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清穿之溫僖貴妃 !
044章密謀與算計
康熙不在京城的這段日子安和就免了請安的規(guī)矩,自己領(lǐng)著胤裪跟十三阿哥在啟祥宮躲懶,吃著酸甜可口的葡萄,喝著香甜順滑的木樨蜜露,小日子美得叫榮妃羨慕不已。不過榮妃倒也不差,按著安和給的法子叫那幾個最喜歡嚼舌根的庶妃常在謄寫宮規(guī)一百遍,耳邊瞬間清凈了不少,還能在皇上不在規(guī)矩不那么嚴的時候跟自己的女兒好好說說話。
榮妃雖與安和交好,嚴格的規(guī)定三阿哥不許跟大阿哥或者太子中的任何一人親近。也許榮妃才是后宮中看得最清楚的那個,年歲漸長的大阿哥野心勃勃想要取太子之位而代之,將來兩派之間必將爭斗不斷。而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保全自己一雙兒女,這是她最重要的命根子。
“往常榮妃娘娘即便過來也不會帶著三公主的,”錦繡給安和腿上蓋了一張石榴紅色底寶瓶刻絲的褡被,小聲說道,“這段日子倒是有些反常了。”
“三公主是十二年出生的,再沒幾年就要嫁人了。”安和讓錦繡給她摘去手上的護甲,“大約是想帶她出來走動走動吧。”大清公主多數(shù)和親蒙古,外嫁之后便是要一個人掌管公主府跟額駙府,不趁著現(xiàn)在鍛煉一下人際交往的能力怎么行?蒙古看似平和,但也非鐵板一塊,到時候日子過得好不好都是看自己的手段跟魄力了。
錦繡點點頭,而后道:“今兒永和宮請了太醫(yī)診脈,說德嬪娘娘這一胎十分穩(wěn)健,連安胎藥都不必經(jīng)常喝。自從德嬪娘娘有孕的消息傳開之后,宮里不少娘娘小主都把目光放在永和宮,聽說安嬪娘娘可是動了心思,想要抱養(yǎng)德嬪娘娘這一胎。”
“安嬪?”安和抬眸看向錦繡,“消息都做準了?”
“是儲秀宮里的人傳話來的。”錦繡輕聲道。
“德嬪與她同屬嬪位,本就是一宮之主,怎么可能讓她抱養(yǎng)孩子,更別提德嬪這樣得寵。”安和微微蹙起了眉頭,“自從當初太皇太后懲治過后安嬪就一直備受冷落,現(xiàn)在突然做起了出頭椽子,想想就覺得很是奇怪。去查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錦繡應(yīng)了一聲,“另外太醫(yī)也來回稟,說端嬪突發(fā)舊疾,問主子是怎么一個章程?”
“宮里不缺好藥,安心給她治病就是了。”安和道,“端嬪已經(jīng)被太皇太后下旨撤去金冊寶印,獨留嬪位的封號,咱們也不能趕盡殺絕。”當初封貴妃時編排她的人現(xiàn)在都一個一個地跳出來,她都好生看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了。“吩咐莊海好生打聽,看看她們這一波人究竟在鬧什么幺蛾子。”
“是,奴婢現(xiàn)在就去跟莊公公說。”
<
胤祤跟胤俄伴駕不在安和身邊,但安和也并非打聽不到他們的消息,尤其是這兩個孩子不知怎的竟然叫康熙同意將他們給安和獵得的皮子隨著康熙批閱好的折子一起送往京城。安和看著小太監(jiān)送進來的那一堆兔子皮毛時別提有多驚訝了。
“真是胡鬧。”安和搖頭說了一句。
“那都是六阿哥跟十阿哥的孝心罷了。”完顏嬤嬤笑道,“這兔子皮極好,柔軟舒適,冬日里給主子做成袖籠最合適不過了。往后的斗篷邊上還能鑲上這樣的皮毛,肯定會十分暖和的。兩位阿哥還這樣小就能獵得這么多皮毛,主子應(yīng)該高興才是。”
“這樣一鬧別提有多引人注目了。”安和啖了一口茶,讓翡藍把皮毛都收起來,“叫莊海進來一趟。”
“是。”完顏嬤嬤知道安和是要過問之前讓莊海打探的事,便給翡藍、翡紅還有翡青各指派的工作,錦繡則在門口守著。大門倒沒有關(guān)起來,免得叫人生疑。
“給主子請安。”莊海道,“按著主子的吩咐奴才去細細打探,安嬪娘娘確實起了抱養(yǎng)德嬪娘娘腹中皇嗣的念頭,只是這想法卻是敬嬪娘娘攛掇的,除此之外并未發(fā)現(xiàn)什么。只是奴才卻查到,端嬪身子不虞卻是有人在背后下藥的緣故。”
“查出是誰了么?”安和瞇起了眼,問道。
“奴才無能,線索到幾個辛者庫宮女處便斷了。”莊海回道,“那幾個宮人也于不久前被外放出宮。”
安和一直以為辛者庫是罪奴們服差役的地方,進宮后才知道辛者庫除了是問罪的奴才們發(fā)配的地方外,原本也有一部分包衣當值,并非所有辛者庫人都是罪籍。她垂下眼眸,道:“既然外放出宮,咱們就很難再查出來了。將你手頭的東西整理一下,安嬪的事宜暫且放一邊,端嬪遭人下藥的事還得好好跟皇上說說才是。”
安嬪跟敬嬪向來同氣連枝,脾氣算不上壞,也許真的不會搞什么陰謀。可為什么端嬪會被人下藥?難道是有人想借著皇上跟太皇太后都不在宮中的情況下要謀奪了端嬪的性命?
不怪安和將端嬪之事往陰謀詭計處想,后宮女人間的爭斗只怕比這個更慘烈。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復一下心緒后才道:“嬤嬤,將安嬪的小心思偷偷透露給德嬪。仔細點,別讓儲秀宮還有永和宮看到咱們的痕跡。”既然安嬪跟敬嬪出手,那她就讓德嬪跟成嬪代為牽制好了。“吩咐太醫(yī)院的人好生給端嬪醫(yī)治。”
“是。”完顏嬤嬤應(yīng)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吧。
<
安和讓莊海整理的東西很快就送到康熙的案頭。康熙翻閱完后似乎并沒有什么表示,只是讓李德全端來一個炭盆,將這一疊紙全都焚燒殆盡。看著炭盆里逐漸成灰的信件,康熙閉緊雙眼,長吁了一口氣。
端嬪之事是他親自做的決定,卻沒想到安和那丫頭也察覺出不對勁來了。端嬪曾經(jīng)給他誕下過一個公主,只是小公主早夭,不到兩歲就因病去世,端嬪也因為當初生產(chǎn)時傷了身子,以后再也不能生育。康熙心中并不是對她沒有情意,所以才會在十六年大封六宮時冊封她為嬪,可沒想到端嬪的娘家董家卻依附明珠一黨,背地里支持老大謀奪太子之位。
這段時間明珠一黨沒少在朝堂上為老大造勢,董家也是蹦跶得最歡的那一撥人之一。不管如何,端嬪、董家,都留不得了。
“皇上,太子率領(lǐng)一眾阿哥來給皇上請安了。”外頭守著門口的小太監(jiān)在李德全耳邊說了幾句,李德全便趕緊來稟告,“皇上下午的時候還說要犒勞諸位蒙古親王、郡王,時辰也差不多了。”
“傳他們進來吧。”康熙睜開眼后臉上的糾葛便都消失不見,“朕要修書一封給鈕祜祿貴妃,派人秘密送回京城去。”
“嗻。”李德全躬身應(yīng)道。
安和得到回信時終于從康熙模糊不清的字里行間讀懂一點意思,大意便是叫安和不必再管端嬪之事,端嬪是死是活他都不會怪罪安和。想到了端嬪這幾年一直纏綿病榻,直到這段日子舊疾突發(fā),她突然想到一個念頭,一個讓她自己都寒顫不已的念頭:端嬪的病會不會是康熙故意為之?
“主子,炭盆準備好了。”錦繡小聲道。
安和回過神來,讓錦繡出去后才將康熙的信件丟到炭盆里去。這是康熙吩咐的,看過書信后立刻焚毀。她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想法極有可能是正確的,要不然以太醫(yī)院一眾太醫(yī)的醫(yī)術(shù),怎么可能治不好端嬪的咳疾?
安和腦海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看來這些謎題得等康熙回來才能解開了。既然康熙叫她不必再管端嬪之事,那她不管就是了。
“主子,十二阿哥跟十三阿哥都醒了,眼下來找主子了。”錦繡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抱進來吧。”安和收斂起臉上所有的情緒,見信件已經(jīng)焚燒殆盡,便道。
錦繡領(lǐng)著兩個嬤嬤走了進來,看了一眼地上的炭盆,跟安和對視一眼后便將炭盆給拿了出去。她做得光明正大,兩個嬤嬤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懷里抱著的小阿哥身上,倒沒有留意錦繡的動作。
“今兒怎么醒得這么早?”伸手將十三阿哥抱過來,又讓嬤嬤將胤裪放在她身邊,安和才問道。
“昨晚睡得早,今兒醒來就早了。”胤裪身邊的張嬤嬤笑著回道,“十二阿哥一醒過來就吵著要來給娘娘請安呢。”
“十三阿哥也是如此。”劉嬤嬤跟著笑道。
“給喂過奶了嗎?”安和低頭逗著十三阿哥,“十二阿哥也吃過早膳了沒?”
“都已經(jīng)吃過了。”張嬤嬤回道。
有兩個孩子陪伴確實讓安和將煩心的事情暫時都拋諸腦后。德嬪知道安嬪跟敬嬪的打算后對她們倆也是恨之入骨,小手段層出不窮,讓安嬪跟敬嬪應(yīng)接不暇吃了不少暗虧。等到安嬪跟敬嬪想還擊時,康熙的御駕已經(jīng)啟程從蒙古回來,為了不叫皇上知道她們的小心思,兩人只能偃旗息鼓,抱養(yǎng)德嬪之子的想法隨之破滅。
八月初,御駕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