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開發(fā)(二)
1912年1月24rì,一些被排擠在六國銀行團之外的英法比國銀行組成了一個國際財團,以比利時的華比銀行為代表,開始秘密和北洋zhèngfǔ進行接觸并就貸款事宜進行談判。
相對與咄咄逼人的五國銀行團,這個華比銀行的條件就已經(jīng)不是用溫和可以形容了,簡直就是溫柔。合同規(guī)定借款利息五厘,九七扣,簽訂合同十五天后付款;中國以通常歲入以及京張鐵路的凈利和財產(chǎn)為此項借款的擔保,并同意給該財團以出借一千萬英鎊的優(yōu)先權(quán)。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指明借款用途。那還有什么可猶豫的,果斷簽,這一借款史稱比國借款。
3月14rì,雙方簽約,第一筆款子約100萬英鎊即可到賬。消息傳出,立刻引起了五國銀行團的不滿,他們立刻指責袁世凱不守信用,各國公使也向袁世凱施壓。最終4月29rì,袁世凱不得不退還了比國借款,繼續(xù)向五國銀行團借錢。
于是人類歷史上最強買強賣的一筆銀行業(yè)務誕生了,五國銀行團也因為自己的驕橫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請大家記住他們的名字:英國匯豐銀行、法國東方匯理、德國德華銀行、俄國華俄道勝銀行、rì本橫濱正金銀行。
而華比銀行最終沒能和北洋zhèngfǔ建立業(yè)務關(guān)系,一千萬英鎊的貸款額度依舊躺在這個銀行的賬本上。弗蘭基先生希望能把這筆錢借出去,而葉祖文回到漢口后到處宣傳王振宇的湘西大開發(fā)計劃也引起了弗蘭基的注意,他約了禮和洋行漢口分公司的經(jīng)理的漢斯,以及盧森堡的菲利克斯,一起拜會了葉祖文,并且明確的希望能了解湘西大開發(fā)計劃的詳細情況,如果可能,希望能為這個項目貸款和招商。
這方面比利時以前和大清的湖廣總督張之洞有過合作,當初全長1200多公里的盧漢鐵路就是比利時人出資承建的。
盧森堡也是一樣,漢陽鋼鐵廠的總工程師就是盧森堡人呂貝爾。
至于德國禮和洋行,很多中國的橋梁和鐵路建設(shè)都有他們的影子。不過最著名的還是青島的建設(shè),這家洋行出力最多。王振宇一聽到這個禮和洋行的大名,就立刻來了興趣,自己正打算在安江建設(shè)整個湘西的首府呢,缺的就是有這方面經(jīng)驗的人才和公司,這不,自己送上門來了。。。
作為熟知歷史的未來人,王振宇在割據(jù)一方,發(fā)展力量的初始也曾考慮過引進外資的問題。這不單單是個資金的問題,還有技術(shù)的問題在內(nèi)。
這個時代的中國,雖然經(jīng)過了洋務運動數(shù)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定的工業(yè)基礎(chǔ),但是這種基礎(chǔ)是單薄的。相當于后世中國足球不去搞基礎(chǔ)xìng建設(shè),不去搞管理制度改革,而是滿足于選拔幾十個苗子搞一個留洋隊一般。洋務運動就是一個以不觸動大清根本制度為標準的中國足球式的改革運動,這樣一棵根基不正,目標不明的樹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長出什么好果子。
結(jié)果幾十年過去了,洋務運動雖然開了幾朵鮮紅的花兒,卻依然改變不了中國的一片蒼茫。
相比之下,王振宇的控制范圍雖然局限于湘西一地,這個地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通放眼全國都是很垃圾的。但是就統(tǒng)治基礎(chǔ)而言,卻是領(lǐng)先于這個時代的。
一個政權(quán)崩潰的前兆,就是權(quán)力和利益被高度集中。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實在的高級動物,當你一家壟斷了全部的好處,別人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自身的境遇,卻只能為你的幸福增磚添瓦的時候。大家就會做出兩個選擇,第一是沉默,第二是爆發(fā)。
很多人會疑問,沒有第三個選擇嗎?有的,不過只有一個人會選擇第三個選擇,無私奉獻的雷鋒。
為什么后世的中國足球搞不上去?就是因為一切都被小圈子化了。
管理權(quán)力始終被掌握在足協(xié)及其上級部門體育總局手里,而足球投資方除了出錢就不被允許有任何發(fā)言權(quán);
球員和教練的選用始終在管理部門手里,而他們選用人員的標準就只有一條,論關(guān)系的遠近親疏;
聯(lián)賽的分紅也永遠是管理部門拿大頭,當然這也是他們死抓著管理權(quán)不放的原因;
至于這個行業(yè)投資人的利益,那就用一句英語就概括了:hocareyou?誰管你?
時針指向2013年,在一百年后的中國尚且如此,那么我們看回到1912年一百年前的民國。
在湘西這么個苗漢雜居,土匪,哥老會,神兵,商會各種勢力交集的小地方,四府二十縣的實際統(tǒng)治者王振宇卻進行了一場堪稱顛覆xìng的政治改革。
他依仗著自己手里的軍事實力,在短短數(shù)月內(nèi)成功的整合了湘西的各方勢力。而他能夠獲得各方勢力認同的原因非常簡單,大棒加胡蘿卜。
對于威脅他統(tǒng)治的,不服從他的,一根大大的殺威棒就毫不客氣的朝著你腦袋砸了下來。現(xiàn)在在靖州縣的西門,當初糾集在一起攻打縣城的楊守銀等四十多個匪首的腦袋還掛在那里,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風干,完全看不出模樣了,但是震懾的效果依然。。。
對于支持他的,他的回報也是立竿見影的。他開了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的一個先河,把地方的民政權(quán)力交給了這些支持者。其本質(zhì)和后世的土地責任承包制是一樣的,縣人治縣,民政自理。各地的宗族勢力,商幫勢力,社會名望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發(fā)現(xiàn)自己從官府統(tǒng)治之下突然轉(zhuǎn)到了官府的頭上。只要交足了鎮(zhèn)守使大人的稅,他們就可以在家鄉(xiāng)這一畝三分地上對軍隊以外的事情商量著辦。縣長由自己任免,縣政由自己制定,再也沒有居心叵測的空降官員來此剮地皮,再也沒有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這種當家作主的感覺讓大家愿意拿出自己家的私產(chǎn),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修修路,搭搭橋,辦個學堂什么的,因為這些錢不會被原來的上官所貪墨,而這些基礎(chǔ)設(shè)施的改善,自己和子孫也能享用。
財富可以大大方方的擺出來,亮一亮,曬一曬,不用擔心被官府盯上了,相反現(xiàn)在的官府還得擔心被自己盯上,這種感覺太美妙了。
當然在這些地頭蛇看來,改革還是有些不完美的,第一,他們在地方上還是不能肆意妄為,因為鎮(zhèn)守使居然派出了所謂的司法機構(gòu),法院和檢察院。前不久還剝奪了十幾個違法犯罪的議員的身份,其中四個被押到洪江執(zhí)行了槍決。人們總喜歡擁有制約別人的權(quán)力,同時討厭自己的權(quán)力被別人制約,鎮(zhèn)守使的存在,讓他們感覺很受制約;
第二,在湘西的地盤上,自己這些人無論多么有錢有勢,都要被鎮(zhèn)守使大人給死死的壓著。權(quán)力迷人眼,鎮(zhèn)守使如果能消失,縣人治縣變成湘西人治湘西那就更完美了,但是大家終歸還是要面對現(xiàn)實的。放眼全國,雖然到處都在高喊mínzhǔ,高喊立憲,高喊還政于民,可真正能把民政交給地方的,就這位王大帥了。
是的,王大帥,這個充滿了軍閥意味的稱呼已經(jīng)在各縣士紳中廣為流傳開了,一般用來指代和敬稱我們的王振宇同學。
研究民國歷史的史學家也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中國的mínzhǔ之父,究竟是提出三mínzhǔ義的孫中山呢?還是這個看起來有些dúcái**的王振宇。。。
不過在1912年8月,比利時人弗蘭基卻對王振宇下了一個準確無比的判斷:“這是一個擁有超強控制力的人,我可以斷定:在至少未來十年里,除非遭到重大外力打擊,否則這位鎮(zhèn)守使在湘西的統(tǒng)治將如扎伊爾的鉆石一樣堅不可摧。他的勢力范圍,值得我們冒險去投資,更為重要的是,他和其他野蠻粗俗貪婪腐朽的中國官員不同。從所謂的縣人治縣地方自治政策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懂人權(quán),**律,而且很務實的官員。他既然能夠保護本國商人的私人財產(chǎn)不受侵犯,自然也就能讓我們的投資得到保護。”
其實弗蘭基先生的判斷還是存在一些誤差的,王振宇沒他講的那么懂人權(quán),就算是來自后世,由于所接受的教育和國情的原因,王振宇對于人權(quán)的概念也是相當模糊的。所以殺起反對者來他是不會有半點心軟的和含糊的,至于法律,王振宇的理解可以用十個字概括:“法律是為統(tǒng)治者服務的。”
他之所以選擇縣人治縣,地方自治的原因非常簡單:
第一,他不是湘西人,而是寶慶人,要獲得支持,就必須拿出足夠的籌碼,不然中國人強烈的地域排他xìng就會讓沒有省zhèngfǔ支持的他稱為一個短命的統(tǒng)治者;現(xiàn)在好了,他這個籌碼一開出來,省zhèngfǔ換誰來也取代不了自己了。
第二,他需要錢,要想在這個時代出人頭地,沒有實力就是鬼扯。而實力這個東西落到實處就是發(fā)展經(jīng)濟和擴充軍隊,貌似這兩樣都是要大筆資金投入的。而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好處,不把利益進行捆綁,jīng明的商人憑什么掏錢出來啊?難道真的高喊一個湘西大開發(fā)計劃,湘西人就會紛紛慷慨解囊啦?做你的中國夢去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普通人看來,王振宇有個背景的人,他族叔就是王隆中啊。可是實際上,對比袁世凱,孫中山這些集團利益的代表人物而言,王振宇依然只有一個背影。
一個勢力要成氣候,絕對不是靠一個金手指隨便點幾下就行了的。軍事上需要人才,政治上需要人才,經(jīng)濟上更是需要人才。你算算,二十多個縣,你得要多少人才才罩得住?王振宇罩不住,所以干脆,你們自行料理吧。哥只要把槍桿子抓牢了,什么人才那都是替哥干活的,而且還不用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