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四大諸侯進朝歌
眾人心里腹誹:“所謂的將星是誰?我們?nèi)ツ膬赫宜俊辈贿^他們不敢違抗命令,只得四處尋找。正當(dāng)眾人四處尋找時,突然聽到古墓旁邊傳來一陣哭聲,像是一個嬰兒在哭。眾人走上前一看,果然是一個孩子。眾人驚奇地想:“這個古墓里怎么會有這么的孩子?肯定不簡單,可能是將星。”
于是他們把這個嬰兒抱來獻給千歲看,:“這個孩子是不是將星?”眾人真的把孩子抱來給姬伯,姬伯看到這么可愛的孩子,面如桃花,眼睛炯炯有神。姬昌非常高興,想:“我應(yīng)該有一百個兒子,現(xiàn)在只有九十九個兒子,根據(jù)之前的算數(shù),這個孩子正好湊滿一百個兒子,真是好事成雙!”
于是他命令左右隨從:“把這個孩子送到前村去暫時撫養(yǎng),等我七年之后回來,再帶他去西岐。這個孩子的福分不會淺。”姬昌騎著馬繼續(xù)前行,翻過一座座山嶺,趕過燕山。往前走了不過一二十里,突然看到一個道人,風(fēng)度翩翩,容貌清秀奇特,寬袍大袖,令人有一種飄然出世的感覺,道人向馬前打稽首:“君侯,貧道稽首了。”
姬昌匆忙下馬回禮,:“不才姬昌失禮了。請問道者為了什么事而來到這里?居住在哪座名山?什么洞府?今日見我不才有什么高見建議?我愿意聽詳細情況。”
那道人回答:“我是終南山重柱洞煉氣士云中子。剛才雨過雷鳴,將星出現(xiàn)。我從千里趕了過來,尋找將星下落。今日見到你的尊容,我感到非常幸運。”
姬昌聽完,命令左右將那個孩子抱給道人看。道人接過孩子:“將星,你這時候才出現(xiàn)!”
云中子:“賢侯,我今將這個孩子帶回終南去,收為徒弟。等你回來后,我會奉還給你。不知您意下如何?”
姬昌:“道者帶去無妨,只是以后再相會時,以什么名字為證據(jù)呢?”
道人:“雷聲過后現(xiàn)身,以后再相會時就以雷震子做為名字就是了。”
姬昌:“我明白了,道者請便。”云中子抱著雷震子回終南去了。這一走,等到再相會時,已經(jīng)是七年之后,恰逢姬伯有難,雷震子下山營救時才再次相會。這是后面的話題,暫時按下不提。
且姬昌一路無話,進五關(guān)、過澠池縣、渡過黃河、經(jīng)過孟津、進入朝歌,來到金庭館驛。館驛中另外三位諸侯已經(jīng)先到了。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位諸侯在驛中飲酒,左右來報:“姬伯侯到了。”三位諸侯迎接。
姜桓楚問:“姬賢伯為什么來得這么遲呢?”
姬昌:“因為路途遙遠有所羈絆,所以才來得遲了,望各位見諒。”四位行禮已畢,再添一席,傳杯歡飲,酒過數(shù)巡后,姬昌問道:“三位賢伯,不知道子是有什么事這樣緊急,要詔我們四臣進朝歌呢?我想無論有任何大事情,都城內(nèi)有武成王黃飛虎,是子棟梁,治國有方;亞相比干,能調(diào)和鼎鼐,治國教民有法有度,還有什么事情需要宣詔我們四個呢?”
四人飲酒已經(jīng)半醉,南伯侯鄂崇禹平時知道崇侯虎會以賄賂等手段巴結(jié)費仲、尤渾等朝廷的駐蟲來迷惑圣聰、大興土木、勞民傷財,那肯為國為民謀利、只知道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此時酒已喝多了,偶然想起從前的事來,鄂崇禹就:“姜賢伯、姬賢伯,不才有言奉告崇賢伯。”
崇侯虎笑容可掬地答道:“賢伯有什么事指教?不才敢不領(lǐng)命?”
鄂崇禹:“下諸侯的首領(lǐng)是我們四人,聽聞賢伯做惡多端,完全喪失了大臣的體面,剝削民眾以飽私利己,專與費仲、尤渾等奸人交道往來。督功監(jiān)造摘星樓之事,聽你三丁就抽兩個,有錢的人出錢之后就可以閑在家里,沒錢的人就重役受苦受累。你受私愛財之利,使萬民受苦。自專殺伐之權(quán),狐假虎威,行為像豺狼一樣可惡,心像餓虎一樣兇玻朝歌城內(nèi)的軍人大眾都不敢正眼看你,很多人恨你咬牙切齒、平民百姓蒙受冤屈。賢伯,常言的好:‘遭到禍害是因為作惡,福報來自生前有德。’你從此改過自新還來得及,千萬不要繼續(xù)作惡不改過!”
鄂崇禹的話,就把崇侯虎得滿眼怒火、口出火氣,崇侯虎大叫道:“鄂崇禹!你話狂妄,我和你都是一樣的大臣!你為什么在席間這樣的話來凌辱我!你有何德何能,竟敢當(dāng)面用誣言來污蔑我!”
各位看官們啊!崇侯虎倚仗著有費仲、尤渾這些皇宮內(nèi)的人,就在酒席上要和鄂崇禹相爭起來。
姬昌指著侯虎:“崇賢伯,鄂賢伯這樣都是出于好意勸你,你怎么如此蠻橫無理?我們在這里,你竟然毫不顧忌地打鄂賢伯!鄂賢伯這番話,無非是出于對你的愛護,提醒你改正過錯;如果你確實沒有做過那些事,那就更應(yīng)該勉勵自己,做到言出必校鄂伯的話句句都是良言,字字都是金玉一樣寶貴。現(xiàn)在你不自我反省,反而怪罪別人好言相勸,這可不符合禮法啊。”
崇侯虎聽了姬昌的話,不敢再動手。然而,沒想到被鄂崇禹一壺酒迎面潑來,正好打在侯虎臉上。侯虎氣得伸手就來抓鄂崇禹,卻又被姜桓楚拉開,并大聲喝止道:“大臣之間動手打架,成何體統(tǒng)!崇賢伯,現(xiàn)在已經(jīng)夜深了,你去睡覺吧。”
崇侯虎只好忍氣吞聲地去睡覺。三位諸侯因為很久沒有見面,重新整理了座位,重新準(zhǔn)備了一桌酒席,三人一起坐下來飲酒聊,一直喝到半夜時分。其中一個驛站驛卒看到三位大臣還在飲酒,不禁嘆息道:“千歲,千歲!你們今夜傳杯快樂集會飲酒,只怕明就要鮮血染市曹了!”
夜深人靜,驛卒的話非常清晰。姬昌很清晰的聽到了這句話,便問:“是誰在話?叫過來。”左右侍酒的人都站在兩旁,只好都走過來,跪倒在地。姬昌問道:“剛才誰在“今晚傳杯歡會飲酒,明日鮮血染紅市曹。”眾人回答:“沒有過這句話。”只見姜、鄂二侯也沒有聽到。姬伯:“我聽得句句分明,怎么沒有呢?”叫家將進來,“拉出去,都斬了!”驛卒聽見了,不愿意別人替自己頂罪!只得擠出來承認。
眾人齊聲叫道:“干歲爺,不關(guān)饒事。是姚福親口出的。”姬伯聽罷,叫道:“停下。”眾人站住。
姬伯喚來姚福問道:“你為什么會出這樣的話呢?如實招來有賞;如果假話欺瞞就定你的罪。”
姚福:“‘惹來是非只因為多開口’,千歲爺在上,這件事本來是一件機密大事。的是使命官家里的人,因為姜皇后被冤屈而死在西官,兩位殿下被大風(fēng)刮去,子聽信妲己娘娘的話,秘密傳出圣旨,宣召四位大臣明早上上朝,不分皂白,全部斬首。今晚人于心不忍,不覺出這些話來。”
姜桓楚聽罷,急忙問:“姜娘娘因為什么事而屈死西宮?”姚福的話已經(jīng)透露了秘密,已經(jīng)不能收口,只好從頭訴:“紂王無道,殺子誅妻,自立妲己為正宮…”
姚福把事情從頭到尾,詳細訴了一遍。姜皇后是姜桓楚的女兒,現(xiàn)在聽到女兒已經(jīng)死亡的消息,心里怎么能不痛!只感到身如刀割,心像被油煎一樣,大叫一聲,頓時感覺昏地暗,跌倒在地上。
再奸臣費仲知道四大臣已經(jīng)在館驛住宿,奸臣費仲秘密地進了偏殿去見紂王,告知四位諸侯都已經(jīng)到了驛站。紂王大喜。費仲:“明日升殿,四位諸侯一定會有奏章,進表勸諫。臣啟陛下,明日四位諸侯上本,陛下不用看奏本,不用問原因,直接傳旨拿出午門梟首再,這才是上策。”紂王:“你的很對。”費仲辭別了紂王回歸住處,一夜時間轉(zhuǎn)眼已過。
第二,早朝升殿,兩班文武齊聚大殿。午門官啟奏道:“四鎮(zhèn)諸侯等候圣旨。”紂王:“宣召進來。”
四位侯伯聽到詔旨,立即來到殿前。東伯侯姜桓楚四人,高執(zhí)牙笏,進禮稱“臣”完畢。姜桓楚將本章呈上,亞相比干接過奏本傳給紂王。紂王:“姜桓楚,你知道你的罪行嗎?”
桓楚奏道:“臣奉王命鎮(zhèn)守東魯,嚴守邊疆,一向奉法守公,克盡臣子責(zé)職,能有什么罪?臣實在不知道。陛下聽信讒言寵愛美色,不念元配之情而痛加慘酷刑罰,誅殺兒子滅絕人倫,自絕宗嗣。寵信妖妃;聽信奸佞讒臣,炮烙忠誠良臣。臣既然受到先王的大恩,現(xiàn)在看到子的所作所為,不怕斧鉞加身,直言冒犯上奏,實在是君王有負微臣,臣沒有負君王。希望圣上憐惜臣子一片忠心,辯明冤枉是非。生者感恩,死者瞑目欣慰!”
紂王大怒,罵道:“老逆賊!指使女兒刺殺君王,意圖奪朝篡位,罪惡如山,今反而粉飾,巧言強辯,企圖逃避國法。”命武士:“拿出午門,粉碎其身體,以嚴正國法!”
金瓜武士將姜桓楚剝?nèi)ス俜倜保美K索捆綁。姜桓楚罵不絕口。金瓜武士不由分,把他推出了午門。此時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一齊出班稱“臣”,奏道:“陛下,臣等都有奏本諫章,姜桓楚真的是一心為國,并沒有謀逆的道理和情由,乞望陛下詳察。
紂王一心要四位諸侯,將姬昌等人上奏奏本放在龍案上面,并不閱讀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