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皇商夏家
,紅樓之璉二爺 !
薛寶釵年已十七, 雖生的嫵媚動人,又才德兼?zhèn)? 單論年紀(jì)就能讓不少擇媳的人家皺眉, 這幾年在薛王氏面前探口風(fēng)的人家更是愈發(fā)不堪,再沒一個能瞧上眼的。
這么一個韶華將盡、無人迎娶, 又在入宮小選被篩下來的姑娘, 王夫人自認(rèn)能主動開口向薛家求取,便已經(jīng)是她的誠心了, 薛王氏就該一口答應(yīng)才是。不然再拖上幾年,賈寶玉是個男兒不妨事, 薛寶釵哪里還有臉面出門?不想她主意打得雖好,薛王氏的反應(yīng)卻十分不盡如人意。
王夫人自持乃是官宦人家、高門之后, 提及親事時言語也十分隱晦, 只說寶玉從小便得老太太疼愛,只怕有個什么不妥當(dāng), 故而許多事也都拖了下來, 如今眼見的長大成人, 諸事也該張羅起來。她見薛王氏只含笑附和幾句為人父母的不易、教養(yǎng)兒孫的為難處, 當(dāng)對方愚鈍沒聽出來, 還額外添了一句,道是總算盼到了寶玉能成家的時候,她心里總算踏實(shí)了些, 只盼著能為寶玉娶一賢婦。
話說到這兒, 都是高門大族教養(yǎng)出來的姑娘, 做了多少年的當(dāng)家主母,當(dāng)真是沒有再不懂得道理了,薛王氏自然也不能再裝傻,可她卻也并未如王夫人料想的那般接話,而是頗為誠懇的說起了薛蟠,好生與王夫人話了一回為愛子擇妻的心酸,聽得王夫人臉上都有點(diǎn)兒掛不住。
薛蟠是個什么東西,不過是個敗壞祖宗家業(yè)的浪蕩子,讀書習(xí)武一事無成,偌大一個皇商薛家在他手上敗壞成了什么樣子?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多大年紀(jì)就會去找粉頭取樂,提起名字來頂風(fēng)都能臭十里,也配同她的寶玉放在一處說嘴。
可王夫人現(xiàn)在有意與薛家結(jié)親,她與薛王氏又是嫡親的姐妹,總不好當(dāng)著面埋汰外甥,也只能撐著面皮附和兩句,轉(zhuǎn)而夸起了薛寶釵來,道是從她在王家做姑娘時算起,到如今她也是做祖母的年紀(jì),見過聽過那許多大家小姐,連這府里的幾個丫頭在內(nèi),統(tǒng)不如寶丫頭得人心,“生得拔尖兒于寶丫頭還在其次,難得的是行動間的端莊大氣、嫻雅溫柔,又通曉事理,能督促夫婿上進(jìn)”。即便薛王氏再三自謙,王夫人還是懇切的說若是哪家能得寶丫頭這樣的媳婦,真是一輩子的福氣。
這樣大的福氣,王夫人自然是盼著自家能得的,薛王氏略順著她的話推心置腹了幾句,嘆自己不爭氣,耽擱了女兒的花期,她連薛王氏后頭夸贊女兒的話,諸如“幸虧寶丫頭心胸開闊,素來不將閑言碎語放在心上”,等言語都來不及聽完,便提起了薛寶釵的金鎖。
薛寶釵這塊金鎖,還是故薛老爺去后,薛王氏在來信里主動與她說起的。不然王夫人如何得知遠(yuǎn)在金陵的薛家大姑娘身上有這么一塊“定要撿有玉的來配”的貼身物件兒,還連上頭的篆文都一清二楚。
半是為著這塊金鎖,半是為著豐厚的妝奩,二人當(dāng)初才私下里約定了兒女的終身,王夫人提及金鎖,便是將求娶的意思露在了明處。
薛王氏聽到此處,面兒上果然起了些變化,唇角都含了幾分笑意,卻是又將當(dāng)初他們家得世外高人指點(diǎn),給薛寶釵打造金鎖一事說了一回,還說到了薛寶釵一年總要吃上幾回的“冷香丸”的方子,七拐八繞,愣是半天都沒順著王夫人的心意,把兩個小女兒湊成一對。
王夫人養(yǎng)尊處優(yōu)久了,即使前些年失了勢,可邢夫人被拘在東院,迎春探春從不曾當(dāng)面駁她的臉面,賈璉更是常年不著家,她也少有這樣當(dāng)面跟人比嘴上功夫的時候。是以薛王氏有意不給句準(zhǔn)話,她便是心里焦急惱怒,卻也總帶不回話來,只能放任薛王氏滑不留手的說了半晌的話,還借著家里有事脫身走了。
白費(fèi)了半天唇舌卻沒得著一句準(zhǔn)話,王夫人心中的惱怒可想而知。不過她如今已叫世事磨去了不少心氣,又堅(jiān)信薛寶釵的金鎖定能對寶玉有所裨益,竟不用人勸說就將這口氣咽了下去。在她心里,薛王氏不過是一時拿大,故作矜持,遲早還是要回來與她談這門親事,到時候找補(bǔ)回來也就是了。不嫁她的寶玉,薛寶釵也攀不上別的高枝兒。
王夫人當(dāng)薛王氏是拿喬,卻不知薛王氏心里是真的打起了退堂鼓。
當(dāng)年薛家老爺剛?cè)ィ夜聝汗涯福珣{著王家賈家這樣的高門姻親壓住了蠢蠢欲動的族親,保住了家業(yè)。那時王夫人還是榮國府的當(dāng)家太太,風(fēng)光無限,即使賈璉已經(jīng)初露頭角,曾讓故薛老爺也另眼相看,可在薛王氏心里,賈寶玉是天生的大造化,將來前程必也不差,這才主動提了金玉之說,想許配愛女,以求兩全其美,即為女兒覓得良配,也為兒子尋一得力姻親。
可事易時移,榮國府二房的境況雖比他們薛家強(qiáng)些,到底不如當(dāng)初遠(yuǎn)矣,賈寶玉不能襲爵也就罷了,長到十三四歲也只知內(nèi)帷里廝混,連個童生都不是,世事經(jīng)濟(jì)一概不知,在薛王氏眼里也就落了下成。別說薛寶釵對金玉良緣隱含抗拒,便是薛王氏自己,既因著賈寶玉的不爭氣,也因著王夫人一直若即若離態(tài)度不明,也漸漸只拿賈寶玉當(dāng)尋常外甥看待,鶯兒等薛家下仆都得了□□,再不敢說什么金子玉的。且現(xiàn)在賈寶玉還失了玉,便是按著癩頭和尚的話,又如何做得女兒的正配?
薛王氏今日沒有直接回絕,還是因?yàn)檠氣O在未嫁的閨閣女兒里確實(shí)年紀(jì)大了些,入宮的事情又在百般籌謀下依舊成了泡影,眼下也沒有什么合適的人家,才想著做事留一線,免得真?zhèn)€兒堵死了女兒的后路。
一面不滿賈寶玉的人品行事,一面又怕女兒再尋不到比賈寶玉好的,薛王氏只覺心中翻攪沒有片刻安寧,一時又有些后悔方才沒有應(yīng)下親事,心事重重的連飯都有些用不下。
薛寶釵早就從今兒陪著薛王氏出門的婆子丫頭處知曉了事情經(jīng)過,卻不好明著說什么。她倒不是困于閨閣女孩兒的身份不敢逾矩,原本母女間私下說話就沒那么多顧忌,她委實(shí)是不曉得該說些什么。
想她自小就生的得人意,又得亡父薛老爺延請名師教導(dǎo),琴棋書畫乃至外頭的世事人情無一不精,幼時就曉得家里對她期望極高,心里也自有一股子志氣,盼著能憑借一身才貌青云直上、襄扶家族。可薛老爺一朝闔然離世,薛蟠紈绔不能支應(yīng)家業(yè),他們一家被逼求親靠友,她才曉得了門第之別,更明白了世情艱險。
如今她青云路斷,求親的人家最體面的也不過是各地皇商,還多是同薛家一樣頹勢漸顯的,叫她如何服氣?同這些人相比,便是賈寶玉這樣不成器的,也成了良人了。至少賈寶玉不在外頭嫖賭,待女子也算溫柔體貼,不曾苛待,身上還頂著侯門子弟的名頭。即便婆母苛刻難伺候,也不過是世間常有之事。
可真讓薛寶釵應(yīng)下與賈寶玉的親事,她心里又格外不甘。自她到的京中,與賈家的這些侯門閨秀日日相對,迎春探春論才貌皆不如她,史湘云更事事奉她為先,便是最受人推崇的林家黛玉,也不過與她伯仲之間。她既沒有不如人之處,緣何境遇竟天差地別?
林黛玉的父母一句話,賈家就二話不說定了親,叫她一腔不能言之于口的女兒心思盡皆付諸流水。萬般欽慕都成了空,她再如何豁達(dá)淡然,總也難免黯然神傷,又如何愿與事事皆差他甚遠(yuǎn)的賈寶玉成就了姻緣。
各樣心思糾在一處,一向持重老道的薛寶釵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得裝作不知情的模樣,轉(zhuǎn)而從匣子里取出一封方才收到的書信,與薛王氏說些旁的家事。
這書信乃是薛家二房的爺們薛蝌所書,道是二房太太身子骨有些不好,又到了當(dāng)年薛二老爺生前與梅翰林一家約定的嫁娶之年,便打算帶了妹妹薛寶琴上京待嫁。
薛二老爺與故薛老爺乃是嫡親的兄弟,當(dāng)年薛老爺繼承偌大家業(yè),薛二老爺所得亦不少,堪稱豪富,又幸喜游山玩水,便帶了妻子兒女游歷山河去了,薛王氏與弟媳相處極少,兩房反倒十分和睦。可惜薛家兩位老爺都不長壽,薛二老爺比薛老爺去的還早些,薛蝌也就回到金陵城安心奉養(yǎng)病母、撫養(yǎng)妹妹。幸而他人遠(yuǎn)較薛蟠有成算,二房的家業(yè)損失雖不少,倒還撐得住。
當(dāng)年薛王氏打定主意合家進(jìn)京投靠親友,還曾派人去二房問過,薛蝌與薛蟠是嫡親的堂兄弟,與他們一同上京也是多個照應(yīng),薛蝌卻覺著這拐彎親有些遠(yuǎn),婉拒了薛王氏的提議,不想這會兒倒主動寫了信來。雖然信上不曾明說,但薛寶釵忖度其意思,當(dāng)是要來投靠他們的。
薛王氏往日還算疼愛小叔家的一雙兒女,聽了信不免也生出些思念之情,忙追問信上可有寫明他們兄妹抵京的日子,又與薛寶釵說起他們一家在金陵時的美滿日子,觸景生情,倒借機(jī)將心里含的淚灑了出來,消了些心中的郁氣。
薛寶釵見她神色稍霽,不再似先前愁苦憋悶,心里也是松了口氣,仍只作小女兒態(tài),一氣哄得她開了顏。母女兩個一同算了會子鋪?zhàn)永锼蛠淼馁~冊,又順便盤算著何時讓人去叫在通州一帶巡視鋪?zhàn)拥难椿貋恚埠媒o薛蝌兄妹洗塵接風(fēng)。
不過薛王氏心里只念著一家子骨肉親戚團(tuán)聚的好處,薛寶釵心里卻另有猜測。薛蝌先前分明不愿入京,只求在金陵守著店鋪田產(chǎn)安穩(wěn)度日,如今卻巴巴寫了信來,顯見的是為著薛寶琴的親事。
當(dāng)年梅翰林為子求娶之時,梅翰林還不曾高中進(jìn)士,更不曾授官,薛家卻正如日中天,“豐年好大雪”之勢便是金陵府尹也不敢當(dāng)面造次,一個舉子之子,薛家嫡房的嫡出姑娘,配著綽綽有余。想來若不是薛二老爺看重梅翰林的前途學(xué)問,都未必肯允婚。
可還是那句話,事易時移,當(dāng)年梅家上趕著求娶,如今他們還愿不愿意認(rèn)這門親,就未必了。薛蝌急著帶薛寶琴入京,還想一并投靠在榮國府,借親戚蔭蔽,怕是那梅家真的有了悔婚的意思。
到時薛家兩房都要借榮國府的勢,先不說賈家肯不肯,以王夫人平素的為人,她再想推拒與賈寶玉的親事,恐怕再不能如眼下這般含糊糊弄了。
薛寶釵將薛家二房的隱憂瞧得分明,也將王夫人的品行看得透徹,心里漸漸生起些難與命爭的灰心喪氣來,卻不想王夫人突然閉口,再不提金玉良緣之事,而她與薛王氏也如晴天霹靂,幾欲昏厥。卻是那呆霸王薛蟠在通州又與人毆斗,好死不死傷了要緊的人物,叫官府拿到了獄里。
薛王氏先還想拿銀子賄賂府尹,不想對方根本不見薛家的管事,還是抬出榮國府賈家的名頭才得了準(zhǔn)話,道是薛蟠這次得罪狠了皇商夏家的老爺,還請他們自個兒回去想法子通融一二。
一聽說是皇商夏家,莫說薛王氏險些背過氣去,就是薛寶釵也有些色變。此夏非彼夏,并非他們薛家的老親桂花夏家,而是搶了他們薛家皇商差事的夏,也是傳聞中,六宮都太監(jiān)夏守忠的那個夏。本就是惹不起的人家,又還是薛蟠先動手傷了人,對方如何肯放過他們,恐怕如果不是瞧在賈家的面子上,府尹都未必肯說句話。
薛王氏在房里將薛蟠罵了個臭死,回頭仍只能帶著薛寶釵尋親戚們幫忙,當(dāng)天就坐車去了王家求見兄長王子騰,回來后又去賈母邢王二夫人等處哭訴,連賈母都忍不住唏噓,親自命人寫信告知賈璉此事。
薛蟠雖不成器,到底是王子騰嫡親的外甥,他一得著消息就讓侄兒王仁拿了自己的帖子去了夏家。夏家老爺夏恒雖是夏守忠唯一的侄兒,王家卻也出了位頗為得寵的娘娘,還是公主外家,夏恒自不好怠慢,和和氣氣的說了話,也把原本預(yù)備在牢里招呼薛蟠的手段統(tǒng)統(tǒng)撤了。
等到還在溫泉行宮的賈璉也為此事同夏守忠那邊打了招呼,望夏家以和為貴,給薛蟠一個教訓(xùn)吃也就夠了,夏恒那邊也就徹底軟了態(tài)度,通州那邊自然也就判了下來。薛蟠毆傷夏家管事,致人重傷,判了杖十并罰銀千兩。
薛王氏雖心疼薛蟠受那十杖,卻也明白當(dāng)初夏家為著心腹老家人受傷,可是發(fā)狠要薛蟠留下命的,能全須全尾回家還是托賴親戚們庇護(hù),便特特備了厚禮酬謝王家賈家,又帶著老家人親去通州接薛蟠回來。
薛寶釵身為閨閣女兒,自不能去那等地方拋頭露面,不過她惦念兄長,也由婆子丫頭并數(shù)名壯仆陪著到城外相迎,終于一家團(tuán)聚。
不提薛家母女對薛蟠有多少埋怨又有多少心疼,薛寶釵卷起轎門時驚鴻一現(xiàn)的容顏卻是入了另一人的眼。卻是夏家老爺夏恒這日出城看望忠仆,將薛家賠的千兩紋銀并他備下的幾個鋪面一并送過去后折返,恰遇上薛寶釵出城迎接薛蟠,無意間窺見伊人玉面,一下子入了心。
夏恒幼時夏守忠還未得勢,自己在深宮中也是夾著尾巴小心做人,更無力接濟(jì)家人,夏家很是過了些年困苦的日子。還是楊垣登基之后,夏守忠命人回鄉(xiāng)探望,夏家才一朝翻身,可那時家中也只剩了夏恒一人,在鄉(xiāng)間連房媳婦都娶不上。
夏恒的元配乃是由夏守忠做主,娶了他們家鄉(xiāng)的一家富戶之女,可惜那女子福薄,來京后不過一二年功夫就病逝了,連個一兒半女也沒留下。夏恒一心經(jīng)營家中產(chǎn)業(yè),在外頭左右逢源,家里置了兩房姬妾,也沒急著再娶,為此還遭了夏守忠?guī)谆赜?xùn)斥,生怕絕了夏家的香火。
說來夏恒見過的美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卻不知為何只獨(dú)獨(dú)相中了薛寶釵,愛煞了她那端莊冷淡卻又自含一番嫵媚的模樣,第二日就傳話進(jìn)了宮里,向夏守忠提了自己有意向薛家提親的意思。
侍奉上皇的戴權(quán)戴總管已經(jīng)因?yàn)榉滩恢芟铝它S泉,這宮里再沒誰能在夏守忠跟前稱一聲總管大太監(jiān),可以說正是夏守忠最志得意滿之時。聽說是他收拾過的金陵薛家,夏守忠也不以為意,只為侄兒終于肯續(xù)娶而開懷,直接就應(yīng)了下來,還特意求了楊垣的賞賜,為夏恒添些體面。
薛蟠還躺在榻上養(yǎng)傷,夏家請的媒人就上了門,狠夸了薛寶釵一番后,便話里話外都是夏家的富貴體面,還提及了宮里的恩賞。
薛王氏吃驚之余,也是沒了主意。
她初聽時當(dāng)然是滿心的不愿,那夏家可是害薛蟠吃刑的元兇,原本甚至還想要了薛蟠的命,絕了薛家的門戶。可夏家來勢洶洶,顯見是對親事勢在必得,又抬出了宮里的夏太監(jiān),她確是不敢一口回絕,再招來什么禍端。
好在兩個媒婆都得了夏恒的囑咐,并沒有以勢壓人,只說抬頭嫁女、低頭娶婦,做母親的舍不得女兒也是人之常情,她們五日后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