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最快更新高門庶女 !
第九十二章
跟隨在顧云錦母子身邊的暗衛(wèi),都是趙文煊精挑細選出來的,功夫了得是最基本條件。
激射而出的瓦片不大,但力道十足,準確擊打在顧云嬿手腕穴道之上,她手上先一麻,整條小臂失去知覺,隨后劇痛襲來,原來腕子已被迅猛力道當場打折。
暗衛(wèi)隨即現(xiàn)身,飛起一腳,將她踹飛出去,直到攔腰撞到身后不遠的紅漆廊柱上,她方重重地砸落在地。
顧云嬿握住腕子捂著胸口,蜷縮在地,這二處以及腰部位置,一陣排山倒海的痛楚驟起,她痛苦難忍,呻吟出聲。
她先前席間喝下去的酒水,已盡數(shù)化作冷汗出了,疼是極疼,但頭腦也瞬間清醒起來。
方才爆發(fā)的熱血早不知所蹤,顧云嬿心中一寒,徹骨涼意泛起,她不禁瑟瑟發(fā)抖。
這邊廂,顧云錦拂袖而去。
上官氏遣過來的嬤嬤送走了顧云錦一行,回頭瞥了正蜷縮在地的顧云嬿,眉心緊緊蹙起,她趕緊吩咐左右,“來人,快快把她抬起,找個地方先安置了。”
這地方毗鄰大花廳,女賓走動頻繁,得趕緊把現(xiàn)場處理一遍,抹去痕跡。
嬤嬤是上官氏心腹,處事極為老道,立即便吩咐掃尾,她仔細打量四周,見四下無旁人,方松了口氣。
顧云嬿迅速被抬下去,她隨即命左右將血跡雪痕清理干凈,然后匆匆折返,回大花廳尋找上官氏去了。
事情的后續(xù)處理,果然如顧云錦預(yù)料的一般無二。
武安侯府目前擁護東宮,顧云嬿雖是顧家女兒,但她同時也是太子良媛,如今正值太子籠絡(luò)秦王之時,這事兒若捅出去,侯府立場難免尷尬。
太子若知悉此事,必然會勃然大怒,他是特地讓顧云嬿去聯(lián)絡(luò)姐妹感情去的,而不是為了去劃花秦王寵妃的臉。
有這么拖后腿的么?
武安侯府是挺無辜的,但在太子心中,難免會心生膈應(yīng),顧家這是怎么養(yǎng)的女兒呢?
因此,仆婦匆匆趕到宴席上,悄悄給上官氏一稟報,上官氏當即火冒三丈。
她立即命人告知武安侯,隨后匆匆便離開花廳,急忙去安撫顧云錦去了。
當務(wù)之急,安撫好顧云錦是關(guān)鍵,至于顧云嬿,上官氏只叮囑人趕緊給抬遠些,再三抹干凈痕跡不要讓賓客窺見,便暫按下不提。
她算是早看清著這個嫡孫女了,即便有朝一日太子登基稱帝,以顧云嬿這般能耐心性,在深宮中怕也很存活下來,更別提生下皇子以圖日后了。
畢竟,那時候新帝位置穩(wěn)固,已無需籠絡(luò)武安侯府,當然也不會暗地里護著她。
其實即便是如今,隨著時間推移,東宮與武安侯府的磨合期早過了,關(guān)系日漸穩(wěn)固,這個驕縱不聰明還愛折騰的顧云嬿,早已成了雞肋。
好在顧云嬿運氣還是不錯的,侯府的女兒在年齡上斷了層,如今五姑娘顧云淑已出嫁,待字閨中最大的六姑娘才十歲,暫時接不上茬,否則,早已有人取代了她的地位了。
顧家六姑娘,是世子夫人余氏所生,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大房嫡出女兒,顧云嬿與之相較,天然身份就差了一籌。
只是,六姑娘還沒長大,一切都是空想。
沒想到這當口,顧云嬿還折騰出這么一檔子事來。
偏她還在東宮當著良媛,上官氏即便恨得咬牙切齒,只是為了侯府,她也不得不盡力描補。
這件事必須死死捂在武安侯府中。
上官氏急急趕到林姨娘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間雜同仇敵愾,與顧云錦說了許久。
其實說實話,她現(xiàn)在看重顧云錦要多得多,對顧云嬿氣恨可是不作假。
她這么一番懇切的話語說下來,中心思想就一個,希望顧云錦能看在娘家的面子上,將事兒輕輕放下。
古代講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一人犯事一人當這句話是不存在的,只要罪過大了,誅三族、誅九族,甚至滅十族也不是沒有過的事。
顧云嬿這事兒若張揚出去,不但娘家遭了池魚之殃,其實對顧云錦也是有牽連的,一句話,就是顧家女兒教養(yǎng)不好。
多癲狂啊,見不得親妹妹過得好,拔了金釵就要毀容。
顧氏一族女兒的身價,立馬就得暴跌。
顧云錦出了門子還好些,她下頭的一茬子堂妹,影響可就大了。
出嫁女子與娘家,牽扯歷來是有的,娘家名聲不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兒,況且,顧云錦到底毫發(fā)無損,她也沒打算讓一眾小堂妹遭殃。畢竟,這世上,女子本來已不易。
且除此之外,最重要是林姨娘母子還在侯府生活呢,祖母的面子,顧云錦也不得不給。
于是,待上官氏執(zhí)了她的手,一席懇切的話語說罷,顧云錦拍了拍祖母的手,笑道:“祖母,我是顧家的女兒,怎會致娘家于如此境地。”
既然事情已經(jīng)決定這般做了,以一番漂亮的態(tài)度及話語來收尾,很有必要。
“一切事宜,祖母做主便可。”顧云錦笑容溫和,話語體貼。
“好,好好。”上官氏這心里,猶如三伏天喝下一瓢子冰水,舒心順意,她連連拍了顧云錦的手,這才是她顧家的好女兒,時刻將生養(yǎng)己身的母家放在心上。
“錦兒放心,這事三丫頭是不能輕易糊弄過去的。”上官氏瞇了瞇眼。
她捂下這事,是為了大局著想,安撫好顧云錦,難免就會想起顧云嬿。
這二年間,上官氏實在是受夠了顧云嬿,大大小小的,這都出了多少次幺蛾子?連累家里一再給收拾爛攤子,怎么就一點長進都沒有呢。
很久之前,上官氏就萌生了放棄這個孫女的想法,隨著東宮與侯府關(guān)系日漸穩(wěn)固,這想法愈發(fā)強烈。
直到今日,顧云嬿拔釵欲劃顧云錦的臉,此舉若成功,將會直接傷害了武安侯府利益,上官氏徹底怒了。
正在母親房中痛苦呻吟的顧云嬿,她還不知道,苦日子還在后。
上官氏已下決定,回頭與武安侯府主事諸人商議過后,她終被家族放棄了。
日后,除了發(fā)生牽扯到侯府的事,顧家會出手撇清干系外,其余的,就靠顧云嬿自己了。
雖然金釵一事只是,但不得不說,這懲罰對顧云嬿來說,是最嚴重的。
在東宮這種地方,被家族放棄的女子是可悲的,沒了家族支持以及資源,即便是心機手段一等一的女子,都舉步維艱,更何況顧云嬿?
在人精子滿地的皇宮中,她的凄風苦雨的日子已不遠。
不過,這些俱是后事,目前顧云錦還不知道,待滿月宴散了,她與林姨娘依依惜別后,再攜了與小舅舅難舍難分的鈺哥兒,便登車踏上返程。
丫鬟打起車簾子,顧云錦俯身進了車廂,迎接她的是趙文煊陰沉如水的黑眸。
男人劍眉緊蹙,擁顧云錦坐在身旁,仔仔細細打量她,“錦兒,你可有受傷?”
事兒發(fā)生片刻,他便接到暗衛(wèi)傳信,一張俊臉立即冷了下來。
好在他同時還知道顧云錦安然無恙,趙文煊體恤她難得與親娘小弟聚首,方按捺下來等到宴散,沒有當場拂袖而去。
趙文煊對顧繼嚴等人也極為不滿,不是說嫡女精心教養(yǎng)嗎?怎么養(yǎng)成這副模樣?
武安侯府一眾男人官場打混多年,擅長察言觀色,趙文煊不悅并無掩飾,他們怎會不知,正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時,上官氏的報信來了。
諸人唬了一跳,也顧不上其他,只不著痕跡往趙文煊那邊湊去,努力欲緩和一些。
可惜趙文煊不吃這一套,在他看來,顧云錦是他捧在掌心里的人,是他的,即便娘家姐妹,也不能冒犯半分。
一散宴,趙文煊馬上命廖榮進后宅,請顧云錦出來回府。
他親眼見了人,仔細打量了一番后,心才真正放下,末了趙文煊擁了顧云錦,囑咐道:“你日后若惦記親娘小弟,命人接了過府團聚便是,這武安侯府,往后還是莫要多來。”
說到底,他還是遷怒上武安侯府了。
顧云錦知道男人心疼她,當然不愿拂他的意,況且整個侯府,她惦記的也就是林姨娘母子罷了,其他人不過爾爾,等冬天過去了,讓人過去接也是好法子。
她伏在男人懷里,柔聲應(yīng)了。
趙文煊低頭親了親她光潔的額際,手臂收了收,又將顧云錦摟得更緊一些。
二人親密擁抱,趙文煊抬起眼瞼時,眸中冷光卻一閃而過。
這事兒,武安侯府的處理方法必然低調(diào),畢竟顧云嬿是太子良媛,不是顧家說罰就能罰的,最起碼明面不行。
顧家有顧家的料理方式,他也有他的處事安排。
要說什么是趙文煊軟肋,這必定非顧云錦母子不可,不論是何人,欲傷害這一大一小,趙文煊皆不會輕易放過。
當然,為了不凸顯顧云錦的重要性,這處置方法急不得。
他領(lǐng)著顧云錦母子回了府,回頭便安排下去。
再說顧云嬿,她既受了內(nèi)傷,也折了腕子,其實應(yīng)該臥床好好休養(yǎng),不要輕易挪動的,只可惜她身為東宮女眷,出宮回娘家已是不易,外宿肯定不可能的。
當天,她就被抬上了馬車,回了東宮。
顧云嬿回過神來想起后果,難免驚怕,好在顧家捂下這事了,她未免露餡,硬撐著自己站起走回院子。
太子當晚就來了,顧云嬿一口咬定自己是一時不慎,踩了地上冰雪滑了一跤,把腕子弄傷了。
太子眸帶狐疑,打量了她片刻,到底沒深究,這事兒暫時糊弄過去了。
翌日,顧云嬿稱病。
她以為養(yǎng)好了傷,事情便過去了,但實際并非如此,顧云嬿很快發(fā)現(xiàn)不對。
沒了娘家支持,顧云嬿連連吃虧不說,還遭了太子厭棄。
太子不是傻子,他發(fā)現(xiàn)顧云嬿情況不對,命人仔細探聽一番,即便不能獲悉真相,但顧家對他這位良媛的態(tài)度卻是可以知道一二的,兩廂結(jié)合一聯(lián)想,大致方向便有了。
此事不需要證據(jù),有懷疑便足夠了,好在太子如今與武安侯府關(guān)系穩(wěn)固,沒了顧家女兒錦上添花亦無妨。
顧云嬿失寵毫無懸念,幸好她有顧家女兒名頭頂著,良媛位置穩(wěn)固。
各方還算滿意,只悲劇了顧云嬿。
經(jīng)過一輪打擊,她送到侯府的信也沒了回應(yīng),顧云嬿即便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已被家族放棄的事實,她彷徨消沉了好一陣子。
日子終究還是要過的,顧云嬿在窘迫的境地中反被激起斗志,她最終咬牙決定卷土重來,誓要扶搖直上,讓太子登基后,娘家看看她的能耐。
只可惜事違人愿。
顧云嬿厲兵秣馬,調(diào)整心態(tài)后剛重新出擊,不想?yún)s遭遇了昔日埋下的一個敵人暗算。
對方瞅準機會,持了一把黃銅剪子沖出去,眼疾手快在顧云嬿臉上狠狠劃了幾下。
這是太子的一個侍妾,身份低微,沒有自己單獨的院子,只能依附高位嬪妾居住,她就被分配在顧云嬿的院子中。
這侍妾也算好命,被太子寵了一陣便懷上了,要是生下一男半女,也算終身有靠。
只可惜侍妾的孩子最終沒能生下來,顧云嬿當時剛落了胎不久,被這事深深扎了眼睛,她借口侍妾不敬,罰對方在大冬天的庭院中跪了兩個時辰,回去后不久,侍妾不滿三月的胎兒便流了。
侍妾不過宮女出身,胎兒也沒了,這事不了了之,顧云嬿甚至沒有受到一絲責罰。
她這輩子算完了,如果可以,她愿意賠上性命拖顧云嬿下地獄。
后來,有人愿意助她,說是會安排好一個機會,讓她接近顧云嬿。
雙方一拍即合。
顧云嬿臉上鮮血淋漓,幾道口子縱橫交錯,又深又長,即便華佗在世,亦絕不可能恢復(fù)原樣了。
侍妾見狀心滿意足,哈哈大笑,不等其余人一擁而上捉拿她,便反手一剪子,自戕身亡。
顧云嬿害人太多終害己,只需要暗地里稍稍推波助瀾,有的是人要抱著她下地獄。
侍妾死了一了百了,顧云嬿毀容后相貌駭人,膝下也沒一兒半女,她真正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