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六六章
蘇晉回到都察院后不久,孫印德便被緝拿回來了。</br> 午過的冬陽暖融融照在中庭積雪,孫印德一到都察院內,雙臂一振甩開架著他的侍衛(wèi),輕慢道:“你們蘇御史呢?讓他來見本官。”</br> 他到底是工部司務郎中,又尚未定罪,眼下雖被一紙訴狀傳來問話,但這么耍起渾來,一干御史還真拿他沒法子。</br> 蘇晉從公堂里踱出來,孫印德掃她一眼,像是沒瞧見一般又道:“工部劉老兒把本官推出來擋刀子,那是他有眼不識泰山。就憑你們想抓本官?那還嫩了些,不信就去問問你們蘇御史,本官后頭的靠山是誰。”</br> 他扯起胡話嘴上也沒個把門,言脩聽不下去,走上前去喚了聲“孫大人”,試圖與他解釋,不料孫印德借此機會,蠻橫地揮開胳膊。</br> 言脩險些被他搡倒,他卻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扯破了喉嚨嚷嚷:“怎么,都察院還動起手來了?你們就是這么對待朝廷命官的?”</br> 周圍一干御史都傻了眼,無賴還要三分薄面呢,這姓孫的簡直沒臉沒皮。</br> 都察院與六部衙署相隔不遠,孫印德這么一嚷嚷,想必臨著幾個衙司的人都聽見了。</br> 幾名御史想要去扶他,都被他甩胳膊擋開。</br> 蘇晉冷眼看著,不攔不勸,片刻,吩咐了句:“去把大門堵上,任他鬧,看他能鬧多久。”</br> 孫印德五短身材,這一二年得了工部的肥缺,仍是精瘦的,卻要籠在這寬大的官袍里,顯得格外臃腫好笑。</br> 他一看蘇晉一副打定主意要收拾他的模樣,目光落在中庭一角大水缸上,當即從地上爬起,抱著那水缸道:“蘇時雨,不要以為你官品高了就能隨意栽贓本官,反正本官不聽你問訊,也絕不畫押,有膽子你現(xiàn)在命人拿枷子把我銬了,不過本官有言在先,你的人膽敢碰本官一下,當心本官一頭撞死在這水缸上,到那時,自有人去告你謀害朝廷命官之罪。”他說著,又冷笑道,“你可別忘了,御史犯法,罪加一等!”</br> 這話倒是真的,若堂堂五品郎中在罪名查實前死在都察院,尤其是趕在年關將近這么個不吉利的時候,指不定景元帝一動怒,加之七王那頭煽風點火,真要問蘇晉一個不輕不重的罪。</br> 宋玨早上犯了錯,心中覺得愧對蘇晉,生怕這個無賴一個想不開要拉著他們蘇大人同歸于盡,猶疑了一下,走上前去想要攔,不成想蘇晉淡淡道:“讓他撞。”</br> 她看著孫印德,不溫不火道:“孫大人,你若早有以死明志的決心,何至于落到今日這種田地,不早該在十二年前你強擄你外侄的結發(fā)妻做小,令她為保貞潔懸梁自盡時羞憤致死了嗎?”</br> 當年因孫印德莫須有一句許元喆舞弊該死,令其阿婆投河自盡,蘇晉便已下決心要整治他。她這兩年沒閑著,聯(lián)著周萍劉義褚,將這惡賊的老底查了個透。</br> 孫印德聽了這話,不以為意:“她嫁來本官府上是她貪慕榮華,自盡是她自己想不開,關本官甚么事,你少將這屎盆子往本官頭上扣。”</br> 他到底在官場浸淫多年,眼見著蘇晉像是已查過他了,反而冷靜下來,理了理官袍,半是威脅半是妥協(xié)地道:“蘇時雨,你在京師衙門任知事時,本官是府丞,做了你兩年上級,教你規(guī)矩,為你指點迷津,也算于你有師恩,你就是這么尊師重道的嗎?傳出去不好聽吧。”</br> 蘇晉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一聲。</br> 她下了石階,一步一步往孫印德身前走去:“哦,孫大人教會了本官甚么?是擺官威,還是受賄賂?是不分青紅皂白杖責下官,還是阿諛奉承諂媚上級?是上值時分偷奸耍滑,還是曠值在秦淮河岸醉生如死?是貢士失蹤畏懼權貴不允我查,還是仕子鬧事避于街巷,不顧百姓安危?”</br> 她言罷,忽然一下子收住笑容,狠聲道:“來人!”</br> “在!”</br> 蘇晉負手回身:“把他捆了,送來刑訊房!”</br> “是!”</br> 一干侍衛(wèi)上前,三下五除二就要把孫印德五花大綁起來。</br> 其實這是不合規(guī)矩的——孫印德好歹官拜五品郎中,這樣的職銜,再有了確鑿證據(jù)前,只能審,不能動刑。</br> 幾名御史心知肚明,但有了早上的教訓,都不敢置喙。</br> 正這時,恰好柳趙錢三人自外頭回來,孫印德看到都察院三位當家的,趁著身旁侍衛(wèi)拜見的功夫,一下子奔上前去撲跪在三人腳下,哭訴道:“求柳大人,趙大人,錢大人為下官做主啊,蘇御史他、他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下官擄來,眼下還想對下官用刑,簡直是公報私仇,枉顧國法刑律!”</br> 柳朝明清清冷冷地看著他,沒說話。</br> 倒是錢三兒彎起一雙月牙眼笑道:“這不是當年應天府衙門的孫府丞嘛。”</br> 孫印德抬起魚泡眼,欣喜道:“副都御史大人還記得下官?”</br> 錢三兒本就眉清目秀,一笑起來更是和氣:“記得,當年孫大人上值時分吃花酒,本官還著人去應天府衙門請孫大人來都察院回話,沒成想孫大人沒來,倒是吏部的曾尚書來替你找了個借口搪塞,怎么,這回又是在哪兒吃酒被請來了?”</br> 孫印德喊冤道:“哪能啊,下官這一二年在宮里當值,無一日不勤勉的。這回實在是蘇知事因往日齟齬,竟給下官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非要抓回來審。”</br> 趙衍聽他一會兒一個“蘇御史”一會兒一個“蘇知事”,心中不悅,道:“我都察院的僉都御史官拜正四品,孫大人區(qū)區(qū)郎中,好歹喚一聲蘇大人不為過。”</br> 錢三兒笑瞇瞇地道:“正是這個理兒。”</br> 孫印德見他二人有心袒護蘇晉,不愿相幫,只得看向柳朝明,懇求道:“柳大人,您為下官說句公道話?”</br> 柳朝明徑自繞開他往公堂走去,路過蘇晉時拋下一句:“自己料理妥當。”</br> 蘇晉對他一揖,彎唇稱“是”,隨即冷聲吩咐:“還不趕緊捆了?”</br> 兩名侍衛(wèi)連推帶搡將孫印德攘進刑訊房,蘇晉指著一旁的刑架,對里頭的獄卒道:“把他吊上去。”</br> 獄卒稱是,也不顧孫印德拼死反抗,當即將他雙手綁在一起吊了起來。</br> 蘇晉然后道:“給我打。”</br> 這話出,屋中一干獄卒御史都愣了一下,言脩上前來拱了拱手,遲疑道:“大人,好歹是審訊,可先要問點甚么?”</br> 蘇晉看向對自己怒目圓睜的孫印德,忽然笑了一下:“不問,先打一頓。”</br> 她似是想到甚么,又吩咐道:“別打死打殘,待會兒本官還有事與孫大人商議。”</br> 言罷,徑自出了刑訊房,往都察院正堂而去。</br> 自早上奉天殿議事完畢,各衙司一眾堂官又被招去商議年關事宜,方才柳趙錢三人正是為了這事從外頭回來,眼下三人在正堂里坐了不過盞茶的功夫,蘇晉便到了。</br> 趙衍一看到她,端著茶笑道:“這不,說曹操曹操到。”</br> 蘇晉對著柳朝明與錢三兒先拜了拜,看向趙衍:“趙大人有事與下官相商?”</br> 趙衍頗和氣道:“也不是甚么要緊事,你在家鄉(xiāng)可還有甚么妹妹?”</br> 蘇晉聞言心下一窒。</br> 當年謝相遭難后,她一人流落至杞州,找到謝相一蘇姓故友,自此改姓蘇,自名為晉,為掩藏身份,說成是這家人的養(yǎng)子。</br> 又因家中只有蘇老爺知她真實身份,家里人對她這么個來歷不明的人頗有微詞,蘇晉慣來不愛與人麻煩,在蘇府只住了半年,落好戶籍便獨自走了。</br> 想起往事,蘇晉面上倒沒什么,頗自然地道:“下官自幼失怙,寄養(yǎng)在叔父家,家里是有一個小妹,但因下官離家得早,已久不來往。”</br> 趙衍道:“那她現(xiàn)如今人在哪里?杞州嗎?”</br> 蘇晉道:“正是。”想了想又道,“是我這個做兄長的過錯,因與她不親,也不知她出嫁沒有。”</br> 趙衍嘆了一聲道:“沒出嫁也沒用,杞州太遠,趕不及嘍。”</br> 見蘇晉眼露惑色,他解釋道:“這回年關宴與萬壽宴一起辦,鋪排得大,當朝凡四品以上都得去不說,還要帶上家眷。”</br> 蘇晉愣了愣:“下官不明白。”</br> 趙衍端著茶碗啜了一口,笑著道:“我猜你也是不明白,不然怎么到現(xiàn)在都是孤家寡人?”他瞥了柳朝明與錢三兒一眼,續(xù)道:“這明面兒上說是帶家眷,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要選皇妃吶。”</br> 蘇晉垂下眸,片刻,復又抬眼:“是……給十三殿下?”</br> 趙衍道:“尤其是給十三殿下,但別的皇子也無不可,東宮中至今只有一個正妃位,七殿下十殿下除了側妃也就養(yǎng)了幾個侍妾,三殿下姬妾倒多,但都不成體統(tǒng),想必還該找個悍妻管束著,反正多多益善,咱們陛下講究一家親嘛。”</br> 這話還有個深意,陛下講究一家親,連皇土封藩割據(jù)與諸皇子分一分,將臣子之女嫁入帝王家,也算鞏固皇權的好法子。</br> 蘇晉道:“所以這家眷指的是待字閨中的女子?”她想了想,蹙眉道:“但朝臣是朝臣,后宅是后宅,總不能混在一起。”</br> 趙衍道:“總有法子的,吃宴歸吃宴,吃罷了,曲水流觴詩詞歌賦,舞刀弄劍下棋弄弦,聽說倘若皇上身子好轉,還要去冬獵呢,你還真當女子無才便是德,兩頭沒交集呢?我家夫人都曉得,后宅里傳遍一首打油詩,前兩句是甚么,‘文臣有沈柳,武將有戚衛(wèi)’……”</br> 他說著,忽聽錢三兒咳了一聲,抬眼一看,只見柳朝明面色不虞,訕笑著續(xù)道:“單說你們仨,一個都沒著落,我都替你們心急,這下好了,旁的衙司子孫滿堂帶著如花似玉的女兒攀龍附鳳去了,咱們都察院半個和尚廟。”他一頓,忽然眼前一亮看著蘇晉道,“蘇御史今年年方幾何?”</br> 蘇晉道:“年關一過二十有三了。”</br> 趙衍樂呵呵笑道:“那趕巧,你也不小了,我家有兩個閨女,大的十八,小的十七,你看到時我?guī)碜屇阋娚弦灰姡俊?lt;/br> 蘇晉怔了半日,垂下眼簾,“趙大人,下官沒想過這事。”</br> 趙衍還欲再說,不想被柳朝明打斷道:“家常放到日后再敘。”然后看向蘇晉,淡淡問,“你不是在審人,來這做甚么?”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