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三生萬物
楊眉沒空理會什么孔宣,隨口把前世知道的一些東西說了出去,就這么人工整容出了洪荒史上第一只孔雀……
不過這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楊眉現(xiàn)在忙的,是關(guān)乎自己證道的大事!
說白了,楊眉想要證得“書道”,其實(shí)只有一個難點(diǎn)。
這就是他方才與伏羲說過的法則數(shù)量,他必須完整學(xué)會洪荒中的所有法則,這很難,基本不可能。
但伏羲卻給他出了一個巧妙的主意:
“既然洪荒會不斷誕生出新的法則,那你就把這條【自行誕生新法則】作為一條指令,一開始就將它輸入創(chuàng)世所用的書冊里,讓它成為一條只屬于你的【規(guī)則】……”
這好比是計算機(jī)編程,楊眉這個程序員必須寫出一個極其完整的程序才能升職加薪。
但這個程序很繁瑣,程序員嫌累,不想一條一條地輸入,于是在輸入幾條基本的代碼之后,就寫了一段自動編程的“程序”,讓它自己編寫自己!
你已經(jīng)是一條成熟的程序了,應(yīng)當(dāng)學(xué)會自己編寫自己、自己完善自己,還要自己給自己修bug……
道理就是這么個道理,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楊眉一聽,就覺得這是個笑話:
伏羲他就是個算命的,懂個屁的證道!
但楊眉仔細(xì)想了想,卻又覺得有些道理,與其自己干巴巴地慢慢復(fù)制法則,還不如真的嘗試一下讓法則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
所以,楊眉開始嘗試,試圖在文章中描述出這么一條【規(guī)則】。
一開始自然是不得要領(lǐng),楊眉寫著寫著,就覺得自己在扯淡:
我這寫的什么玩意兒?
又寫了一會兒,楊眉還是沒摸著門,怎么寫就怎么覺得不對……
鴻鈞在旁邊也不打擾他,把鳳凰……不,是把孔雀蛋放在桌上,又隨手拿筷子開始夾菜吃。
后土見師父也來坐下吃菜了,連忙畢恭畢敬地繼續(xù)上菜,頭一回請師父吃飯,自然要把禮數(shù)作足了,好好招待師父!
鴻鈞一邊吃著,一邊瞅著楊眉寫的東西,看得不禁直搖頭:
“你這么寫可不行??!”
楊眉聞言,本就煩躁的他,直接把筆丟了,求助的目光直視鴻鈞:
“道友,你有何高見?”
“我可沒什么高見?!?br/>
鴻鈞笑了笑:
“不過,你在沒有親身體驗(yàn)過洪荒法則自行生成的情況之下,還想直接弄一套與之一樣的規(guī)矩,這難度可著實(shí)是有些大了!”
“不然呢?”
楊眉無奈:
“我上哪兒去體驗(yàn)……”
“不懂就找我啊!”
鴻鈞瞪著眼睛:
“你是不是傻!”
楊眉愣了愣,才懷疑道:
“你真懂這東西?”
“不懂,這與我的教化大道風(fēng)馬牛不相及,我怎么會懂?”
鴻鈞嘆道:
“雖然我也不懂,但我能帶你去看啊……”
說著,鴻鈞對后土道:
“幫為師看著這個蛋,別丟了。”
“弟子知道!”
后土聽話地把孔雀蛋捧在手里。
便見鴻鈞一揮衣袖,與還在發(fā)愣的楊眉同時原地消失,不知所蹤……
……
“這是……”
楊眉茫然地出現(xiàn)在星空之中,俯瞰而下,洪荒四四方方的大地輪廓就出現(xiàn)在了他的視野內(nèi)。
在這里,楊眉不禁生出了一種感覺:
自己仿佛就是高高在上的天道,監(jiān)察著洪荒天地,亙古不變,孤獨(dú)而寂寞……
“這里是洪荒【天蓋】的正中心?!?br/>
鴻鈞就立在他旁邊,四方星空廣闊無垠,種種星象變化如夢似幻。
天蓋的正中心?
楊眉思索了一下,洪荒天圓地方,基本上就是一個半球體的“蓋子”,扣在一個對角線長度等于半球體直徑的“正方形”上的樣子。
而這個“蓋子”,就是所謂的天蓋!
天蓋的正中心,理論上就是洪荒的最高點(diǎn),而天柱不周山的山頂,據(jù)說就是頂在天蓋正中心上的。
果然,楊眉扭動視角,就發(fā)現(xiàn)了不遠(yuǎn)處的那座山峰,峰頂直抵天蓋,它與混沌只隔了一層天地胎膜。
“那按這么說,這就是不周山的山頂?”
楊眉有些疑惑:
“可不周山的高度不是【無限】的嗎?為什么還有山頂?”
“不周山的【無限】,指的是你往上爬不到山頂,而不是它沒有山頂……具體的道理很玄妙,我們下次再談?!?br/>
鴻鈞沒好氣道:
“我?guī)氵^來,是要你在這里觀看洪荒法則的增長狀態(tài),你別跑題,往下看!”
“行?!?br/>
楊眉定了定神,開始專心俯視洪荒。
鴻鈞摸出造化玉牒,開始觸碰上面的法則仙文,法則催動,整個洪荒在楊眉的眼中逐漸換了一個模樣……
云不再是云,而是一條條交織的“水之法則”、“霧之法則”。
星辰不再是星辰,而是一條條“金之法則”、“土之法則”、“木之法則”等法則,其中太陽星充斥著無窮的“火之法則”、“光之法則”等等等等,在眾星之中最為顯眼。
洪荒陸地也化為了一條條法則,“金、木、水、火、土”是最為主要的五條法則,他們相互衍生,衍化出更多的各類法則。
如“金”衍化出“鋼”、“鐵”、“銅”、“錫”、“銀”等,五行法則各自衍化……
“最初盤古開天地之時,其實(shí)只有一條法則,也即是盤古自身,也是所謂的【太極法則】?!?br/>
“后來隨著盤古把天地開辟得越來越大,新的法則便在【太極】的基礎(chǔ)上誕生了,一條為【陰之法則】,一條為【陽之法則】,合為【兩儀】?!?br/>
“【兩儀】再衍,便是【三才】,【天地人】這三才法則自此演化完成,天與地這兩大客觀自然造物,也自此正式形成,盤古開天地取得基本成功……”
楊眉好奇:
“那【人】呢?三才不是天地人嗎?光有【天】、【地】,怎么能稱為三才呢?”
鴻鈞看傻子一樣地看著他,無語道:
“盤古就是【人】??!盤古那時候還沒死呢!”
???
楊眉頓時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
【天】、【地】二者來自于盤古這個【太極】,而當(dāng)【太極】衍化出【兩儀】之后,【三才】又應(yīng)運(yùn)而生,【天】與【地】都形成了。
這時,失去了【天】與【地】的盤古,自然就從【太極】變成了【人】,法則自動演化了下去……
“然后呢?四象呢?”
楊眉繼續(xù)好奇地問。
鴻鈞搖搖頭:
“后面都是自行演化了,【天地人】的出現(xiàn),為世界的繼續(xù)演化奠定了基礎(chǔ),如今的所有法則都是從這三條基本法則中演化而來,理論上來說,如今的法則都是第四代法則,未來的所有法則也是第四代。”
“這也就是,【道生一】(無中生有、混沌生盤古),【一生二】(太極生兩儀、盤古分陰陽),【二生三】(天地人),【三生萬物】(天地人三才演化第四代法則)”
楊眉邊聽鴻鈞所言,邊靜心俯視洪荒萬物法則:
這一刻,他仿佛悟到了什么……
……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