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湖底交錯 群峰亂局(下)
“上來!”
余慈當(dāng)先躍上輦車,向陸雅掃呼,
這時候,陸雅才真正顯現(xiàn)出她做為東華宮人的識見:
“司冥巡輦?”
傳說中,上清宗最盛之時,封召三萬六千神明,其中有“冥獄王”一十八位,主理九幽冥域封禁鬼物之事,其下陰司百余,陰神無數(shù)。而更在其之上,則有“夜游天官”之位,乃是上清宗核心弟子出任,每逢入夜,便乘司冥巡輦,持通幽之箓,出入幽明,遍游冥獄,巡查不法之事。一旦覺察,當(dāng)即黜落,雖冥獄王亦是難免,可謂權(quán)勢滔天。
如今上清宗早已不存,司冥巡輦作為少數(shù)能出入幽冥的法門,也隨之湮滅,不知讓多少修煉鬼道之輩,捶胸頓足,卻不想又在今日得見。
一眨眼的功夫,陸雅心中有關(guān)輦車的信息便都流過,再聯(lián)想之前見到的種種符法神通,她不免為之驚訝:
這九煙,與上清宗的關(guān)系究竟有多深啊?難道傾頹數(shù)百后,上清宗又要卷土重來?
如此想法,也只能存在一眨眼的功夫,她垂眸低頭,依言上了車,卻沒敢和余慈并排而坐,而是半屈了身子,跪坐在余慈腳邊,溫順無比。
余慈看她如此伏低做小,也不多言,自顧自微瞑雙目,似是養(yǎng)神,其實是觀想天垣本命金符中,一道符法脈絡(luò):
自無生劫星宿破魂神光,至赤天降魔金光符,再到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一整條脈絡(luò)下來,便是一記玄門小神通成就。
虛空中先是有一盞蓮花燈呈現(xiàn),玉白光焰之下,引出一位高逾丈許的天人,披杏黃袍,結(jié)道髻,通體光澤微微,如放毫光,又有實質(zhì)之感,便如玉石雕鑄。
司冥巡輦的體積不算大,高逾丈尋的天人降下,便有不勝負荷之感。但很快,這位降世之天人,身形就有變化,轉(zhuǎn)眼縮了約三分之一,雖然還高逾常人,但坐在御者之位上,也沒什么問題。
此項小神通,余慈曾在北荒與陸素華交戰(zhàn)時,使了一回,那時候唬人的成份更多一些,而如今幾若實質(zhì),變化由心,又與召降鬼物的符法并用,既證明余慈的修為長進,也見出他在符法上的不俗造詣。
至于看到這一幕的陸雅,已不自覺睜大了眼睛,而此時,華蓋之上,層層灰氣垂下,織成迷蒙的紗帳,車中光線一下子暗了起來,但隨即一側(cè)燈臺上,便有青光如大珠,放出光華,照亮其間。
陸雅回眸,見瞑目端坐的九煙黑面上,映得燈光,青森森若見鬼神威儀,一時心悸,不由再低下頭去。
九煙的聲音響起來:“說地點,咱們?nèi)マk正事。”
陸雅忙指了個方向,司冥巡輦之上,兩頭牽引的“三途陰梟”嘎聲長鳴,三對翅膀扇動,拉著車輦偏了個角度,往另一座山峰掠去。
高空罡風(fēng)呼嘯,司冥巡輦?的速度,卻是幾與狂風(fēng)混化在一起,碾過天際,眼看著接近山巒,卻沒有半點兒避讓的意思,就那么直直撞了過去。
數(shù)息之后,車輦整個地虛化,如幽靈一般,穿越層層山壁巖石,車中的陸雅,都覺得自己像是變成了鬼物。
三途陰梟的三雙翅膀,一對可飛天,一對可入地,一對可通幽,三翅齊展,追風(fēng)掣電,出入幽冥,全不在話下,故曰“三途”。
經(jīng)過符箓的洗煉催化,其所牽引的司冥巡輦,亦有通達三途之能,這一點,余慈和陸雅都明白的。
余慈化出這具車輦,也不是要什么排場。主要是他的心內(nèi)虛空法域,不適合維持太長時間,有這么一具車輦,兩人共乘,比較安全;除此以外,在此崇山峻嶺之間游走,飛天入地,穿山過石,某種意義倒是更為隱秘。
一路直行,轉(zhuǎn)眼飛出數(shù)百里,就看出西方八峰的“虛空神通”加持,比東、南諸峰完好許多。有限的距離,被拉長的幅度更大,輾轉(zhuǎn)騰挪的空間更廣,相應(yīng)的,局面也更復(fù)雜。
尤其是穿行在山峰內(nèi)外,途徑無數(shù)巖洞,山谷以及人工開鑿出來的密室、府第,形成了一個有如迷宮般的龐大體系,如今雖然已經(jīng)沒有人跡,但說不定哪個地方,就藏著魔頭之類。
余慈還看到,有許多魔頭,直接就施展迷惑人心的神通,變化出種種寶物,又或干脆化出寶光沖霄,顯然是感應(yīng)到目前山中修士的心思,專門設(shè)伏下套,等人上鉤。
以眾修士專門來“探寶”的貪念,中招的可能性還真是不小。
余慈乘輦車飛過,雖是穿行于真實與虛無之間,但有時不湊巧,也驚動了一些魔頭,這時就看出余慈拿出這一路天人降世伏魔神通的效用。
坐在御者位的“天人”,實是破魔符箓真意所化,自內(nèi)而外,都放射出驅(qū)邪破魔的靈光,可說是專克魔頭邪物,但凡是撲上來的天魔,甚至那“天人”都不用出手,懸在肩頭的蓮花燈上,玉白光焰懸照,一應(yīng)魔頭,便盡都給催化成縷縷青煙。
當(dāng)然,這也是暫時沒有遇到天外劫魔那個層次的——恐怕也遇不到了。
天魔之間,定然有傳輸信息的渠道,碰到這種硬茬子,一貫喜歡背地使陰招的它們,冒著風(fēng)險正面沖擊的可能性已是幾近于無。
到后半段,余慈這邊果然清凈了許多。
可是,在臨近目標所在地之前,司冥巡輦還是碰到了麻煩。
虛懸于半空中,但見前方約二十里路,厚重云霧之中,有血光乍隱乍現(xiàn),陽光照下,卻是穿不透云層,映不出端倪,此無形之兇物,余慈也算是見識過,正是十三外道中的“玄陰血影”。
向以無形無質(zhì),神出鬼沒著稱,唯有在攝人精血之時,才會真正現(xiàn)形。
其實若非是“天人”破魔真意,還有袖中照神銅鑒的敏銳感應(yīng),余慈還真沒法在如此距離,感應(yīng)到魔頭所在。
他還注意到,在那方云氣之中,還盤膝坐著一個劍修模樣的家伙,橫劍膝前,閉目打坐,劍意森森,彌漫周身,但只觀其與玄陰血影相安無事,便知是天魔眷屬無疑。
除此以外,相隔約百里,亦有魔意滔天,相較于這邊,更是毫不遮掩。
這一片區(qū)域里,天魔、眷屬乃至外道的密度,是不是太大了些?
**********
下一更放到明天上午吧,一點點兒地往前推,調(diào)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