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秦|王府是李玄度十四歲的時候先帝所賜。
作為先帝寵愛的幼子,王府除了位置上佳,位于城北承福里的中心,論占地和格局,在京都的眾多豪宅大邸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前堂屋宇宏闊,后苑亭臺閣榭,處處假山流水,花木芬芳。據(jù)說剛開府時,先帝還特意命內(nèi)府在王府里建了一個鷹犬場,送去騶奴,專為喜歡狩獵的秦王豢養(yǎng)各色紫雕白隼蒼鷹和獵犬。
當(dāng)年的風(fēng)流早已雨打風(fēng)吹去了,不過兩年王府便失了主人,這些年一直荒著,惹得不少京中權(quán)貴眼紅,紛紛打過王府主意,希望據(jù)為己有。奈何孝昌皇帝愛護(hù)秦王,一律不允。如今秦王歸京,又逢大婚,整座王府的景象,雖不可能再復(fù)當(dāng)年的鮮花著錦之態(tài),但里外前后俱打掃干凈,破敗了的地方也翻修過,奴婢就位。為了準(zhǔn)備大婚,秦王在西海郡王府里的掌事李進(jìn)和一個從小近身服侍他的名叫駱保的閹人也入了京都。
秦王和王妃的新房設(shè)在后東閣的瓊苑里。穿過粉刷一新的墻垣,入苑門,過曲廊,迎面一排苑屋,這里便是今夜大婚行禮的所在,也是秦王夫婦日后居住的寢堂。
司婦們早已布置好屋內(nèi)的同牢之席。
案上擺著金盤金壺,一雙巹爵,以及用來凈手進(jìn)食的盛滿水的和,另外一只黑漆方篚,里面是匕箸和折疊整齊的兩塊雪白手巾。
菩珠跟從牽引自己的端王妃,登上了臺階,穿過東西各站一排執(zhí)扇秉燭奴婢的走道,入了正屋,照端王妃的吩咐站立,停住,聽到端王妃笑道:“秦王可去帕了。”
她屏住呼吸,眼睛盯著面帕下露出的腳前的一塊地,看見身前出現(xiàn)了一片男子絳袍的袍角,知是李玄度到了自己近前,不禁屏住呼吸。也沒覺察到他的動作,眼前光線一亮。
李玄度已取下了她的面帕,身側(cè)立刻有婢女托盤而上。菩珠看他將面帕很快地放了下去,轉(zhuǎn)身便往他的位置去了,立在食案東的一側(cè),等著儀式開始。
他的視線,就沒在自己的身上停留,哪怕是一眼。
菩珠早做好自己將遇他冷落的準(zhǔn)備。獲悉賜婚消息的次日,她去找他,他連個面都不露。
但冷淡到了這種地步,替她取面帕,二人面對面站,近在咫尺,他也沒看自己一眼。這令她還是感到有點(diǎn)意外。
看來依然低估了他對自己的厭惡之情。
她不動聲色,聽從司婦的引導(dǎo),被引到案席西的一側(cè)。
相對他站定后,她忍不住再次望向他。
他的臉上沒什么表情,視線望著端王妃。
他平日衣飾簡單。尤其那日雷雨黃昏,她第一次到紫陽觀去找他時,看到他獨(dú)自在靜室里衣衫不整地對著窗外風(fēng)雨飲酒。
那醉玉頹山的一幕,像是在她的腦子里鑿下了一個深深的印跡,至今想起,猶如昨日,她便是想抹也抹不去。
今夜他卻很不一樣。外穿一身絳紅色的親王袞冕婚服,頸上露了一小截和她內(nèi)里相同的白色素紗衣領(lǐng),勁瘦的腰身系了條鏤金玉帶。
近旁有株比人還要高的燈樹,滿枝明火。他長身鶴立,在火色的映照之下,容色華美,英英貴氣。
菩珠看著,腦子里忽然竟冒出來一個念頭。
上輩子的后來,他必是立后了。就是不知道上輩子,那個和他如同今夜這般相對而立等著行合巹之禮的女子又是誰?
菩珠忽然感到很是好奇,懊悔自己死那么早,要是能再熬些時日,說不定就知道了……
正微微出神,忽然見他似有所覺察,眸光掃了過來,蹙眉盯了自己一眼。
她嚇一跳,立刻裝作若無其事,迅速地轉(zhuǎn)移視線,亦望向了端王妃。
端王妃命司饌?cè)雰?nèi)。司饌領(lǐng)著七八名婢女,捧牢饌魚貫入內(nèi),將容器內(nèi)的食饌按照規(guī)制,一一擺放在秦王和王妃的面前。
“請坐。”司儀說道。
菩珠前世曾經(jīng)歷過這一套。
太子的大婚同牢禮和親王差不多,這輩子重來,雖算不上駕輕就熟,但心中也是有數(shù)。且方才看李玄度被他抓了個正著,不敢再分心,亦端著態(tài)度,聽從行事,和李玄度一道跪坐。
司饌亦跪,從篚中取了一柄小金匕,從同塊肉上分別割了兩片肉,裝在兩只盤中,送到秦王和王妃的面前。婢女執(zhí)了水,從器中舀水,助秦王和王妃凈手,預(yù)備分食。
菩珠凈手之時,發(fā)現(xiàn)李玄度只伸出左手,右手垂在身側(cè)不動,仿佛有些不便。
她便留了個心眼。接過白巾擦手,再接遞來的一雙包金銀頭箸,又看了他一眼。
他的身后貓腰飛快小步行來一名看起來比他大了幾歲的青年宦官,跪在他的身側(cè),代他夾起肉片喂食。
這回菩珠終于看到了。他的右手受了傷,包裹著紗布,只是起先沒有動作,又被禮服大袖遮擋,所以她沒察覺。
都快大婚了,他的手是怎么受的傷?
菩珠怕又被他抓個現(xiàn)行,不敢多看,壓下心中好奇,低頭吃盤中的肉。
肉是祭祀過的白肉,沒任何調(diào)料,味道寡淡,還以肥為美。
幸好只有一片。
她沒嚼,忍著反胃之感,略微困難地給吞了下去。吞完肉,抬眼再次望向他,見他早已吃完,端坐,正冷冷看著自己,見她抬眼,便將目光轉(zhuǎn)向端王妃。
接下來是飲合巹酒。
司饌往二人的巹爵中分別倒酒,新婚夫婦起身,隔空對拜,再次落座,接酒飲下,至此禮成。
端王妃笑容滿面地上前恭賀二人,隨后由司婦分別引新婚夫婦各自除去冠冕和飾物,略作盥洗,服侍二人換上新婚便服,再引出,全部完畢后,帶著人退了出去,將門關(guān)上,正屋之中,便只剩下今夜的新婚夫婦。
屋中明燭灼灼,亮如白晝,二人隔案依舊相對而立,誰也沒說話。
雖然已無數(shù)次地告訴自己,也覺得今夜一切應(yīng)當(dāng)進(jìn)展順利,但此刻真的和他禮成,變成了新婚夫婦,又只剩二人面對面,菩珠還是控制不住地再次起了緊張之感,也覺尷尬。
正思忖,是等他先說話,還是自己開口,忽見他丟下自己,邁步朝著寢堂去了。
他態(tài)度雖然冷淡,丟下自己就走,但方才浮出的尷尬氣氛,反倒消失了。
罷了,討人厭就討人厭,她本也不打算討人喜歡。上輩子就那么過來的,想起來太累人,幸好這輩子用不著了。
待達(dá)成約定,生了兒子,往后,出去了是秦王王妃夫婦,私下各自快活,豈不清凈?
她穩(wěn)了穩(wěn)神,跟著入了寢堂。
李玄度的動作倒是快,已坐在了鋪著絳色錦衾的床上,甩掉腳上的靴,用他好的那只左手隨手拿起一卷,翻身上了床,靠在床頭便看起了書。
菩珠坐到妝奩柜前,打開鏨花鏡匣,做出對鏡映照自己面容的模樣,實(shí)則通過鏡面暗中觀察身后的人。半晌,見他看書看得仿佛專心致志,便輕咳一聲,起身朝他走去,走到床前,停在那煙霞般的絳紅銀紗帳畔,輕聲道:“殿下可需進(jìn)食?若是饑餓,我叫人送吃食來。殿下平日愛吃什么?”
“不必了。”
床上的男子眼眸未抬,依舊落在他手中的書卷之上,應(yīng)了一句。
菩珠頓了一頓,卸妝后一張瑩潔的面容上露出了微笑,道:“殿下,我沒有想到,當(dāng)日在河西福祿驛置與殿下始有一面之緣,今日竟有如此局面。想來天注定。我欲叫殿下知曉,不管以前如何,今日開始,我必履我王妃之責(zé)。只是我生性愚鈍,往后若有不到之處,還望殿下及時指正。”
李玄度眼眸依舊未曾離開手中書卷,冷冷道:“你認(rèn)命倒是認(rèn)得快。”
菩珠被噎了一下。
這個洞房夜的開頭,他的反應(yīng),超出了她的預(yù)計(jì)。
她決定改個方略。
視線落到他受傷的那只手上,關(guān)切地問:“殿下你的手怎的了?是在哪里傷的?”
她不表達(dá)關(guān)心也就罷了,剛表示了對他的關(guān)心,他的態(tài)度一下就變得古怪起來。
這個晚上,從她入寢堂后,他就沒看過她一眼,此刻竟終于將視線離開了他手里的書卷,抬起眼望了過來,唇邊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慢吞吞地道:“菩氏,昨夜我未死,叫你失望了吧?要是我真的死了,你也就不用嫁過來了。”
菩珠詫異,真的詫異,睜大眼睛驚訝地道:“殿下你此言何意?我有些不懂。”
李玄度卻是個要急死人的性子,說完這半句話,菩珠看見他唇角抿了抿,竟不睬自己,又繼續(xù)看起他手中的書。
她方才早就留意過了,他看的是莊子,心中暗鄙。分明就一處心積慮奪皇位不成如今被迫蟄伏的皇子,裝什么道家之人,自然,這念頭不能叫他知曉。此刻見他話說半句,實(shí)在忍不住了,走到床前,伸手將他手中的書卷給奪了。
他手便空了,倏然抬眼看向她,眉頭皺起,神色顯得極是不悅。
菩珠視若未見,自顧將莊子放了下去,道:“殿下莫見怪,你有話可直說,無需暗指。我知殿下對我極是厭惡,瞧不上我。但既做了夫婦,如同上天注定,就該摒棄成見,坦誠相見。我不敢言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但惟有如此,往后方能哿ν心,夫婦一體。殿下您說是不是?”
李玄度望著她,忽好似聽到了個笑話,竟呵呵發(fā)笑。
這是認(rèn)識他這么久,菩珠第一次見他笑。
他生得好看,一笑,更是容色逼人。
菩珠卻沒心情賞他的臉,倍感莫名,正要發(fā)問,見他忽收了笑,點(diǎn)了點(diǎn)頭,從榻上翻身而下,走到靠南墻的一座箱柜之前,從里取出一物,轉(zhuǎn)身過來,擺在近旁的一張條幾上。
燭火映照,菩珠看到竟是一柄染了干涸血跡的斷劍。
她不解,抬頭看他。
李玄度雙手負(fù)于身后,冷冷地道:“菩氏,我本以為你只是利欲熏心,也算不上大奸大惡,未曾想你心腸之歹,心機(jī)之深,面皮之厚,皆為我生平難得一見,也算是開眼。你不欲嫁我,指使人于昨夜施行刺殺,可惜叫你失望,我竟未死。你自作聰明,以為那名河西少年蒙面我便認(rèn)不出他了?”
“我自問從河西驛置遇你之后,并未做對不起你之事……”
他頓了一頓,盯著她,眉間掠過一縷厭惡的神色。
“就算這回對不住,叫你做不成太子妃,被迫嫁了我,想來亦罪不至死……”
他后頭又說了什么,菩珠已經(jīng)沒去留意了。
“殿下你說什么?是崔鉉?他怎樣了?此刻人呢?”
不會是昨夜已被他反殺,或者捉住了?
她被極大的驚駭給攫住,失聲打斷了他對自己那滔滔不絕的斥責(zé),問完,見李玄度閉唇,雙目斜睨自己,一副冷笑不語的神色,忽地醒悟。
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崔鉉竟會一聲不吭地前去行刺。顯而易見,李玄度手掌受傷,必是昨夜遭遇行刺所致。
現(xiàn)在事情真的不妙了。
菩珠原本覺著,李玄度厭惡自己,最多也就看不起她罷了,一切都有旋轉(zhuǎn)的余地。
但現(xiàn)在,因?yàn)樽蛞沟男写蹋@然事情急轉(zhuǎn)直下。
在他眼里,自己不單單“利欲熏心”,而是“心腸歹毒”,以為他阻了她嫁太子,便用這等激烈的手段想除去他。
雖然菩珠承認(rèn),她從前確實(shí)有這種計(jì)劃。但在她從前的規(guī)劃里,他是敵人。難道他會不殺阻擋他登頂?shù)畚坏娜朔炊┲砍橙耍旖?jīng)地義,這絕不是錯。
但現(xiàn)在,情勢大不相同了。李玄度于她不再是敵人,而是她想要歃血而盟的伙伴。關(guān)鍵時刻,竟節(jié)外生枝出了這樣的事。
他此刻沒拿起那把斷劍把自己搠個透心涼,大約已經(jīng)十分隱忍克制了,她卻還當(dāng)著他的面問崔鉉的生死下落,難怪他會如此反應(yīng)。
菩珠知自己失態(tài)說錯了話,不敢再追問崔鉉下落,勉強(qiáng)壓下心中的焦慮和擔(dān)憂,上前一步解釋道:“殿下你會不會看錯了人……”
見他神色冰冷,她毫不猶豫,立刻提起裙裾,朝他跪了下去:“就算真的是崔鉉所為,我亦請殿下聽我解釋。我對此一無所知,更不可能是我安排。我只是從小發(fā)邊,苦怕了,想追求富貴貪圖享樂而已。之前千方百計(jì)想嫁太子,便是如此念頭所致。如今皇帝圣旨已下,縱然我冒險(xiǎn)除去殿下,難道皇帝便會收回圣旨改立我為太子妃?圣旨一下,我便絕了退路。”
她停了一停,小心地看了他一眼。他依然負(fù)手而立,對自己側(cè)目而視,都不正眼看一下。
她的聲音放得更加緩和了。
“在殿下面前,我不敢隱瞞。我承認(rèn)乍聽圣旨我甚是懊惱,但待嫁的這些時日,我打聽過殿下你的事,殿下你乃天之驕子,命世之英,日后絕非池中之物。我生平兩個愿望,殿下應(yīng)也知道的,第一榮華富貴,第二將我亡父遺骨接回。往后只要跟著殿下,盡到我王妃的本分,我料殿下應(yīng)也不會虧待于我。既如此,我為何要在大婚前無端生事刺殺殿下?更何況,太皇太后目光如炬,何事能瞞得住她?殿下若真遭遇刺殺身亡,太皇太后豈會坐視不理?我真如此行事,即便得了手,她老人家會容我活于世上?總之刺殺殿下于我有何好處?”
她說完,依然跪地,低頭不動。
寢堂內(nèi)安靜了下來,耳畔無聲無息,安靜得仿佛能聽到心跳的聲音――是菩珠仿佛聽到了自己心跳的聲音。
片刻之后,她悄悄看了眼那人的袍角,紋絲不動,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心中實(shí)在焦慮崔鉉的下場,再次開口,斟酌著低聲道:“至于昨夜那名刺客,殿下既說是崔鉉,想必就是他了,我不敢為他辯白,但想來他亦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殿下可否告知他的下落?不如我去問他,給殿下一個明明白白的交待!”
片刻之后,耳畔傳來一道聲音:“抬起頭!”
菩珠急忙遵命抬頭,看向了他。
李玄度神色依舊冷漠,盯著她道:“往后你好自為之,更不必在我面前假意示好。”說完朝外喚:“更寢衣!”
那名先前行合巹禮時助他吃過東西的青年閹人立刻入內(nèi),想來方才一直站在外間等著伺候,應(yīng)也聽到了內(nèi)寢堂里的動靜,面無表情地從還跪在地上的菩珠面前快步經(jīng)過,走到李玄度身前,小心地為他除帶解衣,換好就寢的中衣。李玄度便上了榻。閹人又替他仔細(xì)地蓋好被,放下帷帳,轉(zhuǎn)身,再次經(jīng)過菩珠的面前,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
菩珠猜測這個應(yīng)當(dāng)就是那名早年陪李玄度在皇陵萬壽宮中守了三年陵的名叫駱保的閹人,想必是他的心腹之人。
對自己竟無視到了這等地步,絲毫不避閹人。奴亦隨主樣。
看駱保這樣子,對自己也是恨意不淺。
菩珠跪了片刻,膝痛難耐,轉(zhuǎn)頭看了眼床榻的方向。
隔著低垂靜止的一層絳帳,她隱隱看到李玄度臥眠的身影輪廓。
她從地上爬了起來,撫著自己作痛的膝,回味他方才的那句話,知刺殺這事,勉強(qiáng)應(yīng)當(dāng)算是過去了,便也走到床榻之前,輕輕掀開絳帳,朝里望了一眼。
李玄度閉目仰臥在外側(cè),呼吸沉穩(wěn),神色平靜,仿佛已是睡了過去。
寢堂里只有這一張床,長夜漫漫,她不睡這里,能睡哪里。
她小心地爬了上去,躺在空出來的里側(cè),亦閉上眼眸,心中的各種念頭卻半刻也不得停轉(zhuǎn)。
他還是沒告訴她崔鉉到底怎樣了。是當(dāng)場死了,被捉了,還是如她最希望的那樣逃脫了?
除去令她擔(dān)憂的崔鉉,她又思索了下自己原本的計(jì)劃。
這個新婚洞房夜,糟糕得匪夷所思,意外不斷,完全脫離了她的設(shè)想。
就他分明余怒未消的的樣子,也不是和他開誠布公談將來的好機(jī)會。
好在不急于一刻。
且走一步看一步,等過些天看情況,等他的情緒好了些,再和他談,應(yīng)當(dāng)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