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飛向藍天
熱氣球,是利用加熱的空氣低于氣球外的空氣密度以產(chǎn)生浮力的原理實現(xiàn)飛行的。熱氣球主要通過自帶的機載加熱器來調(diào)整氣囊中空氣的溫度,從而達到控制氣球升降的目的。1783年,孟格菲兄弟完成人類首次熱氣球旅行;1999年,人類首次利用熱氣球完成了環(huán)球飛行的壯舉。
中國熱氣球運動開始得較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方才引入。1982年美國著名刊物《福布斯》雜志創(chuàng)始人福布斯先生帶著他的熱氣球訪問了我國西安、洛陽、北京。在北京的八達嶺長城腳下,福布斯先生駕駛熱氣球飛行近半小時,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大陸上的第一次熱氣球飛行。
本市的“冒險者”熱氣球俱樂部是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熱氣球俱樂部,它位于市郊的一個山谷之中。當路浩天帶領路小果三個進到熱氣球停放地時,只見那里停放著一些很大的熱氣球正在加熱充氣。熱氣球的球囊上是由藍、黃、白三種顏色混合而成的豎形條紋,色彩鮮艷,耀眼奪目。在熱氣球旁邊圍了一群人,中間一個穿著教練服的中年男子正在講解熱氣球的基本知識:
“熱氣球由球囊、吊籃、燃燒器等組成。首先是球囊,它由透氣量極小的軋光尼龍或滌綸縫制而成;底部有一個很大直徑的開口,開口裙邊是用阻燃面料制成;球囊頂部有一排氣口,供應急情況和著陸后的排氣使用——”
中年男子說完又指著飄在空中的彩色“大氣球”介紹說:“這是熱氣球的關鍵構件——球囊,球囊內(nèi)的氣溫可控制氣球的升與降。球體內(nèi)氣溫高,氣球浮力增大,氣球就會迅速上升——反之,如果球體內(nèi)空氣溫度下降,球體產(chǎn)生的浮力小于球體自身重量和載重,氣球就開始下降。飛行員在氣球吊籃內(nèi),操縱著燃燒器的燃氣開關,隨時調(diào)整熱氣球囊體內(nèi)氣溫,也就可以操縱熱氣球上升、平飛或下降?!?/p>
“吊籃為什么用藤條編制而不用金屬的呢?這藤條不會斷裂吧?”人群中有人指著吊籃擔心地問。
“當然不會斷裂,大家放心吧,這些藤條是從東南亞進口的材料,非常結(jié)實。我們用藤條做吊籃是為了在著陸時能起到緩和沖擊的作用?!苯叹殕T非常流利地答道。
“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進入吊籃呢?”人群中又一個乘客插話問道。
“現(xiàn)在就可以進入了!現(xiàn)在,請大家穿上我們?yōu)槟銈儨蕚涞拿抟?、運動鞋和帽子?!苯叹殕T用帶有命令的口吻說道。
路小果擠到前面問道:“叔叔,我們已經(jīng)穿著厚衣服了,為什么還要穿你們準備的衣服呢?”
教練員回頭看著路小果說:“我們準備的衣服是純棉制作的——純棉制品不易燃燒,穿著這樣的衣服會更安全,所以,大家必須穿我們準備的純棉衣物、運動鞋、戴有檐的棉帽子?!?/p>
“大家注意,我念到名字的乘客請留在這個吊籃?!迸赃呉粋€看著很結(jié)實的年輕人咳嗽兩聲,拿著一張紙念了起來,“路浩天、路小果、明俏俏和羅小閃你們四個乘坐這個熱氣球,沒有念到名字的到那邊去?!?/p>
于是剛才圍著的一群人跟著教練員向另一個熱氣球走去。路浩天幫著路小果和她的兩個小伙伴穿好了棉衣,走到吊籃跟前。剛剛念他們名字的年輕人轉(zhuǎn)身對路浩天自我介紹道:“路先生,您好!我是你們的飛行員阿吉?!庇种钢磉叺牧硪粋€年輕人說:“這是我的助手,大家叫他小六就行了。”
“您好!我是大學教授路浩天!”路浩天伸手跟阿吉握了一下,又問,“阿吉,我們可以‘飛’了嗎?”
“當然,路教授,要是你們準備好了的話,咱們就可以上吊籃了?!卑⒓鸬馈?/p>
飛行員阿吉大概二十多歲,長得很壯實,身高有一米七多點的樣子,頭上戴著一個紅色的棒球帽;助手小六十七八歲,看著要瘦小一些,皮膚黝黑,目光炯炯有神,看著很機靈,小六也戴著一頂棒球帽,不過顏色卻是綠色的。
“阿吉,我們的背包可以帶上熱氣球嗎?”路浩天問飛行員阿吉。
“當然可以了,教授?!卑⒓鸬?,他又向叫小六的助手喊道,“小六,把三位小同學送進吊籃,準備——點火!”
“好咧!”叫小六的助手應了一聲,對路小果三個喊道,“小朋友們,咱們上吊籃,起航嘍!”
小六說完,將路小果、羅小閃和明俏俏分別抱進吊籃,然后他又扶著路浩天進入吊籃。這是一個限乘六人的中型熱氣球,六個人加上他們的行李裝備正好將吊籃塞得滿滿的。吊籃由藤條編制而成,長約2米,寬、高均約1米。吊籃四角放置了4個熱氣球?qū)S靡夯瘹馄亢陀嬃科鳎坏趸@內(nèi)還裝有溫度表、高度表、升降表等飛行儀表;在他們的頭頂上,有四個白色金屬做成的圓形噴火加熱裝置。
助手小六又檢查了一遍吊籃的繩索,確認一切正常以后,開始點火。
“砰!”隨著一聲類似于爆炸聲的巨響,點火器在一瞬間噴出高達好幾米的火焰,呼呼作響。四人都是第一次乘坐熱氣球,并沒有心理準備,都被點火的聲音嚇了一跳,驚恐地瞪著上面,手卻不由自主地抓緊了吊籃。
加熱裝置噴出來的火焰越來越大,隨著吊籃一陣“吱吱呀呀”的聲響,熱氣球慢慢地帶著吊籃離地升起。
“飛起來了!我們飛起來了!”路小果忽然興奮地拍手歡呼起來。
羅小閃取下頭上的棉帽,也興奮地揮舞著叫喊:“啊!——我們飛起來了!”
明俏俏振臂高呼:“藍天,我們來了!”
“同學們,要不要為我們漂亮的熱氣球取一個名字呀?”飛行助手小六童心未泯,對正歡呼著的三個小伙伴提議說。
“好啊!好??!”路小果和明俏俏都拍手贊同著。羅小閃搶先說道:“我來取,我來取,我看就叫‘冒險號’吧!代表著我們要乘著熱氣球去冒險的意思,你們看好嗎?”
“同意!”
“我也同意!”
羅小閃的提議立即得到了路小果和明俏俏的贊同。
“好!這個名字取得好,正好跟我們俱樂部的名字一樣,聽著霸氣!”飛行員阿吉笑著說。
慢慢地“冒險號”越來越高,隨著熱氣球不斷攀升,小伙伴們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腳下的草地像是山谷里鋪就的一塊綠色的大地毯;眼下的山谷,許多形狀奇特的小山峰忽然拔地而起,——有的成了圓錐形;有的則成了圓柱形和蘑菇形;有的上罩圓錐形石塊,像是頭上戴了頂帽子,千奇百怪。起伏的山巒像一個個精靈般地屹立在山巒和崖谷之間,蔚為壯麗。而更為壯觀的是遠處和他們一樣爭相升空、此起彼伏的熱氣球,它們顏色各異,飄浮在山谷之間。
飛行員阿吉熟練地通過手中的操作桿掌握著“冒險號”的飛行高度。助手小六則在旁邊嚴密地注視著各種儀表,報著儀表的讀數(shù)。
“冒險號”繼續(xù)在慢慢地飄浮升高,遠處是一望無垠的藍色天空,而大籃子底下是一片片起伏的山巒。
大伙兒全部沉浸在波瀾壯闊、和諧美妙的場景之中,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悄悄向他們逼近……
Tips:雪地冰川探險生存裝備之睡袋
睡袋就是睡覺時用的袋子。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睡袋都有舒適溫度和極限溫度的標識,舒適溫度是使用者在整夜睡眠中的一系列溫度,有最高和最低限度。最高舒適溫度是指在睡袋中感到熱但不是出大量汗水的那種熱,一般情況為睡袋拉鏈打開,手臂放在外面,睡袋頭部不收緊等。睡袋填充物主要有兩種,羽絨和化纖棉,此外還有單層的抓絨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qū)以高質(zhì)量的羽絨制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睡袋的作用僅是用來保持熱量盡量少的散失,而睡袋內(nèi)的人體則不斷產(chǎn)生熱量保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