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兩位殿下出逃
話妲己見沒有能夠抓住殷郊,便再次進言:“陛下,今日殷郊和股洪逃脫,如果他們投靠了姜桓楚,只怕不用多久姜桓楚的大兵就會到來,這場禍患可就不了。何況我聽太師遠征,不在都城。不如趕快命令殷破敗和雷開,點三千飛騎,日夜追趕著去把他們捉拿回來,斬草除根,以防留下后患。”
紂王聽后道:“美人的話,正好合我的心意。”他急忙頒下手詔:“命令殷破敗、雷開點飛騎三千,速去捉拿殿下,不得遲誤,否則取罪。”
殷破敗和雷開領著詔書,來到黃飛虎的府中領取兵符,調選兵馬士卒。黃飛虎坐在后廳,心中憂慮:“子失德無道,將來民愁怨,下百姓惶惶不安,四海之內分崩離析,八方禍亂叢生,生靈涂炭沒有安寧之地,怎么辦才好呢!”正當他沉思憂慮之時,軍政司報告:“老爺,殷破敗和雷開聽令。”
黃飛虎:“令他們進來。”二人進入后廳,行禮完畢。飛虎問:“才剛剛散朝不久,現(xiàn)在來到這里又有什么事?”
兩位將軍稟報:“子有手詔,命令我們帶領三千飛騎,連夜要去追趕殿下,捉拿方弼等人以正國法;特來請發(fā)兵符。”
黃飛虎暗想:“這兩個大將追去,給他們追上了必定能把殿下他們捉拿回來。這樣的話,把我前面給他們的方便都付交給流水了。”
于是他吩咐殷破敗和雷開:“今日已經晚了,人馬沒有齊備,明日五更,再來領兵符快速追去。”
殷破敗和雷開不敢違抗命令,只得退下。黃飛虎是主將,殷破敗和雷開都是他的下屬,怎么敢多爭論,只好回去了。
再黃飛虎對周紀:“殷破敗來領取兵符,調度三千騎兵快馬,要去追趕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營那些老弱病并身體儒弱不堪的士兵點三千交給他去。”周紀領命。次日五更,殷破敗和雷開等待發(fā)放兵符。周紀下到教場,命令左營點了三千飛騎,交給殷破敗和雷開領去。兩將觀察這些兵馬,都是身體老弱不堪、疾病纏身的士兵,又不敢違抗命令,只得領著人馬出南門而去。一聲炮響,催動三軍,那些老弱又有疾病的士兵如何能走得快,急得兩位大將實在是沒辦法,只好隨軍前進。
不殷破敗和雷哥開追趕殿下,方弼和方相保護兩位殿下走了一兩日。方弼對他的弟弟:“我們保護兩位殿下反出朝歌城后,行囊空虛、路費全無,現(xiàn)在怎么辦好呢!雖然黃老爺賜有玉塊,但你我怎么方便使用呢?如果有人盤查詢問,反而會有不便之處。現(xiàn)在來到這里正是東南兩地的交界處,你我給兩位殿下指引好方向,我們兄弟再投奔別處去。”
方相:“你的很對。”方弼向二位殿下請示:“臣有一言相告:臣等是一勇之夫,秉性直爽愚笨,昨見殿下蒙受冤苦一時性起反了朝歌城。并不曾想到路途遙遠盤費全無。現(xiàn)在想把黃將軍所留玉玦貨賣使用,又擔心盤查出來反而會有不便。何況逃災避禍需要隱藏形跡才好。剛才臣想了一個辦法,覺得必須分路各自潛行才能確保萬全,希望兩位千歲詳察。并不是臣不能有終有始。”
殷郊:“將軍言之有理。但我兄弟年幼無知,該往哪里去才好呢?”
方弼:“這兩條路,一條通向東魯,一條通向南都,都是大路,人口密集,可以長時間行走。”
殷郊問:“既然如此,二位將軍不知道要去哪里?我們什么時候能再見面呢?”方相回答:“我這就去尋找安身之處,不管是什么鎮(zhèn)的諸侯。等到殿下借兵進攻朝歌時,我會前來投奔麾下,成為先鋒。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四人只能眼含著淚依依惜別。
方弼和方相離開令下各奔前程,沿著路離去了。殷郊問殷洪:“兄弟,你打算選擇哪條路去?”
殷洪回答:“由哥哥先選擇哪條路去,我隨便。”
殷郊:“我決定去東魯,你去南都。我要去見我的外祖父,向他哭訴這場冤屈,舅爺一定會調兵。到時我會差人通知你,你可以借來數(shù)萬軍隊,我們一起攻打朝歌,抓住妲己,為我們的母親報仇。這件事一定不能忘記!”
殷洪含淚點頭:“哥哥,今日一別,我們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相見。”
兄弟兩人放聲大哭,緊緊握著彼茨手,難舍難分。
話殷洪獨自上路,充滿了悲傷與不舍,淚水如斷線的珠子,無法止住。他的心中充滿了無數(shù)愁苦,何況殿下年紀尚幼,身處宮殿,怎么能知道長途跋涉的艱辛。每走一步都顯得那么困難,心中的牽掛和前行的使命又讓他不得不往前,又饑又渴,真是讓人心酸滿懷。
原本殿下深居宮中,平日生活奢華無憂,只知綾錦做衣,山珍海味,他哪里會向人乞食!
一,他看到一個村舍人家,大人孩都坐在那里吃飯。
殿下走上前去,道:“給孤家拿飯來食用!”
眾人看見殿下身著紅衣,相貌非凡,忙起身:“這里請坐,有飯。”
他們急忙地盛了飯菜端放在桌上。殷洪吃了飯后,起身道謝,:“承蒙飯食,打擾了你們,這個恩情不知什么時候還報你們。”
鄉(xiāng)人問道:“哥要到哪里去?身居何方貴處?尊姓大名?”
殷洪回答:“我不是別人,是當今子紂王的兒子殷洪。現(xiàn)在往南都去見鄂崇禹。”
那些鄉(xiāng)人聽是殿下,連忙叩拜在地,口里道:“原來是殿下千歲!民不知千歲駕臨,有失迎接,乞望恕罪。”
殿下問:“這里可是往南都去的路?”
鄉(xiāng)民回答:“這是通往南都去的大路。”殿下離了村莊,往前趕路,一下來,也走不上二三十里的路程。
大概是殿下自在深宮嬌生慣養(yǎng),哪里有過走這樣的遠路。這時來到前不挨村,后不著店的地方,荒無人煙沒有地方可以歇息,心里感覺著慌。
又往前行走了二三里,只見松高林密,雜草叢生的山上有一條道路,走了一會看見了一座古廟。
殿下大喜,徑直快步走到廟前。只見廟門上掛著一塊牌匾,匾上寫著“軒轅廟”三個字。
殿下進廟,拜倒在地,道:“軒轅圣主,制造衣裳衣物,規(guī)范禮樂冠冕,日中為市,是上古的圣德君主。殷洪是成湯三十一代子孫,紂王的兒子。現(xiàn)在父王有失道德,誅妻殺子,殷洪逃難到這里,借宿圣帝廟宇安宿一晚,明一早便再赴行程。望圣帝護佑!如果能得寸土安身立命,殷洪自當為圣君重修殿宇,再朔金身。”
此時殿下走了一的路,身體十分困倦,在圣座下和衣睡倒。
再殷郊向東魯大道一路行來,日色邵將遲暮,才走了四五十里路。只見一府第,門眉上面寫著“太師府”。
殷郊心想:“這座府第是官員的住處,可以借宿一晚,明日早上再起校”
殿下對著門內問道:“里邊有人沒?”問了一聲,沒有聽見里邊有人答應。殿下只得又進一層門。只聽的里面有人長嘆。殷郊又問了一聲:“里面有人么?”
里面的人聽到有人聲,問道:“外面是誰?色已晚,黑影之中看得不太清楚分明。”
殷郊:“我是過路投親,色晚了想借宿府上一晚,明日早上繼續(xù)行程。”
那里面的老者問道:“聽你的聲音好像是朝歌人?”
殷郊回答道:“沒錯,正是朝歌人。”老者問:“你的家住在鄉(xiāng)村還是在城里呢?”殷郊回答:“在城里。”
“你既住在城里,請進來問你一些事情。”
殿下向前一看,頓時驚訝的:“哎呀,原來是老丞相!”
商容見到來人居然是殷郊殿下,也是大感意外,急忙下拜:“殿下因為什么事情竟然會到這里來?老臣有失遠迎望乞恕罪。”
商容又問:“殿下是國之太子,怎么能單獨出行來到這里,必然是國有不祥之兆。請殿下坐了,老臣聽你明詳細情況。\"
殷郊流淚把紂王殺子誅妻的事情仔細了一遍。
商容跺著腳大聲喊道:“誰會想到這暴虐的昏君竟然如此滅絕人倫,使三綱五常盡失!我這位老臣雖然身處林泉之間,但心卻一直掛念著朝廷,怎會料到平地起風波,發(fā)生這等大事。娘娘竟然遭到陷害而慘死,兩位殿下也流離失所,受盡苦難。百官為何緘口不言,不敢直言進諫,導致朝政混亂不堪!殿下放心,待老臣隨同你一同前往朝歌,直諫子,改變現(xiàn)狀,以挽救這場禍亂。”商容隨即喚來左右之人,吩咐道:“準備酒席,款待殿下,等待明日修好奏本回朝。”
暫時不殷郊在商容府內的情況,殷、雷兩位將領帶兵追趕兩位殿下,他們雖有三千人馬,但都是老弱不堪的士兵,一只能行走三十里路,根本就不能追趕得太遠。就這樣行了三的時間,大約才走了一百里左右。這一來到了三叉路口,雷開對殷破敗:“兄弟,先把人馬安頓在這里,你領五十名精壯士卒,我領五十名精壯士卒,分頭追趕,你往東魯,我往南都。”
殷破敗聽后:“這個方法挺好,不然的話,帶著這些老弱病殘的士兵,一行走不上二三十里,怎么趕得上呢?這樣下去終究會誤了大事的。”
雷開:“如果兄弟先趕上了,就在這里等我;如果是我先趕上了,回來也在這里等兄弟。”
殷破敗應道:“得有理。”
于是兩個人便將這支老弱病殘的部隊留在原地,另外各自領了五十名精壯士卒,分兩路追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