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除夕
趙之暉和溫景玉擠過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拿到了詩集。</br> 他本來想買兩本,沒想到這書肆和米鋪一樣,搞了個限購,一人只賣一本。</br> 還好把花影也帶來了,順利買到兩本詩集。</br> 詩集不厚,五兩銀子一本,溫景玉原本就是把省吃儉用的積蓄拿了出來,實在買不起兩本,只能看著趙之暉眼紅。</br> 鐘大郡主,鐘娉婷小姐不愿意跟著進去,在隔壁的茶樓點了茶水等他們。</br> 茶都喝了兩壺,說書的都說過好幾回了,三人才從書肆出來。</br> 溫景玉見她在茶樓上招手,便帶著趙之暉兩人上去了。</br> 鐘娉婷見他滿頭大汗,給溫景玉倒了一杯茶,至于趙之暉和花影,只能自力更生。</br> 緩過氣來后,花影感慨的說:“沒想到石先生的詩集這么難搶啊!”</br> 他知道石先生是少爺?shù)睦蠋煟脒^買書的人會很多,只是沒想到平日里斯文,儒雅的書生郎們突然一下就放下了架子,就算同窗之間也一點沒留情面。</br> 溫景玉喝著茶,有些自豪的說:“那是當然 ,你是讀書少了,不了解無業(yè)先生的聲望有多大。”</br> 花影跟著趙之暉這么久了,知道溫景玉的為人,何況自己本就只是識字的水平,好奇的想讓溫景玉講解。</br> 趙之暉倒是了解,但這會兒也不好開口了。</br> “無業(yè)先生,十歲考中童生,十二歲就中了秀才,而且都是案首,這乃是小三元,十六歲考中解元,二十歲考中狀元,世人都說,要不是因為期間先生的父親仙逝,他應該能更早考中,所以嚴格算來,無業(yè)先生乃是六元及第!”</br> 花影配合的驚嘆:“哇!好厲害啊!”他心底也是這么想的。</br> “先生為官時夙興夜寐,恪盡職守,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要不是……”</br> 說到這里溫景玉臉上浮現(xiàn)出可惜的表情。</br> “就算后期先生在朝堂上沉寂了,但他主持編撰的《大慶史書》曾被皇上欽點,乃是歷朝歷代皇帝必讀之書;先生的書法更是一絕,與當今書法大家并稱南原北石,字帖千金難求;還有先生的詩集……”</br> 最開始桌上幾人,包括鐘娉婷都在認真聽著,時不時還被引動情緒,后來溫景玉越說越多,巴拉巴拉一大堆,趙之暉都有些忍不了他這么夸自家老師了。</br> 好些傳聞是連他都沒聽說過,而且觀自家老師的為人,根本就和傳聞里大相徑庭,也不知道溫景玉是從哪里搜羅到的。</br> 等溫景玉停下,喝口茶水的功夫,趙之暉果斷轉(zhuǎn)移話題。</br> “景玉兄,今年你未歸家,要不來我家過年吧。”</br> 城外危險,外地學子好些都沒回家,其實他是邀請過溫景玉來家里住的,但后面聽說府學還會開放,溫景玉便拒絕了,決定待在府學。</br> 溫景玉不想打擾了趙家的團圓:“之暉兄,多謝你的好意,但是過年畢竟不太方便,這……”</br> 鐘娉婷:“那去我家吧,我大哥還沒見過你呢。”</br> 趙之暉挑挑眉,這就見家長了?</br> 溫景玉:“……”</br> 他和鐘娉婷目前的狀態(tài)是友人之上,戀人未滿。</br> 這個時候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溫景玉什么都沒有,怎么好意思去提親,所以平日都在盡力避開和鐘娉婷的相處,就怕被別人看見了,有誤郡主名聲。</br> 溫景玉假裝沒聽見:“之暉兄,那就叨擾了。”</br> 鐘娉婷不高興的撅起嘴。</br> 趙之暉:“哪里,月月想見你很久了,一直沒有機會,那就說好了,三十我讓花影去書院接你。”</br> 溫景玉:“好,多謝花小哥。”</br> 又聊了幾句,雙方便分開了。</br> 翌日,趙之暉帶著詩集,來到了石府。</br> 石老看見詩集,還有些詫異:“哎?我的詩集,什么時候出詩集了啊,我怎么不知道。”</br> 戴管家進來送茶,正好聽見這話:“老爺,您忘了,三個月前京都書局來信,問您討要詩賦,我專門去尋了您,您說隨便拿些給他們,賺點兒話本費也好,我就去您書房隨意挑了一些寄過去。”</br> 他這么一說,石老也有了一些印象:“好像是有這回事,那正好,之暉啊,你學了快半個月了,也該實踐了,今天把詩集看完,交給我兩篇詩,一篇賦就可以下課了。”</br> 說完后他躺在一旁的躺椅上,左手拿著話本,右手邊擺著一缸瓜子和一壺茶,悠閑得看起書來。</br> 這段時間石老已經(jīng)恢復以前藏書樓的打扮,頭發(fā)簡單扎起,只穿暗色的棉衣,一有時間就看話本,睡午覺。</br> 自己穿的厚厚的,還放有兩個火盆保暖,趙之暉這邊一個不留,只給些溫開水,不放茶葉那種。</br> 趙之暉:“……”</br> 他真想讓溫景玉來看看,這就是他所崇拜的無業(yè)先生。</br> 嘆了口氣,趙之暉認命的看起詩集來。</br> 幾天后,就到了除夕。</br> 花影順利接來了溫景玉,進門時他還帶來了一些核桃,這是他們村里的特產(chǎn),專門帶了給趙之暉嘗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