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今日這趟蓬萊宮之行,經(jīng)歷之糟糕,感受之惡劣,完全出乎菩珠的意料之外。
回來的路上,她的情緒控制不住地低落,心思重重,回到驛館,遇到了郭朗妻嚴(yán)氏派來在等她的管事,說接她去郭家了。
阿菊早已經(jīng)把東西收拾好,也搬上了馬車,就等她回來了。
菩珠不想讓阿菊覺察自己情緒低落,免得她無謂擔(dān)心,就笑吟吟地把姜氏太皇太后給她的恩賞轉(zhuǎn)告了她,說應(yīng)該很快就會送到。
阿菊既歡喜,又感動,感動于小女君竟然時刻不忘自己的那點所謂“忠義”。
其實在她看來,她根本就沒有為小女君做過什么。
菩珠抱了抱她,心情忽然就好了些,方才那些從自己身體里流逝走了的力氣,仿佛突然也回來了。
在阿菊面前,她都報喜不報憂,更何況別人,怎會讓人知道她真正的喜怒哀樂。
等馬車抵達(dá)郭家,她下了車,面上早掛上了應(yīng)當(dāng)有的欣喜感激的笑容。
嚴(yán)氏親自引著菩珠到她住的地方,是一處位于后西廂的小巧院落,屋子布置得整齊而潔雅,院中還種了石榴和芭蕉,這時節(jié),正石榴吐紅,芭蕉肥綠,看著甚是喜人。
嚴(yán)氏說這是她出嫁了的女兒從前的閨房,屋中的用具等物都是新?lián)Q的,隔壁則是她孫女云娘住的屋,云娘已經(jīng)定親,明年就出嫁,往后兩人正好可以作伴。說著就把孫女喚了過來和菩珠見面。
郭家的孫女云娘,是真正的大家閨秀,知書達(dá)理,溫柔可親,日后嫁的夫君也門當(dāng)戶對,琴瑟調(diào)和,夫婦舉案齊眉。
前世有的時候,當(dāng)在東宮背著人將委屈和苦楚往心里咽的時候,想起郭太傅家的孫女,菩珠就會有點自憐和羨慕。
倘若自己不是小時遭逢家變,倘若菩家一直那么保持下去,想必后來的自己,想必也會是郭云娘的樣子。
當(dāng)然,這一輩,菩珠不再羨慕了。
她早就想清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數(shù),走的路也注定各不相同。何況,品嘗過了權(quán)力滋味的人,誰會輕言蔑視和放棄?會這么做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圣人,第二種被權(quán)力反噬,痛徹入骨。她既非圣人,上輩子也根本就沒嘗夠權(quán)力的滋味,何來的反噬?
真要說痛苦,那就是沒有抓穩(wěn)權(quán)力帶來的痛苦。所以這輩子她才要盡力去彌補遺憾。
安頓好后,菩珠請嚴(yán)氏帶自己去拜見郭朗,以表對他的感恩之情,卻得知了一個消息,說是太子來了,正在書房與太傅談經(jīng)論道。
菩珠便心知肚明,太子這趟過來,必和自己有關(guān)。
果然被她料中。
天黑后,嚴(yán)氏說太傅已無事,可以帶她去了。菩珠到了郭朗面前,向他拜謝。
郭朗滿滿的長者之風(fēng),安慰了她幾句,讓她往后安心住在這里。拜謝完,菩珠出來,回到住的地方,一進去,阿菊遞給了她一封信。
是太子離開前,讓隨行的心腹宮人偷偷送來的,約她晚上出來見面,說他有重要的話要和她說。
臨近太皇太后大壽,這幾天,京都的家家戶戶開始在門口陸續(xù)掛出各種燈籠。
姜氏在民間極受愛戴,她過七十大壽,民眾為她用這種方式賀壽,無不心甘情愿。壽日還沒來臨,入夜后,幾條主街上的華燈便一夜比一夜璀璨,已經(jīng)開始有人按捺不住晚上夜游街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分熱鬧。小家出來的女子直接出門。大戶則講究得多了,除了奴仆跟隨,一般還會戴張冪籬,免得萬一被登徒子給沖撞到了。
菩珠和嚴(yán)氏說了一聲,道自己想出去看燈。嚴(yán)氏只當(dāng)她小孩子心性,一口答應(yīng),派了兩個家丁跟隨。菩珠便在阿菊的陪伴下,戴上冪籬出了門,來到信上約好的不遠(yuǎn)之外的隔街橋頭,果然看見了李承煜,一身尋常人的衣裳,看起來像個富家公子。
菩珠讓家丁和阿菊在原地等著,說自己過去見個故人,走了過去,停在他的面前,掀開遮面的冪籬。
李承煜雙眸閃閃,用抑著激動的聲音低低地道:“總算見著你的面了!我沒想到你竟能如此順利歸京!這不是天意是什么?可見連上天也在成全你我了。你進京的第一日,我便想來找你的,只一直尋不著機會。今日聽說你被接到太傅家,總算讓我有了個機會出來。我是告訴你一件事,母后想立他們上官家的侄女做我的太子妃,不止如此,我還聽說我姑母推薦姚侯之女。我怎可能答應(yīng)?這兩天我想來想去,不如先下手,我打算明日就去面見父皇,向父皇提出立你為妃的請求!”
菩珠道:“不可!我們河西分開之前我對你的叮囑,你都忘了嗎?你什么都不用做,更不要主動到陛下面前提及我半句!”
李承煜略一遲疑:“我沒忘。只是我不明白,你為何要我如此?什么都不做,萬一定了別人,到時你怎么辦?我不想委屈你做側(cè)妃。我是想著,趁目下你菩家聲譽空前,父皇也擬施恩于菩家的的機會,提出立你為妃,父皇應(yīng)當(dāng)會考慮的。”
菩珠之所以這么勸阻他,是因為前世,她之所以能做太子妃,根本就沒李承煜什么事,靠的是他周圍的那些人。
那些人分兩撥主心骨,一撥是上官和陳家,一撥是上陽長公主。
上官家原本力推自己的侄女,后來發(fā)現(xiàn)皇帝似乎沒什么興趣,應(yīng)當(dāng)是不想外戚過于坐大,便果斷地放棄了自己家的侄女,改而支持與自家交好的陳家陳祖德的一個適齡女兒陳惠媛。
眼看事情就要成了,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太皇太后大壽的那個晚上,竟然爆出陳惠媛和府中一個侍衛(wèi)有私情的丑聞,還鬧得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
這下徹底絕了希望。
后來菩珠根據(jù)消息推測,這事極有可能是長公主從中插了一腳。甚至很有可能,那個侍衛(wèi)是之前就被買通的。須知駙馬韓榮昌和陳祖德本就一直暗中較勁,這回兩人一同平叛,陳祖德在河西順順利利,韓榮昌卻險些鎩羽而歸。最不希望陳祖德女兒做太子妃的人,非長公主莫屬。
上官家這邊的兩個人都沒了希望,剩下的合適人選,就只剩與長公主交好的姚侯姚家女兒了。
上官又怎可能輕易拱手相讓,便指使自己人上折,詆毀姚家。
兩方爭斗不下,最后據(jù)說是頗得皇帝喜愛的胡貴妃提了個建議,把菩珠推出來做太子妃。
這個提議,兩家權(quán)衡之下,無奈接受,皇帝也予以首肯,最后一致認(rèn)可,菩珠就是這樣,在前世,做了李承煜的太子妃。
所以這輩子,也用不著他去使什么勁。萬一弄巧成拙,反倒不美。
菩珠搖頭:“正是因為他們相互較勁,所以才有可能都不成事,這就是機會。你什么都不要做,更不要開口主動提我,你就當(dāng)不認(rèn)識我。”她一頓,“我不想你萬一因我而落下一個好色之名。能不能做你的太子妃,我隨命就是了。若是做不了,日后能做你的側(cè)妃,我亦無妨。”
李承煜目光凝定在她的面容之上,片刻后,道:“能識得你,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分。我聽你的。”他咬牙,“你放心,就算你現(xiàn)在做不成太子妃,日后我也一定會讓你心想事成。”
菩珠含笑點頭:“多謝太子殿下。”她扭頭看了眼周圍,“殿下若無事,我先回了。殿下你也早些回。”
她朝他點了點頭,轉(zhuǎn)身匆匆要走。
“你等一下!”
李承煜忽然叫住了她。
菩珠轉(zhuǎn)頭,他手里多了一只玉鐲,燈火之下,碧綠通透。
菩珠一頓,下意識地想縮手,卻來不及了,她的一只手已被他握住,鐲子也套在了她的腕上。
玉腕碧鐲,交相輝映,燈火下煞是動人。
菩珠卻有點尷尬。
脫自然不對,不脫,好似感覺有點怪。
李承煜柔聲道:“這鐲有一雙的,另一只暫時放我這里保管,待日后你我大婚之時,我再將另一只也幫你戴上,可否?”
菩珠硬著頭皮:“好。”說完見他還緊緊握著自己的手,似乎不舍得放開,扭頭看了眼身后,正好來了幾個結(jié)伴賞燈說說笑笑的坊間少女,急忙趁機抽回了手,和他道了聲別,放下冪籬,隨即轉(zhuǎn)身匆匆而去。
她回到郭府,進了屋,阿菊看見了她袖子下滑出來的遮不住的鐲子,顯得有點詫異,抬頭看她。
菩珠本來不想讓她發(fā)現(xiàn)的,臉有點熱,只能裝作若無其事地笑道:“阿姆你莫擔(dān)心,沒事的。我自己知道。”
阿菊的目光擔(dān)憂,最后終于還是被她哄去休息了。
菩珠脫下那只玉鐲,對著燭火照了半晌,忽然想通了。
這輩子本來就是沖著太子妃的位子去的。現(xiàn)在李承煜給了自己這樣的承諾,多好。最起碼說明目前為止,她步步都是成功的。
所以她到底在尷尬什么,又有什么可尷尬的?
菩珠終于心安理得了,愉快地把定情信物用羅帕包起來,藏進梳妝用的漆奩的最下層,呼出了一口氣。
睡覺去!
……
蓬萊宮空置多年的長生殿,今夜終于燈火復(fù)明,點點如星。
李玄度歇在他少年時住的舊寢堂中。
被選中派去服侍他的那個侍婢,是蓬萊宮中最美的一個女孩兒,今夜更是成了其余年輕宮女們艷羨的對象。
小侍婢懷著忐忑而歡喜的心情,輕抬她套著白羅襪和絲面鞋的纖巧雙足,在燈影里慢慢地走進了秦王的寢堂里。
六月初的夜,蓬萊宮整夜涼風(fēng)過廊,殿內(nèi)幽涼。似她們的臥榻都還鋪有夾絮的鋪蓋,否則會有體涼之感。
秦王看起來卻很怕熱。
他的身上竟只披著一件薄羅月白直領(lǐng)長袍,正倚在榻上,腰后枕了一只靠,床頭金涂銀的燈樹上燃著七八支大燭,燭火耀耀如銀。
他的一只手搭在他支起的膝上,掌心輕握書卷,面頜微微后仰,姿態(tài)閑適而瀟灑。
她本以為他在讀書,但很快很就發(fā)現(xiàn),殿下雙睫微垂,目光凝定,似正陷入某種凝思之中。
這般玉樹瓊枝的人,他的心里,會是在想什么人呢?
能在他的心波之上投下影,想來,是這世上最能叫人艷羨的人了。
侍婢暗暗地想。
她方已經(jīng)仔細(xì)地沐浴過,潔凈了自己身子上的每一寸肌膚,碧羅襦,長錦裙,含羞帶怯,輕輕停在秦王的榻前,見他眼睫微微一動,抬起眼,視線轉(zhuǎn)向了自己。
因為過度的緊張和激動,她仔細(xì)撲過粉的一雙香肩甚至輕輕地打起了寒戰(zhàn),輕聲道:“殿下,奴名彤珠,殿下可要休息了?”
李玄度道:“是陳阿姆選你來的?”他聲音聽起來也是如此的悅耳,語調(diào)平和,甚至帶了幾分溫柔的意味。
彤珠頓時羞紅了臉,垂下螓首,連耳垂也染上一層只有少女才能有的動人紅暈,應(yīng)了聲是,聲若蚊蚋。
李玄度道:“服侍了我,你就不怕日后,我再被發(fā)去無憂宮,發(fā)去守陵?一輩子或許都回不來了?”
彤珠道:“我心甘情愿。”說出這一句話的時候,全部的勇氣在這一刻仿佛都凝聚到了她的身上,她禁不住心潮澎湃,抬頭望著面前這位年輕的男子,再次重復(fù):“我心甘情愿!殿下!”
她真的如此,心甘情愿地服侍他一輩子。
李玄度斜睇她一眼,忽笑了。
“不,你不會愿意的。之所以你會如此說,是因為你沒有經(jīng)歷過那般的日子,你不知那樣的日子到底如何。一天一天,你的周圍只有四面高墻,哪一個方向也不通,你一步路也出不去。你每天能做的就是看著自己的影被日頭從長變短,再從短變長,周而復(fù)始,無窮無盡。白天過去,黑夜漫長,沒有人和你說話。你會羨慕天上偶爾經(jīng)過的孤雁,雖然落了單,但至少還能自由飛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你的青春,就將消磨在這個籠子里,你一寸寸地看著它死去,卻沒有半點救活它的法子……”
他的語氣平淡,不疾不徐,卻透著最幽深的寒冷和最無情的黑暗。
“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結(jié)束這樣的折磨,看不見希望,一生或許永遠(yuǎn)只能就此渡過,最后死的時候,白發(fā)齒搖,也依然走不出去那困著你的四面墻。”
李玄度微笑:“這樣的日子,你也心甘情愿地侍奉我一輩子嗎?”
侍婢那用掌心輕抹過胭脂的嬌艷面頰漸漸地失了顏色,臉色變得蒼白。也不知是她雙腿嬌軟站得乏力了,亦或別的什么原因,忽然腿一軟,跪了下去,低頭一動不動。
片刻之后,陳女官親自送了一盞宵夜來,擱在案上道:“殿下把人打發(fā)了?是嫌她笨嗎?”
李玄度眼睛也沒抬,只翻了一頁書,微微一笑:“不合口味。”
陳女官望他一眼,搖了搖頭:“罷了,隨你自己吧。早些休息,明日還要見陛下。”
孝昌皇帝已收到了來自四皇弟的抵京折,十分欣喜,當(dāng)即便傳來口諭,讓他今夜休息,明日召見。
李玄度唔了一聲。
老女官看了眼他身上的單衣,關(guān)切地問:“你的身體這兩年如何了?”
“無大礙。”李玄度一笑,“已經(jīng)好多了,阿姆不必掛心。”
老女官還是怕他著涼,替他閉上大開的窗,這才離去。
寢堂恢復(fù)了寧靜。
李玄度再讀書片刻,便熄燭,仰面臥了下去。他在夜色中閉目,悶悶地想著白天所見的那道青衣緋帶發(fā)簪牡丹的影,又想起傍晚懷衛(wèi)對他告狀,道他的外甥想要勾搭她。當(dāng)時自己雖令懷衛(wèi)閉口,不許出去胡說八道,在皇祖母面前也不能說,但聯(lián)想起她勾搭太子的手段,自己禁不住就要冷笑。
也就懷衛(wèi)這種小孩子,才會被她蒙蔽。
李玄度便如此悶悶地想了片刻,忽又想起方才的美貌侍婢,名字竟也帶了個和她一樣的字,一時厭惡無比。
或許是窗戶被關(guān)閉了的緣故,李玄度只覺心火又起了一陣燒,扯散了衣襟也是無濟于事,悶燥不已,遂翻身下榻,將方才被關(guān)閉的窗戶全部再次推開了,呼出了一口氣,這才終于覺著稍稍舒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