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覲見
第四十章 覲見
夜空如畫,明月高懸。
清冷的月光灑下來,萬物都覆上了一層銀輝。古石街上,各府門口都掛上了紅燈籠,靖北伯府門前也挑著兩只,紅艷艷得顯得喜慶。只是大門之內(nèi)的院子里,卻顯得有些靜謐,只有花園那邊偶爾傳出幾聲笑語來。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按照歷來的習(xí)俗,大戶人家的中秋晚宴都是全家大小齊聚一堂,僅次于除夕夜的規(guī)格。有條件而且講情調(diào)的人家,大都會把席面擺在花園里,或者寬敞的廳堂上,一邊享用著美酒佳肴,一邊賞月聊天。
靖北伯府上也不例外,只是今年的中秋,人數(shù)著實少了一些?;▓@里靠近桂樹的下方空地上擺著一張大圓桌,桌上擺著精心調(diào)制的小菜,還有些酒、茶和時令瓜果,老太太趙氏帶著周氏、夏氏鄭氏以及林德諸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聊著天。
“還別說,今年的月亮真的好大!好圓哪!”夏氏放下了酒杯,看著天上的月亮感嘆道。
周氏聞言一笑,應(yīng)道:“是啊,有人說十五的月亮越圓,說明年上的收成越好,看來咱們府上今年的租子又能多收些了?!?br/>
旁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老太太趙氏卻沒有插言,她低頭抿了一口酒,呆呆地看著天上的月亮,好半晌,微微發(fā)出一聲嘆息。中秋團圓佳節(jié),月亮是圓的,桌面是圓的,盤子是圓的,酒杯口是也圓的,吃的東西是圓的,說的話也是關(guān)于團圓的,可是偏偏這人……不是團圓的……
大兒子靖北伯林文兩年前奉命出京北調(diào),成為朝廷常駐邊關(guān)的將軍,只有去年回來過一次,到現(xiàn)在為止,又已經(jīng)快一年沒有回過家了。二兒子漢南布政使林武,從五年前離京之后,就一去不回,家書是不斷,可人卻是一次也沒回來過,聽說是差使辦得不錯,可到底是怎么個情形,卻沒人能說得清楚。三兒子林和,往年中秋倒也偶爾會回來,可今年卻也沒回來團圓。
眼前的人雖然也不少,情景也顯得熱鬧,可在老太太心里,卻依然十分冷清。生了四個兒子,只有一個在眼前,又怎么能不冷清?看看不遠處的斷梗荷塘,古人都說是秋之美景,可老太太現(xiàn)在看著,卻怎么看都覺得好像是自家人的寫照……“唉!”老太太又嘆了一口氣,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罷了!不管離著多遠,都是對著一個月亮,你們哪……都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強……
老太太這邊一嘆氣,旁邊幾個媳婦對視了幾眼,都知道婆婆的心思,夏氏朝雪宜使了個眼色,雪宜知機,忙湊到趙氏跟前討巧地說道:“祖母莫不是想南哥哥了?”說著一張小嘴嘟了起來:“祖母好偏心哪,這么人都在跟前,福哥壽哥暫且不說,雪宜和跖弟也在您眼前陪著,可您卻只想著南哥哥……”
“嘁,呵呵!”小孩子家的心思,豈能瞞過老太太去?可畢竟心思是好的,趙氏忍不住笑了,拉著雪宜的手笑道:“咱們林府上下,男子倒都還守規(guī)矩,偏偏是你這個丫頭,古靈精怪的!”老太太拈了一塊圓糕遞到雪宜嘴里,說道:“什么偏不偏心的,你們哪,不論哪一個,都是我老太太的心頭肉,這大過節(jié)的,哪一個不在身邊,我都忍不住地會想啊……”
雪宜聽了,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說道:“什么不在身邊啊,不就是去宮里頭隨侍了么,要說近確實不近,沒有呆在咱們這花園里頭,可要說遠,也不遠啊,咱們不都是在京城里么。您啊,把京城看成一個大園子,這不就團圓了么!”
“哈哈!你這孩子!”老太太被雪宜這一打岔,倒是逗樂了,周氏幾人也陪著笑。老太太端詳了雪宜一番,笑道:“唉,都是從小我老太太把你寵壞了,瞧瞧,別的本事沒有,這賣乖討巧的本事倒是一個頂好幾個,小時候還好,現(xiàn)在可是越來越招人煩了!”
“嘿嘿,雪宜別的人偏不煩,就只愛煩著祖母?!?br/>
老太太假裝虎著臉說道:“哼,你再煩我,趕明兒找個人家,把你嫁出去算了!”
雪宜先是一驚,接著滿臉是笑,湊近了趙氏道:“祖母只要舍得,雪宜自然聽祖母的了?!?br/>
“還嘴利!”趙氏揚手欲打,雪宜連忙跑開了。
經(jīng)這么一鬧騰,趙氏的心緒也好多了,幾個人吃了點東西,繼續(xù)聊天。雪宜問道:“祖母,聽說這次南哥哥進宮隨侍,好像要兩天呢?這一次好像很多王爺都進京了呢,今天上午聽春哥兒說,城門外邊,吳王是坐著皇上的副駕進的城呢!真是威風(fēng)得很!”
“是啊,中秋團圓么,三年一次的規(guī)制,藩王都要進京的。這次算是來得比較多的了,不然你南哥哥也不會去隨侍了。說起來,他倒是干得不錯,前一陣子聽說演武的時候被皇上瞧見了,過后賞了他二等侍衛(wèi)的銜頭,入宮做了伴讀,本就是添福的事兒,現(xiàn)在居然年輕輕的就有了俸祿拿了,唉,想起來,倒是比你父親和叔叔,都早上很多了……”
雪宜問道:“二等侍衛(wèi)?這么說……南哥哥現(xiàn)在是有錢人了?嘻嘻,那等趕明兒他回來,我得好好地敲他一筆……嘿嘿!”
“臭丫頭!”老太太白了她一眼:“就知道欺負你幾個哥哥弟弟,到時候真若嫁了人,有得你苦頭吃的。”
內(nèi)城,壽康宮。
寬敞的正殿中央,分左右跪坐著大大小小數(shù)十人,最靠東邊的正中央主位上頭,太后盛裝端坐,滿面笑容,聽著各位王爺說話。啟元帝坐在太后左邊,面帶微笑,只是偶爾目光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真好,真好哇!”太后看著下面濟濟一堂的王爺們,感慨道:“很久沒有這么熱鬧過了,若不是因為中秋佳節(jié),怕也見不到你們。你們在座的各位,不管是親王,郡王,還是藩王,都是朝廷的柱石,平時都有該忙的事兒,為朝廷,為皇上,分憂解難。哀家在此,要代皇上和我大建朝數(shù)千萬百姓,向你們道謝了……”
右首一人聞言忙起身站起來,俯身一揖說道:“太后如此言語,是在令臣等汗顏無地,朝廷事務(wù)繁重,都是太后和皇上在一力支撐,臣等不過是忝附驥尾,略盡微勞罷了,怎敢當太后如此盛贊?!边@人站在右首之位,年約四十,生得五官端正,略微帶著一絲書卷氣,穿戴雖然華貴,卻不是藩王或親王的服飾。
“嗯……”太后聞言不置可否,微微點了點頭,隨后看向此人,溫言問道:“聽說這次你是替你父親蜀王來的,據(jù)我所知,你父親一向身體還好,怎么這一次卻病得起不了榻了?可著人問過了,究竟是什么?。俊?br/>
蜀王之子,開平郡王相鈺說道:“回太后,曾找蜀中名醫(yī)察看過,只說是憂勞成疾,思慮過度所致,現(xiàn)下需要靜養(yǎng),因此父王這次未能成行,特讓微臣代他向太后和皇上請罪!”
“唉!”太后一揮手:“你看看,哀家剛才就說,這大建朝的江山,是咱們祖宗留下來的,現(xiàn)在能治理的這么好,除了皇上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之外,列位賢王也是功不可沒的。只是啊,國事要理,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能一忙起來就不管不顧的,哀家知道你們盡心,可若是再有誰傳出來因為憂勞成疾,病了,哀家我可是不饒他!”
列位王爺聽了,連忙齊齊下拜:“太后圣德,臣等銘感五內(nèi),也望太后保重貴體,喜樂吉祥!”
太后轉(zhuǎn)向左首邊一人,見太后看他,那人連忙站起身來,俯身一揖。此人身高七尺開外,身形魁偉,雖然年紀有四十多歲接近五十了,但頭發(fā)胡須依然全是黑的,舉手投足顯得風(fēng)度翩翩,看得出年輕時一定俊逸非常。太后看著他,笑著點點頭:“自從小叔叔被封為藩王,和蜀王一道離京之后,哀家就再也沒有見過面。蜀王病了,哀家聽了一陣憂心,小叔叔也得注意身體才是?!?br/>
吳王躬身一禮,朗聲說道:“太后放心,臣這身子骨比兄長好得多,雖然別的地方要求的不多,可臣每日卻強令自己多吃,多睡,因為臣知道,只有吃得好,睡得飽,才能更好地位朝廷辦事,為皇上分憂。臣只是擔(dān)心太后和皇上,這幾年不見,太后和皇上是眼見著老了……”
啟元帝聞言笑了,說道:“是啊,朕可不像吳王,這幾年朕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今天看見吳王,朕反倒有些羨慕了。你看看,這么幾年不見,吳王看著依舊是風(fēng)度翩翩,不但是朕羨慕你,在座的上了年紀的王爺們,怕也嫉妒你呀!”
“皇上說笑了……”
“哎——這可不是說笑啊,這些年吳王在東南替朕守著,做得事情是有目共睹哇,不錯,著實不錯!不但百姓都說你的好,朕,心里也十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