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截教淪落,誰之罪?
楊眉看罷了這個視頻合集,并將之與自己的前世記憶相對照,基本猜出了這些都是未來的哪些事情……
太清回憶著自己看到的一切,不禁陷入了沉思。
楊眉見此,又問眾人:
“下一個,誰來?”
“我!我來!”
上清連忙舉手示意,他可太想知道自己挨打的原因了!
人道化身點點頭,揮手撤去太清的未來片段,又從時光長河中截取了有關上清的片段:
這開頭與太清差不多,只不過少了聽經化形,而多了聽經的童年陰影……
一串播放之后,這才進行到未來:
上清的生活倒不像大哥那么枯燥乏味,他時而煉器,時而參悟陣法,更多的時間則是收徒與授徒,與太清相比,他無疑多了幾分人情味與生活氣息。
但上清顯然不是想看這些,于是一陣快進。
故事從他的徒弟們開始講起:
眾所周知,上清收徒很容易,于是導致不少品行不端之輩入了他門下,而上清又極少對內門與親傳弟子之外的普通弟子授以道德教化。
再加上他門下內卷嚴重,無數(shù)外門弟子為了升入內門而化身“卷王”!
有人樂在其中,喜歡這種內卷的競爭模式,但更多的弟子卻根本受不了內卷的生活,于是紛紛下山另謀生路。
問題就出在這些下山的弟子身上!
這些弟子空有一身上清道法,卻沒有上清的德行,仗著法術在世間胡作非為,不僅造下了無數(shù)罪行,也嚴重敗壞了上清截教的名聲。
截教因此一度與“妖道”、“惡道”、“旁門左道”相掛鉤,在世上風評極差,可謂是聲名狼藉……
滅教之禍,就這么一點一點地積累并發(fā)酵,最終一股腦兒地爆發(fā)出來了!
起初,只是一些截教三代弟子入了劫數(shù),與闡教三代弟子起了沖突,互相各有勝負。
但因為一個闡教二代弟子的介入,就逐漸使事態(tài)升級了……
【道友請留步!】
那個騎豹子的闡教二代弟子,只用了這短短一句話,就拉來了無數(shù)下山創(chuàng)業(yè)的截教門人,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zhàn)車上,為自己沖鋒陷陣。
截教弟子大規(guī)模介入戰(zhàn)事,自然引得闡教弟子也大規(guī)模介入,最終愈演愈烈,事態(tài)逐漸升級為兩大圣人教派的全面對抗!
截教普通弟子打光了,就有精英弟子前來復仇,從三代弟子到二代弟子,去了不知多少,出門創(chuàng)業(yè)的弟子拉到了在截教本部清修的弟子,一個個沾親帶故,去的越來越多。
終于,未來的上清受不了了,憤怒的他并不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只認為是哥哥專門和自己過不去!
于是先擺“誅仙劍陣”,又擺“萬仙陣”,可奈何闡教不講武德,帶的幫手有點多……
“誅仙陣”破,“青萍劍”碎,截教圣人顏面全無,“萬仙陣”更是成了血肉磨盤,葬送了幾乎全部截教精英!
截教就這么一蹶不振了……
“我……”
看到未來的自己被四圣圍攻,打得披頭散發(fā)、顏面掃地,上清欲言又止。
他想了許久,才干澀著嗓子道:
“莫非我的教義真的有誤嗎……”
他的上清仙光驟然搖曳,仿佛一盞狂風中的孤燈,隨時都有可能熄滅……
這是他道心不穩(wěn)的表現(xiàn),如果繼續(xù)下去,這輩子別說證道成圣了,不精神失常就已經算好的了!
太清、玉清見此,正要開導他,卻冷不防聽到了一道聲音:
“不,你的教義沒錯!”
眾人循聲望去,說話者卻是人道化身。
人道化身原本幾乎沒有情感波動,可面對上清的道心動搖,祂卻反常地出現(xiàn)了劇烈的情感波動!
祂認真道:
“【有教無類】、【為眾生截取一線生機】都是正確的,特別是【有教無類】,更是萬古至理!”
上清聞言,道心稍定,目中靈光涌動,但依然很是茫然:
“那為什么,截教會滅亡……”
“截教沒有滅亡?!?br/>
人道化身道:
“截教只是衰落了,而且截教的衰落并不意味著它的教義是錯誤的,而只能證明你這個教主沒有好好實踐你自己定下的教義!”
“你應該從自身的行為上找問題,而不是懷疑教義……”
上清聽罷,仙光終于再次穩(wěn)定,不過在聽了人道化身所言之后,他真的開始反思起了自己的教義執(zhí)行情況。
見此,太清、玉清不禁松了一口氣,對人道化身也多了幾分好感,但他們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人道化身會對上清這么有耐心……
畫面繼續(xù)放映,上清的未來與太清一樣,都是在無限的混沌之中自愿放棄生命而死,死得相當扯淡。
果然,圣人不想死,就絕對死不了,連人道都找不到殺死他們的辦法!
眾人也沒有懷疑。
但楊眉卻看出了一點東西:
在上清的未來中,僅僅只有封神大戰(zhàn)失敗的事情,不像太清一樣,還有人間之事。
加上人道化身對上清的異常反應,足以讓人懷疑這廝是不是搞了個“惡意剪輯”!
總不能上清在打封神之后,就直接自閉到死吧?這實在是不符合圣人該有的心境。
但既然人道化身不愿意提,那楊眉也沒必要再追根問底,畢竟誰還沒有一點秘密啊……
接下來,是玉清。
玉清的未來基本和上清一樣,封神大戰(zhàn)之后,闡教也衰了,他這個教主也閉關了,從此極少出門,最后死于混沌。
三清之后,準提接引也看了一下自己的未來:
封神之戰(zhàn)一完,西方教并沒有如他們所想一般興盛起來,反而是因為渡過來的截闡二教人數(shù)太多,他倆根本管不過來。
加之被太清“化胡為佛”送過來的原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能力非凡,其對原截教弟子號召力極強,甚至堂而皇之地在西方教中拉起了山頭,排擠、拉攏西方教弟子。
二圣想管束,但以無效告終,畢竟這幫人已經破罐子破摔了,要殺就殺,絕不服管!
沒轍,接引二人只好讓多寶道人代為管束,多寶這么一上臺,他們還真就老實多了……
但不可避免的,西方教因為實在吃不下這么多異教徒,只能眼睜睜看著多寶道人另立中央,最終改了教名,換稱“小乘佛門”。
西方教在實質上滅亡,被“小乘佛門”借殼上市,很難說“小乘佛門”究竟是西方教的延續(xù),還是截教弟子搞的“借尸還魂”……
總之,在看完自己的未來以后,接引愁苦的臉色更愁苦了,他對著陷入沉思的準提認真勸道:
“師弟,莫要再想著不勞而獲之事了……西方的興盛,終究只能靠自己!”
準提悵然若失,嘆息之后,重重地點了點頭: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吃的早餐和晚餐,只有真真切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起來的基業(yè),才是穩(wěn)固的。
妄圖奪人基業(yè)、一口吃成胖子者,只能只討苦吃!
……
701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