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太上皇
他的心中很是悲愴。
早知道如此,那他為何還要給李世民盡心竭力的辦事?這個當父親的,實在是太不稱職了,難怪會在龍國面前不斷吃癟!
不過饒是他心中再怎么不甘,也還是難逃被打入天牢的命運,很快,李恪便是被直接關進了牢房,坐在那暗無天日的牢房之中,雙眼無神。
“吳王?吳王你怎么也被陛下打入天牢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牢房之中傳來聲音。
李恪這才稍稍回過神來,接著定睛一看,很快房玄齡和杜如晦的身影就落入眼簾。
老實說,他也是很久都沒有看到這兩個人了,如今一看,卻是暗暗吃驚。
只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黃皮寡瘦,披頭散發(fā),而且渾身臟兮兮的,哪里還有平日里那種風光的樣子。
而且,還不等他心中震撼,突然,眼角的余光又是看到了隔壁的牢房里邊,緊跟著就看到程咬金和尉遲敬德也待在里邊,兩人也都是狼狽不已,落魄不堪。
“各位大人和將軍……”
見到這一幕,李恪暗暗心驚的同時,也是更顯頹廢起來,因為他知道,不需要多久,自己也將會變成這副模樣。
“沒想到,陛下現(xiàn)在連一個皇子都能夠送入天牢之中來,看來,他是真的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來了。”
房玄齡苦笑不已,太長時間沒有吃東西,導致他顯得有些虛弱,有氣無力。
杜如晦苦笑道:“是啊,陛下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不過,倒是聽說文武百官們似乎也是忍受不了了,想要再次聯(lián)名上奏,讓陛下能夠冷靜下來,然后盡快讓目前處于混亂之中的長安,能夠穩(wěn)定下來。”
“可是,文武百官憐憫上奏,又有什么用,還不是會跟上次一樣,被陛下直接鎮(zhèn)壓下來,現(xiàn)在的陛下,已經(jīng)聽不進任何進諫了。”
程咬金郁悶的道。
而李恪,聽著他們的話,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接著不甘心的道:“本王現(xiàn)在也是無計可施了,父皇……他確實是把路走的越來越窄了,誰都攔不下來,看來這一次,我大唐真的是迎來了史上最大的劫難啊。”
“眼下,除非陛下自己想通,不然的話,我等都無計可施。”
尉遲敬德無奈的笑道:“而且,現(xiàn)在我等都被關在天牢之中,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杜大人房大人你們還好說,吳王也好說,我和程將軍,卻是應該出不去了……”
程咬金聞言,也是一臉絕望之色。
這次他們給李簡寫下降書,算是徹底激怒了李世民,如果降書的問題不解決的話,李世民那邊肯定不會輕饒了他們,說不定還得把他們一輩子都關在天牢之中。
根本就沒有辦法活著走出去了!
除非,能夠銷毀李簡手里的那兩封降書。
但問題是,李簡拿在手里的東西,又豈是那么容易好銷毀的?看上去,似乎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他們在天牢之中待了好幾天了,一直都是想要思索出一個好辦法,可是最終,全都感覺無計可施,李簡不是他們?nèi)绱撕唵尉湍軌驅Ω兜模呐率菑乃掷锬脰|西,也難如登天。
“無妨。”
卻不料,這時候那邊的房玄齡,卻是沉聲道:“我最近得到一個消息,文武百官們似乎也知道聯(lián)名上奏,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此,他們就打算劍走偏鋒,去尋找另外一個人幫忙規(guī)勸陛下。”
“誰?”
李恪詫異的看著房玄齡:“難不成,是姑姑?”
他嘴里的姑姑,自然是李秀寧了,在現(xiàn)在這混亂的長安之中,能夠阻止李世民的,只怕也只剩下李秀寧一個人了。
如果說李秀寧愿意幫忙的話,那確實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了。
只是聞言,房玄齡卻搖搖頭:“不,不是李秀寧,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
當房玄齡的話音落下之后,眾人全都面面相覷。
是啊,他們怎么忘記了這個人?
自從玄武門之變后,李淵被迫退位,成為了大唐的太上皇。
而且從那件事之后,李淵的存在感就變得極其的低了,他每日都是待在大安宮之中,根本就不問朝事,也極少出來走動,可以說,幾乎很多人都快忘記李淵的存在了。
而李淵,雖然說是被李世民逼著退位的,但是他在大唐之中的地位畢竟相當特殊,乃是名義上的太上皇。
他的話,李世民不可能不考慮,畢竟如果他連李淵都沒有足夠的尊重的話,那無疑是會給旁人落下話柄,有損他這個帝王的形象。
在這一點上,李世民還不至于做出這么糊涂的事情來。
因此,若是文武百官們?nèi)で罄顪Y的幫助的話,說不定還真有可能成功……
“唉,現(xiàn)在希望太上皇能夠力挽狂瀾吧,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不然,不光是我等一直被關押在天牢之中,只怕大唐也會全無未來可言啊……”
房玄齡嘆口氣:“陛下已經(jīng)徹底糊涂了,這樣的狀態(tài),又如何能夠與龍國一戰(zhàn),與那神秘而又強大的代王李簡一戰(zhàn)?若是現(xiàn)在的情況繼續(xù)持續(xù)下去,大唐,終有一日會走到窮途末路……”
其他人面面相覷,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們都知道,房玄齡說的對。
身為大唐的臣子,他們實在是不愿見到大唐就此落魄,而身在天牢之中的他們,現(xiàn)在也確實是對這個國家,對李世民無計可施。
因此,只能將希望落在李淵的身上了……
而正如房玄齡說的那樣,現(xiàn)在文武百官們,確實是齊聚一堂,站在大安宮外,祈求李淵能夠出山,再次去阻止李世民。
可是等待許久,都是沒有等到李淵的身影出現(xiàn)。
此舉,無疑讓他們絕望,因為李淵肯定知道他們現(xiàn)在正在等待他的表態(tài),可是,這個太上皇,卻是絲毫沒有開口的意思。
這也就意味著,李淵根本不想插手此事。他對于大唐的興衰與否,絲毫不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