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
余慈聞聲扭頭,才發(fā)現(xiàn)之前專注于偵聽翟雀兒、蘇雙鶴的秘謀,腳下輕舟已經(jīng)順水漂流到近岸區(qū)域,如果不是剛剛心神震蕩,使在定在水面上,如今恐怕已經(jīng)撞進了一片廣袤的蘆葦蕩中。
把他名字叫了半載的那位,所乘小船也是剛剛從蘆葦蕩里突出半邊,手上則是拿著杯盞酒壺,臉上已是通紅,只是眼下身子僵硬,尷尬表情十分明顯。
余慈生出感應,當下凝神傾聽,原來這一片蘆葦蕩深處,還真藏了不少人,大概是舉行什么聚會,笑聲、歌聲、飲勝之聲不絕于耳,且風吹蘆花,酒香四溢,倒是煙火氣十足,熱鬧非凡。
也是他初到洗玉湖,不習慣神意感應受限的情況,五感六識有些遲鈍了,否則不至于到現(xiàn)在才發(fā)覺。
至于那個半醉的修士,身材瘦削,細眼圓臉,不怎么起眼,也因此,雖是看去有些面善,一時卻想不起來。
對上了余慈的視線,那修士明顯地震了下,強擠著因過度緊張而僵硬的面頰,露出一個笑容,著實是七扭八歪,這讓余慈的記憶更模糊了。
也在此時,小船已經(jīng)搖搖晃晃地從蘆葦蕩里滑出,上面還有兩個人,只是有一位已經(jīng)茫茫不知東西,趴在船沿上,眼看都能翻下水去。另一人則神智清楚,哈哈笑道:
“老董,招呼誰呢?”
說話間,他已經(jīng)看到了余慈,也是怔了怔,才拱手行禮:“這位是……”
雖是致禮詢問,其實眼睛是瞥向“老董”。
后者就是一會兒的功夫,臉上薰紅醉意便散了七七八八,又覺得手上酒具礙事兒,干脆都拋進湖里,忙著給余慈行禮。
這下就是傻子都知道,他的心態(tài)不對勁兒了。
此時,余慈倒是從一個“董”字里,得了靈光:“董?你是絕壁城的!”
“老董”聞聲一喜,忙躬身下去:“是,鄙人正是絕壁城無生劍門董剡。余……仙長多年不見,風采更勝往昔。”
這下,余慈完全記起來了:“原來是董門主!”
余慈“主政”絕壁城時,董剡正是無生劍門的門主,當時是與白日府主金煥一方,但被余慈暗中說動,反戈一擊,以此投誠過來。
記憶中,此人多數(shù)時候都是陰沉少語,瞇眼假寐的模樣,和眼前的形象絕然不同,余慈才沒有第1442章到極其尷尬地步的同伴。
余慈由是得知,船上其他兩人,清醒的這位名叫曾悅,已經(jīng)醉過去的則是李恢,都是董剡這幾年結識的朋友,修為倒是只有還丹境界。
他挺好奇蘆葦蕩中的熱鬧:“你們這是……”
曾悅是個自來熟,性子比較活躍,當下就笑道:“里面北海鯨王正大開宴席,各路同道但凡是路過的,都可以進去品酒嘗鮮。其他的也就罷了,此中美酒,乃是以洗玉湖下七百里水層之深寒水釀就,又在這片蘆葦蕩中,收草木之香氣,飲之寒冽爽口,入腹形神通透,不可錯過啊。”
“哦,那還真要嘗嘗了。”
余慈也是心意所至,立刻掉轉船頭,和董剡這邊并齊:“不妨引我一觀?”
曾悅見余慈說得如此輕描淡寫,眼睛就眨了眨,扭頭再看董剡,卻沒有得到什么提示。
董剡哪還顧得上他,聽說余慈要前去,連連點頭,又深吸口氣,方道:“鄙人為余仙長操舟。”
余慈見他緊張,也不想再刺激他,就點了點頭。
董剡小心翼翼過船,驅動輕舟,往蘆葦蕩中行去,此刻,他倒是又給曾悅回了個眼色。
曾悅只覺得莫名其妙。他不是傻子,只看董剡的態(tài)度,就知道這位“余仙長”不是尋常之輩,董剡介紹之時,只是含含糊糊提了個姓氏,又不像是對人脈敝帚自珍,倒像十分忌憚的緣故。故而他拿出“北海鯨王”的名號,刺探一下余慈的反應,可惜到頭來,還是糊里糊涂。
他卻不知,他是“媚眼拋給瞎子看”,余慈對北地三湖這邊的高人,實在不怎么熟悉,那“北海鯨王”的名號氣魄雖大,也震不到一星半點兒。
因為這個疑惑,他完全沒弄明白董剡的眼色究竟是啥意思,一個惚恍間,余慈腳下輕舟已經(jīng)越過一頭,探入前方蘆葦叢中。
董剡在余慈身后,急得細眼都要睜裂了,最后只能用力擺口形。
“騰?疼……燈!”
曾悅終于明白過來,心頭則是猛地抽動,背上已經(jīng)起了層白毛細汗。他不敢怠慢,腳下一錯,小舟又從原路倒了回去,后發(fā)先至,反超了半個船頭,便在這個空當里,翻出了一盞燈籠點亮。
燈火昏昏,卻是推開了蘆葦蕩里的黑暗,將其劈成支離破碎的影子,灑向光暈的邊沿。
曾悅也抖擻精神,護體罡煞外擴,分開密織的蘆葦,開辟出一條狹窄的水道,為后面的船只引路。
董、曾二人的“交流”,自然瞞不過余慈,他也有幾分好奇:
“這盞燈,有沒有什么說法?”
此言一出,前面引燈的曾悅險些就把一口氣泄掉。董剡也沒想到余慈竟然不知道這件極有名的風俗儀式,一時也不好解釋,只能含糊地道:
“實是迎接貴賓之舊俗……”
余慈就笑:“你們私下劃定賓朋高下,那位北海鯨王可知否?”
董剡一怔,想到不久之后可能面對的眼神,有些發(fā)緊,可再想當年今日,天翻地覆的變化,他的心念倒是愈發(fā)堅定起來,當下斷言道:
“仙長不言貴,余者何足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