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散宜生賄賂費尤
且西伯侯姬昌被囚禁在羑里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河北相州湯陰縣?他每閉門待罪,閑來無事,將伏羲八卦演變成八八六十四卦,重新劃分為三百八十四爻,其中暗合陰陽消息之機,周劃度的奧秘,后來人們把這種八卦稱為《周易》。
話這日,姬伯閑來無事,彈起一曲遙琴解悶。忽然,琴聲中大弦之內(nèi)出現(xiàn)了一陣肅殺之音,西伯侯大吃一驚,自言自語道:“這肅殺之音是主什么奇怪的事呢?”他趕緊停止了撫琴,慌忙取出金錢來占卜了一卦,解釋了卦象,便已經(jīng)知道了事情的一牽
姬伯忍不住流淚道:“我的兒啊,你不聽父親的言語勸誡,所以才會遭到這樣的碎身大禍!今日如果我不吃兒子的肉,我也難逃過殺身之禍;但是要我吃兒子的肉,我又于心何忍!縱使我心痛如同被刀絞,卻又不敢悲痛哭泣!如果泄露了這個機密,我自己也難以保全了。”
姬伯心中痛苦,也只得含痛忍淚,卻不敢出聲,不敢表現(xiàn)出來。
正在這時,使命官來了,口傳圣旨。姬伯縞素接旨,口里道:“犯臣死罪!”
姬昌跪伏著接旨,使命官讀完了圣旨后,把龍鳳膳盒擺放在右邊。
只聽使命官道:“陛下見賢侯久羈在羑里七年,陛下生了惻隱之心。昨陛下打獵,打到了鹿和獐這些動物,把鹿肉做成了肉餅,特意賜給賢侯鹿肉餅,以表示圣上的心意!所以才有這個使命。”
姬伯跪在案前,打開了龍鳳膳盒,道:“陛下受鞍馬的勞累,卻賜給犯臣享受鹿肉餅。愿陛下萬歲!”謝恩之后,姬昌接連吃了三個餅,然后把盒子蓋好。
使命官看到姬昌吃了兒子的肉餅,心中暗暗嘆息道:“人姬伯精通先神數(shù),能夠預(yù)知禍福吉兇,今看到兒子的肉餅也不知道,還吃得很快,吃得津津有味,看來所謂的陰陽吉兇,不過是虛語罷了!”
再姬伯明明知道是兒子的肉,忍著悲痛悲傷不敢表現(xiàn)出來,勉強打起精神對使命官道:“欽差大人,犯臣不能當面拜謝恩,麻煩大人代為姬昌轉(zhuǎn)達,我就在這里謝恩了。”
姬伯倒身下拜,道:“蒙圣上的恩圣光,又普照到羑里來了。”
姬昌拜謝王恩之后,使命官回朝復(fù)旨去了。
使命官回到朝歌向紂王復(fù)旨時,紂王正在顯慶殿與費仲、尤渾下棋。左右待駕官啟奏:“使命候旨。”
紂王下令:“宣他到殿廷回話。”
使命官來到,奏報:“臣奉命將肉餅送到羑里,姬昌拜謝圣恩,感激地:‘姬昌犯罪本該處死,承蒙圣恩赦我再生,已經(jīng)令我喜出望外;如今皇上受勞碌鞍馬之累,我卻安逸享福,還受到了鹿餅的賞賜,圣恩浩蕩,令姬昌感到無地自容!’姬昌跪在地上揭開膳盒,一連吃了三個餅,叩頭謝恩。又對我:‘罪犯姬昌不能面見顏。’又拜了八拜,請我轉(zhuǎn)達給圣上。如今臣回朝復(fù)旨。”
紂王聽了使者的話,對費仲:“姬昌一直享有盛名,擅長演算先之數(shù),吉兇禍福都預(yù)測得準確無誤。現(xiàn)在看來他自己兒子的肉都吃了還不知道,可見人言未必可信啊!我想,姬昌已經(jīng)在羑里羈囚了七年,想要赦免他回國,不知兩位愛卿覺得怎么樣呢?”
費仲奏報:“姬昌預(yù)測的數(shù)字向來準確無誤,肯定知道那是自己兒子的肉。恐怕不吃又得遭到屠戮,只能勉強忍住惡心吃下去,作為脫身之計,這是迫不得已而為之。陛下不能不詳細思考,而誤中奸計啊。”
紂王:“姬昌知道是兒子的肉,是絕對不會吃的。因為姬昌是個大賢,哪有大賢會吃自己兒子的肉的呢!”
費仲又奏報:“姬昌外表上看著忠誠,內(nèi)心里懷著奸詐,人們都被他的外表蒙蔽了。不如把他暫時關(guān)在羑里,這就像是把猛虎投入了陷阱,把飛鳥困在雕籠,雖然不殺他,也可以困住他,磨掉他的銳氣。更何況現(xiàn)在東南兩路已經(jīng)叛變,還沒有震懾征服。如果現(xiàn)在把姬昌放回了西岐,等于又添了一個隱患啊。乞請陛下三思而校”
紂王:“愛卿言之有理。”
這是因為這時西伯侯的災(zāi)難期限還沒有滿,所以仍有讒佞之饒阻撓。
紂王沒有赦免姬昌,還是繼續(xù)對他的囚禁。
伯邑考的隨從人員已經(jīng)知道紂王將公子剁成了肉醬,連夜逃跑了,逃回了西岐。
一日,姬發(fā)升殿,端門官來報:“有跟隨公子前往朝歌的家將等候召見。”姬發(fā)聽后,傳令召見眾人。眾人哭拜在地,姬發(fā)慌忙詢問原因。來人啟稟:“公子前往朝歌進貢,未先去羑里見老爺,而是先去朝見紂王。不知什么原因,紂王將公子剁成了肉醬。”
姬發(fā)聽聞此言,在殿廷大聲痛哭,幾乎氣絕。這時,兩邊文武官員之中,大將軍南宮適大聲道:“公子是西岐的幼主,今前往朝歌向紂王進貢,反而遭受到這樣的慘烈之禍。我們的主公雖被囚禁在羑里,但是我們?nèi)杂芯贾Y,不肯辜負了先王。現(xiàn)如今公子無罪而受到屠戮,我們痛心切骨,我們和紂王的君臣之義已經(jīng)斷絕了,綱常之分全部都不存在了。如今東南兩路苦戰(zhàn)多年,我們?nèi)匀环钪鴩ㄊ刂鳛槌甲拥墓?jié)操,現(xiàn)在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不如統(tǒng)領(lǐng)兩班文武,率領(lǐng)全國的兵馬,先攻取五關(guān),殺到朝歌去,剿除了紂王這個昏君,再另立圣明的君主。這也是平定禍亂還下一個太平世界,也不失做為臣子的節(jié)操!”
兩邊武將聽了大將軍南宮適的話,當時有四位賢人,八位俊杰:辛甲、辛免、太顛、閎夭、祁公、尹積和西伯侯有三十六教習(xí)、子姓姬叔度等,齊聲大叫道:“南將軍的話有道理!”眾文武都切齒咬牙,豎眉怒目,七間殿上,一片喧嚷之聲,連姬發(fā)也拿不定主意。這時,散宜生大聲:“公子別亂了,我有事情要稟告。”
姬發(fā)問道:“上大夫現(xiàn)在有什么話可?”
散宜生回答:“公子先命令刀斧手把南宮適拿出端門斬了,然后再商議大事。”
姬發(fā)與眾將問:“先生為什么要先斬南宮將軍?這個道理怎么?這樣的話會使諸將不服。”
散宜生對諸將:“這種亂臣賊子,陷主君于不義,理當先斬,再議國事。諸公只知道披著鎧甲廝殺,只有勇猛而無謀略,不知道老大王堅守臣節(jié),始終如一,即使被困在羑里,也沒有有任何怨言。你們貿(mào)然行動,兵還沒有到五關(guān),就先使主公陷入不義而死,這是什么用心!所以要先斬南宮適,然后再議國事。”
公子姬發(fā)與眾將聽了散宜生的話,個個都不敢話,默默不語。南宮適也無語低著頭。
散宜生:“當初公子不聽宜生的話,今日果然有殺身之禍。昔日大王即將前往朝歌那時,演了先之數(shù),過這樣的話:‘七年之殃,災(zāi)滿難足之后,自然就有榮歸之日,不必讓人來接。’現(xiàn)在這句話猶在耳旁響著,結(jié)果殿下不聽,才致使造成現(xiàn)在的大禍。何況又失于打點,今紂王寵信費、尤兩個賊子,臨行沒有準備禮物賄賂這兩個人,所以殿下才有這喪身之禍。當今之計,不如先派遣一名官員,用重禮賄賂私通費、尤兩人,使他們和我們內(nèi)外相互照應(yīng);等我給他們寫一封書信,懇切哀求他們。如果這兩個奸臣接受了賄賂,必定會在紂王面前幫著好話,老大王自然就回國有望了。到那時修行仁德、治理好國家,等到紂王惡貫滿盈之時,再會聚下諸候共同討伐無道昏君。興起為民伐罪的仁義之師,下諸侯和萬民自然紛紛響應(yīng)號召。廢去昏庸無道的紂王,另外再立有道圣明的君主,人人心悅誠服。否則的話,只會自取敗亡,遺臭后世萬年,成為下的笑柄。”
姬發(fā)道:“先生的教誨非常善道,使我心頭茅塞頓開,真是金玉之論啊。不知應(yīng)該先用何種禮物?又派哪位官員去?先生應(yīng)當明確地告訴我。”
散宜生回答:“也不過就是用明珠、玉石、綾羅綢盯黃金、玉帶這些,這些禮物分成兩份:一份派太顛送給費仲;另一份派閎夭送給尤渾。讓兩位將星夜進五關(guān),扮成商人,潛入朝歌城去。費、尤兩個人如果接受了這些禮物,大王不久就會歸國,自然不會有什么事。”
公子姬發(fā)大為歡喜,立即準備禮物。散宜生寫好書信后,派遣兩位將前往朝歌去7。
太顛、閎夭扮成經(jīng)商的模樣,暗帶禮物,星夜前往汜水關(guān)來。到達朝歌后,兩位將不敢在館驛安住,而是進了客棧歇下腳,并悄悄整理好禮物。按照之前的約定,太顛前往費仲府;閎則前往尤渾府。
費仲傍晚出朝回到府第后沒有什么事情。守門官對老爺:“西岐有散宜生派官前來求見老爺。”
費仲笑著道:“遲了!讓他進來。”
太顛來到廳前行禮參見費仲。費仲問:“你是什么人?這么晚來見我?”
太顛起身回答:“末將是西岐神武將軍太顛,現(xiàn)在奉了上大夫散宜生的命令,備有薄禮,承蒙大夫保全了我主公的性命,這樣的再造大恩,深不可測,每當想起至今還沒有尺寸相報,心里難安,現(xiàn)在特意派末將帶著書信來拜見。”
費仲看完了書信和禮單后,心中暗道:“這份禮價值萬金,現(xiàn)在該如何行事呢?”他沉吟了半晌,然后對太顛道:“你且先回去,好好向散大夫致謝,我也不方便修回書。等我找到機會,一定會讓你們主公回國,絕不會辜負你大夫的托付。”太顛感激地拜謝告辭,自行回到下處。沒過多久,閎夭也去尤渾那里送禮回來了,兩人交談得知,費、尤兩個人的是同樣的話。兩人大喜過望,急忙收拾行裝,返回西岐去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