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后記十
收拾完畢,準備啟程,丹陽公主跟沈大學士步步相送,一直把姜云珠三人送到門口。
他們不舍得他們三個人走。這偌大的府邸,他們在,便熱熱鬧鬧有滋有味的,他們不在,還有什么意思?
尤其他們不舍得沈恒。沈鳳鳴性格冷硬,小沈恒卻活潑好動,這些日子,兩人幾乎把所有愛意都傾注在他身上,他也喜歡他們,一朝分別……
“早點回來。”沈大學士再次叮囑。
“嗯。”姜云珠答應。
“別忘了,祖母,我是祖母。”丹陽公主抱著沈恒,鼻子發(fā)酸。
沈鳳鳴這時要接過沈恒。
“祖……”小沈恒忽然抓住丹陽公主的衣袖,蹦出這么一個字。
眾人都愣了下,隨即丹陽公主大喜,“阿恒是不是說話了?他叫我祖母!是不是,是不是?你們聽見沒有。”她激動地有點語無倫次,問旁邊的人。
“是說話了。”沈大學士也驚喜異常,伸手想去抱沈恒,嘴里還道,“阿恒,我是祖父,叫祖父!”
丹陽公主根本沒撒手,“祖母,我是祖母,乖,再叫一次。”
沈恒扁扁嘴,“祖……”然后就瞪著黝黑的眼睛沒下文了。
“母,祖母,母。”丹陽公主教他。
忽然,他把小手伸向姜云珠,“娘!”
這一聲娘叫得又響又脆,姜云珠仿佛聽見了花開的聲音。
沈恒真的會說話了,雖然只是一個一個的字,比如爹、娘、祖、母、父……
一家人又回到屋中,教沈恒說話,歡喜半晌。
丹陽公主很想讓三人干脆別走了,不過五月二十七日是陳老爺子的壽辰,姜云珠早決定趕在那天回去了。
下午,三人還是啟程,離開京城。
時間還算寬裕,三人便沒急著趕路,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教沈恒認識外面的世界。
五月二十七日這天早上,三人來到長石村。
陳老爺子五十八歲壽辰,不是整壽,他并不打算過。這要是以前,能有碗雞蛋壽面吃就不錯了,可是現(xiàn)在姜家日子蒸蒸日上,姜城想熱鬧一下。
也不是大辦,就是把家人聚集到一起,弄桌酒席吃。
昨天姜霖跟姜云雪就回來了,今天一早,陳氏就開始忙活。
就在這時,外面停下一隊馬車,為首的那輛馬車簾一掀,沈鳳鳴先跳下車,然后扶著姜云珠下了馬車。
“姐?”姜霖正在打掃庭院,看見姜云珠,驚訝得嘴巴都張圓了。
隨即他大喊起來,“爹,爺爺,娘,姐回來了!”
姜城等人聽見他的喊聲,開始還不太相信,可往門口一看,可不就是姜云珠,她回來了。
大家一窩蜂地來到門口,迎接姜云珠三人。
“云珠,回來了。”
“怎么不提前來個話兒,我好去接你。”
……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然后都看到了她懷里的沈恒,這就是他們的曾外孫/外孫/外甥啊,長得可真好看。
一家人似有說不完的話,沈鳳鳴則讓人把車上的東西都搬下來,那是他跟姜云珠給陳老爺子等人準備的禮物。
有藥材有紙筆也有各種武陵縣吃不到的小吃點心,足足有三大車東西。
“拿這么多東西做什么,家里都有。”姜城道。
“是啊,你們能回來,我就高興了。”陳老爺子也說,他現(xiàn)在才覺得他這生日過得有意義。
“只是一點心意。”姜云珠道。
“快進屋坐吧,別站在這里了。”陳氏提醒。
眾人歡喜得都忘了,這才進屋。
姜云珠挨個看過去,陳老爺子、姜城、陳氏三人沒什么變化,就是臉色更紅潤了些,姜霖、姜云雪、姜武三人卻變化巨大。
她上次見他們,還是她大婚時,如今已經過去快兩年了,姜霖又長高了一截,已經是個少年郎的模樣;姜云雪也是大姑娘了,長得雖然不如她跟姜云秀好看,但她身上那股書卷氣,讓她看起來別有一番韻味;變化最大的還是姜武,姜云珠都有點不敢認他了。
姜城等人也在打量她跟沈鳳鳴,她看起來更好看、和婉了,跟沈鳳鳴站在一處,好似一對璧人一般。
“好,好啊。”陳老爺子贊道。
雙方說起分別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姜家共有兩點變化,一是姜城拉腳的生意做的越來越大,如今家里已經有了八輛馬車,雇傭了好幾個人趕車,算是武陵縣這個行業(yè)的翹楚了。
二,就在今年開春,姜霖考中了童生。
“以后咱們家說不定還能出個官老爺。”陳老爺子興奮道。
姜霖滿臉羞愧,他這個年紀才考中童生,沒什么好驕傲的。不過他會努力的,過兩年就去考秀才。
姜云珠覺得他已經很不錯了,他啟蒙就比別人晚。
眾人繼續(xù)聊天,不知怎么又說到那年的旱災,姜武忽然道,“姐,奶奶跟大伯他們太討厭了。”
這話一出,屋中氣氛有些微妙的變化。
姜武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說錯話了,趕緊安靜坐在一邊。
“怎么回事?”姜云珠還是決定問問陳氏。
陳氏都不想說,挺好的日子,說那些晦氣。不過姜云珠一直看著她,她只能說了。
原來前年長豐府鬧旱災,姜老太太跟姜海一家開始仗著家里有錢有糧,還在長豐府待著,后來災情越來越嚴重,一天晚上一伙兒逃荒的難民直接爬進他們家的墻,搶了他們的糧食跟錢。
沒辦法,他們也只能出來逃荒。不過他們沒來武陵縣,而是去了隔壁的桃源縣。
姜城經常四處拉腳,去年年底去了桃源縣,正好碰見姜海。
姜海現(xiàn)在窮困潦倒,卻見姜城有馬又有車,自然拉著他不肯松手。
后來他跟姜老太太一起,就來姜家鬧,甚至想鳩占鵲巢,賴在姜家不走。
陳老爺子拿出房契地契,證明這房子是他的,才將他們趕了出去,但他們依舊不死心,經常來姜家打秋風。
說起這個,陳老爺子就十分感激姜云珠,當初她把房契地契放到他的名下,他現(xiàn)在才能安穩(wěn)住在這里。
姜云珠聽得皺眉,“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吧?”她對姜老太太跟姜海可一點好感都沒有。當初他們一家人都快餓死了,求他們借給他們一點糧食活命,他們都不肯,現(xiàn)在看他們好過了,又來鬧?
陳氏則瞪了姜城一眼,她也對姜老太太跟姜海失望透頂,他們當初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賣女兒都不肯借給他們一點糧食,他們可把他們當兒子、親人了?
前年姜云珠大婚,陳氏等人去京城,其實曾悄悄打聽過姜云秀的消息,得知她給一位年紀比陳老爺子還大的王爺做了妾室,他們驚訝又無奈。
姜城也想到了這些,甚至想到了更多,額頭上青筋直跳。
“還是別說這個了。”他道。他會處理這件事的,以前他總是心軟,下次絕不會了。
“需要幫忙嗎?”姜云珠問。
姜城趕緊搖頭,羞臊得臉都紅了,他是男人,是父親,這次他不會再讓妻子、兒女失望了。
有他這個態(tài)度,陳氏就放心了,替他打圓場,“不用。對了,你們這次回來有什么事嗎?沒事就在家里多住幾天。”
“沒什么大事,就是來看看你們。”姜云珠說。
中午大家一起吃了飯,替陳老爺子過壽辰,一家和樂。
下午,姜云珠拿出一些東西給眾人。是棲山居跟茶不涼的房契跟地契,還有一疊銀票。
去年姜云珠再次交房租的時候,就直接買下了棲山居的房子,現(xiàn)在這兩家店鋪都是她的產業(yè)。
“這是?”姜城等人驚詫。
“我遠在京城,打理這兩家店鋪也不方便。”姜云珠道。
“我可以幫你……”陳氏急忙說。
姜云珠止住她的話,“我現(xiàn)在有新生意,賺得比這個多多了,這兩家店鋪對我來說可有可無。”她說的是實話,這次她回來,也是想順便處理一下這件事。
“這兩家店鋪是咱們一家人一起做起來的,我也不忍心關停他們,所以我想把它們交給你們。”她繼續(xù)道。
陳氏等人當然不肯要,那兩家店鋪在姜云珠看來不算什么,可于他們來說,卻值很多錢。
姜云珠早就想好了,她將棲山居的房契跟地契塞到陳氏手中,“娘,棲山居就給你。當時咱們一起賣早點,往礦上送飯,就屬你最辛苦。”
想起以前那些日子,她唏噓不已。那時陳氏真的是一天到晚忙個不停,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若不是她,她的生意不會做的那么好,也沒有后面的事了。
“我是你們的娘啊,辛苦點是應該的。”陳氏道。
姜云珠把她的手合上,讓她握住那房契地契,隨后她看向姜云雪,“云雪,這茶不涼,我想留給你,算我的私心吧。”
當時創(chuàng)業(yè),姜云雪也沒少幫忙,而且這個時代,比起姜霖,她知道姜云雪以后肯定更難。她希望她有了茶不涼以后,能過得更從容些。
姜云雪明白她的意思,瞬間紅了眼睛,“姐……”
姜云珠拿起那疊銀票。
“姐,你可別給我,我自己賺就行。”姜霖趕忙道。
姜云珠笑了笑,把銀票遞給姜城,姜城不要,最后只能收下后,他又把銀票乖乖交給陳氏。
眾人又笑了,姜云珠也心情很好,這樣她就放心了。
晚上,姜云珠跟沈鳳鳴就住在姜云珠以前住的那間屋子,這屋子陳氏一直給她留著,時常打掃,里面一切都沒變。
姜云珠看著那熟悉又簡單的屋子,瞬間想起很多事。她轉過頭看向沈鳳鳴,她有很多話想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