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chǎn)力的
茫茫南海之上,一支超過三百艘大海船的龐大船隊,在羅盤的指引下,筆直朝著正南方插去。
風(fēng)帆吃滿側(cè)風(fēng),晝夜一刻不停,滾滾向前。
歷史上,后世直到明朝,鄭和的船隊也不過是兩三萬人、兩百多條海船。劉備這次的船隊規(guī)模,船只數(shù)量跟鄭和差不多,但人數(shù)又多了一半。
主要是不用航行太遠,所以可以多載人、少帶補給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劉備的大部分船只,普遍比鄭和船隊里的普通福船要大——當然,跟“寶船”是沒法比的。
劉備最大的船也才兩千噸排水量,“寶船”的尺寸要是真如記載、有四十四丈長(140米),那肯定超過一萬噸了,估計得是個平底的沙船型。
而劉備用的海船都是尖底船,在木質(zhì)船時代,福船類的尖底船都不可能造到那么大,不然吃水得多深。
裝著直徑八寸小玻璃圓窗的旗艦桅桿望樓內(nèi),劉備一點都沒有人君威儀地親自待在瞭望位上,拿著望遠鏡東看西看。
他這艘旗艦,船樓高度倒是跟李素十年前坐的差不多高。雖然船體噸位又大了三分之一,可取消了艉樓,上層建筑拉平了,所以甲板上的視野不是很好。
但桅桿的高度,卻比十年前李素的船又高了好幾丈。加上風(fēng)帆本身就是受力源,一旦風(fēng)力加大船只加速時,桅桿上很容易前傾搖晃。那刺激程度,跟后世游樂場里的海盜船項目差不多。
看劉備這樣子,隨行的海軍將領(lǐng)也是心中惴惴,又一次來匯報:“陛下,還請忍耐一下,今天應(yīng)該就能看到陸地了。”
劉備一愣:“這么快?才離開朱崖海岸三天吧?朕還沒看膩呢,這就到林邑了?行,靠岸晃晃也好,朕要親眼看看那出產(chǎn)林邑稻的原產(chǎn)地,究竟是何種風(fēng)土人情。”
這次劉備從番禺到林邑的行程,全程也有三千里,十幾天時間。不過至少六成航程是不用離開海岸太遠的。
可以先到朱崖島(海南),中間還盤桓休整了兩天,吃吃椰子見識見識俚獠的生活方式。
然后從十八年前趙云南征留下的“天涯海角”遺跡處,按照成熟航路直接往正南。走一千二百里遠海航程,就可以到中南半島最東側(cè)凸出的位置了,
大約相當于后世的金蘭灣和芽莊,大漢朝廷滅了林邑之后,在這個位置修建了新的海港。
這樣走,也是最節(jié)約航程的,免得貼著后世越南海岸先往西深入、然后再往東拐回來。
原本海軍將領(lǐng)們還怕劉備以皇帝之尊,連續(xù)三四天看不到陸地會擔(dān)心、怕跟中原失去聯(lián)系、有突發(fā)情況來不及處置。
也正因如此,走到朱崖的時候,劉備分了少量船只返航回番禺,確保與中原保持聯(lián)系,以便處理突發(fā)國政。
還打發(fā)諸葛亮帶著那一小批官員提前結(jié)束巡幸,走海路去揚州打前站。過段時間,等劉備結(jié)束了揚州的巡查后,諸葛亮就不用跟去三韓繼續(xù)視察了,直接讓諸葛亮走長江和運河回雒陽,輔佐太子監(jiān)國吧。
劉備這個安排已經(jīng)很明顯了:丞相是跟他一輩的,輔佐他就行。諸葛亮是輔佐太子監(jiān)國的。
現(xiàn)在看來,這些擔(dān)憂都是完全多慮了。艦隊航行神速,一天四百多里,一千二三百里不就是三天的事兒么,哪有多少耽誤事兒。
匯報完了行程后,隨行侍衛(wèi)又勸:“陛下,桅桿上風(fēng)急顛簸,還是下去歇息吧。”
劉備一擺手:“不用!既然今天就靠岸,那更要看個夠了。真是親自坐了才知道,海上行軍,長遠來看竟比陸上騎兵還快得多。
別看戰(zhàn)馬飛馳時極快,可長途行軍要休息,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坐車。這海船只要調(diào)好了風(fēng)帆,茫茫大海之上,竟能連續(xù)一兩千里風(fēng)向不變,都不用再折騰,就晝夜兼程。
大海之遼闊,當真唯有親見,才能理解。朕今日才知丞相所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之意。”
毫無疑問,那幾句歷史上本該曹操征烏桓后才寫出來的話,如今這一世因為曹操早就沒資格征烏桓了,所以湮沒無聞。
李素也不是想當文抄公,只是“搶救性發(fā)掘”那些消失的東西,所以觀滄海的時候稍微擷取幾句。否則純粹是為了展示文采的話,后人還有那么多描寫大海的詩句,李素抄誰不行。
劉備感慨了一會兒,不久就聽到桅頂又有驚呼傳來,似乎是看到陸地,即將靠港了。
劉備待的這個觀測臺,畢竟不是桅桿最頂部的,最上面太危險,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所以劉備的位置視野也稍微差一點兒,朝著前方瞄了半刻鐘,才看到陸地出現(xiàn)在海平面上。
第一次見到這種陸地重新在水天一線處出現(xiàn)的景象,劉備也是心曠神怡。
登陸之后,劉備見當?shù)亟ㄖc中原差距也不太大了,當?shù)毓俑痛a頭建筑,都是一般的木石房屋,只是窮人住的房子看起來跟中原不太一樣。
中原赤貧百姓住的是木頭梁柱、泥土夯砌的茅屋。到了林邑,泥土墻幾乎看不見,要么石墻,要么純木墻。
為了避免低洼處的潮濕,很多木屋還用木樁架空一點高度,這就得把地面都鋪上木頭,比中原的赤貧之家還闊綽些。
畢竟中原的土房子是沒有地板的,屋內(nèi)就把地面的土夯平就不錯了。
“林邑郡的百姓民生,居然不比中原的差,步子山這些年做得不錯嘛,今日總算眼見為實了。”
劉備點頭嘉許,雖然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但隨行官員都知道步騭肯定能因為治理有方得到升賞了。
皇帝的嘉獎不是隨口說的,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當?shù)亟哟賳T連忙解釋:“此地比南中滇州更為潮濕苦熱,故而以土為墻吸潮太多,人居其中不但暑熱不堪,更增濕病。
好在炎熱之地木材生長極快,雖多糟朽不直,無法大用,拿來蓋屋卻也得其所哉。其中還多有驅(qū)蟲香木,可供官府仕宦之族用度,如今每年還往中原運送數(shù)萬根,都是以海船舶載。”
劉備點頭,又問了幾個問題,主要是了解當?shù)睾椭性馁Q(mào)易往來。得知除了大量熱帶木材之外,當?shù)刂饕蟹N植出產(chǎn)的,就是豆蔻蘇木這些植物香料。
其他珍稀之物,比如犀角象牙孔雀這些,倒是不多,因為沒辦法規(guī)模化擴大生產(chǎn)嘛。這個時代也不可能人工大量養(yǎng)殖那些動物。
唯一的例外是珊瑚,金蘭灣附近本來就有大量的海床珊瑚,甚至后世李素去越南芽莊旅游,都潛水看過當?shù)厣汉鳎﹪盘嵫拍沁叺牡纳汉鳛骋膊畈欢唷?br/>
這次劉備的船隊抵達的時候,在港灣外其實就看到了好多用巨大碇石和錨鏈固定的浮標木塔。
當時劉備還問過李素那些是什么東西,后來才得知是用來標注珊瑚礁群位置的。防止在茫茫大海上,采珊瑚的漁民回去后,下次來找不到地方。
后世這種浮標當然都是塑膠的,但漢朝用的顯然是木頭的,水中是鐵鏈,水底是大石頭。
采摘的時候,土著漁民背負一個用皮囊罩住口子的木桶潛下去,皮囊上接一根刷了生漆的牛腸作為呼吸管,用木桶里的空氣能維持好幾分鐘呼吸——
這種氣密技術(shù),還是來源于二十幾年前,益州那邊開采自貢井鹽的時候,為了天然氣煮鹽井而發(fā)明的。無非當時用于天然氣的傳輸,現(xiàn)在挪用到了潛水作業(yè)呼吸用的水肺上。
當?shù)氐纳汉鞔惨膊惶睿疃嗥甙苏桑瑴\的地方才三四丈,這點氧氣夠了。就是在水下不太用得上力,拿著小巧的鶴嘴鍬和鏟子,砍珊瑚依然效率低下。
不過即使是這樣的工藝,也是漢人殖民者哦不是官府來了之后,才教會當?shù)厝说纳a(chǎn)方式。
別說倒退二十年了,就是倒退十年、交州北部來的漢人剛剛大批到此完成定居的時候,當?shù)赝林歼€沒有任何先進生產(chǎn)技術(shù),是全靠肺憋氣采珊瑚的。
基本上水深超過三丈的地方的珊瑚就只能干看著,而且上浮下躥幾十次,可能才砍下一丁點珊瑚枝,這才導(dǎo)致珊瑚在中原賣得很貴,歷史上后來能成為石崇王愷斗富的標的。
最近這十年下來,珊瑚幾乎一年一個價,中原的珊瑚都跌去三分之二了,奢侈品程度也大大降低,都是林邑這邊產(chǎn)能升級的結(jié)果。
劉備對這些熱帶產(chǎn)業(yè)一個都沒見過,興致頗佳,臨時要求當晚就上岸居住。
不過這個要求可是嚇壞了隨行官員,連李素都親自出面勸說:“陛下,林邑郡暑熱潮濕,毒蟲瘴癘橫行,上岸恐有不妥。陛下身為北人,怕是水土不服。”
但劉備一再堅持,最后還是在李素的勸說下,做了折衷:這次先暫時不住岸上,先在船上盤桓一兩夜,只是白天上岸視察。
另一邊,派出快船通知下一站占城、扶南臨時變更準備,同時林邑這邊也加緊施工,用100%的驅(qū)蟲香木搭建幾座房子,而且是要造在高臺之上,避開地面濕氣。
李素敢這么答應(yīng),也是考慮到才農(nóng)歷正月底,哪怕熱帶也不是非常熱,蟲子沒到最猖獗的季節(jié)。要是農(nóng)歷三月往后,他是絕對不敢讓劉備冒這個險的。
安排完之后,李素也是暗暗搖頭:劉備算是皇帝里會玩的了。作為中原王朝的皇帝,這輩子能見識一下南洋熱帶風(fēng)光,也算是開了眼界了,還有什么沒吃過沒用過沒玩過。
古今其他多少皇帝,都不可能做到這種享受了。秦始皇隋煬帝是奢靡,可也沒見過這些啊。
劉備知道這是為了他好,才算答應(yīng)。
此后將近一個月里,船隊的行程也是非常趕,因為丞相下令了,必須在二月份一個月之內(nèi),把占城、扶南、狼牙修這些地方跑完,而且要返程。二月底之后,在回到中原的南海郡番禺港以前,絕對不許再在岸上靠港。
劉備便這樣行色匆匆地視察完了剩下三處新征服地區(qū)。其中占城算是偽林邑國原先的一部分領(lǐng)土,是趙云二十年前就搞定的。
扶南和狼牙修如今理論上還算是獨立國家,但太史慈死前在暹羅灣的后世曼谷、北大年兩處都占了地盤、修了港口。扶南國和狼牙修也乖乖臣服了漢朝,暫時作為附庸國。
當?shù)氐膰疫€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狀態(tài),所以也沒有明確的土地疆界,跟中原商朝至西周初年的情況差不多——也就是國家不太在乎對領(lǐng)土的明確占有,而更關(guān)心對人口的占有。
西周初年不就是這樣么,天子分封主要是大致劃個范圍,建國的關(guān)鍵還是有人口,要聚攏起一大群子民。西周末期鄭國都能遷移百姓異地建國,便是最好的證明。
如今的扶南人也是,他們根本沒有發(fā)達的航海造船能力,就算出海也是小木船,不需要港口條件。漢人來了,太史慈一句話要占領(lǐng)深水良港,當?shù)厝酥苯泳退土耍鷿h人做貿(mào)易即可。
劉備看到這些結(jié)果時,還不覺得如何。倒是李素親眼見證之后,心中暗忖:這不就跟達伽馬抵達印度后,葡萄牙人在那兒建立果阿港一樣么。
航海貿(mào)易文明,到了新的地區(qū)之后,都是確立對一個貿(mào)易港的擁有權(quán)就行了,暫時不追求大量占領(lǐng)內(nèi)陸領(lǐng)土。氣候差異和熱帶雨林的恐怖,沒有適應(yīng)的醫(yī)療條件之前,深入內(nèi)陸就是找死。
在扶南等地,劉備也總算是如愿住上了岸上的臨時行宮,得以緩解一下連日坐船的疲憊,好好放松放松。
全部用香木造的行宮,建在五丈高地基的土臺上,外圍遠處還弄了一道半徑數(shù)十丈的熏香屏障,既不至于太近、煙火味熏到了皇帝。又不至于太遠、百密一疏把蟲子放進來。
住在高臺香木行宮內(nèi),每天還可以眺望看見扶南和狼牙修的本地人在那兒摘椰子、頂著種胡椒種豆蔻,然后一船船裝上漢人的商船,運回中原。
劉備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胡椒豆蔻這些香料,在收獲階段需要非常的“勞動密集型”,跟種棉花差不多,所以李素才建議在當?shù)赝茝V,讓蠻子來種,以免漢人百姓太辛苦。
這些作物的共同特性,就是同一片田地里,果實/花朵的成熟期差距比較大,所以收獲期要每天到田里轉(zhuǎn)一圈、把剛剛熟了的摘下來。
不像種谷物蔬菜那樣,基本上一批都差不多時間熟、或者收獲物對成熟期不敏感、晚幾天摘也沒事。
這些香料成熟后在枝頭多待幾天,不是爛了就是香味種子掉落了。一串豆蔻莢每天只能挑三五顆剛剛熟透的摘了,明天再來摘幾顆。
相比之下胡椒比豆蔻稍微輕松一些,因為胡椒不管是熟透的還是稍稍有點沒熟透的,好歹都能吃。熟透的就是白胡椒,沒熟透的就是黑胡椒。
(注:黑白胡椒是同一個品種,只是處在不同的成熟期)
這種收割階段勞動強度很密集、但播種階段相對輕松、熱帶多雨水環(huán)境下只要放養(yǎng)自然生長就行的作物,確實太適合蠻夷了。漢人更應(yīng)該種植那些前期階段需要精耕細作、但收割方便的東西。
“看來子義遺澤也是不小啊,對這些地方,確實應(yīng)該徐徐圖之,也不該一味用武征服。”
劉備在視察完之后,也是由衷感慨。
最后,他只是還有一點疑問,就找來李素討論。
這問題其實也沒什么,就是劉備發(fā)現(xiàn)近年來,香料貿(mào)易的增幅有點夸張,每年好幾成地漲,過去十年中原的香料用量都漲了有十倍了。
但是香料價格的下跌,卻不如珊瑚珍珠那些那么明顯,可見還是可以賣完的。莫非中原百姓真的因為和平久了、變得奢靡了么?這種奢侈品都能有多少賣完多少。
李素卻不以為意,示意劉備垂拱而治即可:“陛下,每販賣一石香料,朝廷抽的海商稅不下數(shù)千錢。十幾年前,最大宗的那幾種香料,從南洋運回的,也不過每年數(shù)千石到一兩萬石。
如今普遍漲到了五萬至十萬石,僅此一項,朝廷抽商稅已近20億,也比十幾年前漲了十倍了。曹操初滅之時,全國商稅不過六七十億一年,整合關(guān)東后漲到近九十億。
如今商稅是一百四十億了。增幅的里面,香料就貢獻了三分之一。陛下樂見其成不就好了?至于用量大增,這也應(yīng)該跟商貿(mào)更為發(fā)達有關(guān)。
十幾年前,只有長安雒陽周邊農(nóng)民,敢全部種菜不種口糧、賣菜買糧維生。現(xiàn)在各州五十萬人以上的大縣周邊,都敢如此。
互通有無便利了之后,百姓中的富裕之戶自然需要嘗試更遠地方的特產(chǎn)。幾十年前,或許一郡豪強,也只能吃到本郡產(chǎn)出的肉食蔬菜,現(xiàn)在揚州人都可以嘗嘗鮮益州的特產(chǎn),自然要香料來蓋味保鮮防腐。
用這些香料的都是愿意花錢開眼界嘗鮮的富戶,正好為朝廷均貧富、緩解百姓分化。盡管鼓勵就是了。”
劉備一想也對,奢侈消費的事兒還是別打擊了,讓有錢人把錢花掉而不是買更多的田利滾利,才對國家更有利。
這個香料貿(mào)易還是可以繼續(xù)鼓勵的,對扶南國和狼牙修的徹底蠶食,也可以作為長期國策慢慢加強經(jīng)營。
定下了這個調(diào)子后,劉備基本上也在當?shù)赝鎵蛄耍鞖庖灿修D(zhuǎn)熱的趨勢,他只好返程北歸。
回去的途中,船隊嚴格執(zhí)行了命令,沒有再過多靠岸,直接回到南海郡,隨后略作休整,沿著東海北上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