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土豬肉一戰(zhàn)成名,霧都十三釵
好的產(chǎn)品,有一個背景強大的持有者的話,那么它就肯定不會缺少市場。
其實如今的商業(yè),基本上都是資本市場。
很多所謂的商品都是垃圾,可是通過資本運作,就能將會垃圾變得非常的暢銷。
你就比如這個某氣森林,這個飲料難喝的要死。
可是,他通過瘋狂的廣告還有瘋狂的營銷,愣是將這個東西變成了非常暢銷的產(chǎn)品。
一些消費者,明知道難喝的要死,可是為了所謂的潮流還是瘋狂夠買。
當(dāng)然了,一二年的這個年份的話,資本游戲還沒有這么瘋狂。
這個時候,智能手機才剛出來,資本還沒有完全成熟。
一切要等電商,互聯(lián)網(wǎng)等等這些成熟以后,才是資本瘋狂的時代。
而如今,好的產(chǎn)品,有了劉森這樣一個好的持有者,那么它就能夠暢銷。
“我家也開了不少的商務(wù)餐廳,老劉你這個土豬肉,到時候我們可以合作一下。
不得不說,味道確實不錯,再加上是本土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我可以推一把。”
吳一君家里是海德,雖然做房地產(chǎn)公司的,可是也涉及了很多的別的產(chǎn)業(yè)。
你比如酒店,高檔餐廳等等,這些東西他們家也很有影響力。
“多謝老吳,我就不和你客氣了。這玩意兒,需要大家一起推廣。
我的想法,還是打造一款我們?nèi)A國的高檔食材產(chǎn)品,然后去和世界上的高檔食材爭一下的。”
吳一君很欣賞劉森的這個想法,說真的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和他做朋友。
“好說,我的等待著這一天。我期待著,有一天別人去一家餐廳,第一個問的不是什么a5和牛,也不是什么魚子醬,而是你老劉的豬肉。”
劉森和吳一君握了握手:“我也期待這一天。”
……
綠森餐廳一炮而紅,霧都的商業(yè)圈子,政府這邊,很多人都知道了,大森集團董事長劉森,開了一家綠森餐廳。
據(jù)說,這里的十三吃非常的出名,讓人欲罷不能。
據(jù)說,海德太子吳一君,和霧都大長老,都對這個菜品贊不絕口。
一下子,綠森就在霧都成名了。
很快,就有無數(shù)人聞名而來。都想要過來試一試,這個所謂的十三吃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最后,這個傳的越來越遠,最后十三吃成了十三釵。
據(jù)說,這十三道菜品,就像是十三位絕代佳人一樣,然后非常的期待。
而蕭雪絕對是一個餐廳管理的人才,當(dāng)這個說法出招以后,她立馬就開啟了打造十三釵的這個噱頭。
十三個美麗的服務(wù)員,分別負責(zé)一道菜的上菜工作。
十三位美人,配上這十三釵,一下子就讓這個名頭在霧都熠熠生輝。
很快,非常多的人,就成了這里的常客。
而這里,很快就被很多人定為請客吃飯的首選。
好家伙,綠森餐廳的生意直接就火爆了起來。
而隨著綠森餐廳的火爆,這個十三釵的食材土豬肉,也一下子成為了焦點。
很多高檔餐廳,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因為,大森集團這邊,已經(jīng)放出了消息,這個綠森餐廳他們只會開一家。
而這個豬肉,主要就是和各個餐廳進行合作。
不過嘛,目前這個合作不行,只能支持很少的餐廳。
如今,可以出欄的土豬,雖然不少,可是也絕對支撐不了太多。
也就是這樣,大森集團這邊,開始篩選合作者了
。“我們可以提供食材,這個沒問題。
但是,我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這個十三釵,必須要作為你們的一道菜引進。
也就是說,引進我們的豬肉,也必須要引進十三釵這個系列菜。你們的餐廳,必須要做這道菜。”
對于這個,如果是小飯館還沒所謂。
可是這種高檔餐廳的主廚,都有自己的驕傲的。
而餐廳的主廚就是一家餐廳的靈魂,他有自己的菜單的。
如果你作為老板,亂改他的菜單,那么結(jié)果只有一個,雙方直接鬧翻。
主廚就是這么刁,因為他們的手藝,可以支撐他們隨時有人隨時找到工作。
“這個……我們餐廳有自己的菜單。你們這個菜單引進,對于主廚來說是砸場子啊。”
“那沒辦法,那就不能合作了。我們之所以開這樣一家餐廳,就是為了制定土豬的吃法。
不過,你可以問一下你們的主廚,我們這個十三釵的菜單,是魏安通魏廚神制定的,問問他們愿不愿意。”
……
“什么?魏老?那你說個屁啊,我同意就是了。
我是他老人家的徒孫,我這都拒絕我豈不是欺師滅祖?”
得了,他娘的,在廚師界,魏安通的名頭那是真他么的好用啊。
魏安通的名頭一拿出去,一些原本要和老板打架的主廚,一下子就沒意見了。
畢竟,這位真的地位很高,在霧都廚師行業(yè),這位就是泰斗。
就在土豬肉鬧哄哄的時候,從金州到豐安這條路上,出現(xiàn)了很多的車輛。
全部都是專門的大貨車,并且車輛開的比較慢。
這些車里面,全部都是母豬,是劉森夠買的母豬。這次運送過來,還要過地磅的。
到目前為止,這批豬可是還沒有結(jié)賬的。
四千頭母豬,每一頭如今重量都不輕啊。
如今,這批豬的價格,是目前市場行情的一倍。
不過也不會,一頭豬算下來也就兩千多塊錢而已。
而且,豬還懷孕了,所以根本不算什么。這個還分,裴輕云這邊確實挺良心的。
“過秤了李經(jīng)理,總重量是七十萬斤。
目前的豬肉價格是六塊五,我們的這個就是十三塊。”
這批豬全部算下來,那就是九百多萬。李淑芬仔細核對了這個數(shù)量還有重量,和這些豬的精神情況以后點頭。
“好沒有錯,我這里給你開條子,明天款項財務(wù)那邊審批以后就會打過去的。
辛苦各位了,對了彭經(jīng)理,順便帶我和您們裴總問聲好。”
“沒問題李經(jīng)理,那我就不多耽誤了。”
所有的母豬,在李淑芬的指揮下,開始關(guān)進了三平這邊專門的母豬場。
這個母豬場,就是在豬圈的二樓,這里專門用來養(yǎng)母豬和仔豬的。
如今,整個養(yǎng)豬場,正在李淑芬的指揮下,開始大轉(zhuǎn)移啊。
……
新的養(yǎng)豬場規(guī)模很大,當(dāng)然了對于員工的要求也會增多。
這個沒辦法,畢竟十萬頭豬和一萬頭豬的量太不一樣了。
雖然,這次的養(yǎng)豬場,全部設(shè)置了無人飼養(yǎng)。
也就是豬槽有專門的傳送帶,在外面飼料直接在攪拌機里面攪拌,然后利用這個傳送帶傳送到每一個豬圈里面,不需要人工用推車。
可是吧,即便如此養(yǎng)豬場也需要大量的員工。
這一次,根據(jù)計算,沒有五百個員工肯定搞不定的。
所以,對于李淑芬來說,困難就來了啊。
以前管理七八十人還行,如今要管理五百人?
好家伙,這簡直要了老命了。公司的人事部,早就已經(jīng)把所有的人員招聘到位了。
這次的人員招聘,在整個大陽鎮(zhèn)安排的。
附近符合條件的村民,還有鎮(zhèn)上的人。反正零零總總的加起來,有五六百人吧。
如今,李淑芬是養(yǎng)豬場的廠長。這個地方,全部歸她管理,所以她要對養(yǎng)豬場負責(zé)啊。
“劉主任,你看一下這是我的人員安排。
整個養(yǎng)豬場,分為生產(chǎn)部,飼養(yǎng)部,清潔部,倉庫和糧食管理部門。
除此以外,這個還有獸醫(yī)部門,這個我就不管了,這是傅主任的事情。
除了這個,其余的你看一下吧,看看安排有沒有問題。
對了,這些員工,已經(jīng)培訓(xùn)了半個月了,如今應(yīng)該已經(jīng)沒問題了吧?”
劉軍,劉森同村一個人,也是他從小到大玩伴。
別誤會,不是走后門,而是人家真有能力,所以這次成了養(yǎng)豬場的主人。
至于李淑芬這個廠長,她負責(zé)養(yǎng)豬場的大方向就好了。
“沒問題李廠長,我待會兒就看。對了,我們目前還有一些問題,那就是養(yǎng)豬場這邊,需要一批這個獸醫(yī)。
起碼需要幾十個,以前傅主任他們那批人已經(jīng)不夠了。”
李淑芬點頭:“這事交給公司人事,我們只管要人,招聘是他們的事情。
讓他們盡快,畢竟如今四千多頭母豬。對了,老廠那邊,已經(jīng)完全清理出來了吧?”
劉軍點頭:“當(dāng)然,已經(jīng)完全清理出來了,養(yǎng)豬場已經(jīng)嚴格打掃消毒了。
范教授他們,可以直接進行使用。”
李淑芬滿意點頭:“那行,你去忙你的去吧。”
劉軍走了以后,李淑芬揉了揉額頭,稍微有點疲憊。
這么大的養(yǎng)豬場管理,并不比大森集團的管理輕松。
養(yǎng)豬場的各種事情,都需要李淑芬處理好,要照顧方方面面的事情。
這對她來說,稍微有點勉強。不過嘛,也已經(jīng)不錯了,能夠管理過來,就已經(jīng)證明了李淑芬的能力。
放下筆,李淑芬走出辦公室,然后把自己的車開了出來。
她如今有小轎車了,四個輪子的小轎車。
如今,公司高管,你比如楊笑他們,公司都配車了。
這駕校,李淑芬還是上個月才拿到的。開車并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去鎮(zhèn)上。
她有錢了,如今隨著她成為公司養(yǎng)豬場的廠長,她的待遇也是水漲船高,也是公司的高層管理了。
所以,不光有分紅,每年的年薪也變成了六位數(shù)了。
有錢之后的第一件事,李淑芬就是在鎮(zhèn)上買了一套房子。
如今,他們家的人都在鎮(zhèn)上,并且家里還請了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父親。
至于弟弟李洋,如今這小子已經(jīng)在讀初中了。
回到家,李淑芬看著眼前這棟房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經(jīng)過兩年的奮斗,她終于改變了自己和家庭。
如今的她,和兩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改變。
“姐,回來了啊。”
李洋正在和幾個鎮(zhèn)上的伙伴玩,看到姐姐回來,立馬就跑了出來。
“你在干嘛?作業(yè)寫了嗎?”
李洋癟了癟嘴:“早就寫完了,這方面老姐你放心好了。”
對于弟弟的成績,李淑芬不是很擔(dān)心,這小子從小成績就很好。
“行了,你自己去玩吧。”
李光斗看著自己的女兒,臉上也是忍不住驕傲了起來。
這孩子,拉著兩個拖油瓶,愣是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如今在鎮(zhèn)上買了房子,他們家也成了鎮(zhèn)上的人了。
說真的,沒有人比李光斗,更加明白自己女兒的不容易。
“淑芬啊,你年齡不小了,我怕是你要找人結(jié)婚了哦。”
李淑芬一愣,隨后詫異看著自己老爸。
“老漢兒,您今天說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李光斗遲疑了一下:“是這樣子的,有人上門來說親來了。”
“說親?”
李淑芬驚呼,李光斗點頭確認。
“我說什么親?目前我這邊這么忙,公司剛剛讓我當(dāng)廠長,我沒有心情搭理這些。
掙錢才是硬道理,我不想說這些。”
李光斗沉默了一會兒:“你是對你們劉老板有意思對吧?你瞞不過我的,可是人家和我們不一樣。”
李淑芬端著碗吃飯,對于自己父親的話她沒有回應(yīng)。
“老漢兒,說親的這個人是誰呢?”
李光斗一愣,隨后覺得可能自己女兒想通了。
“就是家里保姆黃姐的兒子,據(jù)說是大學(xué)生,還是一個醫(yī)生,條件很不錯。你……”
李淑芬突然將碗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眼神一下子冷了下來。
“老漢兒,別說了,明天我重新給您找一個人照顧您。
這個人不能留了,這才剛過來就在想亂七八糟的。”
李光斗一愣,隨后他錯愕的看著自己女兒。
他沒明白,這有什么問題嗎?還有,自己女兒的變化怎么這么大?
這一生氣,自己這個當(dāng)父親的都有點心慌。
“老漢兒,這人不懷好意,換了最好,免得以后一堆破事。
這才過來這么幾天,就在想我這個人了。以后,我不在家,洋洋還小,您不方便,她怕不是要在我們家成王了。
這件事老漢兒您別管了,還有我結(jié)婚的事情,我有自己的想法。”
房間里面沉默了下來,李光斗似乎還有點沒反應(yīng)過來。
不過李淑芬的變化確實很大,以前這姑娘,說話做事不可能如此果斷霸道的。
而如今,直接一言不合就要把人開除。
或許,這就是成長吧,她成熟了,她也蛻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