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最快更新高門庶女 !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月二十六,大吉,新帝冊封正宮皇后。
正日子前一天,皇帝已派遣官員祭了天、地和太廟,并親自到奉先殿行了禮。
當天,顧云錦子時便起,沐浴梳洗,換上簇新里衣,展開雙臂。金桔碧桃小心捧起皇后禮服,伺候為主子一層層穿戴。
皇后大禮服深青色,領、袖口、衣襟等處施以紅色緣邊,其上金織云龍紋樣,衣身繡有精致翟紋,共一百四十八對,翟紋中間有圓形輪花,兩者交錯排列。
中單、翟衣,蔽膝、大帶、副帶,一層接一層披上,再飾以玉佩、大小綬等物,足足到了天明時分,顧云錦終于穿戴妥當。
不論主仆,都松了一口氣,到底是穿好了。
皇后禮服穿戴復雜,制造同樣不易,趙文煊兩個多月前便命尚衣監(jiān)開始制作,尚衣監(jiān)日夜趕工,足足八十余日,直到兩天前,才堪堪完工。
顧云錦低頭瞥一眼衣襟上的翟紋,繡線細如毫發(fā),根本看不出痕跡,紋樣栩栩如生,這已經不僅僅是一件衣服了,它還是一件藝術品。
“娘娘,時辰不早了,奴婢伺候你戴上鳳冠吧。”
金桔小心翼翼捧著一個大紅托盤上前,托盤底部墊了暗紅錦墊,其上是皇后的九龍四鳳冠。
鳳冠上飾翠龍九,金鳳四。正中一龍銜大珠,其余銜滴珠;珠翠云四十偏,大小珠花各十二樹;還有垂珠結、鈿花、紅藍寶石等。
整個鳳冠寶光璀璨,制作繁復令人嘆為觀止,金桔碧桃小心翼翼捧了它,誠惶誠恐,四只眼睛不敢離開片刻,唯恐有所損傷。
青梅伺候顧云錦坐下,她微微閉目,讓金桔青梅把九龍四鳳冠戴上。
腦袋上忽地一沉,脖子像是矮了三寸,顧云錦睜眼,吁了一口氣,果然如想象中一般重。
宮人捧了大銅鏡來,顧云錦抬眸端詳,鏡中人翟衣鳳冠,威儀非常,今天她為了配合大典,畫了一個濃妝,也是以端莊威嚴為主。
饒是如此,鏡中年輕女子依舊妍麗,她如今身形比從前略略豐腴,兩頰也豐潤些許,姿色更脫俗,美眸波光流轉,顧盼神飛。
從前閨中被束縛,如今掙脫所有枷鎖,鳳凰展翅高飛。
“娘!”小胖子嚷嚷,“娘美!”
鈺哥兒醒了,也好生穿戴一番,被乳母抱了過來,他一見母親,眼睛登時一亮,靈活掙脫乳母下地,蹬蹬蹬跑了過來。
他覺得母親今天看著很不同,不過說不大明白,只反復說:“我娘美!”
金桔慌忙一把摟住小炮彈般的鈺哥兒,“小祖宗,今兒可撲不得。”
她又笑著對小胖子說:“殿下,如今該喚娘娘母后了。”
母后一詞,小胖子有印象,他也喚過,近段時間里,他父皇總是摟著他,讓他喚顧云錦為母后。
鈺哥兒一抬頭,母親正笑吟吟看著他,他靈機一動,立即大聲嚷嚷道:“母后!”
“鈺兒真乖。”
顧云錦俯身,摸了摸兒子小腦袋,她這身雖足夠威儀漂亮,但也很沉重,這動作做得頗不容易,她溫聲對小胖子說:“你昨天答應了父皇,今兒要乖乖聽話,不許調皮,可還記得?”
今天是親娘的大日子,鈺哥兒當然要到場一起見證,可惜月姐兒及琛哥兒還太小,只能待在屋里了。
小胖子記得,他用力點了點頭,又伸出肥胳膊,指了指隔壁次間,示意帶上弟妹。
顧云錦遺憾搖頭,“弟弟妹妹還小,今兒就不去了。”
鈺哥兒癟了癟小嘴。
“等弟弟妹妹大些,我們再領他們出門,可好?”顧云錦耐心哄兒子。
小胖子想了想,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母子又說了幾句話,金桔便稟道:“娘娘,吉時到了。”
吉時已到,顧云錦領著兒子出了殿,一整套皇后儀仗陳列在養(yǎng)心殿中庭處,她登上描繪了金龍彩鳳的禮車,而乳母著抱著鈺哥兒,上了后面一輿車。
傳唱太監(jiān)高聲道:“皇后娘娘起駕!”
長長的儀仗隊伍直達太和殿,太和殿內外黑壓壓站滿了人,勛貴文武、宗室朝臣,按品級由大到小肅立,從太和殿內部起,一路排到外面的大廣場處。
除了留出一條道供儀仗經過以外,整個大廣場站滿了人,人雖極多,但卻鴉雀無聲,施禮太監(jiān)遠遠見了皇后禮車馳來,揚聲道:“奏樂!”
吉樂奏響。
禮車在太和殿前停下,一身皇后禮服的顧云錦被攙扶下車,登上臺階后,接下來的路程需要她一個人繼續(xù),金桔等人松手退下。
顧云錦站在大殿門前,抬頭望去,趙文煊正坐在七層高臺上的髹金漆云龍紋寶座上,含笑看著她。
雖遙遠,但她卻仿佛能看清他目中鼓勵,顧云錦本已緊張起來的心奇跡一松,她回以一笑,舉步步進大殿。
她緩步行至大殿中央,按照施禮太監(jiān)唱聲,恭敬跪在拜位之上。
內閣首輔楊鶴年為冊封正使,戶部尚書廖令安為冊封副使,一人捧了冊封圣旨,一人捧了金冊、金寶。
“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爾皇考親賜之妃顧氏,祥鐘華胄,秀毓名門,柔嘉表度,久昭淑德。于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于天下。今朕以冊寶立爾為皇后,欽此。”
這道圣旨,是趙文煊斟字酌句親筆所書,通篇贊美之言,訓示告誡半點也無,不提滿朝文武聽罷心思如何,反正久經歷練的楊鶴年是無任何異樣的,他雖老邁,但聲音一點不小,抑揚頓挫將圣旨宣讀完畢。
“臣妾恭領圣旨,謝吾皇圣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云錦雙手接過圣旨,又接了金冊金寶,站了起身,隨即,楊鶴年廖令安退到一側,領著大殿內外的勛貴朝臣雙膝下跪。
“撲通撲通”的跪地聲如海潮一般,從大殿之內蔓延到殿外大廣場,顧云錦抬頭,趙文煊早自寶座上站起,大步向她走來。
她迎了上去,二人雙手交握,相視一笑。
趙文煊轉身,與顧云錦攜手返回高臺,踏過七層玉階,二人并肩立在高臺之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
整齊的山呼如海浪,一波緊接一波,響徹整個太和殿內外。
趙文煊并肩顧云錦,二人俯瞰整個天下。
……
大典結束后,帝后攜手,登上禮車,往坤寧宮而去。
內務府早已抓緊時間,將坤寧宮大肆翻修一遍,能換的都換過了,顧云錦環(huán)視一圈,除了大體格局,已不能看見上一任主人的半分痕跡。
三個孩兒還小,他們還跟隨親娘住在一起,起居寢室就設就西暖閣,西暖閣本就分隔了兩間,剛好鈺哥兒一間,龍鳳胎一間。
等顧云錦接受外命婦朝拜完畢后,乳母知機,早把小主子們哄回屋去了。
“錦兒,其實今夜,也算我們的洞房花燭夜。”趙文煊體格強健,今天大典的體力消耗程度,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人逢喜事精神爽,說句實話,趙文煊能給愛人正妻名分,他的喜悅不下于她,今兒一天笑意未曾褪下,入夜后,便意有所指對顧云錦說話。
話說,自從顧云錦懷雙胞胎后,他就一直吃素到如今,今兒終于解禁,興致勃勃在所難免。
男人目光灼灼,顧云錦臉上火熱,她雖然身體疲累,但精神頭很不錯,今天這大日子,拒絕他好像不大好。
她嗔了他一眼。
趙文煊笑意加深,順勢湊上來,“皇后娘娘,在下伺候你沐浴,如何?”
最后兩個字,尾音拖長上挑,說不出的誘惑暗示,顧云錦粉頰艷紅如火。
趙文煊親了親她,輕笑,都是三個孩子親娘了,還這般害羞。
不過,他還是很喜歡的。
趙文煊雙臂一展,將佳人抱起,大步往隔間浴房而去。
顧云錦俏臉埋在他胸前,醇厚的剛陽氣息愈發(fā)濃郁,她一雙玉臂悄悄環(huán)上他頸脖。
……封后大典過后,便進入隆冬,在白雪紛飛之中,舊的一年悄聲無息過去。
次年,趙文煊建元景安,當年即是景安元年。
景安元年,皇帝下旨冊封太子,大皇子趙廣策乃中宮嫡出,既嫡且長,遂被冊為皇太子。
同時,中宮嫡出皇次子被封為齊王,親王爵;中宮嫡出皇長女被封為永安公主。
……
陽春三月,每一處都煥發(fā)盎然生機。
武安侯府側門打開,里面馳出數(shù)量馬車,當先一輛既大且寬,裝飾華美,明顯是侯府主子座駕。
一行車馬轆轆而行,直奔皇宮。
“林恭人,您與七公子請隨奴婢來。”青梅等了已有片刻,一見林姨娘領著愷哥兒下車,馬上迎上去。
顧云錦被封為正宮皇后,顧繼嚴作為皇后親父,按例被封了承恩公,這承恩公不世襲,只一代,是作為恩賞而封下的。
既然顧繼嚴是承恩公,那么嫡妻許氏順理成章就是一品夫人了,而作為皇后生母,林姨娘同時被封為正四品恭人。
這是朝廷承認的品級,林姨娘雖依舊是妾,但身份已截然不同,要知道,顧家長孫顧士銘之妻,因為夫君還是個七品小官,所以她也就是個七品孺人罷了。
林姨娘名正言順接人待物,不需要依仗所謂二房之名,面子里子都齊全了。
她每月都會帶愷哥兒一起,進宮看望女兒,青梅常負責引路,兩人也很熟悉,林姨娘便笑道:“有勞青梅姑娘了。”
“林恭人太客氣,可要折煞了奴婢。”
一行人進了宮門,林姨娘便抱起愷哥兒,上了一個小轎子。
原本按規(guī)矩,林姨娘母子只能步行的,但皇宮當家作主的是趙文煊夫妻,這些也不是不能變通。
小轎抬進坤寧宮,林姨娘母子剛下了轎,便見鈺哥兒在中庭踢藤球,幾個小太監(jiān)正陪著玩,旁邊還有一群太監(jiān)宮人伺候著。
小胖子聽了動靜,一抬頭便見愷哥兒,他眼前一亮,忙奔過來,“外祖母,小舅舅。”
舅甥兩個年級相仿,一起玩耍多次也熟悉,小胖子見了愷哥兒,忙要拉他一起玩耍。
“臣妾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萬福金安。”林姨娘很守規(guī)矩,拉著兒子行禮,她總是唯恐給女兒外孫招禍,進宮前后,都會反復告誡愷哥兒。
愷哥兒很乖巧懂事,雖年紀小,但還是歪歪扭扭行了禮。
小胖子才兩歲多,不過主子行事他也懂不少,外祖母硬要行禮,他便嚷嚷道:“快快免禮。”
青梅笑著說:“殿下,七公子要先見娘娘呢。”
小胖子聞言一回頭,他的母后接到報信,已經笑著迎了出來。
他癟了癟小嘴,好吧,回去看看弟妹也是好的。
月姐兒與琛哥兒有九個月大了,不大會走,不過已能滿炕亂爬,“啊啊哦哦”叫嚷響亮,兩人能把軟塌翻個底兒朝天。
兩小的見了哥哥,歡喜地咯咯笑著,小胖子牽著小舅舅,迅速爬上軟塌,與弟妹說著火星語。
愷哥兒在姐姐宮里也很自在,他緊跟著大外甥也爬上去了。
顧云錦與林姨娘含笑看了一陣,在榻沿落座,一邊照看著孩子們,一邊說著體己話。
“娘,你有何話便說罷。”顧云錦早發(fā)現(xiàn)母親吞吞吐吐,似乎有話要說,不過等了很久也沒見開口,她干脆主動詢問,“在女兒這邊,你有什么不能直說的?”
“可是家里有人讓你與愷兒受委屈了?”
顧云錦蹙眉,父親被封承恩公,不過出于各種考量沒搬離,二房仍在武安侯府居住,有祖母上官氏這聰明人在,應該不會有這問題才是。
“錦兒你放心,我與愷兒很好。”林姨娘忙擺手,她有一個皇后女兒,太子外孫,誰敢讓她母子受委屈?她只是擔心女兒罷了。
林姨娘不再遲疑,她斟酌了一下措辭,方憂心忡忡道:“錦兒,聽說朝中不少重臣上了折子,奏請陛下?lián)襁x吉日,下旨選秀,以充盈后宮,延綿皇嗣。”