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勢在必行
郭淡明白了!
改革是勢在必行。
雖然肥宅張口錢,閉口錢,吃相也是極度難看,可堪稱亙古未有之,但里面還有比金錢的更重要的東西,就是肥宅的意志,這是不容置疑的。
自他登基以來,前十年被張居正牢牢控制著,而后近十年,他卻被官僚集團給弄得是身心俱疲,險些罷工。
幸虧郭淡及時出現(xiàn),給他打了一針興奮劑。
但不管怎么樣,他的意志從未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認可,執(zhí)行更是無從談起。
而郭淡之前那一句安慰之語,以及那一份份稅單,令他又想起當初那段為了兩萬兩,去跟徐夢晹那老狐貍磨嘴皮子的辛酸歲月,無疑徹底點燃他心中的怒火。
他們的錢是他們的,百姓的錢也是他們的,而朕的錢卻是國家的,國家錢又是他們的。
看清楚一切的萬歷,是絕不容忍這情況繼續(xù)下去。
百姓的錢是國家的,他們的錢也應(yīng)該是國家的,而國家的錢應(yīng)該是屬于朕的。
這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也是為什么肥宅事先并未通知任何人,就直接提議要稅改。
因為他要主導(dǎo)一場基于自己意志的改革,不容任何人質(zhì)疑。
簡單來說,就是去TM張居正!
老子肥宅說了算!
故此,這核心還是在皇權(quán),金錢只是皇權(quán)得體現(xiàn)而已。
回到一諾牙行的郭淡,帶著沮喪得心情向徐姑姑問道:“居士可有買馬?”
徐姑姑被問的一臉蒙圈,只是搖搖頭。
郭淡搖搖頭道:“那居士可真是放棄一條生財之路?”
“此話怎講?”
“因為居士想法,總是能夠?qū)崿F(xiàn),雖然居士只是坐在這里動了動嘴皮子。”郭淡搓了搓臉,“看來這一場改革是勢在必行啊!”
對于他而言,肥宅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面對腐朽的大明,面對貪婪成性的權(quán)貴,面對信仰加持讀書人,面對盤根錯節(jié)的官僚集團,他這個商人是顯得極其孤單,也是無力與他們抗衡的,唯有肥宅與他心心相惜,因為肥宅也是孤單得,離開肥宅的保護,他必將會被人千刀萬剮。
他當然希望肥宅擊敗整個官僚集團,只是他認為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與他們抗衡,還需要一場更大的風(fēng)暴。
但可惜他玩砸了。
他必須要著手幫助肥宅制定改革計劃。
然而,肥宅咆哮,并未讓朝中局勢明朗化,反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此事一開始,本是非常明朗的。
就是大臣們希望能夠通過朝廷入股的方式,制衡與剛剛肥宅合體得郭淡,可不能再讓郭淡繼續(xù)這么發(fā)展下去,若不受朝廷控制,那實在是太可怕了。
這本是一個共識。
但是經(jīng)過肥宅的這一系列微操,以及各懷心思的大臣們,導(dǎo)致這事情漸漸失控,走向了一條完全無法預(yù)料的道路。
其實真正要負責(zé)得是王錫爵、曹恪他們,因為入股大峽谷,對于他們而言,本也就是一個幌子,他們的目的就是進行改革,哪里知道皇帝也要改革,并且是要以自己的意志。
但不管之前是什么原因,如今皇帝開了金口,誰也不敢將這事當成一個幌子,再繼續(xù)看著他們表演。
這必須得參與進去。
否則的話,自己將會被他們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朝堂也立刻變得四分五裂。
以張文熙為首的言官保守派,立刻找到頂頭上司陳有年,告訴陳有年,你是被申時行、王錫爵他們給忽悠了,他們只是想借改革增加內(nèi)閣權(quán)力,希望陳有年反對改革。
但卻被陳有年果斷拒絕。
陳有年表示,這與內(nèi)閣無關(guān)。
談判未果,都察院得保守派立刻就與陳有年、李三才等人劃清界限。
他們這一派那是逢改必反。
因為他們這一派是以科道官為主,他們的訴求就是廣開言路,肅清吏治。
聽著好像是非常正義,若從書上看到,那絕對會認為他們都是大大的賢臣,其實不然,廣開言路,當然對言官最有利,肅清吏治,這無疑增強科道官得權(quán)力。
但是你要進行改革,他們是決不答應(yīng)的,不管你是為國為民,還是為己,反正就是不行。
這都是因為張居正已經(jīng)給他們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課。
以明朝官場得情況來看,如果要推動改革,那就必須要做到一家獨大,不然的話,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推動改革,但任何人做到一家獨大,首先要對付得就是他們言官。
因為改革必然會傷害許多人得利益,甚至包括部分百姓,且這背后一定是充滿著骯臟的交易,沒有什么改革會是光明磊落得,人人都能夠收益。
那是狗屁!
而言官得職責(zé)就是監(jiān)督這些大臣,可他們這些言官要天天在那里罵,那人家還怎么改革。
一定要控制輿論,那么首先就是打壓言官。
對于權(quán)貴和利益集團而言,他們當然是反對改革的,但是并沒有保守派那么的堅定,他們也都是朝著利益出發(fā),改革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改得對他們更加有利。
而沈一貫這一派就比較尷尬,他剛剛?cè)腴w,還未站穩(wěn)腳跟,他要參與進去,能夠發(fā)揮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但如果不能參與進去,自己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證。
他又是第一個站出支持萬歷的改革。
歌頌萬歷。
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拍馬屁,獲得萬歷的器重,增加自己在內(nèi)閣中地位,甚至成為萬歷在內(nèi)閣的代言人。
......
平江伯府。
第一代平江伯陳瑄也是開國功臣,其在治理水道和漕運的貢獻,也真是無人能及。
世襲至今已是第八代。
他們陳家一脈在漕運中的勢力,也是無人能夠撼動。
而漕運可真是明朝最復(fù)雜的利益集團,基本上什么都跟他們有關(guān)。
“伯爺!此事如今變得是撲朔迷離,到底陛下是為了保護大峽谷,還是真得想要改革,可沒人說得準啊!”工部主事莫若友向平江伯陳胤兆道。
刑部員外郎秦升道:“不管陛下是怎么想,但是王錫爵那老狐貍肯定想借機推動改革,他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陳胤兆不以為意地笑道:“他還真把自己當成張居正,他可沒張居正那本事。”
莫若友嘆道:“可惜我們事先準備不足,以至于他們現(xiàn)在贏得不少寒門子弟得支持,如唐文獻、楊道賓等年輕官員也都支持他們,聲勢浩大,可不能再這么下去。”
陳胤兆笑道:“如今可陛下要求針對稅法進行改革,咱們能反對嗎?但是怎么改,這個可就不是他王錫爵說了算。他們能夠拿著訴訟師去獲得讀書人的支持,咱們也能夠拿著農(nóng)稅去博得天下百姓得支持。”
莫若友好奇道:“陛下是要增加稅入,可若減輕農(nóng)稅,稅入必然減少。”
“這回他們說得不是商稅嗎。”陳胤兆笑道:“那咱們就建議增加商稅,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dān)。”
秦升稍一沉吟,突然笑道:“伯爺此招真是高啊!”
......
工部主事莫若友的一道奏章,正式拉開此次改革的序幕。
這一道奏章,就是建議朝廷體恤農(nóng)夫,降低農(nóng)稅,而同時增加商稅,充盈國庫,理由就是商人富有,農(nóng)民貧困。
這不就是陛下所期待的嗎。
既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又增加國庫的收入。
至于商人么?
呵呵!
這道奏章上去,立刻就贏得不少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大量堅定支持重農(nóng)抑商得官員,以及絕大多數(shù)的權(quán)貴。
但是反對聲也不小,尤其江浙出身的官員,他們自小生在工商家庭,他們一直都在阻止朝廷增加商稅。
王錫爵他們都還沒有開口,朝堂上已經(jīng)先爭了起來。
東閣。
“真是豈有此理。”
許國將支持莫如友的奏章,往桌上一摔,道:“看著是滿篇的仁義道德,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夠看出他們那齷蹉的心思。這是要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嗎?這分明就是減輕那些大地主的負擔(dān)啊!”
減輕農(nóng)稅,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
說得是好聽。
但不要忘記,那些大地主的稅也叫做農(nóng)稅,而他們改革本想增加權(quán)貴的稅收,而權(quán)貴的財產(chǎn)主要就是田地,減輕農(nóng)稅,那等于又肥了地主,窮了國家。
“不但如此,他們還想挑撥我們與陛下的關(guān)系,因為陛下是肯定不想增加商稅得。”
申時行緊鎖眉頭,道:“此事你們可得慎重應(yīng)對,要是處理不好,可能會得罪天下百姓和陛下。”
王錫爵道:“如今我們還是占據(jù)優(yōu)勢,但如果我們與陳有年他們各行其道,那咱們可就都難以有所作為,我們不應(yīng)該擅自決定,而應(yīng)該加強與陳有年他們的溝通。”
申時行點點頭,道:“陳有年那人,我很清楚,他一直都在建議朝廷,減輕百姓稅賦,必須得跟他們談?wù)劊屗麄冎溃瑢Ψ讲皇且娴脺p輕百姓稅賦。”
許國道:“但是對方已經(jīng)提出建議,而我們卻拿不出一份改革計劃來,這如何跟陳有年他們談。”
曹恪突然道:“下官以為若要增加商稅,郭淡一定不會同意的。”
......
一諾牙行。
“你之前可有買過馬?”
徐姑姑向郭淡問道。
郭淡回憶了下,道:“買過一兩次。”
徐姑姑道:“一定都贏了吧。”
郭淡道:“這倒是不太記得了,居士為何有此一問?”
徐姑姑道:“如你所愿,朝中鬧騰了起來。”
郭淡愣了愣,訕訕道:“居士還真是記仇啊!”
徐姑姑問道:“那你打算如何應(yīng)對?”
郭淡笑著搖搖頭道:“居士可不止一次這么問我,但我的答案永遠都只有一個,我來來回回就一招,那就是金錢。”
徐姑姑好奇道:“這也能用金錢解決嗎?”
“當然能。”郭淡呵呵道:“其實所有改革都是圍繞著錢在轉(zhuǎn),而非道德,可那些老爺們往往想用道德去解決金錢問題,他們失敗是必然得,唯有金錢才能夠解決金錢問題。”
喜歡承包大明請大家收藏:()承包大明187更新速度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