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還有高手?
“什么?”</br> 曹鵬程傻眼。</br> 簽到?</br> 今日天還沒亮他就和諸多同僚直奔左順門跪諫了,哪有空去簽到啊。</br> 汪直瞥了他一眼。</br> “今日非你休沐,亦未去衙門簽到,今日缺勤,按大明律笞二十板,你在都察院任事,本該負(fù)責(zé)百官們?nèi)鼻冢瑓s知法犯法,罪加一等。”</br> “等等……”</br> 聽到汪直的話,曹鵬程已經(jīng)感到不妙,連忙就要說話,但已經(jīng)來不及。</br> “笞四十板。”</br> 汪直吩咐道。</br> “是。”</br> 身后西廠番子應(yīng)是,沒過一會便搬來一根長凳和兩塊板子過來。</br> 曹鵬程一見這個架勢有些慌神。</br> “等等,你們不能對本官用刑……”</br> 無論曹鵬程怎么掙扎,仍被西廠番子將他壓在凳子上,凳子兩旁站著兩名拿著板子的西廠番子。</br> 在明朝的刑罰中經(jīng)常會有打板子的懲罰,不過也有大小之別,區(qū)別在于板子大小。</br> 小板尺寸在三尺左右,重量較輕,打在受刑者身上更多只是造成皮肉之苦,傷不到筋骨,基本用于懲戒意義。</br> 大板尺寸較大,長約六尺,寬厚適中,整體重量比小板要重,打在受刑者身上受力面積大,能造成更嚴(yán)重的傷勢,容易造成筋骨損傷,內(nèi)臟破裂,常用于犯人身上。</br> 曹鵬程缺勤一天,用不到大板伺候,只以小板懲戒。</br> 但即便是小板四十,也是曹鵬程無法接受的。</br> 皮肉之苦在其次,他是朝廷官員,是士大夫,怎么能對他用刑?</br> “不行,誰敢對本官用刑?”</br> 曹鵬程瘋狂掙扎,在圍觀的百官們也都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xiàn),紛紛想要上前解救,但已經(jīng)來不及。</br> 嘭!</br> 此時行刑者高舉的板子終于落了下來,打在曹鵬程的身上。</br> “啊!”</br> 曹鵬程慘叫一聲。</br> 嘭!</br> 嘭!</br> 兩名行刑者開始行刑,板子不停打在曹鵬程身上發(fā)出悶響聲。</br> 見到這一幕的百官們瞪大眼睛,他們沒想到對方竟然真的敢這樣做,紛紛涌了過來想救曹鵬程。</br> “放開曹御史。”</br> “閹狗,光天化日之下,你敢對我等官員用刑?”</br> 官員們叫嚷不已,想為曹鵬程解圍,但在場的西廠番子們不是站著看熱鬧的,眼見百官們要破壞刑罰,紛紛拔出刀來一字排開,攔住了官員們。</br> “你們……”</br> 百官怒視西廠番子,然而對面卻無動于衷。</br> 他們之前都是東廠的番子,在西廠重開之后被分到了西廠,若在以前他們是不敢對這群高高在上的官員們這樣,但這幾天在自家督主汪直的帶領(lǐng)下抓了不知道多少官員入獄,他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br> 此時看著百官們無可奈何的樣子,西廠番子們臉上沒有表情,但內(nèi)心極其快意。</br> 以往他們都受夠了這群官員的氣,現(xiàn)在終于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了。</br> 嘭!嘭!</br> 一下又一下的板子打在曹鵬程的身上,與曹鵬程的哀嚎聲交相呼應(yīng),富有節(jié)奏。</br> 過了片刻后,兩名行刑者這才停手,看向汪直。</br> “督主,行刑完畢。”</br> 此時汪直嘴角微微帶笑,點了點頭,隨即看了一眼曹鵬程。</br> 挨了四十板子的曹鵬程仿佛一攤爛泥趴在凳子上,閉著眼一動不動,仿佛昏死過去,但卻瞞不過汪直。</br> 汪直看著裝死的曹鵬程,也不在意,說道:“今日之事只是懲戒,雖已罰,但今日你還要正常公務(wù),若有怠慢,罪加三等,明白了嗎?”</br> 曹鵬程沒有回應(yīng),依舊在裝死。</br> 汪直揮了揮手。</br> “送曹御史去都察院上衙。”</br> 兩名西廠番子連著凳子一起抬著曹鵬程去都察院報到,過程中曹鵬程也沒有動,仿佛真的昏死過去了。</br> 目睹這一慘案的百官們更加憤怒,看著汪直想要怒罵,但又不敢出聲。</br> 打,打不過,罵,又怕對方拿簽到簿來收拾他們,只好死死地盯著汪直,試圖用眼神殺死對方。</br> 不罵了?</br> 汪直有些詫異,他還沒聽夠呢,這群官員怎么啞火了?</br> 汪直搖了搖頭,現(xiàn)在的這群官員骨氣血性比成化朝要少多了,當(dāng)年那群文官,即便邊挨板子也要破口大罵。</br> 不過對方不說話,不代表他就要結(jié)束了。</br> “韓子陽、衛(wèi)云逸、石然……”</br> 汪直一個個點名,被點到名的官員被西廠番子一個個揪出帶來汪直面前。</br> 還是剛才的流程,今日沒到衙門簽到的全都二十小板伺候,此時左順門哀嚎聲、板子聲不絕。</br> 百官們對此憤怒,但卻無力。</br> “溫承翰……”</br> 汪直又點到一個名字,又是一名年輕官員被帶了上來,但這名官員有些與眾不同,一上來就直接服軟。</br> “汪督主,下官認(rèn)罪。”</br> “嗯?”</br> 汪直詫異的看了一眼對方。</br> “你認(rèn)什么罪?”</br> 這名年輕官員拱手正色道:“下官為大理寺寺正,今日非下官休沐,亦未請假,卻擅自脫離衙門來此左順門,此罪一。”</br> “下官自前年入仕,雖知我大明朝有簽到簿,但卻甚少簽到,方才有同僚言此乃慣例,無論此事是不是慣例,都已犯了大明律,其下官罪二。”</br> “汪督主奉圣上之命查案辦案,下官不明其中真相隨大流至左順門,雖以跪諫之名,實在逼迫陛下,下官辜負(fù)圣恩,此罪三。”</br> “下官上述所言非為開脫,有此三罪,下官難逃其咎,下官愿領(lǐng)罪。”</br> 聽著對方的話,不僅驚呆了百官們,也讓汪直都忍不住愣了一下。</br>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br> 對方這么識時務(wù),汪直的表情也緩和了一些,不提對方說的認(rèn)罪,而是說的知錯。</br> “陛下雖命本督處理各部官員缺勤一事,但也留下口諭,此事雖錯,但已成慣例,實不怪你們,只要能認(rèn)識到錯誤,還為時不晚。”</br> “至于本督查案,自是憑證據(jù)抓人,你不明其中緣由,被人蠱惑,尚在情理之中,本督諒解。”</br> 汪直看著對方道:“陛下圣諭,只要能認(rèn)識到錯誤,以后不再犯的官員,以往之事概不追究。”</br> 這名官員聞言神色動容,撲通一聲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跪了下來。</br> “陛下圣恩,下官謹(jǐn)記。”</br> 這名官員眼淚都掉了下來,泣不成聲。()笑傲江湖,拜師岳不群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