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共妻守則
,最快更新共妻守則 !
第二十三章
艷陽高照,日頭暖暖的,六月的天氣正值初夏。
皇宮內(nèi)院永樂殿內(nèi),幾個小子宮女在池塘邊打理蓮花,正是閑情逸致地說著閑話,忽聽清脆的鈴聲斷斷續(xù)續(xù)地由遠至近,都忍不住抬頭觀望。不遠處,一女子裊裊而來,她今日又換新衫,布料繡工自不必說,兩袖皆是薄紗,雪白肌膚若隱若現(xiàn),□竟然穿著緊腿褲子,一雙短靴精美華貴。
走到近前,早有嘴甜的對她笑笑:“顏姑姑!”
來人正是顏想,她捂了一冬的肌膚雪白冰瑩,剛到初夏又難抵暑氣,忍不住改良了衣褲。可是這古代思想保守,能把衣袖上面改成兩袖薄紗已經(jīng)是極限。
小宮女們站成一排;“給姑姑請安。”
她腰間兩只鈴鐺隨著她的動作晃動不已,這聲音幾乎已經(jīng)成了她的標志,就連太后也常常拿此物取笑。幾個人都用一種幾近于崇拜的目光盯著她,顏想無奈笑笑:“整天這么叫,我都被你們叫老了。”
她只是路過,隨手對她們擺了擺手。
這半年以來,發(fā)生了許多事情。
第一件事,顏想二十一而未婚,成了大齡商女。
第二件事,太后下旨詔她入宮,她老人家大大方方地一個贊賞,皇帝大人登時下了封賞,御賜天下第一手,賞銀若干。顏想憑著自己的手藝,到底是在后宮紅了一把。皇帝也是百般試探,她將自己多年來積攢雕玉的工具和手段道出一二,急需發(fā)展商業(yè)的管越,自此多了一位女官,因為官職特殊,小宮女們親切地稱她為姑姑。
被稱為姑姑的其實都是后宮女官,要司尚宮的,這個世界很少有女官,因為女子歷來都早婚,精力都在府邸內(nèi)宅上面,鮮有不婚的。顏想能得到太后的青睞,絕對不是偶然,她手巧嘴甜,還會哄老人家,每日除了去官窯督促工具的進程和改良,還要進宮陪伴太后。她名正言順地開了第一繡坊,整日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偶爾,也會遇見皇帝,他很和藹,對于她腦子里面那些新奇的東西很是好奇,老百姓都說顏想命好一步登天了,不時關(guān)注著她的動靜。也是她逃離了婚書的束縛之后,對于別的事情更加上心了,無事的時候就自己改改衣裙,給太后以及皇后做上兩件小玩意兒。
多少人每天口中都不離她的傳奇,不知什么時候起,京中的小姐們開始模仿她奇特的穿著,甚至模仿她走路的姿態(tài),她知道之后更是哭笑不得。
還有一件事,解除婚事之后,沈少君就去了玉田開采處,沈家和顏家井水不犯河水再無交集。
剩下的都是些許瑣事……
她腳步輕快,本來是在催尚宮那教小宮女刺繡的,太后卻突然傳她過來永樂大殿。不等到近前,就聽見里面一男人的笑聲傳了出來。
“太后好福氣,這么一大塊玉實在罕見啊!”
她腳步一頓,是蘇少遙。
這個男人,沒臉沒皮。
半年之前,就是拿著他做由頭,和沈家解除了婚事,之后兩個都在演戲的人不了了之。
世間曾有傳言,說顏想也是貪心不足,就像紫玉公主那樣想要吞進沈蘇兩家,這才翻了船,被人識破才退了婚。或許在他心目當中,她也不過是受了誘惑……
她只笑笑,從不解釋。
走進大殿,太后的目光頓時從地面當中的玉器上面挪到了她的身上:“顏想你快過來看看,這么大一塊玉呢!”
顏想行走之間,腰上鈴鐺叮叮呤呤,清脆好聽。
她低頭走近,微微躬身。
太后早就說過了,在她面前不必多禮,只一個勁地催她:“快點過來吧,那么多禮干什么!”
可見對她寵溺。
她稱了一聲是,一抬眼,不期然卻撞進一雙黑眸。
沈少君一身素衣,上面連一點刺繡都不見,他面目清瘦,臉色微白,隨即別開了目光。他身邊沈大倒是錦衣華服,只那冷清的目光一直盯著殿中的那塊白玉。
顏想坦然地移開目光,走到太后身邊站定。
大殿當中有一大塊玉器,有一人多高,神奇的是上面紋理清晰,竟然神似一女子,雛形可塑。
太后笑得合不攏口,抓了她手笑道:“顏想你可是行家,快給哀家看看,是不是天然的?我怎么看著這么像我年輕時候的模樣呢?”
她點頭,拍了拍太后的手,走到白玉面前,上面女子的臉尤其清晰,一雙狹長的鳳眼半闔著,和藹慈祥。顏想伸手在那些紋理上面輕輕劃過,蘇少遙盯著她,余光當中瞥見少君追隨的目光忍不住開口笑道:“顏可要仔細看好了,是天然形成的呢,還是有人投機取巧呢。”
他尾音當中拉了幾個調(diào)調(diào),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在和親近的人說話。
沈家兄弟眼皮都跳了跳,少君愜意地拂了拂兩袖,只盯著顏想:“她是第一玉匠,再公平不過。”
顏想圍著這玉器轉(zhuǎn)了一圈,她摸著紋理淡然回眸,好似漫不經(jīng)心地瞥了眼沈二,心里明明白白這么大塊的玉器若是天然形成的,那幾人歡喜幾人憂,若是有心人為之,那又當何論。
太后也盯著她呢:“怎么樣?很是難得吧?”
的確難得,官窯里面的器具還未全造出來,這送玉的就掌握了一二,不著痕跡地弄出這么一大塊玉,上面紋理清晰,人物輪廓略微模糊,很像天然形成的。也是夠為難這玉匠師傅了,既要有太后輪廓,又要把握住功底紋理上面弄出自然風(fēng)貌。
她知道在場的幾個人都看著她,笑了笑:“的確難得。”
蘇少遙已到身邊,他盯著她的眉眼語氣輕快:“我不大懂玉,也是友人相贈,這可都是托太后的鴻福呢!”
哦,原來是他送的……
太后對她招手,到了跟前才問:“是自然形成的么?”
沈家兄弟的目光若是能有形,早將她捆起來了……
顏想仿若未見,笑道:“是的呢!”
蘇少遙勾起唇角,太后笑道:“知道你忙,就叫了少卿來,剛好少君從玉田回了,可他們和少遙爭論不休,弄得哀家呀這個頭疼,現(xiàn)在好了,這塊玉器就交給你了,好好替哀家打算打算!”
她自然是應(yīng)下,沈蘇三人隨即告退。
老人家摒退了其他宮人,她手里捻著一串佛珠,半闔著眼就收起了笑臉。
大殿上那塊玉器正對著她,顏想走到她的面前單膝跪下:“太后恕罪。”
太后苦笑:“你何罪之有?”
她低頭:“這塊玉器并非天然。”
太后嘆息道:“你起來吧,他們現(xiàn)在針鋒相對,其實都怪哀家,都是哀家的錯。”
顏想重新站在她的身邊,聽她講述心事。
這是半年以來她常常做的事情,那就是陪伴老人家回憶過往……
原來當初沈少卿的父親和蘇少遙的父親曾是至交好友,而蘇父和當年的小郡主早有私情,這門婚事卻是太后欽賜,隨后小郡主在沈家產(chǎn)下四子,后來執(zhí)意合離,并且?guī)ё吡水敃r已經(jīng)姓了沈姓的少遙,此事成了笑柄,蘇少遙從小被人指指點點,后來雙方的爹一個病死,一個出了家。
留下下一代互相憎恨。
隨著年紀的增長,到了婚嫁年紀,紫玉公主和蘇家子沈家子也算都是從小一起長大,太后又動了心思,可她猶豫不決,生怕當年舊事重演。沒想到沈少卿江南治水三年,一回來就驚鴻了她的眼,賜婚何等的殊榮,沈家應(yīng)下婚事,可偏偏那蘇家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紫玉又應(yīng)了他。
沒想到到了大殿上,這更成了笑話,太后本以為是兩家還能為一家,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婚事作罷。
從此兩家就像是較上了勁,大有一副有沈沒蘇,有蘇沒沈的架勢……
沈少卿名為御史,他手段狠辣年紀輕輕就受到重用,其實是只為皇帝做事,專做那些不見光的事情,他沈家從商也是為此。而蘇少遙卻是在兵部掌權(quán),兩個人不分伯仲,他表面上總是笑意吟吟的,對沈家不甚在意的模樣,私底下卻是恨之入骨。
當然,這些是顏想這半年來自己琢磨出來的。
太后甚是苦惱,本就不是天然的,哪里還想做什么玉雕呢!
顏想看著那玉雕,只覺好笑。
她在官窯也養(yǎng)了兩三玉匠,自然先別人得知,其實沈少君從玉田回來就是帶了一人來高的玉料,據(jù)說是天然形成的上門紋理清晰,像極菩薩,蘇少遙不知哪里得了信兒搶先弄這么一出,可算是叫他們泡了湯了。
好生安撫了太后,她走出永樂殿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晌午,假山池塘,那些小宮女已經(jīng)不知去了哪里,清脆的鈴聲隨著她的腳步不時響起。
聽見聲響,池塘旁邊的亭中人一身素白,轉(zhuǎn)回了身。
顏想瞥了兩眼,他是真的清減不少。
男人定定看著她,她不忍再看快走兩步,只聽得鈴鐺搖曳生響,很快就看不見人影了。
走出皇宮,她已經(jīng)平復(fù)好了心情,侍衛(wèi)都認得這太后跟前的紅人笑臉相送。
高高的城墻仿佛能錮住人的氣息,顏想步調(diào)輕快,快步穿過高高的宮門,外面陽光大好,她抬臂遮住些刺眼的,這才發(fā)現(xiàn)不遠處停著輛眼熟的馬車。
一個也同樣眼熟的侍衛(wèi)走上前來微微欠身:“顏姑娘,大公子請你過去說話。”
她歪頭看了下,聽見有個聲音在身后傳來:“她沒空。”
顏想轉(zhuǎn)身,蘇少遙背靠城墻,正是抱臂看著她:“饑腸轆轆不如去喝點小酒?”
他走上前來,動作親密伸手拉她,她可不想再當成蘇沈兩家當中的夾心餅,隨即退了兩步,避開他的碰觸。
她完全不想理會,誰也不想理會。
顏想擇路而行,徑自離開。
“我的確是沒空。”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大家的陪伴,挨只嘴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