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霜月劍廬(最后一更)
蘇信跟裘百川起了一場沖突,而且還死了數(shù)名六扇門的捕快,這讓裘百川感覺極其的憋屈。
他裘百川在巴蜀道當(dāng)了這么久的土皇帝,這還是第一次如此下不來臺。
特別是蘇信殺了他手下的數(shù)名捕快,卻是讓他在六扇門的威勢大損。
那些尋常捕快想的很簡單,你帶著人去找蘇信的麻煩,結(jié)果人家什么事情都沒有,你卻是灰頭土臉的回來了,結(jié)果還死了幾個兄弟,你讓手下怎么看你裘百川?
蘇信是強,這點裘百川承認(rèn),但他在六扇門這么多年,他就從來都沒有看到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如果蘇信是在六扇門內(nèi)與他斗爭,裘百川有九成九的把握能以他這些年在巴蜀道六扇門所積累下來的聲望和威勢徹底的把蘇信給架空,讓他灰溜溜的滾回自己的江南道去。
但奈何蘇信現(xiàn)在卻是在幫蜀王府壯大勢力,裘百川雖然不知道蘇信想要干什么,但他知道,等到蜀王府的勢力大成后肯定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不過眼下他卻是不能直接用巴蜀道六扇門的力量來對付蘇信,否則那就不叫權(quán)謀斗爭而是直接造反了。
就如同方才蘇信殺的那幾個六扇門捕快一樣,死了也是白死。
蘇信乃是江南道總捕頭,身上又有一個六扇門巡察使的頭銜,地位比他們高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他們敢對蘇信拔刀那就是以下犯上,這官司就算是打到劉鳳武那里他也是贏不了。
不過裘百川當(dāng)然不能就這么算了,他在這巴蜀之地經(jīng)營了二十多年,手中的人脈可不僅僅限于巴蜀道六扇門這點地方。
在巴蜀道,武林勢力跟六扇門的關(guān)系還算是不錯,大家相安無事,裘百川只想當(dāng)自己的土皇帝,所以對這些武林宗門很少管,只要你不鬧出什么大亂子來,我便不會管你。
所以這些年來,裘百川跟巴蜀道的武林勢力不說是結(jié)怨,甚至還有些交情。
不過那些二流勢力裘百川就不用想了,現(xiàn)在他們明顯打算各掃門前雪,不去管蘇信,況且他們也沒有那個實力去管。
既然他們不想管,那裘百川也就只能去求另外一個人了。
那位欠了他一個人情,裘百川原來沒想用,不過現(xiàn)在嘛,他卻是準(zhǔn)備動用了。
裘百川寫下了一封信,交給一名六扇門的捕快道:“去,把他交給霜月劍廬的人。”
裘百川想要找霜月劍廬的人幫忙,但其實那些不甘心加入蜀王府的三流小勢力,也都找到了霜月劍廬的頭上。
身為巴蜀道的一流勢力,其實霜月劍廬的歷史并不遜于巴蜀劍閣。
只不過巴蜀劍閣當(dāng)初是由上百位鑄劍師聯(lián)手創(chuàng)立的,而霜月劍廬卻是由一人所創(chuàng),一直傳承至今。
現(xiàn)在整個天下能稱得上是鑄劍大宗師的,整個江湖都不超過十指之?dāng)?shù),而霜月劍廬便有一位。
現(xiàn)在的霜月劍廬之主,‘劍師’黎道安便是其中之一。
黎道安不光光是一位鑄劍大宗師,他更是融神境的武者,并且在劍道之上的造詣非常高超,甚至曾經(jīng)來中原跟弈劍門以及劍神山的劍道高手談道論劍,令兩派的人非常嘆服。
黎道安回到巴蜀道接任霜月劍廬之主后,曾經(jīng)鑄出過天級長劍三柄,由此名震江湖。
而且他喜歡提攜后輩,一些劍道天賦出色的武者不管是散修出身還是宗門出身。
他都會提點一二,以他在劍道上的造詣被他提點的那些人均是大有收獲,對黎道安感激不已,所以后來黎道安才被尊稱為‘劍師’。
只不過現(xiàn)在黎道安的年紀(jì)大了,他今年壽元已經(jīng)將近三百歲了,甚至都不可能再親自動手鑄劍了。
所以現(xiàn)在霜月劍廬的事情都被他交給了弟子們來打理,他則是常年閉關(guān)隱居,不理世事。
不過霜月劍廬靠著黎道安以前打下的聲望之下倒是發(fā)展的很安穩(wěn),在巴蜀道的地位僅次于巴蜀劍閣。
幾名三流勢力的人在霜月劍廬門前哭訴著,一副你們?nèi)羰遣唤o我做主我便不走了的樣子,讓霜月劍廬的人一陣為難。
他們霜月劍廬在巴蜀道的名聲一向都很好,總不能現(xiàn)在出手趕人吧?
無奈之下霜月劍廬的人也只得去通報黎道安。
霜月劍廬建造在一座山谷之中,在那山谷的后方有一座風(fēng)景秀麗的小池塘,而黎道安便在那小池塘周圍蓋了一座茅草屋隱居。
黎道安的面相很普通,身上的氣質(zhì)安詳平和,就好似尋常的老人一般。
他此時只穿著一身寬松的粗布麻衣,在池塘邊一邊聽著霜月劍廬內(nèi)其他人的稟報,一邊在那里煮著茶。
霜月劍廬現(xiàn)在真正的執(zhí)掌者是他的幾位親傳弟子,各自負(fù)責(zé)一攤的事物,因為霜月劍廬主要還是以鑄劍為主,他的幾個弟子之間倒是沒什么太大的沖突。
黎道安的大弟子董元溪將事情的經(jīng)過都告訴了黎道安后,他不由得問道:“師父,我們現(xiàn)在該怎么辦?是不是應(yīng)該去制止一下那蘇信和蜀王府?”
黎道安沒有回答他們,只是慢悠悠的將煮好的茶倒在了幾只茶杯當(dāng)中,遞給他們一人一杯后這才緩緩道:“我沒幾年好活了,霜月劍廬以后也要交給你們打理,所以應(yīng)該怎么辦,應(yīng)該是你們來決定才對,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黎道安的幾位弟子聞言眼前頓時一亮。
他們雖然平日里沒什么爭權(quán)奪利的舉動,但他們對這霜月劍廬之主的位置還是都有些想法的。
看現(xiàn)在黎道安的意思分明是在用這件事來考校他們,誰答的符合黎道安的心意,說不定以后這霜月劍廬之主的位置就是誰的。
董元溪最先道:“師父,我還是認(rèn)為這件事情我們應(yīng)該管,那蘇信最近帶著蜀王府在巴蜀道可是囂張猖狂的很,再讓他們這么擴張下去,恐怕連我們霜月劍廬也治不住他們了。”
身為霜月劍廬的大弟子,董元溪有著化神境巔峰的修為,他同樣也是想要把霜月劍廬再次發(fā)揚光大。
他在煉器之上的天賦平平,但在武道上的天資卻是不錯。
所以董元溪的為人也是比較激進的,在他想來,霜月劍廬應(yīng)該是走巴蜀劍閣那種路線,縱然自身有鑄劍大師真正是鑄劍大宗師,那也應(yīng)該培養(yǎng)出來屬于自己的武者才行。
像現(xiàn)在這樣,無論你煉制出來多少的兵器,卻都只是給別人做嫁衣裳而已,再好的劍,最后也只是屬于別人的。
黎道安的二弟子許九卻是道:“我認(rèn)為咱們還是不插手這事情為妙,說實話那些三流小宗門是什么德行我們都知道。
出了事情這才想起我們霜月劍廬來了,平時怎么不見他們來孝敬?
這些人一出事情就會來找我們,真以為我們霜月劍廬都是活菩薩?
況且蘇信跟蜀王府雖然做的過分,但他們還算是懂規(guī)矩,那些二流勢力他們都沒有動,我們霜月劍廬他們就更加不敢動了。
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要為了那幾個三流小勢力去跟蜀王和蘇信交惡?”
董元溪搖搖頭道:“師弟此言差矣,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蜀王府?dāng)U張到了一定的程度,難保他們不會去打那些二流勢力的主意。
而他們對付完了那些二流勢力,又會不會來對付我等?所以此事不得不防。”
黎道安的二名弟子都是化神境的存在,還有兩位化神境的武者雖然不是他的弟子,但也都是黎道安的晚輩,幾人爭執(zhí)不休,也沒討論出一個結(jié)果來。
不過這時有一名弟子卻是給黎道安送上了一封信,看完這封信后,黎道安嘆了一口氣道:“當(dāng)初的人情現(xiàn)在也該還了,元溪,你負(fù)責(zé)去蜀王府去找那蘇信談?wù)劙桑灰鲜帐郑覀円苍敢飧冻鲆欢ǖ拇鷥r。”
當(dāng)初裘百川初來巴蜀道,他的選擇的對策不是如同蘇信對江南道那樣直接威壓整個巴蜀道,而是選擇對于那些小宗門以力壓服,對于霜月劍廬跟巴蜀劍閣這樣的勢力,他則是選擇結(jié)交討好。
當(dāng)初霜月劍廬的弟子在中原武林得罪了人,他們霜月劍廬遠(yuǎn)在巴蜀,對于中原武林可是沒有絲毫的影響力。
最后還是裘百川出面借用了六扇門的面子這才把人給安全的帶了回來,所以霜月劍廬才欠下了這么一個人情。
現(xiàn)在裘百川親自派人來送信,這個人情也要還回去了。
董元溪點點頭,此事正合他意,他立刻讓門下的弟子前往蜀王府去找蘇信。
不過董元溪的弟子雖然按道理來說在江湖上跟蘇信是一個輩份的,但江湖上的武者卻都是以實力來區(qū)分的。
蘇信現(xiàn)在可是化神境的武道宗師,是能跟他董元溪平起平坐的人,自家這一個神宮境的弟子前去怕是分量不夠。
所以董元溪特意又寫了一封書信給自己的弟子,語氣倒也沒那么張狂。
這次他們霜月劍廬是來勸,或者是逼蘇信收手的,而不是要跟蘇信開戰(zhàn),火氣當(dāng)然不用弄的那么大。
ps:黎道安為書友的角色畢竟風(fēng)和雨1的角色(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