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一章 道德仙宗,虛極
,游方道仙 !
草木枯榮,四季變化。
秦先羽見那株樹木經(jīng)四季輪回,周而復(fù)始。
先是發(fā)芽抽枝,生機勃勃,繼而青蔥翠綠,鼎盛強烈,然而,在生機最為強盛之際,復(fù)又枯黃,漸漸寂滅,落葉紛飛,枯枝凄涼。
如此循環(huán)反復(fù),不知過了多少寒暑春秋。
只在呼吸之間,就經(jīng)歷了多次四季輪回。
到了最終,新枝不發(fā),殘葉不生,只有滄桑之態(tài),老邁不堪。
這株樹木經(jīng)歷千百萬次的四季輪回,已然走到了終點。
但正如四季輪回,枯榮反復(fù),這株樹木如今走到終點,又何嘗不是新生?
樹木枯萎,樹皮脫落,殘枝落地,樹干分裂,漸漸腐化成泥,然而在泥渣之中,又有一個樹種,轉(zhuǎn)眼發(fā)芽,又化作一棵小樹苗兒。
又是一次新生。
秦先羽心有明悟,伸手一朝,那小樹苗兒復(fù)而化作一個樹種,落在他的手上。
這是一個青色的樹種,指甲大小,當(dāng)觸及手掌時便鉆入體內(nèi),化成一股清氣。
道劍微微顫了顫,然后感應(yīng)到這清氣對秦先羽有益無害,便安靜了下去。
這股清氣傳至腦海,然后嗡地一聲響動。
秦先羽眼中四季變化,然后又是乾坤倒轉(zhuǎn),星河變幻。
《道胎真玄悟真篇》
“這是……道德仙宗的一部功法?”
秦先羽略微一怔。
這部功法的作用,便是運用先天混元祖氣的法門,屬真仙級數(shù)。這并非純粹的吐納運功修道功法,也非對敵防身的道術(shù),而是一種運用先天混元祖氣的法門。
這等法門,就算在道祖眼中。也彌足珍貴。
據(jù)傳,這是道德仙宗的不二之法,秘而不傳。
但為何這玄庭宗的通明閣竟然也有?
他略微一怔。然后又想起適才那提升陷仙劍訣的星光。
這種能夠提高劍道造詣,乃至對真仙也有益處的機緣。按說三地劍仙才有,為何出現(xiàn)在這里?
心中才是這般想著,然后眼前變幻,乾坤倒轉(zhuǎn)。
隱約見到一層薄霧,霧中有個人影,朦朧不清。
他盤膝而坐,勉強猜測約是一位道士,看不清年歲。看不見面貌,只是一身朦朧氣息要比霧氣更甚,使得他若有若無,時隱時現(xiàn)。
他在那里,又不在那里。
“道胎真玄悟真篇,能選中這一篇,是你的機緣。”
悠悠迷霧中,傳來一個虛幻的聲音,飄忽不定,只隱約聽得出來。聲音并不蒼老,像是清泉溪澗一般流暢悅耳。
秦先羽目光一凝,施禮說道:“是哪位前輩?”
那人沒有開口。
然后過了片刻。才聽他道:“道德仙宗,虛極。”
秦先羽目光驟然一縮。
虛字輩!
比各仙宗當(dāng)代掌教輩分更高,屬太上長老一輩。
各宗太上長老,人數(shù)寥寥無幾,但年歲俱是極高,且修為莫測,幾乎都超出地仙級數(shù),位列真仙道祖。因為這等輩分的人物,修為若是稍遜一些。早已是壽元不足,與世長辭。唯有修成道胎之輩,脫去地境。立身真仙,才能長久駐世,直至今時今日。
秦先羽心中極為震驚,然而那迷霧中的人影忽然消去。
接下來,又是一番天地變幻,星河轉(zhuǎn)動,光暗顛倒,令人眩暈得腦袋難以清晰。秦先羽再看時,這又是另外一處地方。
這是一座樓閣,氣候清涼,隱約能夠感到幾分寒意。
“這里才是通明閣。”
外邊傳來一個聲音,沉悶至極。
秦先羽轉(zhuǎn)頭看去,欄桿之外,是朦朧霧氣,看不真切。
他頓了片刻,才遲疑著問道:“前輩是……兩頭石獅之一?”
“是我。”
那低沉聲音說道。
果然是石獅開口,秦先羽眸光驀然一凝。
石獅如何得以開口?
此事當(dāng)真極為匪夷所思,令人難以置信。
但這里不是凡俗之地,而是仙宗所在,而這里的人物也非凡人,而是仙家。在這里,無任何不可有之事。
“我二者本體俱是山下巖石,后有玄庭宗門下弟子偶然興起,雕琢成像,形若石獅。”
那石獅沉聲說道:“后來有道祖觀看石獅,覺頗具韻味,故而收至洞府門前,年深日久,得道祖氣息之益,漸生精靈。”
秦先羽略微低吟,他背上的守正劍,便是綁縛了沾染道祖氣息的一條普通絲帶。
那絲帶原是尋常之物,曾被道祖用來勒過袍子,沾染了氣息,便勝過了許多龍虎法寶。
若是長久受道祖氣息滋養(yǎng),必定異于尋常。
石獅聲音低沉,言辭清晰簡短,似乎屬于寡言少語之類,但它卻對秦先羽談起自身來歷,從頭到尾。
“后來道祖偶然起了性子,將我二者改造,內(nèi)置筋絡(luò),灌注靈水寶液。從此,我二者體內(nèi)有靈水寶液為血脈流動,經(jīng)絡(luò)流暢。”
“最終,又經(jīng)道祖點化,以先天混元祖氣分化三魂七魄,成就我二者之魂魄。”
那石獅聲音似乎比之前稍有變化,仿佛低沉了些,仿佛激動了些。
“我二者雖是石身,亦為生靈,有血液脈絡(luò),有魂魄思緒,不復(fù)死物。”
它聲音低沉,頗是復(fù)雜。
秦先羽默然不語。
雖是石身,亦是生靈,但誰又會將它二者視作生靈看待?即便是那位賜予它們魂魄的道祖,恐怕也當(dāng)作器物擺設(shè)居多。
可它們終究是有了想法,有了思緒。
數(shù)千上萬年守護,無比枯寂。
它們試圖得到認(rèn)可,試圖與人交流。
但礙于規(guī)矩,只得作罷。
“你已從道德仙宗的空明殿獲取了道胎真玄悟真篇,得此仙緣,已是到頭,該出來了。”
另有一個沉悶而略有不同的聲音響起,約莫便是另一頭石獅。
秦先羽正要開口,忽然又聽出其中端倪,疑惑道:“道德仙宗,空明殿?”
那石獅說道:“這里才是通明閣,之前并不是。”
秦先羽問道:“這是為何?”
另一頭石獅說道:“我二者是守護通明閣的,無法將有關(guān)此事的玄妙盡數(shù)告知于你,這乃是定死的規(guī)矩。但你若是回去問自家長輩,或能得回答。”
之前那頭石獅說道:“你該走了。”
后面那頭石獅又道:“你已從這三十三重天上獲取了道胎真玄悟真篇,仙緣已得,該走了。”
秦先羽略感遺憾,點頭道:“能有所得,已是幸甚。”
他邁步朝樓閣之外走去。
然而,第一步邁出,便無法抬足邁出第二步。
他被定在了那里。
饒是龍虎大圓滿巔峰的修為,亦是動彈不得。(未完待續(xù))
ps:昨天改的密碼,今天輸入錯誤,賬號鎖定了……一陣無言,又犯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