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最快更新高門庶女 !
第八十一章
此秦王府非彼秦王府,京城人多地狹,即便是皇帝親兒子的府邸,相較于大興王府而言,面積也是相差不少的。
當(dāng)然,在這寸土寸金的天子腳下,秦王府已是遠遠凌駕于其他勛貴官宦之家,成為僅次于皇宮的頭一等了。
趙文煊人還沒離開大興,命令卻是到了京城,京城王府這邊,早早便開始收拾起來了。
顧云錦母子居住的地方,還是從前那個院子,這地方緊挨著中殿,大小雖稍不及中路王妃所居的富寧殿,但也是極華麗寬敞的。
說起王妃,章芷瑩一同也來了。
上次建德帝賜婚,王府后宅共進了三個女人,如今柳側(cè)妃已經(jīng)“病逝”,如果王妃章芷瑩也不出現(xiàn),僅剩顧云錦一人,她還生了秦王目前唯一的子嗣,那就太顯眼了。
顧云錦膝下有鈺哥兒,想不引人矚目很難,只是太出類拔萃,也不是件大好事。
于是,章芷瑩便必須一同赴京。
不過,這王妃顯然身體嬌弱又有些水土不服,到了秦地后,嚴冬之下,她竟是病倒了,這病勢洶洶的,出了冬季將養(yǎng)大半年才見好。不料這一路車馬勞頓,她竟再次病了,病勢沉重得很,下了馬車,便被直接抬進了富寧殿。
這對外的說法,顧云錦也聽過,不過她可沒這份閑心搭理,自打章芷瑩欲害她兒子時起,雙方便結(jié)下了死仇。
她只需要知道,作為鈺哥兒親爹,趙文煊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對方便可。
顧云錦摟著小胖子,坐在軟轎中,往后宅而去。
她微微撩起轎簾,院中景致頗為熟悉,當(dāng)中高懸一橫匾,上書三個金漆大字,筆鋒蒼勁有力,蓬勃氣勢撲面而來,字如其人,顧云錦一眼便認了出來,這是趙文煊親筆。
她微微一笑,以前院子并非這名兒,不過很久之前,她無意中說過一次,很喜歡“明玉堂”這名字。
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話,男人倒是記在心頭了。
一行人簇擁著軟轎,進了院子,顧云錦被攙扶下來,進了正房。
這院子建筑規(guī)格與大興明玉堂差不多,明堂兩邊分別有次間、稍間,正房環(huán)繞著抱廈,兩側(cè)是左右?guī)浚懊媸堑棺浚竺鎰t是后罩房。
院子房舍很寬敞,還有一個精致的小花園,花圃、涼亭、大魚缸等應(yīng)有盡有。
顧云錦趙文煊住的里屋在明堂右邊,而右邊次間,則照例分給鈺哥兒住。
小胖子還小,等他大些,再搬到廂房去吧。
房舍早已打掃干凈,直接入住即可,顧云錦只需要命人把行裝歸置一番,生活便可步上正軌。
她帶的行裝及下仆相當(dāng)多,因為這次上京前,趙文煊告訴她,他們一家大約要在京城住很長一段時間。
藩王進京給皇帝賀壽,一般都是萬壽節(jié)結(jié)束便離京,即便風(fēng)雪堵路,也最多開春后就得離開,是不可能長期滯留在京城的。
但趙文煊這般特地提起,這很長的一段時間,明顯就不止一個冬季了。
顧云錦憶起府里最近一年的暗潮洶涌,再想了想建德帝的年紀,瞬間便明悟不少,她也沒問,只點齊院里人手,統(tǒng)統(tǒng)帶到京城去。
還是這群人用得安心,也免了再要人進來,容易被鉆了空子。
這樣想的,還有趙文煊。
早在半年前,他就開始不著痕跡地動作,暗暗替換下京城王府里不少太監(jiān)宮人,今日儀仗車隊抵達后,帶來的人進駐京城王府,又刷下很大一部分,這樣一來,府里不說固若金湯,也能與大興無異了。
趙文煊這般費心思,為的就是以后很可能到來的持久戰(zhàn)。
不過這些說來早了些,他現(xiàn)在要做的,便是先進宮覲見皇父。
如今龍椅上坐的是親爹,趙文煊進宮輕而易舉,很快,建德帝便召見了他。
趙文煊整了整衣冠,垂首入內(nèi),大禮參拜。
父子二人很久沒見了,距離產(chǎn)生美,且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整天瞅著兩個明里暗里斗爭,實則皆虎視眈眈著他位置的兒子,建德帝驟然見了趙文煊,這四兒子的好處便出來。
建德帝和顏悅色喚起,又賜了座。
不過,趙文煊的感覺卻沒這么好,他見禮后抬頭,卻是大吃了一驚。
建德帝雙鬢染霜,驟眼一看,竟花白了一半,臉上溝壑縱橫,上面有些隱約斑點,一雙本銳利而清明的眼眸,如今渾濁不堪,即便披著龍袍,依舊難掩身軀微微佝僂。
兩年前,趙文煊離京前,建德帝因保養(yǎng)極佳,看著不過是個四十余歲的中年人模樣,烏發(fā)濃密,精神飽滿,皮膚光潔,身軀高大威儀赫赫。
如今看著,卻已是個六旬老人,與他年齡相符,且還是隱帶病容的老人。
二者簡直判若兩人。
此刻若不是身處御書房,而建德帝輪廓還在,不知道的還以為不是同一人,不過,這也足夠讓趙文煊震驚的了。
不過以他的城府,要掩住這份驚詫不露半分聲色,還是可以的,只是他并沒有這么做。
“父皇,您……”趙文煊面上難掩驚訝,隨之而來的便是憂心,他頓了頓,蹙眉拱手道:“兒臣萬望父皇多多保重,朝政固然繁忙,但皇父龍體與社稷相比較,并不輕上一絲半點。”
他除了是臣,還是子,若是見皇父突然蒼老了十來歲,他都無動于衷,這肯定不行。
當(dāng)然了,趙文煊此話還是有真心的,雖自小到大,建德帝不見得多寵愛他,但也沒忽視他,他從來沒想過對方不好。
不過也僅此而已,天家父子親情薄弱,小問題猶自可,建德帝面對大利益大問題,兒子肯定要倒退一射之地,譬如趙文煊的早早就藩。
他甚至不會在幼時特地保護兒子,建德帝認為,只有歷經(jīng)風(fēng)雨,皇子們才會成長起來。
這樣的行為,直接導(dǎo)致八個皇子夭折了一半,只四個活到了成年以上。
這么一位不常見面,骨子里又無甚親情的父親,很難教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濡慕?
況且伴君如伴虎,一個不慎,很容易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不過,此刻建德帝年紀大了,又頗有幾分身心疲憊,聽了久未見面兒子的關(guān)懷,還是相當(dāng)受用的。
他欣慰地點了點頭,和顏悅色道:“朕無礙,皇兒無需擔(dān)憂。”
這個問題,建德帝顯然不想多談,他隨即話鋒一轉(zhuǎn),便詢問其他事宜。
“你那兒子,如今已有一歲,有機會便抱進宮里,讓朕瞧上一瞧。”建德帝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道:“如今見你身體好了,膝下又有了子嗣,朕心甚慰。”
趙文煊身上的毒性盡除后,上次所見面上那抹蒼白已無影無蹤,他面色紅潤,身形高大偉岸,年輕人生命力蓬勃,與龍椅上的垂暮老人風(fēng)格迥異。
作為一個久未見面的父親,建德帝很欣慰,但憶及自身,他又有些感慨惆悵。
提及小胖子,趙文煊的眉眼松了松,他應(yīng)道:“是,過些時日的萬壽節(jié),兒臣便領(lǐng)策兒進宮,一同給皇父賀壽。”
這話了的策兒,指的就是小胖子,鈺哥兒大名趙廣策,正是皇祖父所賜。不過京城距大興千里之遙,一來一往,直到鈺哥兒百日宴之后,宣旨的儀仗隊伍才趕到大興,落實了小胖子的大名。
說起這個話題,父子心情都很好,御書房內(nèi)氣氛很和諧,又說了幾句,建德帝便詢問起封地邊境的相關(guān)事宜。
趙文煊收斂心神,立即恭敬回答。
等諸事說罷,建德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微笑道:“你這些年,把秦地打理的不錯,朕當(dāng)年果然沒有看錯人。”
關(guān)鍵是,四兒子把封地經(jīng)營得很不錯,實力強悍。
之前東宮越王爭奪虎符,被趙文煊黃雀在后一網(wǎng)打盡,順便根除了這兩方潛伏在大興探子,可謂手段高超,勢若雷霆。
這些事兒,雖然當(dāng)時建德帝重病臥榻,但他在大興有眼線,事后都知道。
太子越王為了什么?這無需多言,二者野心昭然若揭,因此,建德帝隨后狠狠打壓了兩個兒子一番,即便越王也不例外。
但對于四兒子,趙文煊雖沒錯,但建德帝對其的觀感卻比從前微妙了很多。
建德帝希望邊關(guān)穩(wěn)固不假,這少不得秦地兵強馬壯,然而經(jīng)過這件事,他發(fā)現(xiàn)這個兒子比想象中還有能耐,心性手段一樣不缺,關(guān)鍵還相當(dāng)有耐心。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如雷霆之勢,干脆利落。
尋常人家中,兒子能力卓絕,當(dāng)老子的必定會很極為欣慰的,只是建德帝并非如此,這全因為他是皇帝,而趙文煊則是實力強勁的藩王。
提起這個話題,哪怕建德帝表情不變,語氣依舊和藹,但微妙的感覺已再次涌上心頭,他瞥了下首的四兒子一眼,強健的體魄,一如趙文煊的實力。
作為一個年邁多病的帝皇,建德帝對這方面很敏感,他的眸色微微一暗。
趙文煊敏銳,有所察覺,他垂下眼瞼,依舊恭敬萬分,道:“兒臣唯恐有負皇父之托,自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懈怠半分。”
頃刻間,父子之間方才那略帶溫情的相處,如朝露曇花,早已消失不見。
趙文煊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一哂,這就是所謂的天家骨肉之情。
好在,從小到大,他皆沒有奢望半分。
建德帝修煉亦到家,他頷首,勉勵了幾句,隨即便說:“朕還有政務(wù)需要處理,無暇分神多說,你去給皇后請了安,先回府歇著吧。”
趙文煊站起,恭敬應(yīng)道:“兒臣遵旨。”
他行禮后退出御書房,有小太監(jiān)殷勤上前見禮,又道:“殿下,小的替您引路。”
皇后既是國母,又是趙文煊的親姨母,他不管心里如何想,抵京見了皇父后,這往坤寧宮走一趟必不可少。
趙文煊在皇宮長大,這里頭的道路他熟悉得很,哪怕闊別幾年,也是不需要引路的,只是他是個成年皇子,進出后宮并不能獨來獨往,因此引路的太監(jiān)宮人不可或缺。
他眸子一轉(zhuǎn),掃了坤寧宮方向一眼,神色不變分毫,淡淡道:“帶路罷。”
小太監(jiān)利落應(yīng)了一聲,忙站起躬身走在前頭,一行人離了御書房,往坤寧宮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