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涵家的生意經(jīng)之傳統(tǒng)中的創(chuàng)新
當大家都在忙著殺價拼圖案的時候,涵星老爸已經(jīng)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
為防止商業(yè)機密外泄和影響創(chuàng)作靈感,老涵特意把自己鎖在家里三天。經(jīng)過不斷地探索,終于在第三天下午完成了他的第一套“溫火燙藝”,并在當天晚上就制成一千六百多張門簾。
第二天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于是大家也依葫蘆畫瓢,開始了閉關修練的艱難創(chuàng)新的過程。
上天是公平的,既然讓你受夠了苦,總會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于適當?shù)难a償?shù)模瑢Π桑?br/>
一眾人修練若干天后,不僅沒有練出精美的立體作品,竹簾倒是燒壞了不少,大家用這燒壞的竹蔑點煙,一根可以點半道街。
但能點煙管神馬用?還沒火機好用。
于是一眾人就坐到涵星家里不走,耍起了無賴,要取真經(jīng)!
不走倒不怕,關鍵是影響產(chǎn)量啊!那邊的合同還得履行呢。
于是老涵靈機一動,答應三天后將這獨門絕技傳于大家,終于贏得了難得的清閑。
重點是大家趕緊點可以把這幾天的合同完成!
三天之約一閃而過,大家一起擁到了涵星的家。
抬頭一看,呵,好大的黑板!
黑板上寫著兩排字,第一排是:“溫火燙藝培訓會。”每二排是:“培訓費每人兩千元”!
大家猛抽一口涼氣!老涵這招夠狠!
人家說傳授技術,但人家沒說不收費啊!你沒交費,對不起,該干嘛干嘛去!你交費學了,無形中自己又增加了成本,還讓老涵連明年的簾子錢也掙去了!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上了,總之就是不想掏錢。
不過你用腳指頭想想,人家吃飯的技術,哪有憑空傳你,讓你搶飯碗的道理!
這時老涵打了個哈欠,咳嗽了一聲說:“既然大家不想學,就散了吧,我還忙著呢。昨天有一客商出九萬元買我的技術,我都沒賣。”轉(zhuǎn)身回屋睡去了!
確實,為了趕制上一批貨都三天多沒睡覺了,太累了。
留下一幫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先回去找家人商量一下吧,對精明的生意人來說,兩千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關鍵是還被名不見經(jīng)傳的大家太熟悉的老涵給拿去,確實讓人不舒服。
下午大家商量著一起到老涵家時,老涵剛從紫陽市里回來。
一看大家都來了,淡淡的一笑,“行,我就知道大家會來的,來屋里請!”
大家到屋里交了培訓費,涵星媽媽收了錢,開了單據(jù),就駕駛著自家的三輪車到鎮(zhèn)上存進了銀行。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其實我看了你們做的工藝,做得很下功夫,也很認真。咱們當中很多人在這之前就已經(jīng)認真地研究過我的機器,從外表看,你們的和我的機器是一樣的,但你們卻沒有看到最本質(zhì)的東西――恒溫控制器。”老涵神密地說。
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家的也是“溫火”,卻把竹簾給燙傷了,原來缺少了關鍵部件!
要知是這樣,還不如早些花這二千塊錢,反正到后來也沒少花,失去了大批市場,還燙壞了不少辛辛苦苦編好的簾子,得不償失,相見恨晚啊!不是自己不聰明,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大家跟我來,”老涵說著,就把“學徒們”帶到了廠房里。
老涵家的廠房其實就是家里的北屋,東里間亂七八糟的堆放了各種已經(jīng)制好的牌型,西里間是倉庫,平時放制好的成品,而中間是操作間,也是編制竹簾并印花燙花的地方。
這里大家并不陌生,因為這也是所有人等“偷藝”的地方!
老涵從操作案上搬起那套燙花模具,費勁地反轉(zhuǎn)過來,大家這才發(fā)現(xiàn)模具的下方有一個長方形的小黑匣子,有四條紅藍線接上。邊上還有兩個開關。
“我們的模具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對燙的火候的掌握問題。”老涵接著說,“由于設定的溫度是恒定的,這就需要對時間作嚴格的控制,時間長了,就會燙焦而讓竹蔑失去彈性而折斷;時間短了,花型就會沒有顏色,這個竹簾也就畫虎不成反類犬了,就是次品。”
學徒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并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操作經(jīng)驗,愈覺得老涵講得有道理!
仔細想想,好像這番道理自己也能琢磨也來,不過以前為啥沒想明白呢?
作為一個資深的創(chuàng)新典型和師父,老涵還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只是大家已經(jīng)開始想像上馬新設備以后數(shù)錢的樣子了。
沒啥神密的,不就是一個什么“恒溫控制器”么?有什么了不起的?這時大家已經(jīng)有些耐不住了,恨不得馬上回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