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清穿之溫僖貴妃 !
042章太子妃人選
大約是真的被安和罰抄書的手段弄怕了,袁氏解禁之后整個人都變溫順了不少,瞅到合適的時候還給安和送來了一對金累絲繡花香囊以表心意。安和倒是淡淡的沒說別的,只是讓人收下來后便吩咐敬事房將袁氏的綠頭牌掛回去。
可即便如此,康熙有了新進(jìn)宮的新人,哪里還會惦記袁氏這個性子驕橫的庶妃呢?等到袁氏自己想過來時已經(jīng)晚了,宮里如今已是換了一撥新寵。
“主子,這個月的冬衣都已經(jīng)發(fā)下來了,是新料子做的衣裳,內(nèi)務(wù)府的人還按著主子的吩咐給做了一身斗篷,主子可要試試?”錦繡撩開厚重的簾子走了進(jìn)來,手上還捧著新的斗篷,笑著跟安和說道。
粉紅色云錦斗篷,邊上還鑲著灰鼠皮,厚厚的棉花塞在布料底下,裹在身上既暖和又沉實(shí)。安和試了一下覺得很是不錯,便道:“內(nèi)務(wù)府的人手藝果然不錯。延禧宮傳來消息,說小公主染了風(fēng)寒發(fā)燒了,叫太醫(yī)院的人給好好看著,別出什么差池。另外,宮里這段時間沒發(fā)生什么大事吧?”
“一切都十分平靜,袁庶妃大約也是知道小公主身子不好,最近隔三岔五的就跑去延禧宮想要看望小公主。”錦繡回道。
“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小公主身子不好她自己也要負(fù)很大的責(zé)任。”像袁氏這樣的小姑娘出嫁前就是嬌生慣養(yǎng)的,身子想必也強(qiáng)壯不到哪里去。偏偏有孕的時候非要鬧些幺蛾子出來,害得小公主早產(chǎn)體弱,現(xiàn)在才來表現(xiàn)慈母情懷又有何用。安和將雜記翻了一頁,“榮妃對袁氏的到來沒說別的嗎?”
“榮妃娘娘說到底袁庶妃也是小公主的生母,也不能攔著不叫見面的。”錦繡道,“只是袁庶妃一見到小公主就要哭,小公主經(jīng)常被她的哭聲嚇到了,也跟著大哭。榮妃娘娘嘴上不說,怕心里也是有怨言的。”
哭得這樣凄慘,別人不知道還以為榮妃在虐待小公主呢。安和道:“既然這樣,就讓太醫(yī)院的人告訴袁氏,小公主必須靜養(yǎng),讓她少去延禧宮打擾。”
“是。”錦繡笑著應(yīng)道,“今兒太皇太后又召見宮外的小格格們了。”
“哦,都有哪些人家的姑娘?”算算時間,自從太皇太后南巡歸來,這已經(jīng)是第三回召見了。太子也快滿十三歲了,怪不得太皇太后這樣上心。
“有都統(tǒng)彭春之女董鄂氏,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工部尚書薩穆哈之女吳雅氏,還有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維之女佟氏。”錦繡回道,“只是聽說太皇太后對佟家女不甚熱情,怕下一次便不再宣召了。”
“佟家那姑娘好像是庶出吧。”安和記得還是佟國維的一個侍妾所出,按著她的身份,當(dāng)太子側(cè)福晉都難,更別提是未來的一國之母太子妃了。
“是。聽說納喇家原本也有適齡的女孩子,只是太皇太后召見了一回便不再傳進(jìn)宮了。”
納喇家,他們家跟大阿哥走得近,太皇太后怎么可能讓太子妃出身納喇家呢?安和擱下書本,道:“繼續(xù)打聽就是了。”
“奴婢曉得。”
安和盯著宮燈上跳動的火光微微出神。董鄂氏出身滿軍正紅旗,其父在雅克薩之戰(zhàn)中立下軍功,一時可謂前途無限,如今已領(lǐng)滿軍正紅旗都統(tǒng)之職;瓜爾佳氏阿瑪雖然襲三等伯爵,又領(lǐng)了漢軍正白旗都統(tǒng),只是出身漢軍正白旗,又比不上滿軍旗的尊貴;吳雅氏卻是滿軍正黃旗人,可論家世底蘊(yùn)卻比不上另外二位,怪不得太皇太后一直猶豫不決。
<
“額娘,聽說烏庫媽媽在給太子哥哥相看太子妃,是真的嗎?”胤祤拿著木尺戳了戳胤俄腰間的軟肉,示意他乖乖習(xí)字后才轉(zhuǎn)過來跟安和說道,“太子哥哥最近神神秘秘的,還時常跑去烏庫媽媽那兒,估計(jì)是想看看自己未來福晉的模樣了。”
“你什么時候養(yǎng)成這樣八卦的性子。”安和打趣地問道。
“兒子是見太子哥哥心急如焚,所以才想著幫忙打聽而已。”胤祤眼珠子一轉(zhuǎn),涎著臉湊到安和身邊道,“額娘偷偷告訴我嘛,烏庫媽媽看中了哪一家的女孩子?”
“我怎么會知道,太皇太后相看人家的時候我也不在。”安和抱著章佳氏所出的十三阿哥,笑著看了胤祤一眼,“我看不是你好奇,是太子托你來打聽的吧。”
胤祤摸了摸鼻頭嘻嘻一笑,算是默認(rèn)了安和的話。
哄了小阿哥睡著之后安和才靠在身后的大迎枕上細(xì)細(xì)回想,她記得歷史上的太子妃是姓瓜爾佳氏的,想來就是三等伯石文炳之女吧。既然定下她做太子妃,那么石家這一支肯定是賜婚前就并入到了滿軍旗里。雖然都是旗人,但滿軍旗、蒙軍旗跟漢軍旗之間的地位還是不平等的,摩擦從來都不曾消失過。
希望這位瓜爾佳氏是個好相處的姑娘吧。
胤祤看了安和一眼,鼓了鼓腮幫子。打聽不到消息,明天去上課的時候肯定又要被太子哥哥“鄙夷”一番了。不過說來也真是的,太子哥哥自己焦急,干嘛不去烏庫媽媽那兒自己打聽打聽,到時候撒撒嬌,指不定烏庫媽媽就會跟他說了呀,胤俄都是靠這一招在慈寧宮大吃四方的。要不,叫胤俄去烏庫媽媽那兒撒嬌試試看?
一邊正在習(xí)字的胤俄突然間打了個冷戰(zhàn),鼻子一癢便打了個噴嚏,嚇得一邊的嬤嬤立刻又是端來熱茶又是添衣的,可屋子里的火龍明明燒得很旺,怎么就會打噴嚏了呢?
安和也被胤俄的噴嚏聲嚇了一跳,以為胤俄是被凍著了,連忙皺起眉頭讓人去煮姜湯。胤祤笑嘻嘻地看著胤俄被自己額娘灌著喝味道很不好的湯,卻不想一轉(zhuǎn)身便見翡青手上也端來了一碗,他額娘正言笑晏晏地看著自己。
躲不過去了,只能捏著鼻子灌下去吧。胤祤三口并兩口地喝下,借口還有功課要溫習(xí),帶著人飛快地往阿哥所回去了。
<
剛過了年不久,延禧宮就傳來消息,袁庶妃所出的公主不幸夭折,年未滿一歲。康熙得知消息后只是吩咐人好生將小公主安葬,卻并未到袁庶妃那兒寬慰她,反倒是去了榮妃處安慰榮妃不必傷心也不必自責(zé)。袁氏在自己偏殿巴巴等了一天都不見御駕,終于是心死如灰了。
“主子,外頭還冷,戴上手爐吧。”翡紅遞來一個鎏銀百花香爐掐絲琺瑯的手爐,“六阿哥說今日會帶太子還有幾位阿哥來用膳,奴婢會讓小廚房的人先行準(zhǔn)備的。”
“知道了。”安和微微一頷首,便吩咐轎夫起轎往慈寧宮去。
小公主病逝后太皇太后也跟著病了一場,安和放心不下,每日這個時辰都要到慈寧宮去看看,卻不想今日遇上了太皇太后召見小姑娘們的日子。向來也奇怪,昨兒太皇太后倒沒有跟她提起這事讓她今日不必來,安和垂下眼睛給太皇太后請了安,才坐了下來接受幾個姑娘的拜見。
穿粉色衣裳的是董鄂氏,紫色衣裳的是瓜爾佳氏,水藍(lán)色的是吳雅氏,水紅色的是佟氏,還有兩個年紀(jì)更小的女孩子,一個是內(nèi)大臣費(fèi)揚(yáng)古之女烏拉那拉氏,一個是和碩額駙額尚之女郭絡(luò)羅氏。
“不知道太皇太后這兒還有客人,倒是奴婢唐突了。”安和美目一轉(zhuǎn)大約也知道,太皇太后是要借她的口向太子說些什么。聯(lián)想到最近大阿哥動作頻頻,明珠一黨開始為大阿哥入朝議政造勢,太子勢單力薄,只怕太皇太后心里也是惱火,如今更是想著要給自己最疼愛的曾孫兒添一把助力。
“倒不是你唐突,只是我老了都忘記遣人告訴你了。”太皇太后十分滿意安和的識趣,到底是鈕祜祿家出身的姑娘,心思轉(zhuǎn)得快人也聰明,不像有些人,明著暗著就在這兒打聽消息。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底下乖巧坐著的佟氏,她是老了,但還沒老到目瞎耳聾的狀態(tài),佟家想往毓慶宮送一位姑娘,還得看她同不同意。
董鄂氏性子溫婉,瓜爾佳氏大方得體,吳雅氏則活潑開朗,三個姑娘性子各不相同,怪不得太皇太后這樣難以取舍。倒是佟氏一直沒能得到太皇太后的關(guān)注,她就是有心張嘴想要搭話,可一想到這是慈寧宮,這個才十二歲的小姑娘終究還是沒敢隨便插話。
太皇太后跟幾個年紀(jì)較大的姑娘聊著,少不得冷落了烏拉那拉氏跟郭絡(luò)羅氏。安和得了太皇太后的眼色便微微一點(diǎn)頭,招手叫兩個小姑娘往她身邊走來。烏拉那拉氏今年七歲,郭絡(luò)羅氏更小,才不到五歲,卻都是規(guī)矩嚴(yán)謹(jǐn)沒有半分差錯的。
安和隨口問了句她們的日常,得到的回復(fù)卻各不相同。
“奴婢在家里一直跟額娘學(xué)讀書跟刺繡,旁的倒不大會。”烏拉那拉氏淺笑著道。說不緊張也是假的,好端端的突然被一道旨意叫進(jìn)宮來,雖然有家人陪著,但一入宮就見到太皇太后跟貴妃娘娘,心里打個激靈也在所難免,說話也有些顫音。
“奴婢常常隨阿瑪?shù)酵忸^騎馬,可好玩了。”郭絡(luò)羅氏更活潑些,說話嘰嘰喳喳的,“阿瑪說咱們滿洲格格,便是不能打獵也得知道上馬下馬,不然盡丟了滿洲格格的顏面。”
未來的四福晉跟八福晉,這樣小的年紀(jì)就看出性格大不相同了。安和淺淺一笑,摘下手上的兩個玉鐲分別給了烏拉那拉氏跟郭絡(luò)羅氏。見瓜爾佳氏對著太皇太后依舊從容不迫舉止大方,也不怪最后能脫穎而出了。
作者有話要說:打不開后臺好心塞,更新來晚了_(:з」∠)_
以及,瓜爾佳氏一家是康熙二十七年并入滿軍正白旗的,在此之前一直是在漢軍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