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太子妃馴夫記
太子妃所看的, 然是傾城被罵的最慘的話本,《商女王妃》與《師尊》。
前者講的是后宅之爭,后者說的是全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比一個驚世駭俗。
甚接觸外界, 滿心都是操持宮務, 做太子賢內助, 做好太子妃本份的瓜爾佳氏, 乍一瞧見這樣的話本, 倒也不是驚為天人,而是一種自己竟消息落后人這么多的感慨。
就好比剛曉原來《商女王妃》曾在全京城售賣火熱, 各大茶樓紛紛說書, 說書人都盡了,聽客們也聽膩了, 該罵的都罵了,該鬧得也鬧了。民間都已然淡定如斯,唯獨, 才道還有這事?
瓜爾佳氏頗有自己落后于時代之感,待細細看那《商女王妃》的諸多姐姐妹妹,妃側妃, 只覺得現實如斯魔幻!
竟有人將高門大戶后宅爭斗寫成了話本,還賣得極好,里面金句頻頻, 直叫人看了恍然大悟。
后宅之爭,心肚明, 太子喜愛美人,納的也不了,瓜爾佳氏兢兢業(yè)業(yè)替他管著東宮之中的女人們, 專心致志做自己賢良淑德的太子妃。
端莊大氣,明事,那是家里人從小就教出來的,也是在確定會做太子妃后,皇上派遣人來教的。
瓜爾佳氏自己的私欲已然被教隱藏在智之后了,是因為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最令皇上滿意,令太子殿下滿意,倒是忘了自己是不是快樂。
與太子成親后,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因長相端莊,并非是太子喜愛的模樣,其實側妃李佳氏更得寵一些。
而李佳氏又省心,雖為太子誕下兒子,卻從不驕傲自滿,更不會愚蠢來給瓜爾佳氏難堪。
皇上親自指的太子妃,家室高且幫助太子殿下,沒有哪一位側妃越去。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腦子又不昏,與嫡妻相敬如賓,還不至于做寵妾滅妻的事。
頂多寵一寵兩個兒子,弘晳與弘晉。
看了話本后,瓜爾佳氏陷入了深思之中。
雖然不至于被話本影響心神,但看了后個人感悟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話本里有一句話說的不錯,夫妻一體,自該是有商有量,日子才好。若男子做事不與妻溝通,則消息不均,易從后院出漏洞。
可殿下他,有什么事都是素的,他與自己商量一些什么。
他太隨心所欲了。
瓜爾佳氏若有所思,心里明白若是放任太子殿下繼續(xù)隨心所欲下去,他們夫妻二人相敬如賓的局面并不會打破。
是因為每一次太子的心血來潮都有太子妃收拾爛攤子,這讓太子在許多方面都并不是特別會顧忌人的感受。
這是個漏洞。
長往,東宮之中必出現分歧,瓜爾佳氏并不愿因為與殿下溝通不足而造成一些損失或誤會。
務之急,得是引太子養(yǎng)成與夫妻之間商量事情的習慣才是!
《商女王妃》中的媚兒說的話也挺有趣“男人,都是賤骨頭。”
“你事事都順了他的心,他就覺得一切都所然,自然也看不見你的好。”
“等他養(yǎng)成了習慣,突然哪一天失去了你,才叫追悔莫及。”
瓜爾佳氏給《商女王妃》引起了興趣,接著將“傾城”的話本都讓人搜羅來。
邊看這些話本,心還吃驚不已。
只要一想傾城就是八弟,就覺得有違感。
靠著除夕家宴時的寥寥幾眼,瓜爾佳氏心里的八弟,是個溫潤如玉的年人,長相隨了良嬪娘娘,唇紅齒白的瞧著就賞心悅目。
怎么都想象不出,那樣的年人,竟有這樣細膩的文筆,將《商女王妃》之中的宅斗心機寫得淋漓盡致。
傾城的話本是一作比一作好了。
最初的《傾世鐘情》文筆還稍顯稚嫩,邏輯上也有許多漏洞。
瓜爾佳氏聰穎會思考,一邊看一邊心里止不住的疑惑這劇情發(fā)展的奇怪。
一直《師尊》另辟蹊徑,文筆已然成熟。而后的《逍遙王探案》更是另外一種題材。
將這么多截然不同的風格話本信手拈來,八弟于寫話本的天賦實在高超。
近日,最為人們津津樂道與叱罵的便是八弟的新作了《高家長媳》了。
看了《高家長媳》里頭女主人翁干脆爽利的事作風,說打臉就打臉的爽快舒暢,瓜爾佳氏眨了眨眼,無疑是愛看的。
智在約束著端莊賢淑,優(yōu)雅內斂,卻愛看《高家長媳》。私心里的火苗,如同燒起的野火一般,一旦點燃就消不去了。喜歡看朝陽打臉眾人,打臉文看起來可太爽了!
也不是圣人,并非的沒有了七情六欲,只不身處這個位置,往往許多時候做出來的選擇都是最為智的。
與太子,都壓抑得太久了。
高處不勝寒,何況腳下是陡峭懸崖?風口浪尖之上,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呢!
注定不會像朝陽那樣,燦如陽光,活得瀟灑,活出自。
不,有些事情是該進改變了。
太子回來后便得原本一心一意給他打后院,收拾攤子的瓜爾佳氏近日身體欠佳,似是月事不穩(wěn),太醫(yī)令其莫再勞心傷神,若月事不調好,日后會難孕。
太子不疑有他,因心里對嫡子還有些期盼,便順著瓜爾佳氏的心意,將東宮內務暫時交給四位嬤嬤與大太監(jiān),再由兩位側妃來共同監(jiān)管。
他想,這么多人看著一定沒問題。
事實上,第二天就出亂子了。
原本替他收拾亂子的瓜爾佳氏,在靜養(yǎng)修心,除去必要宮務,東宮事宜已經放權給了側妃們,多么賢良大度!
兩位側妃拿捏不住主意,嬤嬤與太監(jiān)們各有自己的事,最后還是將太子鬧得頭疼,他也不道東宮后院的管,前他可從來都不問這些事。
側妃們將這事兒來煩擾他,太子終于意識,沒太子妃管家他不!
于是他捏著鼻子,將太子妃又請出了山。
瓜爾佳氏曉,時的自己在殿下心目中依然與管家婆沒什么區(qū)別,若想教得他日后與自己好好商議各項事情,還需徐徐圖之。
目光閃了閃,看了傾城話本之中對“人心”的分析后,感悟出來一些道。這些道或許原本就懂一些,但一半解,看了八弟的那些話本后,就如同給點亮了靈光一閃,又如同開辟了新的道路,令感悟了許多曾經沒有想的東西。
太子最近得有一點點糟心,朝堂之上沒什么問題,卻是后院里的側妃與妾侍們不省心,他不高興于自己還要將精力花在后宅這件事。
太子妃重新接手了東宮后宅大權后,便開始了溫水煮青蛙似的整改。
先是將太子幼時就伺候著他的年長宮女,年邁奶娘,老太監(jiān)的那些徒子徒孫給不動聲色地換了,接著開始與太子商議一些事。
從后宅,慢慢帶前院,需要的是太子養(yǎng)成夫妻商量事宜的習慣。
本就精通后宅手段的太子妃,將后院里頭的那些妾侍、側妃們都捏得死死的。
太子不管后院,忙于政務,瓜爾佳氏才是們每日要見的主母,不是嗎?
與其等著討好太子,為太子誕下子嗣這樣全靠運氣的機會,還不如討好太子妃,日子還得更舒心一些呢!
太子還挺滿意東宮又一次風平浪靜的,殊不自己就像是個懵懵懂懂的獵物,給籠罩在了柔軟細膩的蜘蛛網之下。
在他得太子妃也看起了傾城話本后,語重心長地告訴太子妃:“八弟寫的都是胡編亂造不得。”
瓜爾佳氏輕笑道:“雖是假的,《商女王妃》寫的不錯。”
太子見笑容如百合花開,直覺不妙:“…………”都怪八弟!
不久,他聽胤禩給汗阿瑪召見去了,樂了起來。
“孤覺得八弟又要倒霉了!”
聽聽這語氣,多么幸災樂禍。
太子想了想,打算圍觀八弟挨罵。
在他還未時,康熙便沉著臉問胤禩:“京城之中端先生與傾城之爭,是你搞的?”
胤禩笑道:“沒想這事還是驚動汗阿瑪了。”
康熙無奈道:“你又想搞什么東西?”
“兒臣所寫的題材并未涉及不寫的東西,”胤禩無辜道:“兩本寫的都是后宅,寫的是做媳婦。”
所汗阿瑪,與后宅計較,你格局小了!
康熙擺了擺手:“朕沒有問你寫了什么,是問你為何要掀起罵戰(zhàn)。”
“兒臣本意并非如,只是陰差陽錯的巧合,”胤禩解釋道:“兒臣原意,只不是想要發(fā)泄被人催生孩子的不滿。”
這倒是讓康熙更無言對了。
“生孩子的是你福晉,又不是你。”
“兒臣前幾個月都待在您身邊假扮太監(jiān),”胤禩道:“哪來的時間造孩子?”
康熙:“噗——”
太子時,便聽見康熙在發(fā)怒,斥責胤禩“你又不務業(yè)!”
太子見胤禩乖巧地挨訓斥,笑道:“汗阿瑪既然頭疼該如何教育八弟寫一些經的文章,不如給他指點一個文采斐然的侍讀?”
這不是汗阿瑪下詔修國子監(jiān)了嗎?
最近又提拔了一批有才華的文士,指一個給胤禩,去八貝勒府侍讀倒是不錯的主意。
康熙若有所思,還有些意動。
康熙深沉著臉道:“朕得給你指一個老學究。”
胤禩后腦勺滴下了一滴汗:“汗阿瑪,您指個老學究給兒臣,萬一氣死了怎么辦?”
放兒臣,放老學究吧!
太子還在一旁煽風點火:“不如找一個忍又喜愛教書育人的文士。”這樣的人,會將“把傾城掰回道”視為自己的責任。
胤禩不可置信瞪視太子:哪兒招惹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