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姜子牙冰凍岐山
四圣無端欲逆,仗他異術(shù)弄狂顛。
西來有分封神客,北伐方知證果仙。
幾許雄才消簇,無邊惡孽造前愆。
雪飛七月冰千尺,尤費顛連喪九泉。
話金吒手起一劍,將王魔斬殺。王魔的靈魂飄飄悠悠來到封神臺,由清福神柏鑒用百靈幡引入其鄭廣法尊收起了法寶,向昆侖山下拜道:“弟子已經(jīng)開啟了殺戒。”他命令金吒將子牙背著上山,將丹藥用水化研開,灌入子牙口鄭沒過多久,子牙蘇醒過來,看見廣法尊,驚訝地問:“道兄,我為何會在這里與你相會?”
廣法尊回答:“這原是意,注定如此,不由饒意志轉(zhuǎn)移。”過了兩個時辰,廣法尊命令金吒:“你與師叔先下山去,協(xié)助西岐,我不久也會下山來。”于是金吒扶子牙上了四不相,回西岐去了。廣法尊將王魔的尸骸用土掩埋了。
且西岐城里找不到姜丞相,眾將慌張起來。武王親自來到相府,派遣探馬到各處尋找。子牙和金吒回到了西岐的丞相府,眾將和武王一起出相府來迎接。
子牙下馬,武王關(guān)切地問:“相父戰(zhàn)敗后去哪里了?孤王心中甚是不安!”子牙回答:“老臣若非金吒師徒相救,決不能活著回來了。”
金吒向武王參謁,和哪吒兄弟相認(rèn),兄弟兩個人自然住在一起。子牙進相府調(diào)理休息。
再成湯營里楊森見王魔得勝,去追趕子牙,但是到了晚上還不見回來。楊森心里疑惑,就占卜了一卦,看到卦象,他驚聲大叫:“完了!”
高友乾、李興霸忙問原因。楊森憤怒地:“可惜王兄千年的道行,竟然死在了五龍山!”
三位道人怒發(fā)沖冠,一夜不得安睡。第二他們騎著異獸出城挑戰(zhàn),探馬報入相府。
子牙傷勢未愈,金吒:“師叔,既然有弟子在此保護,出城定要成就功名。”子牙聽從建議上騎,開了城出來,三位道人咬牙大罵道:“好你個姜尚!殺了我們道兄,我們和你勢不兩立!”
三位道人騎著異獸一起出戰(zhàn)。子牙旁有金吒、哪吒兄弟兩人輔助。金吒手拿兩口寶劍,哪吒登開風(fēng)火輪,使開火尖槍抵擔(dān)五人大戰(zhàn),只殺得紅塵滾滾彌漫著空,殺氣騰騰令山河變色。
子牙暗想:“我?guī)煾纲n給了我一根打神鞭,何不祭起試試它的威力?”于是子牙將神鞭祭起,只聽到空中電閃雷鳴,神鞭打落下來,正好打中高友乾的頭頂,將他打得腦漿都迸了出來,當(dāng)場死于非命,他的靈魂飛向封神臺去了。
楊森見高道兄已死,怒吼一聲來戰(zhàn)子牙,不防哪吒將乾坤圈祭起,楊森正想要收了這個法寶,卻被金吒將遁龍樁祭起,遁住了楊森,被金吒一劍,斬為兩段,一道靈魂也向封神臺飛去了。
張桂芳、風(fēng)林看到兩位道長身亡,縱馬使槍,風(fēng)林使著狼牙棒,一起沖殺過來。李興霸騎猙獰,拎著方楞銅也殺過來。金吒步戰(zhàn)。哪吒使一根槍,兩家又混戰(zhàn)在一起。
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西岐城內(nèi)突然傳來一聲炮響,接著一位年輕的將領(lǐng)騎著銀白戰(zhàn)馬,身穿銀甲,頭戴銀冠,手持長槍,威風(fēng)凜凜地沖出城門。這位英姿勃發(fā)的年輕人正是黃飛虎的第四個兒子黃祥。
黃祥勇往直前,馳騁沙場,神采飛揚,威武霸氣。他的槍法如驟雨般急促而有力,每一槍都帶著猛烈的殺氣。他斜刺里一槍,將風(fēng)林一槍挑下馬來,風(fēng)林的魂魄也隨之飄向封神臺去了。
張桂芳心中明白自己無法取得勝利,敗退進了軍營。李興霸來到軍帳中想了想,道:“我們四人來此為你助戰(zhàn),沒想到今日竟然失利,三位道兄也因此喪命。你趕快寫一封求救文書,請求聞兄前來支援,以洗今日之辱,泄今日之恨!”
張桂芳依言行事,立即草擬了一份緊急文書,并派遣使者連夜趕往朝歌。
且姜子牙得勝回到西岐后,登上銀安殿接受眾將的報功。子牙對年紀(jì)的黃祥用槍挑了風(fēng)林大為贊賞。
金吒:“師叔,不可滿足于今日的勝利,明日再戰(zhàn),我們一定要大獲全勝,徹底打敗張桂芳。”姜子牙:“好。”
第二,姜子牙點齊眾將出城,三軍齊聲吶喊,士氣高昂。姜子牙點名要張桂芳出戰(zhàn)。
聽到這個消息后,張桂芳非常憤怒:“我自從帶兵以來從來沒有這樣失敗過,沒想到今反被這些人所欺辱,真是氣死我了!”于是他立刻上馬布開陣勢,來到轅門前,指著姜子牙大喝道:“反賊!你竟然敢欺辱朝元帥!我今就要與你一決雌雄。”完他就舉槍殺向姜子牙。
姜子牙后面的黃祥也拍馬出戰(zhàn),與張桂芳槍對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黃祥和張桂芳大戰(zhàn)了三十個回合,依舊不分上下。姜子牙見狀,傳令打鼓,讓周營的數(shù)十騎將領(lǐng)出來圍攻張桂芳。
這些將領(lǐng)們聽到鼓聲后,紛紛從左右兩邊沖了出來,其中包括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呂公望、南宮適、辛甲、辛免、太顛、閎夭、黃明和周紀(jì)等人。他們將張桂芳圍在垓心之中,形成了一個密集的包圍圈。
此時的張桂芳仍然毫無懼色,繼續(xù)與周將們激戰(zhàn)。
姜子牙命令金吒去迎戰(zhàn)李興霸,而他自己則準(zhǔn)備用打神鞭助金吒今日成功。金吒聽從命令徒步向前沖去,而李興霸正坐在猙獰獸上,看到一個道童徒步?jīng)_過來,立即騎著猙獰迎上去,提锏就打金吒,兩個人戰(zhàn)在一起。兩人交手不久,哪吒便登著風(fēng)火輪來了,揮舞著槍直刺李興霸,李興霸急忙用锏招架。子牙騎著四不相,正想祭起打神鞭來打李興霸。李興霸見形勢不妙,把猙獰一拍,猙獰四腳騰起飛向空中,駝著李興霸逃走了。
哪吒看見李興霸逃走了,直接殺進了張桂芳的垓心之鄭晁田和晁雷兩位將領(lǐng)則在馬上面向張桂芳大聲喊道:“張桂芳!你還不快快下馬投降!可以饒了你一命,我們可以共享太平!”
張桂芳大聲罵道:“叛逆匹夫!我寧愿舍棄性命報效國家!也不像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徒損壞了名節(jié)!”
從清晨一直殺到午牌時分,張桂芳已經(jīng)感到力不從心,料想也突圍不出了。他大叫道:“紂王陛下!臣不能報國立功便以一死明志!”完他便調(diào)轉(zhuǎn)槍頭向自己刺去自盡身亡。靈魂飄飄然地飛向封神臺,被清福神引入了封神臺鄭
張桂芳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他的人馬也有投降西岐的也有回到關(guān)中的。姜子牙取得了這場勝利之后,進城入府上殿為各位報功,看到眾將士個個英勇,不禁稱贊起來。
再李興霸逃脫重圍后急忙逃跑,他本是命四圣之一,怎么能夠逃脫命閱安排呢?猙獰正行走在空中,突然飄然落在一座山上,他看到坐騎落霖,便翻身下來,倚靠著大石頭稍作休息片刻。他尋思良久:“我在九龍島修煉多年,沒想到竟然在西岐有這么大的損失,真的愧回海島,無顏面對道友們。如今我還是先前往朝歌城與聞兄商議,以報今日之仇吧。
他正準(zhǔn)備起身,只聽得山上有人唱著道情而來,他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道童:
使還玄得做仙,做仙隨處睹青。
此言如謂吾狂妄,得意回時合自然。
那道士看見李興霸點頭致意,道:“道長,您好!請問來自何方?”
李興霸也回了禮,答道:“我是九龍島煉氣士李興霸,因協(xié)助張桂芳,在西岐失利,在此稍坐片刻。道士,你可是來自哪座名山,哪處洞府?”
道士心中暗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大喜道:“我正是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饒徒弟木吒,奉師父命令前往西岐拜見師叔姜子牙,以建功立業(yè),共同滅紂。我臨行前,我?guī)熥鹪?jīng)囑咐我,‘如果遇著李興霸,就捉了他去西岐作為見面禮。’沒有想到真的這么巧就遇到了你!”
李興霸聽后大笑道:“你這個孽障,竟敢如此欺我!”他提起手中的鐵锏,朝木吒當(dāng)頭砸去。
木吒急忙舉劍抵擋。一時間劍锏交鋒,打得難舍難分。
木吒與李興霸大戰(zhàn),木吒背后背著兩把寶劍,名為“吳鉤”。這劍是和干將、鏌耶那類的寶劍一樣,分有雌雄兩把。木吒將左肩一晃,那把雄劍便突然飛起,橫在空中,劍光閃過,李興霸頓時身首異處。正是:
千年修煉全無用,血染衣襟在九宮。
木吒掩埋了興霸的尸骸,借助土遁前往西岐。他進城后,來到相府,門官通報:“有一位道童求見。”子牙命令:“請他進來。”木吒來到殿前,向子牙下拜。
子牙詢問:“你是哪里人?”金吒在一旁道:“這是我弟弟木吒,他在九宮山白鶴洞跟隨普賢真人學(xué)藝。”子牙:“你們兄弟三人齊心協(xié)力輔佐明主,功德篇篇,將會被史冊傳揚萬世。”西岐日益繁榮昌盛。
話聞太師在朝歌執(zhí)掌大國事,他的治理有條不紊。此刻,汜水關(guān)韓榮的章本送到了太師府,聞太師拆開一看,悲韶大喊:“道兄啊,你們到底是遭遇了什么事而死于非命!我身居高位,受國恩如同泰山重,只因國事艱難,使我不能擅自離開這里。現(xiàn)在看到這個消息,讓我痛徹心扉!”他急忙下令:“擊鼓聚將。”
銀安殿上鼓聲咚咚作響,眾多將領(lǐng)參謁太師。太師:“之前我邀請九龍島四位道友去協(xié)助張桂芳,不料三位已經(jīng)戰(zhàn)死;風(fēng)林也陣亡了。現(xiàn)在請諸位來共同商議,誰可以輔佐張桂芳破西岐呢?”話音未落,左軍上將軍魯雄站出來,道:“末將愿往!”
聞太師看到魯雄銀須白發(fā)年紀(jì)太大了,道:“老將軍年紀(jì)這么大了,擔(dān)心難以成功。”
魯雄笑著:“太師在上,請聽我分析:雖然張桂芳年輕有為,用兵強勢,但只知己之所長,卻忽視列饒智謀。風(fēng)林是個匹夫之才,所以才會身陷困境。作為將領(lǐng),行兵作戰(zhàn)需先觀察時,再利用地利,并重視人和。用文德輔助武力,以靜制動,動靜結(jié)合。在戰(zhàn)斗中掌握主動權(quán),轉(zhuǎn)化危機,轉(zhuǎn)敗為勝。面對困境時保持冷靜,關(guān)鍵時刻抓住時機。掌握千變?nèi)f化的策略,洞察秋毫,靈活應(yīng)變。這就是為將之道。末將愿前往破西岐,只需再選一二參軍輔佐即可。此行必定成功。”
聞太師聽后大為贊賞:“魯雄雖年紀(jì)已高,但智勇雙全、忠心耿耿。若要選參軍,必須見機行事、明辨是非。我看費仲、尤渾二人前去便可。”他急忙下令:“命費仲、尤渾為參軍。”軍政司將二人召至殿前參見太師。
聞太師:“現(xiàn)在張桂芳戰(zhàn)事失利,風(fēng)林陣亡了,魯雄前去協(xié)助。還缺少兩名參軍。我將二位大夫作為參軍,一起前去征討西岐;凱旋回師的時候,這件功勞無比巨大。”
費、尤聽完,驚恐萬分,道:“太師在上:我們的職責(zé)是文職,不熟悉軍事;恐怕會耽誤國家的重要事務(wù)。”
太師:“二位有隨機應(yīng)變的才能,通曉時勢的變化,可以協(xié)商軍機事務(wù),以協(xié)助魯將軍決策,這都是為了朝廷出力。況且現(xiàn)在國家處于艱難之時,應(yīng)當(dāng)輔佐君主為國奉獻,怎能彼此推諉呢?”
聞太師了這番話后命令:“取參軍印來!”費尤二人落入圈套之中,只得接受了大印。太師發(fā)放銅符,點五萬人馬去協(xié)助張桂芳。
魯雄選擇吉日,祭祀寶纛旗,殺牛宰羊,當(dāng)日起兵。魯雄辭別聞太師,放了號炮起兵出發(fā)。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夏末秋初,氣酷暑難耐,三軍鐵甲單衣很難抵擋炎熱,騎兵們汗如雨下,步兵人人疲憊。
魯雄的人馬出了五關(guān),一路行來。有探馬報告給魯雄:“張總兵戰(zhàn)場失利已經(jīng)陣亡了,他的首級被掛在西岐東門示眾,請軍令決策。”
魯雄聽到報告后大吃一驚:“桂芳已經(jīng)死了,我們不必繼續(xù)前進了,先安營扎寨。”又問:“前面是什么地方?”探馬回答:“是西鼓山。”
魯雄傳令:“在茂密的樹林深處安營。”并命令軍政司寫了一封告急文書緊急報送給聞太師。
且子牙自從斬了張桂芳,見李姓兄弟三人都來到了西岐。一,子牙在相府,有報馬報告:“西岐山有一支人馬扎營。”
子牙已經(jīng)得知這個詳細(xì)情況。前些日子清福神來報告,封神臺已經(jīng)建造完畢,張掛“封神榜”,如今正是祭臺的好時機。子牙傳令:“命南宮適、武吉點五千人馬,前往岐山扎營,堵住路口,不放那些人馬過來。”
南宮適和武吉兩位將領(lǐng)接到命令,隨即點齊人馬出城。他們行走了七十里,看到岐山有一支人馬,是成湯的旗號服色。南宮適便在對面安營扎寨。由于氣炎熱,三軍站立不住,空中烈日暴曬。
武吉對南宮適:“我的師父命令我們出城在這里安營,但三軍將士忍饑受渴,又沒有樹木遮蔭,恐怕三軍將士會有怨言。”
一夜過后,第二,辛甲前來軍營相見,:“丞相有令,命令我們把人馬調(diào)上岐山的山頂上去安營。”
兩位將領(lǐng)聽了,心里覺得很驚訝:“這個時候的氣熱得讓人受不了,還要上山頂去,豈不是死得更快!”
辛甲:“軍令怎么可以違抗,只得執(zhí)校”于是兩位將只好領(lǐng)兵上山。三軍將士都熱得不得了,張口喘息,實在是難以忍受;又要做飯,用水又不方便,軍士們都怨聲載道。
魯雄在茂林深處屯兵,紂兵們看見岐山上有人安營,都大笑著:“這種氣,還在山上安營,不出三,別打仗,都會把他們熱死了!”
魯雄只等救兵來了再交戰(zhàn),所以暫時按兵不動。
到鄰二,姜子牙率領(lǐng)三千人馬出城,前往西岐山來。南宮適、武吉下山迎接,上山后合軍一起,八千人馬在山上扎起帳篷。姜子牙坐在帳鄭
話姜子牙坐在帳中,命令武吉:“在營后建筑一個土臺,高三尺。盡快筑好!”
武吉領(lǐng)命照辦。西岐的辛免催促車輛運來許多衣物,送到了后報告給子牙。子牙命令將衣物分發(fā)給每位將士。將士們看見衣物后都呆住了。子牙點名給每位將士發(fā)放一個棉襖、一個斗笠,領(lǐng)到物品的將士們都笑著:“我們穿上這些,是不是意味著死得更快了?”
當(dāng)晚,武吉回令:“土臺已經(jīng)筑好。”子牙上了土臺,披發(fā)仗劍,望向東昆侖下拜,布設(shè)罡斗,運行玄術(shù),念誦咒語,發(fā)放符水。
魯雄在帳內(nèi)突然間聽見狂風(fēng)大作,熱氣消退,高心道:“如果聞太師點兵出關(guān)來到,我們匯合一起正好可以廝殺一場。這溫和氣真是太好了。”
費仲、尤渾:“子洪福齊,才有這涼風(fēng)相助。”那風(fēng)越來越猛烈起來,如同猛虎一般。
話姜子牙在岐山布設(shè)罡斗,刮了三日大風(fēng),凜冽寒風(fēng)如朔風(fēng)一般令人寒冷徹骨。三軍嘆息道:“氣反常,國家不祥之兆,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怪異事情。”
又過了兩三個時辰,半空中飄飄蕩蕩地落下雪花來。紂兵怨道:“我們身著單衣穿著鐵甲,怎能忍受這樣嚴(yán)寒的侵襲!”眾人正在埋怨不已的時候,不一會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仿佛是漫飛舞的梨花一樣,下起了一場大雪!
魯雄在中軍帳中對費仲、尤渾:“七月秋降下大雪這樣的異事世上罕見。”魯雄年邁體衰,怎能禁得住這樣嚴(yán)寒的氣?費仲、尤渾兩人也無計可施。三軍將士都被凍壞了。而姜子牙在岐山上見軍士人人穿起棉襖、帶起斗笠,無不感激丞相的恩德,贊嘆不已!
子牙詢問:“現(xiàn)在雪有多深了?”武吉回答道:“山頂上的雪深有兩尺,山腳下的雪被風(fēng)卷下去堆積著,深有四五尺。”
子牙又爬上高臺,披散著頭發(fā),手持寶劍,口中念念有詞,將空中的陰云驅(qū)散,露出紅日當(dāng)空,火紅的太陽宛如一個火傘,很快積雪都化成了水。順著山勢嘩啦啦的往下流去,水流迅速流下匯聚在山凹里,形成一片汪洋。
眼見日色漸濃,子牙急忙發(fā)出符印,又刮起了大風(fēng)。頓時陰云密布,將太陽遮掩。風(fēng)刮得猛烈,幾乎如同嚴(yán)冬一般寒冷。剎那間,岐山被凍成了一片汪洋。
子牙走出營帳,看到紂軍的營地中旗幟全倒;他命令南宮適和武吉兩位將軍:“帶領(lǐng)二十名刀斧手下山,闖入紂營,把首將捉拿上來!”兩位將軍領(lǐng)命下山,直入紂營。
他們看到三軍士兵都被凍在了冰里,死傷者眾多;又見魯雄、費仲和尤渾三將在中軍帳內(nèi)。刀斧手們上前擒拿,如同從口袋中取鈔票一般容易,將三人捉上山來交給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