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洪錦西岐城大戰(zhàn)
詩:
奇門遁術(shù)陣前開,斬將搴旗亦壯哉。
黑焰引魂遮白日,青幡擲地畫塵埃。
三山關(guān)上多英俊,五氣崖前有異才。
不是仙娃能幻化,只因月老作新媒。
話在燃燈合攏了兩座山,把殷郊擠壓在山體里,四面八方的人馬紛紛涌上山來。
武王來到山頂之上,一眼望去,看到了殷郊的模樣,他立刻滾鞍下馬,跪在地上。他大聲呼喊:“千歲!我是臣姬發(fā),一直恪守為臣之道,不敢有任何欺君的行為。相父今日這樣對待殿下,讓我背負(fù)了萬年的污名。”
子牙扶起武王,緩緩道:“殷郊違背意,這是命中注定的,無法逃脫。大王作為臣子,只要盡到人臣的責(zé)任,行禮盡忠以彰顯主公的德行就可以了。”
武王聽后,無奈地:“相父今日將儲君夾在山中,這大罪都在我姬發(fā)身上。懇請各位老師體諒我,憐憫我,放令下吧。”
燃燈道人微笑著:“賢王您還不明白意。殷郊違背命,這是無法逃避的。大王只需盡到人臣之禮就可以了,切不可逆行事。”然而,武王仍然反復(fù)勸阻。
姜子牙嚴(yán)肅地告訴武王:“老臣不過是順應(yīng)意行事,絕不敢違背命而誤導(dǎo)主公。”
武王含淚,捧起一把土,點燃香火,跪在地上,自稱“臣”,淚眼婆娑地:“臣并非不救殿下,只是眾位老師都認(rèn)為要順應(yīng)命。這并非臣的罪過。”拜完后,燃燈請武王下山。武王下山后,燃燈命令廣成子推犁上山。廣成子看到殷郊的慘狀,不禁流下了眼淚。
武吉犁了殷郊。殷郊的靈魂飄向封神臺,清福神只柏鑒用百靈幡引導(dǎo)他。殷郊心中充滿怨氣,一陣風(fēng)徑直飛朝歌城。紂王正在鹿臺上與妲己飲酒作樂。
此時,紂王在鹿臺上暢飲,忽然聽到有人來,他感到一陣暈眩,便伏在席桌上睡著了。他看到一個人三頭六臂,站在自己面前,自稱是殷郊。殷郊訴道:“孩兒殷郊為國而遭受了犁鋤的厄難。父王應(yīng)修仁政,保全成湯社稷。應(yīng)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處理內(nèi)外大事。否則,姜尚不久便要東行,那時后悔就晚了!孩兒還想要訴,但是耽誤了時間恐怕封神臺不接納,孩兒就此告辭了!”紂王驚醒后,口中驚呼:“真是奇怪啊!”
妲己、胡喜妹、王貴人三人一同欠身詢問:“陛下為何口稱‘奇怪啊’?”
紂王便將夢中之事敘述了一遍。妲己安慰道:“夢境由心生,陛下不必過于擔(dān)憂。”紂王是個酒色之徒,見了三妖嬌媚之態(tài),繼續(xù)飲酒,便不再放在心上。
祀水關(guān)韓榮有奏本急報進(jìn)朝歌。文書房收到后,微子看到奏本,看了后心情十分沉重,將這個奏本抱入內(nèi)庭。
紂王正在顯慶殿,當(dāng)駕官啟奏:“微子等候旨意。”紂王傳令宣微子進(jìn)殿。微子行禮完畢,將汜水關(guān)韓榮的急報呈上。紂王展開一看,看到張山奉命征討失利,還有殷郊殿下在岐山遇難。紂王看完大怒,對眾臣:“姬發(fā)自立為武王,竟然成了大逆;屢屢征伐失利、損兵折將、都沒有成功。如今要采取何計?可派遣何人為將?如不早些平定西岐,恐怕留下后患。”
班內(nèi)有一名叫李登的中諫大夫上前啟奏道:“如今下動蕩不安、戰(zhàn)亂四起、已經(jīng)十幾年不得安寧。雖然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各自駐守一方,但都只是癬疥之疾;唯有西岐姜尚助姬發(fā)為非作歹、禍亂下、圖謀不。在朝歌城內(nèi)、都不是姜尚的對手。臣舉薦三山關(guān)總兵官洪錦、這人才能出眾、智勇雙全、如果這人前往征討、或許大事可定。”
紂王聞聽大喜隨即傳旨、命人持詔往三山關(guān)、命洪錦全權(quán)負(fù)責(zé)征討事宜。
使者領(lǐng)旨、日夜兼程、徑直前往三山關(guān)。一路上無話、數(shù)日后來到三山關(guān)館驛安頓下來。第二,洪錦在館驛中接到了圣旨、開讀完畢。
交代官是孔宣,交代清楚、然后領(lǐng)兵十萬離開三山關(guān)、往西歧進(jìn)軍。
話洪錦領(lǐng)兵一路向西岐行進(jìn),兵馬過了岐山。哨兵急忙報告中軍:“我方人馬已經(jīng)到了西岐城外。”
洪錦當(dāng)即下令:“安營扎寨。”士兵們迅速設(shè)立起營帳。先行官季康與柏顯忠走進(jìn)帳中參見。
洪錦囑咐道:“此次奉命征討,你們需盡心盡力,為國效力。姜尚足智多謀,非同可,務(wù)必謹(jǐn)慎行事,不可輕率。”兩人齊聲應(yīng)諾。
第二,季康領(lǐng)命出營,到西岐城下挑戰(zhàn)。探馬急忙回報相府。子牙聽到大喜:“三十六路征伐,這次剛好已經(jīng)足數(shù),打敗了這一路,就可以準(zhǔn)備向東進(jìn)軍了。”他隨即詢問:“哪位將軍愿出城迎戰(zhàn)?”南宮適自告奮勇。子牙點頭同意。
南宮適領(lǐng)命出城,迎面正遇季康。看到季康如同一團(tuán)烏云般逼近。南宮適問道:“來者何人?”
季康答道:“我是洪總兵麾下正印先鋒官季康,奉命征伐。你們這些叛逆之徒,理當(dāng)授首號令在轅門,還敢領(lǐng)兵抗拒,真是目無國法君主,大逆不道。
南宮適笑道:“像你這樣的人,西岐城不知?dú)⒘硕嗌伲膊辉诤醵嗄阋粋€兩個了!速速退兵,可免你一死。”
季康聞言大怒,催馬上前,揮刀直取南宮適。兩將交鋒,激戰(zhàn)三十回合。季康施展左道旁門之術(shù),念動咒語,頭頂上黑云匯聚,云中顯現(xiàn)出一只兇猛的犬,向南宮適的肩膀上咬了一口,把戰(zhàn)袍和甲胄扯去了半邊,差點被季康一刀劈了。
南宮適嚇得魂飛魄散,慌忙敗退回城,直奔相府向子牙匯報戰(zhàn)況。他描述了被咬贍情形。子牙聽后沉默不語,神情憂慮。
季康回營后向洪錦稟報勝利的消息,:“得勝回營,打傷了南宮適,被他敗逃回城去了。”
洪錦大喜:“首戰(zhàn)告捷,之后也會持續(xù)勝利。”第二,柏顯忠騎上戰(zhàn)馬,到達(dá)城下挑戰(zhàn)。
探馬將消息報告入相府。子牙詢問:“誰愿出戰(zhàn)?”鄧九公應(yīng)聲道:“末將愿往。”子牙同意了。
鄧九公下令開放西岐城門,他騎馬沖到軍前,認(rèn)出是柏顯忠,高呼道:“柏顯忠!下已經(jīng)全歸明主,你們今不投降,還想等待到什么時候呢?”
柏顯忠回答:“像你這樣的匹夫,背負(fù)國恩,不顧仁義,真是下不仁不智的狗豬之輩!”
鄧九公大怒,催開戰(zhàn)馬,揮動合扇大刀,直取柏顯忠。柏顯忠挺槍迎戰(zhàn)。兩將交鋒,如同猛虎搖頭又不亞于獅子擺尾,只殺得昏地暗十分激烈。
兩將大戰(zhàn)了二三十回合,鄧九公是有名的大將,展開刀法快如閃電,迅若游龍,勢不可擋。柏顯忠哪里是鄧九公的對手,鄧九公故意賣個破綻,手起一刀,將柏顯忠斬于馬下。
鄧九公得勝進(jìn)城,來到相府復(fù)命:“已斬了柏顯忠首級報功。”子牙下令:“將首級掛在城上示眾。”
洪錦見折了一員大將,憤怒難平,咬牙切齒,恨不得一口吞了整個西岐。
第二,洪錦率領(lǐng)大隊人馬,指名要與子牙對陣。哨馬報入相府。子牙得報后,立即排列隊伍,整軍出城。號炮聲響起,西岐城門大開,一隊人馬沖出城來。
洪錦看見城內(nèi)軍隊出城,紀(jì)律嚴(yán)明,又看見兩旁歸順西周的豪杰,一個個有虎狼之姿,那些來自三山五岳的門人,飄飄然的都有仙風(fēng)道骨之態(tài),心中不禁驚嘆。
寶纛旗下是開國武成王黃飛虎。子牙坐在四不相之上,穿著一身道服,氣度非凡。
洪錦策馬上前,高聲喝道:“來者可是姜尚?”子牙答道:“將軍是誰,高姓大名?”
洪錦道:“我是奉征討大元帥洪錦。你們不守臣節(jié),逆犯上作亂,抗拒兵王師,不可饒恕。今奉旨特來征討你們,捉拿之后押解到朝歌,以正國法。如果知道我的厲害,快點下馬束手就擒,可以讓一郡生靈免遭涂炭。”
子牙笑道:“洪錦,你既然身為大將,理當(dāng)知時。下已經(jīng)盡歸周主,賢士盡叛暴君;料你只不過一壺之水,能成什么事呢。如今諸侯八百齊伐無道,我不久就會兵孟津,吊民伐罪,以救生民免遭涂炭,削平禍亂。我勸你早早投降,自歸有道之君,也不失封侯之位。如果還敢逆而行助紂為虐,是自取滅亡。”
洪錦大罵:“老匹夫!怎敢這樣肆意狂妄亂!”隨即騎馬揮舞大刀沖過陣來。此時有姬叔明大聲喊道:“不得猖狂!”騎馬挺槍直奔洪錦。兩個人頓時殺在一起。
姬叔明是周文王的第七十二位王子,他的性格急躁,勇猛無比。他手持長槍,威風(fēng)凜凜,與洪綿交戰(zhàn)三四十回合,勇猛無比。
洪錦是一位精通左道術(shù)士的人,他猛然夾緊馬腹,躍出戰(zhàn)圈,將手中的一桿皂旗猛然一戳,把刀向上一晃,那皂旗瞬間化作一道門戶,洪錦騎著馬徑直進(jìn)了那扇旗門。姬叔明并不知道那是左道術(shù)法的幻術(shù),也策馬追趕,進(jìn)入了那扇旗門。
然而,洪錦在旗門之內(nèi)看得清清楚楚,姬叔明卻看不見他。就在馬頭剛剛進(jìn)入旗門的瞬間,洪錦一刀將姬叔明斬落馬下。這一幕讓子牙大吃一驚。
洪錦收了旗門,重新現(xiàn)身,高聲喝道:“誰敢與我一戰(zhàn)?”
這時,鄧嬋玉一馬當(dāng)先,奔至軍前。她身穿金盔金甲,英姿颯爽。她對著洪錦大喊:“狂妄之徒,休得猖狂!我來會你!”
洪錦見狀,不再廢話,揮舞大刀直取鄧嬋玉。這位女將雙刀急架,與洪錦激戰(zhàn)在一起。然而,洪錦心中明白,與女將糾纏不是上策,必須速戰(zhàn)速決。于是,他再次施展皂幡之法,騎馬進(jìn)入旗門里面去了,想引誘鄧嬋玉追趕。
然而,鄧嬋玉智商在線,卻不上他的當(dāng),她沒有追趕,而是機(jī)智地取出五光石,往旗門里打了一石。只聽得洪錦在旗門內(nèi)“哎喲”一聲慘叫,他的臉上被五光石打得青腫一片。洪錦趕緊收了旗幡,敗回了營地。
子牙也回兵進(jìn)府,今又傷折了一位王子,心中郁郁不樂。他悶悶不樂地坐在府中,憂心忡忡。
而洪錦被五光石打得臉上眼腫鼻青,疼痛難忍。他連忙敷上丹藥,一夜之間傷口痊愈。
第二一早,洪錦便跨上戰(zhàn)馬,親自來到城下挑戰(zhàn)。他口口聲聲只要鄧嬋玉出戰(zhàn)。
哨兵快馬來報入相府:“洪錦點名只要鄧嬋玉。”
子牙無計可施,只能派冉后面去通知。土行孫見有人來報,忙對鄧嬋玉:“今洪錦點名要你出戰(zhàn),你千萬不要進(jìn)他的旗門。”
嬋玉回答:“我在三山關(guān)大戰(zhàn)數(shù)年,難道還不知道左道之法?我怎能有進(jìn)他旗門去的道理。”兩人正議論間,龍吉公主恰巧聽見他們的對話,便走出凈室來詢問:“你們在什么?”
土行孫據(jù)實相告:“成湯有一大將洪錦,擅長用幻術(shù),將一面皂旗化作一個旗門,姬叔明殿下追趕進(jìn)去,就被他一刀送了性命。昨與嬋玉交戰(zhàn)時,他又用皂幡施展幻術(shù),幸好嬋玉沒有追趕,只是用石頭往里面打去,打傷了他。他今定要嬋玉出戰(zhàn),所以我勸她今千萬不要追趕他。如果不去應(yīng)戰(zhàn),他就會我們西岐無人。”
龍吉公主笑著:“這不過是術(shù)法而已,叫做‘旗門遁’。皂幡為內(nèi)旗門,白幡為外旗門。既然如此,讓我來收拾他。”
土行孫上殿向子牙稟告,子牙大喜,忙請龍吉公主上殿。公主見過子牙后,打稽首:“乞借給我一匹坐騎,讓我去收了這個將。”
子牙讓人牽來了五點桃花駒。龍吉公主騎著五點桃花駒,獨(dú)自出馬,開了城門,一騎當(dāng)先。
洪錦看見一名女將來到,卻并不是鄧嬋玉,他詢問:“來者是誰?”
龍吉公主回答:“你也不必問我。我要是出來,你也不知道。你只要下馬受死就是了,那才是你要做的。”
洪錦大笑,罵道:“好大膽的賊人,竟敢這樣欺我!”縱馬舞刀來取龍吉公主。
公主舉起手里的鸞飛劍迎戰(zhàn),兩人交鋒不過三四回合,洪錦又使出內(nèi)旗門遁的法術(shù)。
公主看見后,也取出白幡往地上一戳,將劍一分,白幡化作一道門,隨即策馬而入不知所蹤。
洪錦等了一會兒看去時,不見了女將的身影,大驚失色,他卻不知道外旗門有相生相磕道理。
龍吉公主從后面追趕出來,雖然她是仙子之身,到底還是個女子,力氣不足。她舉劍向洪錦的后背砍去,正中肩甲。洪錦“哎喲”一聲,不顧旗門皂幡還在身后,慌忙向正北方向逃走。
龍吉公主緊緊追趕,大聲喝道:“洪錦速速下馬受死!我是瑤池金母的女兒,特來助武王伐紂。別你有道法,就算把你趕得上入地,我也要帶著你的首級回來!”她加速追趕過去。
洪錦只得拼命奔逃。眼看著龍吉公主就要追上來了,公主又:“洪錦,你別想著今會饒了你,我在姜丞相面前過的,一定要斬殺了你才會回去。”
洪錦聽了,心中更加驚慌。身上受的傷又痛,心想:“不如下馬借土遁逃回去,再作打算。”
于是他借土遁逃走。龍吉公主見狀笑道:“這五行之術(shù)有什么難的!我也來試試!”于是她下馬借木遁追趕上去。取木能克制土的意義,法術(shù)果然奏效了!
眼看著已經(jīng)趕到了北海,洪錦心里想:“幸好我還有一件寶物在身,不然的話就不好辦了!”著忙取出一件寶物往海里一扔。那件寶物遇到了水即可重生,立即在海里翻滾著。這件寶物名叫鯨龍,洪錦立即跨上鯨龍,飛奔入海騎著鯨龍?zhí)幼吡恕?br/>
龍吉公主趕到北海時,看見洪錦騎著鯨龍?zhí)尤サ嫩櫽啊?br/>
龍吉公主笑著道:“幸虧我離開瑤池的時候帶了這件寶貝。”她迅速從錦囊中取出一件寶物,也向海里丟去。那寶貝一碰到海水,立刻恢復(fù)了原狀,滑溜溜地分開了海水,仿佛一座巍峨的泰山。這件寶物的名字就是神鯨,它的原身就漂浮在海面上。
公主站立在神鯨之上,拔出寶劍。這神鯨有降服鯨龍的本領(lǐng)。起初,鯨龍入海,攪得波浪滔;隨后神鯨入海,鯨龍便失去了威勢。龍吉公主眼看就要趕上,她祭起了捆龍索,洪錦逃脫不了,被捆龍索捆綁住了。
龍吉公主立即命令黃巾力士:“將洪錦迅速帶到西岐去!”黃巾力士領(lǐng)了娘娘的法旨,憑空將洪錦拎起,直飛西岐,來到相府,往階下一摔。
子牙正與眾將官商議軍情,忽然見半空摔下洪錦,子牙大喜。不知洪錦的命運(yùn)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