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一位王爺最后的旅程 一
吳襄之所以對高陽如此恭敬,一方面是不想高陽太過計較自己之前作戰(zhàn)的時候躲的那么遠,隨時準備逃跑的事情。雖然高陽給他的命令就是待在那里等著戰(zhàn)場出結(jié)果。(高陽是害怕這位有名的長跑冠軍再玩一次賣隊友的表演,影響到新軍的軍心士氣。畢竟是初次上戰(zhàn)場。而且京營的戰(zhàn)斗力實在是不提也罷。最后干脆就沒讓他們跟上來丟人現(xiàn)眼。)還有就是,就算是高陽真的下命令讓他們上前接戰(zhàn),估計這些軍士們也沒有那個膽子。
還有就是,吳襄這次可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欽佩著高陽!作為一名常年在遼西前線和建虜們多次交手的高級將領,他吳襄對于建虜們的戰(zhàn)斗力可是有著最為直接的了解!野外浪戰(zhàn),能獲勝就已經(jīng)罕見,斬首過千更是毫無前例的大勝!
“起來吧。”高陽抬抬手示意吳襄和高第先站起來。等到兩人全都站起來之后,高陽才揚起下巴,輕笑著說道“怎么樣?我之前沒說錯吧?滿清軍隊并沒有傳說之中的那么厲害。也沒見他們身高丈八三頭六臂,身上貼個符就能刀槍不入的。打起來也是輕輕松松的很。”
“是是。大人英明神武,小小建虜自然不在話下。”吳襄急忙拍著馬匹。剛剛高陽的話要是換個人來說,吳襄能一個大耳刮子就扇過去!尼瑪什么叫做輕輕松松?這些來年死在這遼西走廊的明軍不知道已經(jīng)有多少萬了!說是大地浸透鮮血,枯骨滿地也毫不為過!打的這么辛苦,眼淚都要流干了,居然說是輕輕松松?
只不過這這話是今天剛剛輕松獲勝的高陽說出口,他吳襄哪怕心中再不樂意,也只能苦笑著接下。誰讓人家打贏了呢。
“好了。”高陽咳嗽一聲。擺擺手說道“之前的事情過去了就不說了,現(xiàn)在談談接下來該怎么辦。戰(zhàn)事還要繼續(xù)。寧遠之圍還沒解,滿清軍隊也還沒有擊潰。現(xiàn)在還不是慶功的時候。”
“這個?”同時皺起眉頭的吳襄和高第互視一眼,之后又同時轉(zhuǎn)過頭去。他們心里想的都一樣。雖然說這次打了個難得的大勝仗,斬首無數(shù)。但是實際上滿清軍隊那里的損失并不算是多么的嚴重。至少真夷的損失并不大。取得的戰(zhàn)果更多是包衣奴才和蒙古人。而聽高陽的意思,這是想要繼續(xù)進攻啊。雖然勇氣可嘉,但是實際上嘛,這就要另說了。
滿清真夷的戰(zhàn)斗力和這些奴才外藩的蒙古人不同,那些可都是真正的強兵啊。吳襄他們已經(jīng)不知道吃過多少虧,流過多少血。現(xiàn)在又要和這些悍勇的強兵交戰(zhàn)。沒開始之前就已經(jīng)害怕到不行。他們早就已經(jīng)被嚇破膽了。
神色清冷的高陽點燃根香煙安靜的坐在椅子上。翹著腿看著面色忽明忽暗的兩人,一言不發(fā)。軍帳之中的氣氛很快就沉寂下來。
過了好一會之后,高陽掐滅香煙。挑了挑眉梢,拍了拍手站起身來,神色淡然的說道“我決定明天繼續(xù)向?qū)庍h城前進,前去解救吳總兵官。”高陽的話讓吳襄和高第兩人同時身形一顫,臉色頓時就垮了下來。尤其是吳襄,這次可是去解救他兒子的,哪怕他再不情愿。他也不能說出個不字!
高陽看著面色難看的兩人,微微搖頭。將為兵之膽,這兩位總兵官都如此害怕滿清軍隊,那就更不用說他們手下的那些兵了。這種隊友帶過去也只有扯后腿的份。想要指望他們做些什么。那簡直就是在癡心妄想。
好在高陽原本就沒有帶著他們一起去的打算。畢竟他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演練馬拉松賽跑的。帶著長跑冠軍們?nèi)プ鍪裁矗?br/>
“不過。”高陽一句不過又將兩人的目光扯了回來。勾起嘴角,微微一笑。高陽輕聲說道“我擔心滿清會派人來抄咱們的后路。所以我想請兩位大人帶著你們的部屬留在大營之中,守好咱們的退路。等著我大獲全勝的消息。”
高陽這可是白給的面子了。此處距寧遠城還有數(shù)十里地之遙,大軍前行去作戰(zhàn)。吳襄他們留在這里只需要等消息就好了。高陽要是打贏了他們就可以屁顛屁顛的跑過去蹭好處。要是高陽輸了(這根本不可能。)無論是他們就此直接投降,或者先跑回山海關之后。等著滿清軍隊開過去再投降都無所謂。
“大人英明神武,此去必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末將在此恭候大人得勝歸來!”吳襄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是高陽在給他們留面子呢。急忙站起身拱手行禮。他身旁的高第也不傻,很快就反應過來,也急忙站起來說好聽的話。兩人心中幾乎同時松了口氣。不用直接面對滿清大軍,真好。
“嗯。”高陽點點頭“那這邊就拜托你們了。明天凌晨大軍出發(fā)之后,你們要好生照看好后路,明白了嗎?”。
高陽這邊準備開往寧遠的時候,滿清那里也已經(jīng)做出了應對之策。有鑒于阿巴泰將高陽的新軍描述的極為兇猛,哪怕心中依然不是太過在意。多爾袞最終還是派出了鑲白旗旗主,多羅豫郡王多鐸統(tǒng)帥著鑲白旗的四十六個牛錄的披甲人和余丁。還有各旗公出的兩千余名余丁,蒙古八旗出兵兩千甲兵,外藩各部落的蒙古騎兵三千余人。再加上大量鑲白旗的旗下包衣,總兵力超過了一萬五千之眾。這些兵馬大部分都是騎兵部隊。留在這寧遠城下也沒什么用處,去野戰(zhàn)正好。
和之前阿巴泰的部隊不同,作為多爾袞的親兄弟,多鐸的鑲白旗之前是努爾哈赤的鑲黃旗換旗換來的。是滿清起兵之時就有的最強精銳。他這次帶來的鑲白旗四十六個牛錄之中,單單是巴牙喇就有近五百人。而甲兵則是超過了兩千人!這些巴牙喇和甲兵才是滿清的核心精銳。此外還有鑲白旗旗下的余丁也超過了四千之眾。
這次多爾袞率軍入關是為了奪取大明天下,去中原享受那花花世界。在出征之前就已經(jīng)下令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男丁全部入役。按照二抽一的標準,單單是跟隨多爾袞前來的真夷就超過了五萬之眾。此外還有不少私下里悄悄跟過來想要發(fā)財?shù)钠於。瑪?shù)量很多。
多鐸今年不過才三十余歲,正是精力和斗志最為旺盛的時候。阿巴泰的慘敗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心情。在軍隊集結(jié)完畢之后,意氣風發(fā)的多鐸就此踏上了這趟死亡之旅。
高陽通過先進的偵察手段很快就獲知了滿清軍隊出擊的情況。在詳細分析各方面的情報之后,高陽最終將戰(zhàn)場設置在了距離此時宿營的營地大約前方十多里地的一處空曠區(qū)域之中。他要在此處徹底擊潰前來阻擊的滿清軍隊。之后再向前走就是寧遠城了!
簡單休整一番,一夜無話。
第二天天還未亮的時候,新軍軍士們就在起床號的催促下早早動身洗漱完畢。用過豐盛的早飯之后,軍士們整理好各自的行裝,檢查武器裝備彈藥。在水車那邊灌滿水壺之中的水。再領取雙份干糧,就是壓縮餅干和巧克力等物資之后。數(shù)萬大軍跟隨著各自連隊的旗幟,在昏暗的夜色之中離開了這處大營。
“真乃當世強兵啊。”一直在一旁觀看著的高第圓睜著布滿了血絲的雙眼,低聲自語道。他一整個晚上幾乎都沒有睡覺。沒辦法,心里太過緊張。
他的心里很明白,這次要是贏不了那就要亡國了!大明已經(jīng)再沒有任何軍馬可以調(diào)派到這遼西的無底洞來。要么打贏了之后大家你好我也好。要么就是一起完蛋。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
“吾觀其軍令行禁止,軍容嚴整。軍士行進之間進退有據(jù),無人大聲喧嘩,也無人四處跑動。單單是這股氣勢,咱這么多年以來,也只有在當年戚爺爺留下的浙兵身上曾經(jīng)見過!”一旁的吳襄用一種難以形容的語氣輕聲說道“這次或許,真的能贏?!”
當年渾河血戰(zhàn)的時候,三千浙江兵就幾乎蹦斷了滿清的滿嘴牙口。而這次高陽帶來的新軍,是四萬!除了百戰(zhàn)余生的氣勢和戰(zhàn)陣上的經(jīng)驗之外,這支新軍無論是哪一個方面相比當年的浙江兵都相差無幾。而且他們在武器裝備和情報偵察方面完全是跨時代的領先!很快就將以一種神兵天將的姿態(tài)震撼所有人的心!
高陽選擇這么早出發(fā)是有原因的。通過戰(zhàn)場偵察,他選擇了一處對于他的軍隊來說極為有利的地形。
趁著夜色前行十余里地,在天亮之后就將到達一處雙方軍馬的必經(jīng)之處。這片地方名字叫做黑臺子。
東北這邊的小山坡都叫做臺子。高度并不高,只是一般的普通山坡。筆直的官道在山腳下通過。山包后面有一個早已經(jīng)被廢棄的小村子,村名就叫黑臺子。山包的前方是廣闊的平原,視線良好。這絕對是一處極佳的阻擊戰(zhàn)場。對于防守一方極為有利。
高陽選擇在這里讓滿清軍隊碰個頭破血流!(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