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不及格水平
    這一場機密會議,基本上就是郭淡的個人表演,如王錫爵、申時行他們這些內閣大臣,最多也就只是提出自己的疑惑,僅此而已,他們并未提出半點意見。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也不太清楚海外的具體情況。
    但是具體執(zhí)行,這需要他們的能力。
    構建政府,治理地方,管理百姓,這并非是郭淡所擅長的,若是讓他去管理呂宋島,那肯定會弄得烏七八糟。
    但這一場會議卻是至關重要,因為這將決定大明的上限。
    這其實也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走向世界,之前其實并不算,那都是私人貿易,普通百姓和國家機器并未參與進去。
    這將開啟新的紀元,整個華夏民族未來的一個世紀,都將從這里開始。
    但是這里面還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藩王問題。
    因為根據(jù)郭淡的計劃,就是要借海外計劃,將藩王給國家?guī)淼呢斦栴},全部都轉移出去,雖然目前有錢了,生產(chǎn)力追得上他們的繁殖能力,但這嚴重阻礙經(jīng)濟發(fā)展,皇室也早就意識到這個包袱,而且他們這些人畢竟都是皇室宗親,他們要前往當?shù)兀蔷湍軌蜃C明那些領土都是屬于大明的。
    這是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
    而這幾年間,藩王俸祿已經(jīng)是不升反降。
    因為新制度的到來,藩王也要開始交稅,沒有免稅特權。
    同時又不再增加新得俸祿,如今每年都有上萬宗室進入宗學院學習、訓練,因為全國藩王宗室已經(jīng)達到十五萬之多,經(jīng)過這些年的訓練,終于可以將這些寄生蟲放生。
    肥宅也是以身作則,終于下旨命朱翊鏐前往呂宋就藩。
    而天津衛(wèi)潞王府將改名為皇家港口,用于將來藩王從海外入境,是一個專用通道,換而言之,就是被萬歷個人沒收,成為皇帝的私人財產(chǎn)。
    這種事肥宅做起來,可真是眼都不眨一下。
    與此同時,將會遣派一萬宗室前往海外,他們也是第一批遷徙海外的人,這里面當然根據(jù)與萬歷的親疏遠近來給予他們封地和官職,其中有五十多個皇親國戚,將會被封為海外總督,是具有行政權力和部分軍權的。
    同時還有三百個宗室將會管理一些小島嶼和一些地區(qū)。
    也就是直接將一個島封給他們,而島上的財產(chǎn)都是屬于他們個人的,但是將會在當?shù)卦O有三院,律法還是要遵守大明律。
    剩余的也都會有一些封地。
    其實就是讓他們從商,給予你們一些本錢,讓你們自己去經(jīng)營,盈虧自己承擔。
    當然,同時他們也獲得了自由。
    戶部。
    “這...這真是不可思議。”
    李三才一邊翻閱著賬本,一邊搖頭驚嘆道。
    坐在上面正在寫著公文的王錫爵問道:“什么不可思議?”
    李三才道:“回大人的話,下官之前讓人統(tǒng)計藩王的支出,預計明年國庫將會節(jié)省兩百萬兩的宗室支出。”
    說到這里,他突然屯咽了一口,道:“這還不止,如果之前信行預測的稅入是正確的,那么...那么再加上這筆錢,國庫明年的稅入可能能夠達到一...一千二百萬兩。”
    啪嗒!
    王錫爵手中的毛筆頓時掉落在紙上,“一...一千二百萬兩?”
    李三才點點頭。
    想當初張居正廢寢忘食,拼了老命,國庫的最高收入,也就四百萬兩,而如今朝廷好像什么都沒干,就盡顧著跟郭淡作對,國庫稅入就直接翻三倍。
    這真是令王錫爵真是懷疑人生,爆發(fā)的可真是太恐怖了。
    “怎么會有這么多?”
    “根據(jù)賬目來看,主要是來自兩方面,其一,納稅的土地和人變多了,其二,以契稅為主的商稅也在迅猛增加。而支出方面,其實是持平的,雖然藩王千萬海外節(jié)省了不少支出,但是其它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只不過.......。”
    “只不過這些支出是能夠給國庫帶來回報的。”王錫爵直接說道。
    “是的,大人。”
    李三才點點頭,又道:“根據(jù)這些州府的情況來看,衛(wèi)輝府每年稅入可能是非常驚人的。”
    王錫爵苦笑道:“這你就別惦記著了,別讓郭淡再承包其它的州府,那就算是朝廷的勝利。”
    在這商業(yè)橫行的時代,他們其實是處于防守一方,能守住就是勝利。
    不過李三才身為戶部侍郎,這格局到底還是小了一點,從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肥宅現(xiàn)在都不愛在戶部查賬,基本都是戶部主動告知,他從不詢問,就國庫那點錢,你們自己夠用就行,他更喜歡坐在一諾牙行查閱牙行的賬目,相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
    而且差距是越來越大,因為他們前幾年為海外計劃的投入,如今正在得到回報。
    盈利是跳躍式增長。
    一諾牙行。
    “噗!咳咳咳!”
    “陛下,陛下,您沒事吧?”
    “沒...沒事!”
    萬歷擺擺手,都不用手帕擦嘴,便是震驚地向郭淡問道:“多...多少?你說多少?”
    郭淡道:“五千萬兩和一百萬兩黃金。”
    “咝!”
    萬歷猛抽一口冷氣,吐出,然后再吸一口,道:“哪有這么多?”
    郭淡解釋道:“目前我們在潞王府的金庫,已經(jīng)存有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和一百萬兩黃金,而另外的那三千五百萬兩是各地的地主、豪紳存入錢莊,用來置換貨幣的。”
    萬歷聽得是不敢置信,道:“你這才鑄幣多久,民間就存入三千五百萬兩的白銀,我大明得百姓這么有錢,朕怎么就不知道?”
    郭淡道:“陛下,目前可能才剛剛開始,卑職預計三年之內,民間鑄幣就可以突破一萬萬兩。”
    “這錢從哪里來的?”萬歷睜大眼睛問道。
    他就不明白這錢是從哪里冒出來得,目前海外貿易都被他們控制著,這錢顯然就不是來自海外貿易。
    郭淡道:“這都是從那些權貴、地主、豪紳那里來的,他們一直以來,通過糧食、貿易,以及各種渠道,得來了不少白銀,但是他們平時根本就不需要用錢,在錢莊建立之初,全國上下市面流通的白銀估算就只有三千萬兩,這都還是衛(wèi)輝府已經(jīng)漸漸發(fā)展起來,但根據(jù)后來的情況預算,當時的白銀存量應該達到一億五千萬兩左右,也就是說,當時有一億兩千萬兩是放在地主的錢庫里面。”
    萬歷聽得面色漸漸陰沉。
    又聽郭淡解釋道:“由于目前商業(yè)繁榮,傳統(tǒng)地主的盈利已經(jīng)追不上商人的盈利,而要想行商,就必須擁有貨幣,故此這兩年間便有大量的人將白銀拿出兌換貨幣。”
    自隆慶開關以來,就有大量的白銀進入明朝,按理來說,應該是要發(fā)生通貨膨脹的,然并卵,不但沒有膨脹,反而還緊縮,而原因就是賺錢的人全都是體制內的人,他們就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交稅,這銀子就都存在庫里面。
    市面上的貨幣是越來越少,導致通貨緊縮。
    這就是為什么明朝物價是非常便宜,但是,百姓過得也是非常窮困,因為古代百姓的收入,主要是來自于糧食,問題是糧價也便宜,也就是說百姓手中根本就沒錢,你要貴一點,他們就買不起了。
    而國家也沒有錢,因為有錢人都不交稅,而百姓也只能拿糧食去交稅。
    其實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要更加致命的,明朝敗就敗在這通貨緊縮上面。
    萬歷握緊拳頭,咬牙切齒道:“原來朕才是那個窮人啊。”
    郭淡笑道:“陛下,您可不窮,如今咱們一年的收入已經(jīng)達到千萬兩之多。”
    “這你不懂。”
    萬歷揮揮手,又道:“你有沒有辦法讓這些人變成窮人?”
    “啊?”
    郭淡錯愕地望著萬歷。
    萬歷道:“你先回答朕。”
    “這個...!”
    郭淡想了想,道:“這個當然是有辦法的,但是這么做,只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且毫無意義。”
    “那就還是算了。”
    萬歷重重嘆了口氣。
    他之所以這么恨,那是因為他即位之初,國庫都已經(jīng)快是負債狀況,得虧張居正變法給國家續(xù)了一條命,但當時還有許多人在哭窮,在向朝廷索要,他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這些家伙有錢,但沒有想到這么有錢。
    國庫最低記錄,是二十四萬兩,結果他們手中卻握有一萬萬兩。
    作為財貨的肥宅,知道這個事實,他真的是難以接受。
    萬歷瞧了眼郭淡一眼,又道:“你繼續(xù)說吧。”
    “是。”郭淡又繼續(xù)說道:“而目前市面上的貨幣流通已經(jīng)達到一萬兩千萬兩,賬目上我大明財富已經(jīng)翻了四倍,但根據(jù)錢莊統(tǒng)計,卑職估計應該翻了五倍,也就是說一萬五千萬兩。”
    萬歷神色一變,道:“這么多?”
    郭淡訕訕道:“陛下,對于我大明而言,這個數(shù)值可能就連及格都談不上。”
    “及格都談不.......?”
    萬歷當即問道:“那你說該達到多少,才算是及格的?”
    郭淡沉吟少許,道:“就大明的土地和生產(chǎn)力而言,至少也要達到三萬萬兩,才能算是及格水平。”
    大明就是將自己雙腿打斷,也不可能只有三千萬兩的貨幣流通,這個數(shù)值實在是太低了,而這里面當然是制度使然,也就是人禍,總有人說明亡于天災,其實自古以來,就沒有哪個王朝是亡于天災,都是亡于人禍,那么只要撥正一點點,當然就會立刻爆發(fā),又碰上郭淡帶來先進生產(chǎn)方式,這一下就反彈上去。
    萬歷聽得不禁眼眶一紅,他不禁回憶當初,只覺是一片黑暗。
    那到底是怎樣的生活。
    得虧沒有讓王錫爵、李三才他們聽到這個事實,否則的話,他們非得去上吊。
    他們這么努力,這么拼命,結果他們談論的數(shù)額還停留在一千萬兩的水平,可這里談論的萬萬之上,十幾倍的差距。
    然而,還沒有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