多慮了?!?lt;/br>
計緣笑笑,以法眼照觀一個方向,好似穿透房間木墻,看向了大梁寺最大的明王殿。</br>
那里香火環(huán)繞佛氣充盈,隱約的誦經(jīng)聲回蕩不去。</br>
“我記得你們主尊的是佛印明王?”</br>
“不錯,正是佛印明王,計先生看出什么了?”</br>
慧同和尚深知眼前之人是一位道行高絕的高人,不會無的放矢。</br>
“你們大梁寺努力了這么久,殿中佛像日日聽經(jīng),久浸香火愿力,明王化身倒是終于有些眉目了,據(jù)說明王分出化身之時,明王真身會親自法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br>
計緣收回視線,看向慧同。</br>
“呃這,小僧修為和見識都淺薄,無法回答先生的問題。”</br>
一旦大梁寺有了明王化身坐鎮(zhèn),不管這化身有多少佛力,大梁寺都已經(jīng)不算普通的佛寺了,算是真正佛門法場,相當于一處新出現(xiàn)的修行之地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