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尋修客棧遇父仆
等楊修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關(guān)海山正在一旁靜靜的坐著。
看到楊修醒來,關(guān)海山?jīng)]有任何的驚訝,通過把脈之后他知道這孩子很快就會醒轉(zhuǎn),因此坐在一旁等候,“孩子,你醒啦!”
楊修摸了一下還有些發(fā)蒙的額頭,看向關(guān)海山,道:“爺爺,我這是怎么了?”
“沒事,你只是精神過度疲憊,身體過度虛乏,現(xiàn)在醒來了就好了,來,起來把這參湯喝了”。
關(guān)海山作為驚世名醫(yī),自然知道自己的孫子身體是什么狀況,因此早已備好參湯等待。
“哦……”。
楊修坐起身子,可能是太渴的緣故,接過參湯便牛飲了下去,猶如喝水一般還意猶未盡。
“修兒,你是不是在書房出現(xiàn)什么狀況了?怎么會暈倒在那里?手還被割傷了,要不是我聞到火房傳出的焦味出來看看,還不定出啥事呢,弄不好伙房都得被你子給點了?!?br/>
知道楊修沒事,關(guān)海山話也輕松了很多,接過瓷碗放到一旁平和道。
“我也沒明白是咋回事,我就是不心切破了手指,就去書房拿金瘡藥止血,然后不知道怎么就暈倒了,對不起啊爺爺,我把你的寶貝醫(yī)書給弄毀了”。
楊修依稀記得自己好像一不心把醫(yī)書給弄毀了,其他的朦朦朧朧的一團糟,什么也沒有想起來。
“毀就毀了吧,反正爺爺也看不太明白,只要你沒事就好,現(xiàn)在你還有點虛,得好好再睡一覺,先休息吧,有事明再,你還得再緩緩才斜。關(guān)海山示意他躺下,現(xiàn)在孫子沒事了,他也得好好休息一下。
老人的沒錯,這時的楊修已經(jīng)倦意上涌,看來還得補覺。
“嗯,還是感覺有點乏,爺爺也快去休息吧,這兩辛苦您了”。楊修不好意思道。
“傻孩子,爺爺照顧孫兒還不是應(yīng)該的,快睡吧,明醒來你就好的差不多了”。
著關(guān)海山掖了一下楊修的被角,起身將參湯碗拿了出去,輕輕關(guān)好房門。
翌日,楊修早早就起來了,石桌之上早已擺好了早點。
“爺爺,吃早點啦!”
“嗯,看來你子沒啥事了,吃完飯你把東西收拾一下,咱們?nèi)ゾ┒迹蛉瘴乙呀?jīng)把房子退給房東了,在這住了一年了,也該去京都了”。
關(guān)海山走出房門,楊修閃身,已經(jīng)到了老人面前將其攙扶住,速度之快,讓人以為眼花所至。
“你子,這么大了還這么愛顯擺”,關(guān)海山輕輕點了下楊修的腦袋瓜子笑道。
“呵呵,感覺好幾都沒有活動了,行行氣”。
“恩,昨聽房東半月后京都會有一個大商會,來自南海北的商人都會聚集在那里,剛好咱們可以先去安頓好然后去看看,不定能有你那父親的消息。
楊修攙扶著老人坐了下來,將筷子遞上,黯然道:“爺爺,您這么大年紀了,本來該孫兒好好孝敬您才是,可是這些年您卻為了我東奔西跑的,孫兒愧對您吶!”
“傻孩子,這些作甚,爺爺眼看也陪不了你幾年了,再不找到你父親,以后你就得一個人了,爺爺心里也是愧疚的很,快吃吧,到了京都安頓下來了有你孝敬的時候”。
“嘿嘿,爺爺一定會長命千歲的,孫兒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的”。
“呵呵,你個臭子,爺爺又不是王八活千年,你在罵爺爺是吧”。著舉起筷子做了個討打的姿勢。
“嘿嘿,孫兒哪敢啊,我剛在張大爺面攤那吃了,爺爺快吃吧,我去收拾東西,再去雇輛車”。著一溜煙的閃沒了。
“這孩子”,關(guān)海山笑著搖了搖頭,自顧自吃了起來。
趙國京都之地,一老一少坐著馬車隨意在繁鬧的大街上徜徉著,街道兩旁店肆林立,腳下一色青石鋪地,前后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墻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zhí)竦瓙芤獾男δ?,無一不反襯出都城民眾對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爺爺,沒想到京都這么繁華,看看這街道,這房子,嘖嘖,太氣派了”!楊修看著都城的繁華,不僅感慨道。
“呵呵,哥,這才哪到哪啊,你這只不過是剛進京都,里面更繁華的緊呢!如果到了子腳下,京都之中的城中城,那才叫一個氣派?!壁s馬車的馬夫聽了在一旁解釋道。
“哦!那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才行,大叔在前面的那個尋修客棧就把我們撂下吧,這眼看再有個把時辰就要黑了,我們先去打個尖”。楊修看到前方有個客棧便道。
“哎!好嘞,這家客棧非常不錯,傳聞這是這家客棧的東家專門為了尋回他的兒子所開的客棧,口碑很好,而且重新裝璜過,環(huán)境也好,價格也公道”。口趕口,話就到。
“歡迎光臨尋修客棧分店,快里面請!”人剛下車,一個二哥就笑著迎了出來,忙著幫其拿行李。
“二哥,可還有客房?”關(guān)海山在楊修攙扶下,隨著二慢慢走向客棧大廳。
“有的,老先生,你們是住一間房還是?”
“要兩間吧,我爺爺覺輕?!睏钚藿拥馈?br/>
“你子,一點都不知道省錢,那就兩間吧”,關(guān)海山笑罵道。
“好的,剛好有兩間上房連在一起的,相互可以有個照應(yīng),兩位這邊稍坐,喝杯茶,的這就去跟您去辦理,請問你們要住幾,如何稱呼?”二熟練的道。
“老朽姓關(guān),這是老朽的孫兒,先住十吧,到時候看情況”。著在懷中取出些了幾枚銀幣遞給了二。
“好的,二位稍坐”,二完麻利的向柜臺走去。
趙國世面貨幣主要有四種,金幣,銀幣,青銅幣,黃銅幣,一般大家都使用銅幣日常消費,一枚青銅幣可換十枚黃銅幣,一枚銀幣可兌換十枚青銅幣,一枚金幣可兌換十枚銀幣,找零以此換算即可。
二走向柜臺,將銀幣交于掌柜并幫其辦理入店登記,掌柜的也是習(xí)慣的向住客看來了一眼。
二見掌柜眼晴習(xí)慣性的看了一眼進來的客人,然后又猛地向兩個客人看去,眼睛都沒眨一下,好像遇到了什么大事一般,整個身體僵在原地,毛筆尖還在不停的抖動。
“掌柜的,您這是怎么了?客人還在等著呢”!
“掌柜的”?二見掌柜沒反應(yīng)便輕輕推了一把。
“嗯?”掌柜被推醒。
“掌柜的,你怎么了?”
這位掌柜沒有理會二的話,忙放下手中的毛筆跑著向客人跑去。
他在兩人前方站定,躬身拱手問道:“敢問老先生可是姓關(guān),名海山,來自齊州城關(guān)鎮(zhèn),事從醫(yī)道?”
關(guān)海山正和楊修談?wù)撘诰┒甲夥康氖?,聞言甚是詫異,看著掌柜道:“正是老朽,敢問哥你是??br/>
掌柜聞言激動莫名,抬頭望,應(yīng)該是望著屋頂,雙手作揖做感謝狀,“上蒼庇佑,終于等到你們了”。
關(guān)海山看了看楊修,又看了看正在感謝上蒼的掌柜,一臉疑惑。
“那這位公子一定是姓楊名修了”。
掌柜的沒有回答關(guān)海山的話,而是一臉的期待更加激動的轉(zhuǎn)頭問道。
“咦?掌柜的也知道我???我們見過還是你找我爺爺需要問診?”楊修也是一頭霧水,想的爺爺醫(yī)術(shù)精湛,不定美名已經(jīng)傳到京都了也不定呢。
正在暗討之際,卻見掌柜突然跪下就磕頭,“奴才王福生叩見少主”。
楊修慌忙彎腰攙扶跪在地上磕頭的掌柜,“掌柜使不得,快快請起,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認錯人了,我不是什么少主”。
這平日里,他到是見慣了被挽回生命的病人給爺爺下跪,但給自己下跪的人這還是頭一遭,不免有些慌亂,更何況還有一屋子人看著。
“是奴才唐突了,關(guān)先生,少主,還請先移駕內(nèi)院歇息,這事來話長,奴才還要把這大的喜事趕快給東家,忙了這些年,終于結(jié)果了,其他的事咱們稍后再可以嗎”?
掌柜王福生也是激動的一時不知道該先做什么,好像就知道一件事,先把這消息通知東家,對于廳內(nèi)驚奇的眼光,他絲毫沒放在眼里,并未覺得這是一件丟饒事,相反,他此時正神采奕奕。
“敢問貴東家是?”關(guān)海山好像猜到了什么,但怎么也不相信剛到京都就碰上了,怎么會就這么巧,但為了明確心中所想,還是問道。
“東家楊巖,家曾在齊州楊家集,正是您的忘年之交”。掌柜王福生忙躬身回道。
“王掌柜,此話當(dāng)真?”楊修突然聽到自己曾日思夜想的名字,心中不知道現(xiàn)在是一種什么樣的滋味,好像除了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其他什么也感覺不到了。
“回少主,千真萬確”。王福生答道。
“是父親,爺爺,是父親,咱們終于找到了他了”。楊修眼睛早已經(jīng)被打濕,此時抱著爺爺什么話也不出來。
“傻孩子,這是好事,別哭,咱們先進去再吧”。老人輕撫了一下楊修的長發(fā)笑道,事情雖然來的突然,但對于活了一百多歲的關(guān)海山來也只是心中悸動了一下而已,至少現(xiàn)在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尋修客棧分店的內(nèi)院,庭院別致,一進來就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院內(nèi)假山,流水,綠蔭成林,青石鋪地,通往室內(nèi),很有曲徑通幽之福
廳內(nèi)三人,關(guān)海山和楊修聽著掌柜王福生的講述,這才知道,原來父親楊巖多年來也一直在尋找他們,王福生雖然不知道這里面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但他自打跟了楊巖起就知道,這位東家三年來所有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方向,基本一大半都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兒子所開設(shè)的。
楊巖,現(xiàn)在可是京都十大首富之一,要最年輕的,應(yīng)該沒有之一,因為他就是京都城最年輕的首富,他的產(chǎn)業(yè)可以遍布了趙國一半的繁華城池,各行各業(yè)都有他的產(chǎn)業(yè)。
三年前,楊巖自打接觸了一位京都的高官開始,就像著了魔一樣瘋狂的高價盤下了離京都四門入口不遠的所有客棧,醫(yī)館,飯莊。
對于所聘請的所有掌柜,交代的除了盡力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意之外,最首要一件事就是一見到外地來的,和關(guān)海山長的像的即刻向他匯報,他還應(yīng)當(dāng)帶著一個十四歲的男孩,長相不詳。
在每一個掌柜上任之前必須先熟記關(guān)海山的畫像,那是楊巖憑著記憶畫下來的,為了不弄的滿城風(fēng)雨,給老人和孩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只有每個行業(yè)的掌柜知道關(guān)海山的長相。
至于具體的,王福生也知道的不是很詳細,只知道遇到相像的一定要問清楚姓名,來處。
他出任掌柜三年來,每都會把關(guān)海山的畫像看上一遍,因為東家曾交代過,這里是從齊州方向過來進入京都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這周邊的客棧最有希望碰到他們,所以絕對不可以有任何的懈怠,每看一遍畫像,是這周邊幾個客棧掌柜每的必修課,都快入魔了。
聽著王福生的講述,關(guān)海山兩人唏噓不已,楊修心里更是感動,畢竟自己的父親和他一樣,都沒有放下希望尋找對方。
“掌柜的,飯菜已經(jīng)準備好了”,二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關(guān)先生,少主,你們舟車勞頓一路辛苦,先用些飯菜,然后再休息片刻,沐浴一番,這里離京都內(nèi)城還有百里路程,東家收到信趕來也再快也得兩個半時辰,想來東家到來最快也要到傍晚了。”王福生起身恭敬道。
關(guān)海山心里明白,之所以沒有讓他們直接去內(nèi)城,這是想讓楊巖本人親自來確認一下,以免萬一搞錯了,楊修有些見父心切,被他安慰了一番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