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啤酒的門道
,最快更新刺激1995 !
杜秋把秦牧等人,包括姜丹楓和白玉泉都留在了海鮮酒樓,只叫上了周元,然后開車帶著鐘高山離開了海鮮酒樓,準備另外找個地方吃飯。
“鐘書記,先跟你道個歉,因為我并沒有要賣驍龍的打算,所以就沒跟市里通報有關微軟派人過來的消息。”
鐘高山本來被剛才的鬧劇弄的心煩意亂,此時聽杜秋直奔主題,不搞虛的,非常明確的給了答復,吃了一顆定心丸,情緒好轉了不少,撇清道:“今天是周末,我在家休息,聽玉泉說你們公司在搞聚餐,就臨時起意過來湊個熱鬧,和微軟沒關系,你們是私營企業(yè),有自主經(jīng)營權,市里不會胡亂指手畫腳的。”
話雖然這么說,卻不能當真,周元很識趣,言簡意賅的把微軟的三個方案介紹了一下,客套道:“鐘書記,我們公司全是小年輕,做人做事都還稚嫩的很,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大的場面,您曾親自主持過好幾家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和改制工作,見多識廣,經(jīng)驗豐富,在經(jīng)濟和管理方面享有盛譽,幫我們參考參考,看哪個比較好?”
“哪有什么盛譽,不過是摸著石頭過河罷了。”鐘高山已經(jīng)完全拋開了剛才的不愉快,笑呵呵的謙讓了幾句,然后沉吟著說道:“我不太懂你們高科技行業(yè)里的門道,第一個方案就不多置評了;小杜既然不愿意賣公司,那第二個方案可以忽略;第三個方案可以好好談談,微軟是世界500強,技術實力雄厚,如果能和他們合作的話,不僅能提升驍龍的整體實力,對企業(yè)形象以及知名度也很有好處。”
屁股決定腦袋,果然是至理名言……
杜秋開車從三江大學的校園里穿過,停在南門附近的一個空地上,說道:“鐘書記,今天是周末,你不上班,我也不工作,不如咱們忙里偷閑,一起去吃頓燒烤,隨便聊聊天?”
“好,三江大學門口的燒烤一條街是云城特色,有陣子沒來了,正好饞的很。”鐘高山推開車門,一邊下車一邊以親近的姿態(tài)調(diào)侃道:“小杜啊,你是個土財主,今天我可要敞開肚皮,專點貴的吃。”
“沒問題。”
三人走出校門,穿過馬路,沿著熙來攘往的街頭走了一會,拐進了一條小巷子,兩側都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式筒子樓樓,居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一樓臨街的地方改成了各式各樣的小吃店,有炒菜的,有燒烤的,有面食的,有鹵味的,琳瑯滿目,香飄四溢,雖然沒有海鮮酒樓光鮮亮麗,卻處處透著熱鬧的生活氣息。
鐘高山并不是云城本地人,但在此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已經(jīng)從骨子里把這座城市當家鄉(xiāng)了,很享受這種微服私訪的感覺,興致勃勃的帶著杜秋和周元在街頭漫步,挑來挑去,最后選了一家外面燒烤,里面炒菜的小飯館,小飯館生意很好,等了一會才等到空位,在門口附近一個臨時搭設的小圓桌邊坐了下來。
“我要個夫妻肺片,再來個毛血旺,多放點辣椒。”
“小周是蜀地人?”
“是啊,鐘書記也是?”周元把簡陋的菜單遞還給老板娘,笑著說道:“在美國住了一個月,天天啃漢堡和披薩,嘴里都要淡出鳥了,現(xiàn)在看到辣椒就流口水。”
“我是湘江過來的,也愛吃辣。”鐘高山扯了幾張紙巾,一邊擦拭桌子上的油膩,一邊說道:“外國菜不能說差,但確實不合我們中國人的口味,我88年去德國考察,回來之后也跟你現(xiàn)在一樣,逮到什么吃什么。小杜能吃辣吧?要是不能的話,再叫幾個清淡的菜。”
杜秋把老板送過來的一捆啤酒放在腳下,一邊開酒一邊說道:“我口味比較雜,什么都吃。”
“年輕人胃口好是福氣。”鐘高山看了看酒瓶上的豐樂商標,有些自豪的介紹道:“我88年去德國考察,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為市啤酒廠引進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線,當年引進,當年投產(chǎn),技術和配方都是從德國人那里學來的,味道很純正,每年夏天都供不應求。”
周元用一次性塑料杯倒了半杯,嘗了嘗之后夸贊道:“味道確實不錯,比我在硅谷喝的那種好幾美元一罐的口感要好。既然這么受歡迎,怎么不擴大生產(chǎn)?”
“87年的時候全市一年的啤酒消費量還不到3000噸,所以只引進了5000噸的生產(chǎn)線,這些年國內(nèi)經(jīng)濟發(fā)展的很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啤酒的銷量也跟著上去了。”鐘高山是個做過不少實事的技術型官僚,如數(shù)家珍的說道:“92年技改過一次,產(chǎn)能從5000噸升到了7000噸,但還是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啤酒廠打算年底的時候再引進一條生產(chǎn)線,爭取明年產(chǎn)能沖到2萬噸。”
“那明年夏天可以敞開了肚皮喝了。”
杜秋拿起啤酒瓶子,給鐘高山倒了一杯,說道:“2萬噸太少了,如果我是豐樂啤酒廠的廠長,3年之內(nèi)要讓產(chǎn)能至少超過20萬噸,否則啤酒廠活不到2000年。”
鐘高山被他的豪言壯語和危言聳聽弄的一愣,問道:“為什么?”
因為1993年12月雪花成立了,1998年開始到處跑馬圈地,幾年之內(nèi)橫掃全國,弄死了或者收購了無數(shù)家地方性小酒廠……
“豐樂只在云城本地銷售,產(chǎn)能一再攀升,卻仍舊供不應求,以小見大,不難發(fā)現(xiàn)啤酒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賺錢行業(yè)。”杜秋知道未來20年是啤酒行業(yè)的黃金期,同時也是兼并的高峰期,說道:“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yè)里,市場份額最重要,規(guī)模大的企業(yè)會像大魚吃小魚一樣吞并規(guī)模小的企業(yè),像豐樂這種年產(chǎn)量才一兩萬噸的小廠,根本沒法和青-島或者燕京那些大品牌競爭。”
他拿著啤酒瓶,舉例分析道:“假如豐樂啤酒和燕京啤酒的生產(chǎn)成本一樣,都是2塊錢一瓶,想要盈利的話,得賣3塊錢,燕京一年能生產(chǎn)幾十萬噸,在別的地方賣3塊,在云城賣1塊,2噸而已,它虧得起,但豐樂虧不起,一個夏天就破產(chǎn)了,于是云城的市場就成了燕京的天下,然后把價格改為3塊錢一瓶,因為市場在高速增長,明年能賣3噸,后年能賣5噸,之前虧的錢不僅很快收回來了,還能大賺特賺。”
周元對這個理論頗感興趣,說道:“啤酒不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行業(yè),為什么沒有廠商這么干?我之前做記者的時候,跑過全國幾十個城市,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本地品牌,燕京只在京城周邊區(qū)域銷售,過了黃河幾乎就沒有了。”
“原因有二,第一是產(chǎn)能不足,本地市場都滿足不了,怎么對外擴張?第二是交通不便,鐵路和公路運力有限,無法向外地輻射。”杜秋抿了一口啤酒,繼續(xù)說道:“但是現(xiàn)在不同往日了,就像鐘書記剛才說的,連豐樂這樣的小廠都在大肆擴充產(chǎn)能,燕京那樣的大廠肯定同樣如此,一城一地的市場滿足不了他們。國內(nèi)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的很快,高速公路以每年上千公里的速度到處蔓延,交通發(fā)達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激烈的競爭,所以我認為2000年左右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小啤酒廠大概要死掉幾百家,要么破產(chǎn),要么便宜賣掉。”
鐘高山盯著啤酒瓶子,若有所思,不過什么話都沒說。
“5年擠垮幾百家有點太夸張了,這樣虧本擴張的話,別說燕京了,我估計就算是青-島那樣的上市企業(yè)也扛不住。”
“滾雪球就可以了,比如豐樂啤酒今年虧本大甩賣,搶占了金陵的市場,明年就擁有了云城和金陵兩個利潤點,實力大增,可以四面開花,同時去占浦江和京城,依此類推,后年就有實力占領全國了。”杜秋抿了一口啤酒,說道:“當然了,這么做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資金做后盾,因為聰明人很多,有實力的啤酒廠也不止一家,群雄逐鹿,短兵相接的時候,誰的錢最后燒完,誰就贏了。”
周元頭腦很靈活,知道杜秋并非愛表現(xiàn)的人,忽然大談特談啤酒生意,不會是無的放矢,想了一下之后說道:“啤酒市場和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挺相似的,互聯(lián)網(wǎng)也是高速發(fā)展的行業(yè),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在賠錢賣吆喝,到處跑馬圈地搶市場,我回國之后看過一個案例,說美國的AOL1993年花了25萬美元,免費送了幾萬張軟盤出去打廣告,然后一年多了幾十萬用戶,擠垮了好幾家競爭對手,市值也跟著漲了好多。”
鐘高山聽到這里,拿起塑料杯喝了一口啤酒,有些無奈的搖頭說道:“美國人財大氣粗,一百多萬說送就送,豐樂啤酒廠可不行,他們底子太薄,為了引進新的生產(chǎn)線,已經(jīng)勒著腰帶過日子了,哪有資本去外地搶市場。”
“企業(yè)沒錢,政府可以幫一把。”杜秋直言不諱的說道:“我覺得云城市政府膽子和步子都太小了,尤其缺乏想象力,表面上看是穩(wěn)扎穩(wěn)打,腳踏實地,實際上是裹腳老太太走路,瞻前顧后,生怕摔倒。”
鐘高山聞言一愣,但沒有生氣,而是哈哈大笑,說道:“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來來來,你跟我說道說道,怎么個大膽大步的走?”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